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藝節|京劇《紅軍故事》重溫長征故事,禮讚紅色記憶

“半截皮帶”、“半條棉被”、“軍需處長”,三個長征時期的故事,很多人都曾經從課本中瞭解過。而這些故事,如何用傳統京劇表現,成為現代京劇《紅軍故事》讓觀眾最關心的地方。

5月27日、28日,國家京劇院的現代京劇《紅軍故事》將在美琪大戲院上演,參演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該劇是國家京劇院2018年重點新創劇目。在5月24日舉行的媒體開放日上,劇組向觀眾解答了創作中的許多細節。

十二藝節|京劇《紅軍故事》重溫長征故事,禮讚紅色記憶

國家京劇院現代京劇《紅軍故事》海報

三個長征故事

《紅軍故事》的創作緣起於習近平總書記在三個不同場合提起過的三個長征故事。

一個就是關於長征中紅軍戰士周國才過草地時保留下來的半截皮帶。他深有感觸地說:“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

十二藝節|京劇《紅軍故事》重溫長征故事,禮讚紅色記憶

《紅軍故事》 “半截皮帶” 王珺飾白潔(左)李博飾劉紅根(中)趙輝輝飾周國才 本文現場圖片均為 李春來 攝

第二個是發生在湖南汝城縣的“半條被子”的故事。紅軍長征時期,3名女紅軍借宿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見到徐家家境貧寒,女紅軍臨走時用剪刀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開,將半條被子留給了徐解秀。這是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是共產黨始終依靠群眾、始終為了群眾的不變初心。

第三個“軍需處長”的故事,關於紅軍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把自己的棉衣讓給戰友,自己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關於一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紅軍故事》於去年7月31日在梅蘭芳大劇院首演,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週年獻禮,並堅持邊演邊改,精益求精。在劇本創作階段,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組織召開多次論證會,前後修改了十幾稿。劇組還赴江西南昌、萍鄉,深入基層,採風體驗。

一臺京劇名家

全劇匯聚了全國優秀戲劇名家。胡應明、徐新華、王宏分別擔任“半截皮帶”“半條棉被”“軍需處長”三個故事的編劇,總導演是天津歌劇舞劇院副院長張曼君,作曲、唱腔設計分別為朱紹玉和陳建忠。

《紅軍故事》集中了國家京劇院的眾多名角。京劇表演藝術家袁慧琴主演“半條棉被”,兩位一級演員李博和杜喆分別主演“半截皮帶”和“軍需處長”。該劇的排演還推出了一批優秀青年演員。

主創團隊將現代戲題材和京劇藝術本體形式結合,解決了紅色題材戲曲創作真實性和戲曲化兩個問題。

該劇力圖用戲曲形式講好故事,諸如把“皮帶”、“棉被”作為舞臺支點來表達。

諸如“半截皮帶”中,運用武丑的繁難技巧動作,強化了對皮帶留與舍的心理糾葛,突出展現出皮帶起初被珍藏、到被一刀兩斷的轉化過程。

十二藝節|京劇《紅軍故事》重溫長征故事,禮讚紅色記憶

《紅軍故事》 ”半條棉被“ 郭凡嘉飾丁勝男(左一)袁慧琴飾徐解秀(左二)郭霄飾謝夢溪(右二)周婧飾馮康茹(右一)

“半條棉被”中,四個人物形象圍繞棉被而展開的推與讓、送與拒、存與留,都在四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之間展開。為了突出三個女兵不同的人物個性,納入了程派、尚派、梅派的藝術特色,給藝術形象的個性化找到表現形式上的風格載體。

主創團隊創造性使用四聲部重唱的方式,把京劇老旦、程派青衣、尚派青衣、梅派青衣的行當和流派相融合,強化了人物各自不同的心理空間,也強化了基於棉被而引出的四個人共通的情感抒發,唱腔流暢,音色和諧。

袁慧琴飾演的徐解秀,既繼承化用了傳統老旦的表演範式,又借鑑了京劇青衣行當的藝術元素,介於老旦青衣之間,使其在年齡、精神氣質等方面更加貼合人物。

十二藝節|京劇《紅軍故事》重溫長征故事,禮讚紅色記憶

《紅軍故事》“軍需處長”杜喆飾火雁

而在“軍需處長”中,為找到演員表演的有效方式,杜喆的表演以舊日南方群眾身上的腰巾來延伸身段表演,力求避免“話劇加唱”,運用京劇的“四功五法”體現現代人物的精神與靈魂。

此外音樂上,該劇將一些民間音樂元素揉進作曲中,實現音樂傳統和創新的結合。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也加入此劇演出,與國家京劇院樂隊同臺合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