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的灣區朋友圈

經濟 珠江 十三五 鄧偉根 南方都市報 2017-04-20
江門的灣區朋友圈

我覺得江門要打好幾張牌,優良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高效貼心的政府服務、可藉助和利用的華僑資源等。

———民進江門市委會原專職副主委餘鬆健

向這些城市要學的東西很多,有時缺的不是區位、資源,而是理念、膽識和魄力。

———江門市高新區公務員黃先生

從長遠來看,江門可承擔起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龍頭的重任。江門要牢牢抓住這一機遇,依託廣東(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再造一個“深圳”。

———江門市委政策研究室鄭文江、李李曦、劉江川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11座城市中,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城市影響力,江門都是“小弟”。但從發展的態勢看,這位“小弟”一直積極向各位“大哥”學習並靠攏著,其官方民間的聯繫和融合也在不斷深入。不管是彼此競合多年的珠中江經濟圈,還是近年被寫入江門市政府工作報告的“江佛一家”戰略,到如今深中通道的建設,均使得江門與深莞經濟圈的聯繫再度加強;加上與之有著血緣關係的港澳兩地,江門與大灣區的每一座城市形成了一個“朋友圈”,並通過這個“朋友圈”不斷學習取經。灣區時代的江門朋友圈,怎樣融合發展?又有什麼新的期待?

A

佛山

榜樣佛山,江門致力於當好“徒弟”

佛山近年來一直是江門學習的榜樣。

江門和佛山僅一江之隔,兩地商貿往來頻繁,經濟總量上,佛山領先江門太多。2016年佛山GDP總量為8630億元,遠高於江門的2418億,江門也一直致力於吸引佛山的投資。多位佛山幹部“輸出”到江門,也給江門發展帶來了“佛山思維”。

江門“老書記”劉海,2010年7月從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的位置上來到江門,先後任江門市市長、市委書記。在他主政江門期間,連接江門蓬江區棠下鎮和佛山順德區杏壇鎮的江順大橋得以規劃並建設;2015年7月大橋通車,江門到順德時間大大縮短,對江佛兩地的交流帶來便利。

劉海主政江門期間,貫穿江門東部三區一市的江門大道開始規劃建設。有聲音認為,江門大道的價值類似於“佛山一環”,串起了江門最為發達的幾個經濟地區,乃是江門的“脊樑骨”,將為江門建設成為珠西乃至整個珠三角的中心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2014年9月,時任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的鄧偉根履新江門,任江門代市長,這位在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研究方面頗有建樹的博士後,讓江門發展思路中的“佛山色彩”更濃。

2015年2月,鄧偉根在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度提及“江佛一家”概念,引起各界熱議。江門在產業方面致力於吸引佛山投資已有多年,“江佛一家”的提出,官方在兩地的合作中加了個助推器。

2015年,佛山高新區、江門高新區簽署了合作共建協議,在科技資源對接、產業協同發展等方面進行合作。去年,江門推進與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合作,建設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此外,江門還和佛山在環境共治、文旅通行等方面有著合作。

去年11月,鄧偉根還在個人微信號撰文,指出江門三區四市尤其是東部蓬江新鶴務必要找準老師,對標先進奮起直追,積極主動參與到珠三角城市群新一輪的競閤中來。他所指的老師,多來自佛山,比如江門蓬江區要對標順德區,新會區要對標南海區,鶴山市對標高明區。“要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鄧偉根表示。也正是在這種發展理念下,近年來,江門多個市直單位、區市領導相繼帶隊前往佛山“取經”,當好徒弟。

佛山市委書記魯毅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佛山在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入區域一體化進程,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競爭的又一次重大戰略機遇。佛山將突出製造業優勢,打造大灣區的製造重鎮;突出廣佛同城優勢,打造大灣區的核心區;突出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打造大灣區輻射帶動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橋頭堡。積極抓機遇、重點突出優勢,這也是江門在灣區建設中需要借鑑和學習的。

在全國兩會結束之後,粵港澳大灣區成為“熱詞”。當時,順德就擺出了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鮮明姿態,高調提出要打造大灣區高端製造業創新龍頭城市。南海也提出,要集聚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球人才、資本、技術、項目等資源,將南海打造成全球創新資源與珠三角製造業全方位合作的對接站。這樣的積極態度,值得江門三區四市學習。

B

深莞

招商目標,資源深入對接

位於珠江東岸的深莞惠經濟圈,乃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一極,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中,處於核心城市地位。2016年,深圳G D P總量達到19492 .60億元,同比增速達到9.0%,增速處於全省前列。

處於轉型升級中的深圳,產業轉移步伐也在加快。珠江西岸的江門,近年來,則一直致力於承接深圳的產業轉移。

江門主動對接深圳,在近兩年表現尤為突出。

今年2月13日,深圳市五邑商會與江門市商務局簽訂了框架協議,江門市駐深圳商務交流處揭牌。成立專門的駐深商務交流處,目的就是積極挖掘深圳在產業、科技、人才、資本和創新等多方面的優勢資源,推動與江門本土資源的對接。

江門與深圳間的產業合作已取得良好成效。目前,約200家深圳企業在江門投資興業,累計投資金額超過650億元,主要涉及電子、機械、建材五金、新能源、環保、印刷、食品等行業。市長鄧偉根表示,深圳在產業、科技等諸多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溢出帶動作用強,江門則區位優勢明顯、工業基礎雄厚,江深兩地產業合作前景誘人。

今年2月份,省經信委印發《粵東西北省產業園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規劃》表示,對於江門在內的近珠輻射圈,應積極承接珠三角核心區機械、裝備製造產業轉移,發展上下游配套企業,形成產業集群。有聲音指出,江門應積極承接深圳、東莞等地的產業轉移,同時提升江門的電子信息、紡織等傳統產業。

江門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鄭文江等人撰文表示,從近期看,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龍頭,其承擔的苗圃角色將得到進一步強化,且自身面臨四個難以為繼,向外轉移、輻射的需求更加迫切、動能更加強勁,對江門製造業發展的影響將逐漸超越廣佛。江門要發力先進裝備製造業,必須主動對接深圳,接受輻射和承接轉移,打通粵港澳大灣區的製造走廊。尤其是深中通道建成後,通往深圳的過江時間將從目前的2個小時縮短至20分鐘左右,江門完全可以結合自身的優勢,與深圳探索產業共建模式,整合市場鏈條、產業鏈條、技術鏈條和資金鍊條,發揮“造林”功能,成為深圳高端裝備、先進裝備產業成熟產品規模化生產製造基地。

C

珠海、中山

一直以來的對手&夥伴

地處珠江西岸的珠海、中山和江門三地,南連澳門、北接廣佛都市圈,東承深莞、西連粵西地區,三個珠江西岸的重要門戶城市,構成了獨特的珠中江經濟圈。

三個城市彼此相依,在改革開放前同屬佛山地區,後來獨立成為地級市,彼此之間的競爭和合作,從來都是最緊密的。珠海和中山,於江門而言,一直是對手,也是夥伴。

上個世紀80年代,江門建市之初,經濟總量一直在珠海中山之前,不過隨後逐漸被超越。近年來,三地相互競爭中整體相差不大。2016年經濟數據顯示,珠海為2226.37億元,中山3202.78億,江門2418.78億,中山總量略高,不過人均G D P珠海最高。相對而言,江門略有落後,但近幾年來固定資產投資加大,2016年江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17.77億元,比上年增長16.0%,投資額和增速均高於中山和珠海。

三地地緣相近,實力相差不大,彼此間搶機遇,促發展的競爭態勢十分明顯,最近備受各界關注的就是對珠西交通樞紐的“爭奪”。港珠澳大橋通車,讓珠海成為我國唯一同時與港澳陸路相連的城市;再加上珠海機場、廣珠鐵路、廣珠城軌的輻射,珠海立體交通特徵明顯優於江門和中山。而中山,深中通道、深茂高鐵、廣珠城軌等縱穿其中,交通體系也不示弱。

江門作為珠三角與粵北粵西的重要門戶城市,深茂鐵路、廣珠城軌等幾大交通線路貫穿其中。雖然最終江門被省十三五規劃定義為珠江西岸綜合交通樞紐,但三地在珠西綜合交通方面,都有著自身的樞紐價值。

最為重要的是,廣珠城軌、廣珠鐵路建成投用,深中通道、深茂鐵路、廣佛江珠城規等建設,使得珠中江區域融合在進一步加強。三地彼此之間的支柱產業彼此互補,珠海逐步培育形成了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家電電氣、精密機械製造、生物醫藥和電力能源業等為主導產業,經濟發展質量較高。中山經歷了傳統產業集群不斷升級,新興產業集群不斷產生的發展過程,形成了電子電器、五金家電、燈飾光源、裝備製造、健康醫藥、紡織服裝等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江門市在交通及海洋裝備、石油化工、電子信息、包裝印刷及紙製品、食品飲料、現代農業等方面基礎較好,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後發優勢,這也為加強三地合作提供了條件。

與廣佛肇、深莞惠相比,珠中江經濟圈是珠三角三極中相對比較弱的一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三城各自扮演什麼角色,又如何攜手共進,是需要共同思考的。

D

廣州

省會城市,有很強的吸引力

廣州對於江門而言,有很強的吸引力。

濱江大道、江順大橋剛通車時,江門市民很高興,因為到廣州的車程又縮短了。

江門積極承接的珠三角核心區機械、裝備製造產業轉移,廣州也是目標城市之一。

江門和廣州的合作,已有基礎。早在2009年6月,江門和廣州就簽訂了《廣州市人民政府、江門市人民政府加強重點領域合作的框架協議》,兩地表示將從合作基礎較好、互動性最強、最緊迫、早見成效的重點領域入手,將交通基礎設施與產業協作列為合作的重點。

廣州還是江門旅遊最大的客源地。去年,江門市旅遊行業協會與廣州地區旅行社行業協會正式簽訂《旅遊發展戰略合作意向書》,加強兩地的旅遊合作。

E

港澳

血緣關係,商貿投資眾多

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中,港澳是重要一極。而在珠三角幾個城市中,第一僑鄉江門與港澳有著特殊的關係。

這種關係,可以理解為血緣關係。

據香港政府檔案記錄,1940年代至1950年代,香港有80%人口原籍五邑地區,即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甚至有一些在港的台山人稱,1950年前“台山話”在香港市區是主流口音;之後,廣州地區的人才大量移民到香港發展。由於廣州是廣東省會,廣州話迅速流行成為香港的市井語言。

到了今天,香港市民原籍五邑的比例仍佔20%以上,平均每5個港人就有一個祖籍江門。梁朝偉、劉德華、譚詠麟、李克勤等香港明星都是祖籍江門。

每年清明期間,不少香港同胞回到五邑,拜祭先祖。而重陽節裡,許多祖籍江門的香港同胞,也會回報家鄉,出資敬老。

在香港,有成立了20多年的香港江門同鄉會,他們成為聯繫香港和江門的重要紐帶。

江門和香港的商貿往來更是十分密切,香港是江門最大的投資來源地和最主要出口和轉口貿易市場。目前,港商在江門投資的企業有2000多家,佔到江門全市外商投資企業總數的約七成。兩地感情之深,可見一斑。

澳門,同樣和江門有著緊密的聯繫,數據顯示,現在每三個澳門人就有一個祖籍江門。澳門在江門市投資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有近1000家,兩地之間的貿易往來也十分頻繁,江門出口到澳門既有傳統的牲畜、食品、建材等傳統產品,也有摩托車整車、液晶顯示器以及醫療器械等機電產品和高新科技產品,共100多種。

鄭文江等人表示,江門港澳鄉親眾多,理應擔當制度融合創新的試驗田。可積極爭取中央和省政府的支持,與港澳謀劃共建“飛地”,飛地由港澳直接管理,移植港澳的制度以及經濟社會管理的方式,建成港澳人口相對集中,特色鮮明的自建區;自建區中產生的收益,由江門和港澳共享。通過這種模式,推動不同制度之間相互碰撞,相互融合。

其他

5個“聯姻”城市

江門的城市朋友圈不僅僅侷限於上面,全市還締結了5座友好城市。

這5個友好城市配對分別是,台山-澳大利亞亞拉臘市(1994年)、開平-美國美莎市(1994年)、江門-美國河濱市(1997年)、開平-美國密爾布瑞市(2010年)、江門-美國奧克蘭市(2014年)。

據瞭解,友好城市之間會在不同領域、不同層面進行認識和了解,簽訂備忘錄、意向書等的文件,裡面涵蓋了較為具體的合作領域等,雙方還會不定期地按照內容開展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動。比如今年是江門和美國河濱市結為友好城市20週年,雙方商議建造雕塑,以紀念促進兩市友好交流的使者們,這個雕塑選址於濱江新區,目前設計出的四個方案已向公眾公示,並徵求投票。

南都記者瞭解到,江門的友好城市“朋友圈”還有望擴大,目前已經發展友好交流對象城市10多個,先後與馬來西亞亞庇市、印尼泗水、加拿大萬錦等多個城市簽署了友好合作意向書。

江門還與國內外多個城市開展了投資合作,有著貿易往來。更因為江門的僑鄉特質,有著海內外兩個江門之稱;江門全市人口400多萬,而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則有近400萬人,分佈在世界五大洲10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以北美、東南亞地區最多,中南美洲、歐洲及澳大利亞、日本、南非等國家也成為江門海外華僑華人大量聚居的國家。

這些華人華僑,是江門發展的重要資源。江門牽頭定期舉行的中國(江門)僑鄉華人嘉年華、世界江門青年大會就是為了提供一個平臺,加強了僑鄉與華僑華人之間溝通聯繫。2015年12月落戶高新區的廣東(江門)僑夢苑,是為了吸引華僑華人企業投資而設立的一個產業區,江門也希望藉此凝聚僑心、彙集僑智、發揮僑力,吸引更多僑資企業和華僑華人高層次人才聚集僑鄉創新創業。

專題統籌:南都記者 曾育軍 靳格

採寫:南都記者 蔣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