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打響新發公募基金退款第一槍的嘉合基金

金融 公募 基金 投資 基民甲 2017-05-04

五一“小長假”有一家基金公司“火”了起來,就是“打響公募基金合同不生效第一槍”的嘉合基金。

事件回放是這樣滴:4月29日,嘉合基金髮布公告,於今年3月20日開始募集的嘉合睿金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於4月19日結束募集,但“因未能達到基金合同生效條件,本基金合同暫不生效”。

關於合同不生效的原因,五一期間已經有一輪“圈內大猜測”,無非三個原因:

1、 募集金額沒達2億元;

2、 募集戶數沒達200戶;

3、 單一客戶持有佔比高於50%。

大家都猜測第3個原因可能性較大,因為前2個條件很容易操作,比如找點幫忙資金,發動全公司員工及其親朋好友,湊足200戶。但第3條,很有可能嘉合基金先找了一家機構出資,但不到第二家資金充足的大機構分攤持有佔比,滿足不了“單一客戶持有佔比不高於50%”的新規定。

之所以這條新聞令人震驚,因為這確實是公募基金髮展19年來第一遭。而且發行一隻新基金的成本為上百萬元,合同不生效,就等於之前的工作都白費了。而基民甲今天主要聊一聊,嘉合基金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做了一件其它基金公司之前不敢、不願做的事情。

嘉合基金成立於2014年7月30日。公司官網上顯示:嘉合基金以量化投資為特色、以創造良好收益回報為己任,規範經營、嚴格風控、穩健投資、專業服務,致力於打造中國優秀量化品牌。

不過,從目前旗下僅有兩隻公募基金來看,並沒有體現出量化特色↓↓↓

扒一扒打響新發公募基金退款第一槍的嘉合基金

一隻貨幣基金,一隻偏債混合型基金,量化在哪?

其實量化體現在公司的專戶產品上面↓↓↓

扒一扒打響新發公募基金退款第一槍的嘉合基金

相較於公募產品,嘉合基金的專戶業務可謂是風生水起(主要為機構投資者)。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總監李宇龍,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MBA和金融工程碩士,國家第九批“千人計劃”候選人——還是比較牛掰滴。

不過公司專戶產品激進的風格曾被媒體詬病:

有媒體指出——

嘉合基金2015年發行的多款量化對衝資管計劃,其進取級槓桿高達的一款產品達10倍,按照優先資金7%左右的成本計算,進取級投資人一年光是利息就需要承擔63%!可見在2015年牛市高潮時市場是有多麼喪心病狂!這家2014年下半年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憑藉這一產品異軍突起,管理規模近百億!

可是隨著股災這一“天災”,再加上期指倉位限制這一“人禍”,量化對衝基金這類低風險產品也出現了大面積虧損,再加上沉重的利息負擔,嘉合量化對衝系列產品淨值暴跌,1:9的劣後淨值已跌至0.2元附近,其他4倍、5倍槓桿的產品也損失慘重。

我們再回到嘉合基金的公募產品上——只有兩隻基金:

扒一扒打響新發公募基金退款第一槍的嘉合基金

截止2016年底,嘉合貨幣B、嘉合磐石A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超過98%。而嘉合基金服務的散戶基民,總戶數可能才5000多戶,主要為貨幣基金。

從上表也可以看出,去年嘉合基金服務的機構投資者陸續撤離,公司僅有的兩隻公募基金規模迅速縮水,2016年底只剩30.87億元,較2015年底縮水70%以上。

所以,從嘉合基金專戶、公募兩個業務可以看出,成立近3年,嘉合基金主攻的是專戶業務,主要服務的是高淨值、機構投資者;在基金零售方面,也就是針對散戶投資者方面,似乎發力很弱。

在產品線上,公司專戶產品偏重權益類;而公募產品偏向固定收益類。導致有些媒體以為嘉合基金“沒有向股票上實質性佈局產品”,普通基民更加不瞭解這家公司的權益投資實力了。

再看看原本要成立的嘉合基金旗下第3只公募基金——嘉合睿金定期開放靈活配置型基金,從產品名稱看不出什麼特色,但從擬任基金駱海濤的從業經歷,可以判斷這很可能是一隻量化特色的權益產品。

駱海濤先生:美國密歇根大學金融工程碩士,亞利桑那大學光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物理學本科和碩士。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在美國普氏能源(Platts)公司任量化分析師負責能源和商品市場衍生品定價、交易及量化對衝投資業務;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平安資產管理公司和平安投管中心工作,任戰略資產配置團隊負責人;於2015年4月加入嘉合基金權益投資部。

所以呢,這隻“夭折”的基金,很可能是嘉合基金在公募產品線上佈局的第一隻權益類產品,也可能是第一隻體現公司量化特色的公募產品,應該算是公司的重點產品。但是,當前基金本身不好賣,像嘉合基金這樣規模小的基金公司,平時又不注意培養一些群眾基礎(散戶投資者),遇上當前錢收緊,找不到幫忙資金,只能放棄再作打算。

翻開年初的一篇新聞報道,嘉合基金曾表示:

2017年仍將根據公司整體的戰略規劃和營銷思路,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機構業務和零售業務齊頭並進。新的一年將關注PPP、“一帶一路”、國企改革、消費升級、金融科技、5G概念、新能源汽車等主題性投資機會,並將繼續以量化投資為特色,引進優秀的投資團隊,完善產品線,為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收益回報。

不過,今年發行的首隻產品就“黃”了,真讓甲甲為公司未來的產品線擔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