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金融科技的國家?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金融科技的國家?

隨著全球主要金融和創新中心競相成為“世界金融科技中心”,中國不僅趕上了紐約、硅谷和倫敦等大城市,而且還超越了其他主要城市。許多人甚至聲稱,中國珠江三角洲等城市正在成為“新硅谷”。雖然這種比較可能不是完全恰當的,但也不是沒有根據的。中國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擁有多個金融和創新中心,它們為中國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提供了不同的、互補的價值。深圳是騰訊公司的故鄉,杭州是阿里巴巴的大本營,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北京有很多中國最大的創業公司和風投公司,它們都為生態系統提供了不同但有益的特性。

那麼,中國的金融科技革命是從哪裡開始的呢?與其他國家相比,為什麼在中國,規模如此之大而且速度如此之快呢?

服務水平不足的人群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中國人口未被滿足的巨大需求。由於中國相對較新的資本市場結構,西方國家的許多遺留系統在中國尚不存在。除此之外,中國的主要銀行都是國有的(工商銀行、農行、建行和中行)。他們靠向其他大型國有企業發放貸款為生,這些企業已經留下了大量的人口,特別是中小型企業(中小型企業),它們沒有貸款和信貸的適當渠道。中國科技巨頭也在其中;如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在中國,智能手機的普及率類似於西歐, 但與發展中國家的銀行體系類似(大約20%的貸款總額是消費者), 中國科技公司很有可能通過金融技術應用來利用這些服務不足的人群。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金融科技的國家?

中國互聯網的連通性

中國金融科技革命的另一個推動因素是大量的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用戶。中國的互聯網用戶超過了7億人,是美國總人口的兩倍多。再加上微信和支付寶,人們有更多的使用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的傾向,中國消費者與其他國家相比,在金融科技應用方面有著驚人的採用率。例如,中國40%的消費者使用支付寶等非傳統支付方式,而在新加坡,這一比例僅為4%。這一科技不僅止於支付還會繼續進入保險技術領域,並在財富管理和貸款領域使用金融技術平臺。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金融科技的國家?

中國的電子商務

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天貓和京東等大型電子商務平臺上,人們需要的快速便捷的電子支付可以通過支付寶等金融科技應用來完成。這不僅在金融技術領域的支付中創造了機會,而且還在貸款、保險、投資和財富管理領域創造了機會。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已經能夠利用中國的電子商務趨勢,並利用電子商務、即時通訊、搜索、社交媒體和其他基於互聯網服務的大數據使客戶體驗個性化,並提供新的服務,提高運營效率。

作為迴應,一些較為進步的中國金融機構推出了自己的數字和金融技術平臺,其中包括電子商務、電子支付、在線貸款和財富管理服務。此外,現有企業正在合作或收購早期金融科技公司的技術,以覆蓋傳統上服務不足的客戶,如果沒有用戶和商業信息以及大型電子商務公司的在線銀行功能,這些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中國的區塊鏈和加密貨幣

傳統上,中國的區塊鏈是屬於學術界和研究機構的——然而,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中國的區塊鏈聯盟和財團,如中國分類聯盟、深圳金融區塊鏈財團以及前海國際區塊鏈生態球聯盟,都成為了該行業一些最佳實踐的支持者。此外,新的中國區塊鏈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也開始在加密世界中出現。

此外,中國政府還強調了探索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性。他們甚至開始測試和探索區塊鏈用於社會管理的用途,並以此作為對人民幣進行標記的一種方式。

未來

中國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並不令人意外。隨著世界上人口不斷增多,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普及,以及高採用率,中國在未來數年將繼續在金融科技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英文來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china-number-one-fintech-country-in-the-world

編譯:Alina

稿源(譯):比特幣之家

備註:比特幣之家稿源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