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誤認為肩周炎的幾種肩膀痠痛,不瞭解會誤了大事!

頸椎病 肩周炎 藥品 推拿 華絡健康 華絡健康 2017-09-15

肩關節疼痛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很多人出現肩關節疼痛,首先想到的就是肩周炎。由於導致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的疾病很多,某些疾病通過保守治療即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而另一些疾病則需要手術治療,統稱“肩周炎”一詞未免過於籠統。以下是易被誤診為肩周炎的一些肩痛症狀:

1、肩關節滑囊鈣化不是肩周炎

肩關節滑囊鈣化病因學和發病機理仍不清楚,多認為其發生與肩袖退行性改變、肩袖乏血管區、代謝紊亂及細胞介入調節反應等因素有關。鈣化通常發生在岡上肌腱(約80%),也可累及肩袖的其他肌肉。並非所有存在肩袖鈣化灶的個體都出現臨床症狀。

容易被誤認為肩周炎的幾種肩膀痠痛,不瞭解會誤了大事!

當鈣質沉積物小且分散尚未刺激到肩峰下滑囊時,臨床可無症狀,僅可在X線片上見到,稱為無症狀性肩袖鈣化。當外傷或勞累後,肩峰下滑囊底部下鈣沉積物的周圍引起炎症反應,臨床表現為急性發作。有些患者大結節周圍可觸及固定的壓痛極為明顯的腫塊。對於肩關節滑囊鈣化的治療有很多方法,建議採取關節鏡下鈣化灶清除的辦法,同時處理肩關節併發疾病。

2、肩峰下撞擊症不是肩周炎

容易被誤認為肩周炎的幾種肩膀痠痛,不瞭解會誤了大事!

肩峰下撞擊症是指肩峰和肩峰下滑囊組織在肩關節外展、上舉過程中的某一角度發生肩峰撞擊,引起肩部疼痛。如果不及時治療,經反覆撞擊可能還會影響肩袖附著點,從而發生肩袖組織斷裂,使疼痛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肩峰下撞擊症在年紀較大者、經常需高舉上肢工作的人群和體育愛好者中多見。主要表現為肩部慢性鈍痛,在上舉或外展活動時加重。進行打羽毛球、練健身操、游泳等運動,如果方法不當,都可能導致肩峰下撞擊症的發生。

一旦得了這個病,患者需要減少肩部伸展運動,並配合藥物抗炎鎮痛治療,部分患者還需要肩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以消除致病因素。

3、肩袖損傷不是肩周炎

容易被誤認為肩周炎的幾種肩膀痠痛,不瞭解會誤了大事!

肩袖損傷約佔肩關節疾病的30%-40%,高發因素為運動員長期不合適的鍛鍊、經常提拉重物者和外傷損傷。其典型症狀是頸肩部夜間疼痛、上舉手臂疼痛,不敢患部側睡、甚至夜間被痛醒。當肩關節在外展、上舉或後伸時出現無力的情況,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病史長者可出現岡上肌、岡下肌及三角肌萎縮。產生肩袖損傷的原因可分為創傷性和非創傷性兩種。創傷性肩袖損傷大多數發生在青壯年,往往在體育運動或勞動作業中導致,由較大暴力引起;非創傷性肩袖損傷可以因為年齡因素、磨損因素或者血供因素引起肩袖組織退變,肩峰下撞擊徵也是引起肩袖退變撕裂常見的原因。被誤認為“肩周炎”的患者,很多是非創傷性肩袖損傷。

4、肩關節結核不是肩周炎

容易被誤認為肩周炎的幾種肩膀痠痛,不瞭解會誤了大事!

肩關節結核對於很多患者來說並不熟悉。患者會出現肩關節疼痛、壓痛、腫脹等症狀。這些症狀和肩周炎比較相似。因此很多患者都分不清什麼是肩關節結核,什麼是肩周炎。其實這兩種疾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肩關節結核是由於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而肩周炎主要是由於軟組織退行病變、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後治療不當等原因引起的。此外頸椎病等疾病也很容易引起肩周炎。肩關節結核主要發生在三角肌。患者會出現肩關節疼痛、壓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症狀。此外患者還會出現有低燒、盜汗、食慾減退、消瘦等中毒症狀。患者的患處會出現寒性膿腫。這些膿腫潰破後會形成竇道。而肩周炎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肩部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怕冷,壓痛,肌肉痙攣,萎縮等。肩周炎主要發生在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肩關節結核和肩周炎的治療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肩關節結核需要採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如果藥物治療不好,可以採用滑膜切除手術來治療。而肩周炎的治療主要採用保守治療。口服消炎鎮痛藥,物理治療,痛點局部封閉,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方法對肩周炎的治療都很有療效。

結論:肩周炎診斷別輕易下

肩周炎症狀是無誘因進行性肩關節活動受限,尤以外旋受限為主,同時伴有肩關節疼痛,嚴重者可影響睡眠。發病後3至6個月時疼痛和活動受限的程度達到峰值,之後症狀逐步緩解,若不經治療大多數患者的症狀在發病後1年左右完全緩解,但可能殘存有不同程度的肩關節功能障礙。有時一側肩關節發病後,相隔一段時間後另一側也可能發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