"

雨後的城廂鎮顯得格外寧靜,坐在文廟大成殿門坎上,靜靜凝望琉璃瓦下還在滴落的雨滴,那“嘀嗒”雨打石階的聲響,彷彿在述說城廂古鎮1000多年前,那些久遠的故事……


"

雨後的城廂鎮顯得格外寧靜,坐在文廟大成殿門坎上,靜靜凝望琉璃瓦下還在滴落的雨滴,那“嘀嗒”雨打石階的聲響,彷彿在述說城廂古鎮1000多年前,那些久遠的故事……


穿越千年城廂


古鎮淵源

據考古發現,城廂作為集鎮的歷史,可追溯到近2000年前。而在更為久遠的舊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活動,新石器時代晚期為古蜀奴隸制王國管轄地。

南北朝西魏廢帝2年,設金淵郡,轄金淵、白牟兩縣,白牟縣治在古城鎮(城廂)。北周時,廢金淵郡,白牟縣併入金淵縣,古城鎮由縣治廢為鎮。唐朝,因避高祖名諱,金淵縣改為金水縣。唐咸亨2年,割雒縣、新都、金水三縣部分地方(含古城鎮)建金堂縣,縣治設在趙鎮舊城北,直到宋嘉祐2年(1057),為避水災,金堂縣治所遷至古城鎮(城廂)。

宋代軼事

宋治平元年(1064)的一天,湔江中行駛著一前一後兩條小船,船頭都站著一位讀書人在觀風景。“先生,你也是第一次入川嗎?”年輕書生主動拱手,向旁邊船頭上的老先生打招呼。“我是第二次來了。再次看到兩岸風景,還是感到很親切。”老先生用手捻著鬍鬚微笑說道。“觀先生氣度,不像個普通人,敢問先生尊姓大名?”年輕人問道。“哈哈,老夫就是一介書生,姓趙名抃,字閱道。”趙抃爽朗地說。“哎呀!失敬了,您就是大名鼎鼎的鐵面御史趙大人啊!”年輕人驚喜地連連作揖。“晚生張戩,趙大人的事蹟我早有耳聞,今日相見真是三生有幸。”

張戩是鳳翔郿縣人,20歲入進士的他被朝廷派往金堂任知縣,沒想到竟在途中遇見了再次被貶成都知府的趙抃。這對年紀相差甚遠的同僚,腥腥相惜,相見恨晚,在渡口茶棚裡,以茶代酒,促膝長談。“趙大人,聽君一席話勝讀百卷書,晚生都一一記下了。天色不早了,我們就此別過。”兩人告別,各自登上小船。“張大人,你我做官都要像這江水一樣清清白白啊!”趙抃指著江水,勸勉著這位後生。“我記住了,我一定要做一個像您一樣的好官。”張戩大聲說道。

到任後,張戩剛正不阿,盡職盡責。有人爭訟到縣衙,他必根據事實和法令,深入剖析是非曲直、禍福利害,以理服人,公道斷案。還製備“記善薄”,凡百姓中有微小善行,都及時登載,用以鼓勵人民。短短几個月,當地人深受教育,孝悌禮讓,風俗大變,獄訟頓減,收到極好社會效果。

明朝趣聞

明中期,吏部尚書李廷甫告老還鄉回到故土金堂縣,在城西門外的毗河邊定居下來,而河對岸住著他的好友,翰林學士王裕。王李兩家平時禮尚往來,交情甚好。李尚書有一女兒叫秀英,王翰林有一兒子叫王林。為此,兩位老兄弟早就訂下兒女親家。待兒女長大後,選擇良辰吉日,舉辦婚禮。李秀英的表兄顧文友曾多次向表妹求婚不成,懷恨在心,就在王家迎娶秀英當天,顧文友買通媒婆偷走秀英的一枝碧玉簪,並偽造秀英寫給自己的情書,將這兩樣東西偷偷塞到洞房門角處。當晚,王林進入洞房關門時,發現這兩樣東西,認定秀英對自己不忠。從此冷落妻子。

一直被矇在鼓裡,不知所錯的李秀英終日以淚洗面,憂思生疾。有一天,李尚書來到王家探問究竟,這才引出了碧玉簪和假情書的事情來。真相大白時,王林羞愧難當,請求妻子原諒。而飽受精神折磨的秀英無法原諒丈夫,隨父親回了孃家。

後來,王林發奮學習,寒窗苦讀,參加科舉考試,並一舉奪得頭名狀元。衣錦還鄉後,他手捧鳳冠霞披,到李家請罪,欲接妻子回家。因李秀英受傷太深,一時難以原諒丈夫,對王林說道:“只怪這毗河太寬,河水太洶了。繞道太遠,坐船又怕顛簸,還是在孃家住著安逸。”見妻子不肯回家,王林只好向岳父請教,李廷甫為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在毗河上架一座石橋,既能接回秀英,又能造福兩岸百姓。王林接受了岳父的建議,積極籌資修橋。耗時半年後,一座橫跨毗河兩岸的十八洞連搭石橋修建完成。峻工踩橋之日,也是王林迎接妻子歸家之時。這段故事被後代文人編成戲曲《碧玉簪》傳演至今。而這座石橋也被後人取名為“王官橋”。多年後,毗河漲水沖毀堤壩致河水改道。相傳,此橋位於現國際鐵路港片區的金河村。

清代傳奇

以前,金堂縣衙位於城北外的古城橋附近。到清朝王賓任縣令時,他主持用青石砌築城牆,才將縣衙搬到城裡來,修在西街。嘉慶6年(1801),謝惟傑任知縣,他問民疾苦,勤於扶志,凡是前任有創建而沒有完成的事,他就接著幹,前任沒有做好的,他給以完善。先後主持對明教寺、文廟、武廟、三楚宮、培風塔等名勝古蹟維修與重建。通過他的一番治理,金堂縣呈現出農村清靜、城區平安,各處景象煥然一新。他還利用公餘時間,博採前言,尋訪、收集故老傳聞,並查閱漢魏隋唐以來典籍,結合省志等書籍,編輯出《金堂縣誌》。

在清朝,不得不說一位家鄉人——戲曲大師魏長生。乾隆9年(1744),魏長生出生於金堂縣(原繡水鄉),原名朝貴,字婉卿,排行老三,人稱魏三。在他幼年,父母相繼去世,只好流落街頭。13歲時,跟隨一夥江湖藝人流落到西安,混在一個秦腔小戲班裡學戲。經過十年磨礪,他先在秦川走紅,後又隨戲班北上京師。他獨創西秦腔,使表演更善傳情。成名後的他遭人妒恨,被當時的皇族權貴誣衊為表演”汙穢“而迫使離開京城。乾隆44年(1779),魏長生再次入京,以《滾樓》贏得京都觀眾,每晚演出爆棚。魏長生常去四川會館會友、演堂會。有一天,他正在四川會館演出時,乾隆和一位皇妃微服前來看戲。皇妃對扮相俊美的魏長生甚是喜歡,乾隆就讓皇妃收他為“乾女兒”。有了這段奇遇,民間尊稱他為“魏皇姑”。

乾隆57年(1792),魏長生遭遇仇家陷害,再次離京回到成都,他與川劇藝人們結鄰而居,共同生活、演出,對川劇“胡、彈、昆、高、燈”五腔一體的形成和發展起到巨大作用。嘉慶5年(1800),魏長生第三次出川,獻藝北京。這次復出,在京師舞臺上辛勤耕耘了三年,終因體力不支,有一天在臺上演完《背娃入府》後,倒地而亡,時年58歲。他的徒弟們將他屍首送回老家,安葬在繡水河大石橋畔,民眾稱為“皇姑墳”。

民國風雲

1935年,金堂縣城設置城區聯保,1937年更名為城廂聯保,1940年實行“新縣制”,改城廂聯保為城廂鎮,這就是“城廂”一名的由來並沿用至今。

民國風雲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城廂人彭家珍。青年時期的他受文天祥、黃宗羲等人的思想影響,具有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熱情。1906年畢業於四川武備學堂,後赴日本考察學習軍事,在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赴北京,任京津同盟會暗殺機關部部長。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但滿清政府以良弼為首的滿清皇室貴胄不甘心失敗,組織宗社黨負隅頑抗。彭家珍為掃除革命阻礙,決定捨身前往暗殺良弼。行刺前,彭家珍寫下絕命書:“共和成,雖死亦榮。共和不成,雖生亦辱。與其生受辱,不如死得榮”。1912年1月26日傍晚,彭家珍暗藏炸彈,來到北京西四北紅羅廠良弼府門前等候。等了很久,終於等到良弼的馬車回來,良弼剛邁下一隻腳,彭家珍掏出炸彈擲向良弼。一聲巨響後,良弼被炸成重傷,兩天後死去,而彭家珍當場壯烈犧牲。十多天後,滿清政府被迫下詔宣佈退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從此終結。孫中山大總統稱讚彭家珍:“誅除大憝以收統一速效之功”,並題詞“我老彭收功彈丸”,追贈他為陸軍大將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簽發給彭家珍家屬《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表彰他“豐功偉績,永垂不朽”。

現代浪潮

老鄒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家住城廂鎮上北街。他記事時,城廂鎮依然保持著民清時的面貌。東、西、南、北四條主街全是小青瓦、木板房,石板鋪路,每個交通要道口,都有一個裝滿水的石缸,這是當年的主要消防設施。

北街不遠處就是濠溝,這條濠溝是護城河引入城區的支流,上面的石搭橋將北街分為上北街和下北街。面對拱橋往右走,是溝邊醫院,它對面是糧站;往左走,溝邊兩岸都是民房,不遠處就是鏍釘廠和川機廠了。

老鄒家旁有一個油木傢俱廠,小時候愛去廠裡玩,經常看到木箱車間裡有一位乾瘦、白淨的伯伯在角落裡默默做工。後來他才知道,這就是現代著名詩人流沙河。

流沙河的本名叫餘勳坦,1931年生在成都,1935年遷回城廂鎮槐樹街老家。他幼年時在繡川書院學習古文,1947年入省立成都中學高中部,轉習新文學,1948年始發表作品。1952年調四川省文聯,歷任創作員、《四川群眾》編輯、《星星》編輯。1957年,被錯劃成“右派”,在成都從事多種勞作,1966年,被送回城廂鎮老家,在油木傢俱廠接受勞動改造,掙錢餬口。1978年,他調到金堂縣文化館任館員,1979年復出發表作品,年底調回四川省文聯,任《星星》編輯,1985年起專職寫作。

1981年1月,金堂縣城廂區轄的6個公社1個鎮、太平區轄的5個公社劃歸青白江區管轄。城廂鎮分別於1998年4月和2004年6月與繡水鄉和玉虹鄉合併,現轄11個村6個社區。

未來古鎮

2015年以來,我區以留住歷史的根與魂為目標,處理好文化傳承和開放創新的關係,積極打造城廂天府文化古鎮,並圍繞“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的發展定位,始終以更高標準、更系統的規劃研究、更具發展眼光的招商引資來推進古鎮發展。

天府文化古鎮項目範圍約1.2平方公里,實施範圍約1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約32.55萬平方米。分為“文化傳承、旅遊觀光、商業配套、城市生活”四大功能,包括“風貌修復、文化保護、文化活化、文化提升、輕度假、商業配套、生態修復、公共配套服務設施”等八大類設施的建築工程及配套工程。

據悉,該項目首批啟動繡川書院、武廟、覺皇殿、運營中心、繡川書院片區及古鎮東片區建設,主要圍繞文保單位的修繕及商業、文化設施的開發進行;2020年啟動古鎮西片區建設,主要圍繞歷史院落修繕、工業舊址改造、慶澤公園新建進行,並引入文化展館、精品酒店等業態。2021年古鎮繡川書院片區、庖丁裡、家珍公園、運營中心等區域將面向市場開放,2022年古鎮項目全面建成投入運營。

城廂名勝古蹟

【文廟】

文廟位於城廂鎮下北街的糧站內,始建於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歷時近千年。據史料記載,此文廟是隨當年金堂縣治所遷移到現止。歷經宋元明清數朝,文廟屢毀屢建,僅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代,就進行了多次修補擴建,其最後一次大規模重修,是在嘉慶14至15年間,構成龐大的建築群。

文廟坐南面北,殿宇氣勢軒昂,當屬規模建築群落,其佈局基本呈“左為廟,右為學”格局,左側有大成殿、啟聖殿、鄉賢祠、名宦祠、忠義孝悌祠、節孝祠等;右側有明倫堂、教諭訓導署、藏書樓、文昌宮等。大成殿是正殿,殿堂中央設有“至聖先師”孔子的牌位,旁翼兩邊配祀有四聖及十二哲牌位。正殿前的東西走廊分立著歷代先賢先儒,共有123名牌位。殿前是月臺,臺下為拜次,再前為戟門。戟門左側為“名宦祠”,供奉著為本地方做出傑出貢獻,名聲與地位都十分顯赫的政界要人。右側為“鄉賢祠”,供奉著本地出生,品學兼優被鄉人推崇敬重的歷史人物。

整個文廟佔地2515平方米,建築面積1397平方米,巍峨雄偉,殿宇林立相連,是祭祀孔子大典及各種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

【武廟】

武廟位於城廂鎮大東街原城廂中學內。據史料記載,城廂武廟始建於明代,清乾隆6年(1741)重修;嘉慶14年(1809),金堂縣令謝惟傑將其從文昌宮遷建於現址。

整座武廟坐北朝南,規模宏敞,階陛崇嚴,其正殿有三楹,為重簷歇山式。抬樑斗拱五輔作,東西兩旁廊房各十楹。正殿內,中央塑著武聖關公造像,左立關平,右立周倉,殿前為月臺,臺下為拜次,再次是儀門,儀門外為彩臺,兩旁分設東西轅門。儀門外鎮有一對大石獅,凜凜生威。

【明教寺】

明教寺,原名淨土寺,距今有1400多年曆史,位於城廂鎮大東街原城廂中學內,與武廟相鄰。

據史料記載分析,淨土寺始建於南朝齊樑年間。唐鹹通9年(868),由佛教淨土宗高僧行遠大師募化建成,皇帝賜淨土之號,名為淨土寺。隋唐時期擴建,興盛於唐宋。到了宋真宗祥符4年(1011),明教在此發展得勢,遂將“淨土寺”改名為“明教寺”。宋末元初,明教寺被亂兵所焚。明洪武年間(1368-1399),由高僧文雄大師在原址上重建淨土寺,增建覺皇殿、鐘樓、西塔等殿,特聘緬甸著名匠師重塑佛像金身及雕刻。明景泰中期,僧人始建金剛池,池分兩半,以兩涵洞連通,中有亭榭,池中荷花荷葉覆蓋,池邊綠柳低垂,為香客遊覽休閒之所;挖池之土堆壘成了金剛山。

明天順元年(1457)至成化元年(1465),淨土寺在以前的基礎上又加大擴建,增設殿堂,重塑佛像,致淨土寺更加金碧輝煌,成為川西著名古剎。明末清初,寺廟被亂兵所毀嚴重,只剩覺皇殿獨存。清朝嘉慶10年(1805),知縣謝惟傑帶頭倡捐修葺,大致恢復明代規模。

1931年,駐軍旅長揚秀春擴建城廂中學時,將明教寺大部分地方用來建設學校。1938年,又將金剛池及周邊園林從明教寺劃出作金堂縣的公園,名“金剛公園”。1938年,因園內建有“彭家珍大將軍烈士專祠”,改名為“家珍公園”。

【縣衙】

金堂縣衙位於城廂鎮西街,建於清代,為舊時金堂縣衙。此縣衙由當年金堂縣令王賓,在利用砌石築城牆的時候,從鎮北古城橋舊地遷移而來。為三重院落,坐北朝南,大門正對著大堂,經過中間走廊方可進入二堂,再穿二堂過走廊才是最裡的後堂。

大門左右為皁隸差押宿舍及儀門一廳,設有衙神、土地祠。二堂為廳事,有三楹,左右翼兩廡對稱,吏、戶、禮並鹽倉各房在左;兵、刑、工並茶房在右。後堂兩側,分別為東院和西院,為附設監獄區,是收監在審犯人的住所。

【繡川書院】

繡川書院,坐落在城廂鎮大東街125號,原名“金堂書院”。始建於宋代,原址在西街,清康熙59年(1720),遷建於現址。後來,因書院附近有條繡川河流,便改名為“繡川書院”。

繡川書院坐北朝南,粉牆黛瓦,花格門窗,石道通幽,庭院結構甬深,院前栽種松柏,濃蔭滿庭,建造佈局為四進四合院,穿鬥式木質結構,小青瓦懸山屋面。其大門三楹臨街,八字牆,門內庭院佳木,左右廂房。二門設計類似照壁,但壁上中間開門,門邊兩旁有石刻楹聯一對:博學多能養成佳士/依仁遊藝勉作通儒。楣額:人文蔚起。二門內為第二庭院,兩側為廂房,中廳為外講堂,系齋長上輔導課之處,兼起過廳作用。再後是第三個也是最大的一個庭院,兩側是書院學員自學室。中廳為內講堂,系書院院長講課之處。後為院長、齋長宿舍區,自成小院。右側還有大片院壩,作師生散步休息之所。

繡川書院是原金堂縣“修建最早、規模最大、藏書最多、聲譽最隆”的一所書院,也曾是成都地區最大的書院,其遺址是全省唯一個保留完好的縣級書院遺址。

(鄒世進 收集整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