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張婷


"

◆文 / 張婷


關於戰爭的“書寫”

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海報中,將經上色與未經上色的畫面並置,以形成對比。


不久前結束的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一部題為《他們已不再變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的紀錄片讓很多觀眾印象深刻。首先,其執導者是曾憑藉“魔戒三部曲”與“霍比特人三部曲”蜚聲國際影壇的彼得•傑克遜;而且,此番他不再延續以往作品中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聚焦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們的真實故事。

99分鐘時長,能否穿越百年的時光?從創作手法而言,此作似乎中規中矩——依照時間順序彙編採訪音訊,輔之以對應的歷史影像以及宣傳畫,用一手的聲畫素材還原“一戰”期間士兵們的經歷。而事實上,僅僅是整理音訊這一步驟,整個團隊就用了一年的時間——他們精聽了超過200位士兵、逾600小時的訪談,觀看了100多個小時的影像資料;再將音訊抽取剪輯,並按照不同的主題排列,與影像中的畫面一一配合。為了更加客觀地展現歷史,彼得•傑克遜摒棄了一般戰爭題材紀錄片中慣用的敘事性旁白,他使用的所有音訊都來自士兵們真實的聲音。另外,為避免繁冗的細節拖慢節奏,作品中既沒有對部隊番號和戰場名稱進行標註,也沒有關於戰爭進程的概括性描述。

一向被看作“技術流導演”的彼得•傑克遜,此次拍攝的題材雖是紀錄片,卻依然運用了大量全新的電影技術。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即對黑白影像的上色修復。影片的開篇與結尾為黑白影像,中間的內容則全部為彩色,而色彩的轉換點也相當講究——從應徵入伍到新兵訓練,黑白色調始終延續;在進入前線戰壕的瞬間,行進的士兵們正望向鏡頭,隨著一聲“跟上來!”的呼喊,畫面猛然由黑白轉為彩色,戰場上的一切就此清晰、真實地呈現了出來。


"

◆文 / 張婷


關於戰爭的“書寫”

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海報中,將經上色與未經上色的畫面並置,以形成對比。


不久前結束的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一部題為《他們已不再變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的紀錄片讓很多觀眾印象深刻。首先,其執導者是曾憑藉“魔戒三部曲”與“霍比特人三部曲”蜚聲國際影壇的彼得•傑克遜;而且,此番他不再延續以往作品中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聚焦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們的真實故事。

99分鐘時長,能否穿越百年的時光?從創作手法而言,此作似乎中規中矩——依照時間順序彙編採訪音訊,輔之以對應的歷史影像以及宣傳畫,用一手的聲畫素材還原“一戰”期間士兵們的經歷。而事實上,僅僅是整理音訊這一步驟,整個團隊就用了一年的時間——他們精聽了超過200位士兵、逾600小時的訪談,觀看了100多個小時的影像資料;再將音訊抽取剪輯,並按照不同的主題排列,與影像中的畫面一一配合。為了更加客觀地展現歷史,彼得•傑克遜摒棄了一般戰爭題材紀錄片中慣用的敘事性旁白,他使用的所有音訊都來自士兵們真實的聲音。另外,為避免繁冗的細節拖慢節奏,作品中既沒有對部隊番號和戰場名稱進行標註,也沒有關於戰爭進程的概括性描述。

一向被看作“技術流導演”的彼得•傑克遜,此次拍攝的題材雖是紀錄片,卻依然運用了大量全新的電影技術。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即對黑白影像的上色修復。影片的開篇與結尾為黑白影像,中間的內容則全部為彩色,而色彩的轉換點也相當講究——從應徵入伍到新兵訓練,黑白色調始終延續;在進入前線戰壕的瞬間,行進的士兵們正望向鏡頭,隨著一聲“跟上來!”的呼喊,畫面猛然由黑白轉為彩色,戰場上的一切就此清晰、真實地呈現了出來。


關於戰爭的“書寫”

導演彼得•傑克遜


由此,觀眾的觀影感受也就無比接近了那些初入戰場的年輕士兵——慌亂,因為無數的隻言片語從四面八方湧來,沒有絲毫的停頓,也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無從判斷信息,很快就會陷入疲乏和恐懼的境地,甚至連醞釀情緒的餘地也不剩。原來,真實的感同身受是迥異於宏大敘事中那些含糊其辭的:最初面對戰爭,年輕的男孩子們確實會有本能的興奮,他們無視從軍的年齡限制,被愛國的獻身精神驅使而紛紛投奔軍隊;進了軍營,窘迫的條件和緊張的訓練才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名士兵”;而戰場上發生的一切,則讓他們徹底陷入了恐懼與焦灼,“對戰爭的浪漫想象完全破滅。”一個士兵說:“人們都說,當你快死的時候,人生的片段會在眼前飛快閃過;而我才19歲,實在沒有什麼人生。當子彈飛來,我想到的只是‘我還能活下來嗎?’”但即便是能活下來、回到家鄉,這些士兵遭到的也盡是冷遇。“人們從不談論戰爭,多數人完全不感興趣”,更殘酷的現實是,他們很快又淪為了失業大軍中的一員。“戰爭是荒謬的,毫無意義可言”。


"

◆文 / 張婷


關於戰爭的“書寫”

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海報中,將經上色與未經上色的畫面並置,以形成對比。


不久前結束的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一部題為《他們已不再變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的紀錄片讓很多觀眾印象深刻。首先,其執導者是曾憑藉“魔戒三部曲”與“霍比特人三部曲”蜚聲國際影壇的彼得•傑克遜;而且,此番他不再延續以往作品中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聚焦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們的真實故事。

99分鐘時長,能否穿越百年的時光?從創作手法而言,此作似乎中規中矩——依照時間順序彙編採訪音訊,輔之以對應的歷史影像以及宣傳畫,用一手的聲畫素材還原“一戰”期間士兵們的經歷。而事實上,僅僅是整理音訊這一步驟,整個團隊就用了一年的時間——他們精聽了超過200位士兵、逾600小時的訪談,觀看了100多個小時的影像資料;再將音訊抽取剪輯,並按照不同的主題排列,與影像中的畫面一一配合。為了更加客觀地展現歷史,彼得•傑克遜摒棄了一般戰爭題材紀錄片中慣用的敘事性旁白,他使用的所有音訊都來自士兵們真實的聲音。另外,為避免繁冗的細節拖慢節奏,作品中既沒有對部隊番號和戰場名稱進行標註,也沒有關於戰爭進程的概括性描述。

一向被看作“技術流導演”的彼得•傑克遜,此次拍攝的題材雖是紀錄片,卻依然運用了大量全新的電影技術。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即對黑白影像的上色修復。影片的開篇與結尾為黑白影像,中間的內容則全部為彩色,而色彩的轉換點也相當講究——從應徵入伍到新兵訓練,黑白色調始終延續;在進入前線戰壕的瞬間,行進的士兵們正望向鏡頭,隨著一聲“跟上來!”的呼喊,畫面猛然由黑白轉為彩色,戰場上的一切就此清晰、真實地呈現了出來。


關於戰爭的“書寫”

導演彼得•傑克遜


由此,觀眾的觀影感受也就無比接近了那些初入戰場的年輕士兵——慌亂,因為無數的隻言片語從四面八方湧來,沒有絲毫的停頓,也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無從判斷信息,很快就會陷入疲乏和恐懼的境地,甚至連醞釀情緒的餘地也不剩。原來,真實的感同身受是迥異於宏大敘事中那些含糊其辭的:最初面對戰爭,年輕的男孩子們確實會有本能的興奮,他們無視從軍的年齡限制,被愛國的獻身精神驅使而紛紛投奔軍隊;進了軍營,窘迫的條件和緊張的訓練才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名士兵”;而戰場上發生的一切,則讓他們徹底陷入了恐懼與焦灼,“對戰爭的浪漫想象完全破滅。”一個士兵說:“人們都說,當你快死的時候,人生的片段會在眼前飛快閃過;而我才19歲,實在沒有什麼人生。當子彈飛來,我想到的只是‘我還能活下來嗎?’”但即便是能活下來、回到家鄉,這些士兵遭到的也盡是冷遇。“人們從不談論戰爭,多數人完全不感興趣”,更殘酷的現實是,他們很快又淪為了失業大軍中的一員。“戰爭是荒謬的,毫無意義可言”。


關於戰爭的“書寫”

《他們已不再變老》劇照,經過上色修復後的影像。


更為珍貴的是,因為細節的足夠真實,《他們已不再變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視角單一的不足——作品雖然從英軍視角出發,素材也主要來自英國的帝國戰爭博物館和BBC檔案庫;但實際上,當士兵們在言談間吐露對德軍的諒解與同情,以及對殺戮的不適應甚至反感,都避免了敵我關係簡單而固化的描述,而回到人性質樸、良善的本質。

“花兒都到哪去了?女孩兒們摘去了,女孩兒們哪去了?男孩兒們帶走了,男孩兒們哪去了?男孩兒們當兵去了,士兵們哪去了?士兵們進墳墓了,墳墓哪去了?被花兒蓋住了……”

被譽為“美國民謠之王”的皮特•西格(Pete Seeger)這首著名的《花兒都到哪去了》(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的歌詞,表面看上去是一種人世間生死循環的無奈,實則隱含了更多對戰爭的厭惡與控訴。他在1955年寫下這首歌時,靈感來源於自己反覆閱讀的俄國作家肖洛霍夫的小說《靜靜的頓河》中描繪的哥薩克民歌。

同樣是戰爭題材,《靜靜的頓河》對於中國的讀者與觀眾而言,卻不僅僅意味著一部經典,它更代表了幾代人的集體回憶。四月底,來自俄羅斯聖彼德堡的馬斯特卡雅劇院首次來華,在哈爾濱大劇院演出了總時長8小時的話劇《靜靜的頓河》,一時成為不小的話題;而在演出後舉辦的作品討論會上,很多戲劇人也從專業的角度對這部作品進行了解讀。

“中國的作品一寫到時代變革,著墨大背景、大事件,人物就被淹沒了。”戲劇評論家李龍吟直言,“不管是文學,還是戲劇,人性是共通的。《靜靜的頓河》突出描繪的就是人性,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而且翻譯成中文需要150萬字的小說,導演用8小時展現在觀眾面前,絲毫不顯冗長。戲從葛裡高利的爺爺開始,結尾則是葛裡高利在河邊碰到自己的兒子,這樣的結構完整、精巧。”

特別從紐約訂票、再趕來看戲的戲劇翻譯家胡開奇,形容導演對文學的改編“詩意傳神”。“它是一部關於哥薩克人的史詩,在舞臺上,它又具有現代性,能與當代的社會、當下的觀眾有精神上的連接。”而另外一點讓他感觸特別深的,是質樸而簡約的舞美設計,“當前中國的舞臺動輒幾千萬地砸下去,富麗堂皇;而這部戲一景到底,就只是些草甸子、木棍子,意境卻全部傳遞出來了。”


"

◆文 / 張婷


關於戰爭的“書寫”

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海報中,將經上色與未經上色的畫面並置,以形成對比。


不久前結束的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一部題為《他們已不再變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的紀錄片讓很多觀眾印象深刻。首先,其執導者是曾憑藉“魔戒三部曲”與“霍比特人三部曲”蜚聲國際影壇的彼得•傑克遜;而且,此番他不再延續以往作品中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聚焦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們的真實故事。

99分鐘時長,能否穿越百年的時光?從創作手法而言,此作似乎中規中矩——依照時間順序彙編採訪音訊,輔之以對應的歷史影像以及宣傳畫,用一手的聲畫素材還原“一戰”期間士兵們的經歷。而事實上,僅僅是整理音訊這一步驟,整個團隊就用了一年的時間——他們精聽了超過200位士兵、逾600小時的訪談,觀看了100多個小時的影像資料;再將音訊抽取剪輯,並按照不同的主題排列,與影像中的畫面一一配合。為了更加客觀地展現歷史,彼得•傑克遜摒棄了一般戰爭題材紀錄片中慣用的敘事性旁白,他使用的所有音訊都來自士兵們真實的聲音。另外,為避免繁冗的細節拖慢節奏,作品中既沒有對部隊番號和戰場名稱進行標註,也沒有關於戰爭進程的概括性描述。

一向被看作“技術流導演”的彼得•傑克遜,此次拍攝的題材雖是紀錄片,卻依然運用了大量全新的電影技術。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即對黑白影像的上色修復。影片的開篇與結尾為黑白影像,中間的內容則全部為彩色,而色彩的轉換點也相當講究——從應徵入伍到新兵訓練,黑白色調始終延續;在進入前線戰壕的瞬間,行進的士兵們正望向鏡頭,隨著一聲“跟上來!”的呼喊,畫面猛然由黑白轉為彩色,戰場上的一切就此清晰、真實地呈現了出來。


關於戰爭的“書寫”

導演彼得•傑克遜


由此,觀眾的觀影感受也就無比接近了那些初入戰場的年輕士兵——慌亂,因為無數的隻言片語從四面八方湧來,沒有絲毫的停頓,也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無從判斷信息,很快就會陷入疲乏和恐懼的境地,甚至連醞釀情緒的餘地也不剩。原來,真實的感同身受是迥異於宏大敘事中那些含糊其辭的:最初面對戰爭,年輕的男孩子們確實會有本能的興奮,他們無視從軍的年齡限制,被愛國的獻身精神驅使而紛紛投奔軍隊;進了軍營,窘迫的條件和緊張的訓練才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名士兵”;而戰場上發生的一切,則讓他們徹底陷入了恐懼與焦灼,“對戰爭的浪漫想象完全破滅。”一個士兵說:“人們都說,當你快死的時候,人生的片段會在眼前飛快閃過;而我才19歲,實在沒有什麼人生。當子彈飛來,我想到的只是‘我還能活下來嗎?’”但即便是能活下來、回到家鄉,這些士兵遭到的也盡是冷遇。“人們從不談論戰爭,多數人完全不感興趣”,更殘酷的現實是,他們很快又淪為了失業大軍中的一員。“戰爭是荒謬的,毫無意義可言”。


關於戰爭的“書寫”

《他們已不再變老》劇照,經過上色修復後的影像。


更為珍貴的是,因為細節的足夠真實,《他們已不再變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視角單一的不足——作品雖然從英軍視角出發,素材也主要來自英國的帝國戰爭博物館和BBC檔案庫;但實際上,當士兵們在言談間吐露對德軍的諒解與同情,以及對殺戮的不適應甚至反感,都避免了敵我關係簡單而固化的描述,而回到人性質樸、良善的本質。

“花兒都到哪去了?女孩兒們摘去了,女孩兒們哪去了?男孩兒們帶走了,男孩兒們哪去了?男孩兒們當兵去了,士兵們哪去了?士兵們進墳墓了,墳墓哪去了?被花兒蓋住了……”

被譽為“美國民謠之王”的皮特•西格(Pete Seeger)這首著名的《花兒都到哪去了》(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的歌詞,表面看上去是一種人世間生死循環的無奈,實則隱含了更多對戰爭的厭惡與控訴。他在1955年寫下這首歌時,靈感來源於自己反覆閱讀的俄國作家肖洛霍夫的小說《靜靜的頓河》中描繪的哥薩克民歌。

同樣是戰爭題材,《靜靜的頓河》對於中國的讀者與觀眾而言,卻不僅僅意味著一部經典,它更代表了幾代人的集體回憶。四月底,來自俄羅斯聖彼德堡的馬斯特卡雅劇院首次來華,在哈爾濱大劇院演出了總時長8小時的話劇《靜靜的頓河》,一時成為不小的話題;而在演出後舉辦的作品討論會上,很多戲劇人也從專業的角度對這部作品進行了解讀。

“中國的作品一寫到時代變革,著墨大背景、大事件,人物就被淹沒了。”戲劇評論家李龍吟直言,“不管是文學,還是戲劇,人性是共通的。《靜靜的頓河》突出描繪的就是人性,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而且翻譯成中文需要150萬字的小說,導演用8小時展現在觀眾面前,絲毫不顯冗長。戲從葛裡高利的爺爺開始,結尾則是葛裡高利在河邊碰到自己的兒子,這樣的結構完整、精巧。”

特別從紐約訂票、再趕來看戲的戲劇翻譯家胡開奇,形容導演對文學的改編“詩意傳神”。“它是一部關於哥薩克人的史詩,在舞臺上,它又具有現代性,能與當代的社會、當下的觀眾有精神上的連接。”而另外一點讓他感觸特別深的,是質樸而簡約的舞美設計,“當前中國的舞臺動輒幾千萬地砸下去,富麗堂皇;而這部戲一景到底,就只是些草甸子、木棍子,意境卻全部傳遞出來了。”


關於戰爭的“書寫”

話劇《靜靜的頓河》


關於這一點,中國舞臺美術學會編輯部副總編趙妍也深有體會。“這部戲非常善於用簡單的道具完成豐富的變化,比如最日常的圍巾,它的運用由始至終——男人們要去參軍前,女人們從他們中間走出來,唱著悲傷的歌,揮動著圍巾,娜塔莉婭自殺時,也用了圍巾;再比如舞臺兩側的小平臺,可以是參軍用的馬車,可以是家庭用的餐桌,還可以是情人幽會時的房間。”趙妍還談到,“因為專業的原因,我每年會看上百部劇,見了太多煽情的口號,卻經常感受不到真誠。而這部戲能在特有地域的情感表達基礎上,加入對每一個人物的洞察和深深的憐憫。我們看到戰爭中的每個角色都有困惑、有扭曲、有搖擺,他們處在不同的立場,於各自的糾葛中痛苦掙扎,跟真實生活中的我們一樣,這樣的表現才是真正打動人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