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
"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來源 | 央視財經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型城鎮化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作為推動信息化與城鎮化同步發展的載體,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備受各方關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包括76%以上的地級城市和32%的縣級市,總計大約500座城市已經明確提出正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詳情見《25萬億元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長啥樣?能幹啥?》)

目前,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又帶動了哪些產業的發展?對此,「看懂經濟」邀請幾位專業人士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來源 | 央視財經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型城鎮化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作為推動信息化與城鎮化同步發展的載體,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備受各方關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包括76%以上的地級城市和32%的縣級市,總計大約500座城市已經明確提出正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詳情見《25萬億元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長啥樣?能幹啥?》)

目前,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又帶動了哪些產業的發展?對此,「看懂經濟」邀請幾位專業人士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彭迪雲

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智庫專家,看懂經濟評論作家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湧現,“ABC技術”(A-人工智能,B-大數據,C-雲計算)等的推廣應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全面迎來“三+”,即互聯網+(萬物互聯)、大數據+(減少不確定性)、智能+(增強動能)時代的到來,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產、生活和治理方式。“科技使城市生活更美好”,建設“精緻社會”“智慧城市“和“未來社區”等,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題中應有之義。

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願景。2014年8月,發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據德勤2018年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智慧城市已達500個試點。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基於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創新2.0)是智慧城市的兩大基因。簡言之,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和創新理念,集成城市的組成系統和服務,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服務和改善市民生活質量為目標,構建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徵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生態,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從而實現治理更現代、運行更智慧、發展更安全、人民更幸福。

這是繼數字城市之後信息化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環保、智慧食品安全、智慧口岸,智慧法律,智慧生活、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雲等。

未來城市社會無處不“智慧”,這種智慧、智能和創新程度,也為精緻社會建設和未來社區的打造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我認為,下一步智慧城市建設要按照“目標引領,問題導向,系統設計,開放共享,協同推進”的思路和“一個體系架構、一張天地一體的柵格網、一個通用功能平臺、一個數據集合、一個城市運行中心、一套標準”等“六個一”載體來有效推進相關工作。


"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來源 | 央視財經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型城鎮化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作為推動信息化與城鎮化同步發展的載體,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備受各方關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包括76%以上的地級城市和32%的縣級市,總計大約500座城市已經明確提出正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詳情見《25萬億元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長啥樣?能幹啥?》)

目前,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又帶動了哪些產業的發展?對此,「看懂經濟」邀請幾位專業人士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彭迪雲

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智庫專家,看懂經濟評論作家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湧現,“ABC技術”(A-人工智能,B-大數據,C-雲計算)等的推廣應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全面迎來“三+”,即互聯網+(萬物互聯)、大數據+(減少不確定性)、智能+(增強動能)時代的到來,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產、生活和治理方式。“科技使城市生活更美好”,建設“精緻社會”“智慧城市“和“未來社區”等,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題中應有之義。

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願景。2014年8月,發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據德勤2018年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智慧城市已達500個試點。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基於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創新2.0)是智慧城市的兩大基因。簡言之,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和創新理念,集成城市的組成系統和服務,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服務和改善市民生活質量為目標,構建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徵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生態,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從而實現治理更現代、運行更智慧、發展更安全、人民更幸福。

這是繼數字城市之後信息化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環保、智慧食品安全、智慧口岸,智慧法律,智慧生活、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雲等。

未來城市社會無處不“智慧”,這種智慧、智能和創新程度,也為精緻社會建設和未來社區的打造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我認為,下一步智慧城市建設要按照“目標引領,問題導向,系統設計,開放共享,協同推進”的思路和“一個體系架構、一張天地一體的柵格網、一個通用功能平臺、一個數據集合、一個城市運行中心、一套標準”等“六個一”載體來有效推進相關工作。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王昭彧

金融數據挖掘者、看懂經濟評論作家

身處大數據時代,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快速實現著與“互聯網”、“物聯網”相關的數據深度融合和運用,“智慧城市”的概念因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客觀需要而生,可很好滿足G2B,G2C對降低信息成本、提升管理效率的要求,確實是好事。

但與之伴隨而生的,除了廣闊市場之外,亦有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的迫切要求,這既需要法律業者的深入研究,也需要信息科技業者的技術保障,更需要規範執法,在促進發展與防範風險間取得動態平衡。

此外,海量數據並不必然就是“大數據”,“數據大”如果不同時做好數據全生命週期管理(定義,標準,採集,傳輸,存儲,查詢,計算,刪除),開展主動式數據治理,恐怕依然會形成髒亂差、只進不出的單向“數據湖”。那不是價值創造,只會是遍地孤島的“垃圾堆”。需要做的還有很多,與其熱炒概念,莫若紮實做好這些。讓子彈先飛一陣子吧。


"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來源 | 央視財經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型城鎮化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作為推動信息化與城鎮化同步發展的載體,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備受各方關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包括76%以上的地級城市和32%的縣級市,總計大約500座城市已經明確提出正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詳情見《25萬億元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長啥樣?能幹啥?》)

目前,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又帶動了哪些產業的發展?對此,「看懂經濟」邀請幾位專業人士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彭迪雲

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智庫專家,看懂經濟評論作家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湧現,“ABC技術”(A-人工智能,B-大數據,C-雲計算)等的推廣應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全面迎來“三+”,即互聯網+(萬物互聯)、大數據+(減少不確定性)、智能+(增強動能)時代的到來,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產、生活和治理方式。“科技使城市生活更美好”,建設“精緻社會”“智慧城市“和“未來社區”等,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題中應有之義。

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願景。2014年8月,發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據德勤2018年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智慧城市已達500個試點。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基於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創新2.0)是智慧城市的兩大基因。簡言之,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和創新理念,集成城市的組成系統和服務,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服務和改善市民生活質量為目標,構建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徵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生態,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從而實現治理更現代、運行更智慧、發展更安全、人民更幸福。

這是繼數字城市之後信息化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環保、智慧食品安全、智慧口岸,智慧法律,智慧生活、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雲等。

未來城市社會無處不“智慧”,這種智慧、智能和創新程度,也為精緻社會建設和未來社區的打造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我認為,下一步智慧城市建設要按照“目標引領,問題導向,系統設計,開放共享,協同推進”的思路和“一個體系架構、一張天地一體的柵格網、一個通用功能平臺、一個數據集合、一個城市運行中心、一套標準”等“六個一”載體來有效推進相關工作。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王昭彧

金融數據挖掘者、看懂經濟評論作家

身處大數據時代,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快速實現著與“互聯網”、“物聯網”相關的數據深度融合和運用,“智慧城市”的概念因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客觀需要而生,可很好滿足G2B,G2C對降低信息成本、提升管理效率的要求,確實是好事。

但與之伴隨而生的,除了廣闊市場之外,亦有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的迫切要求,這既需要法律業者的深入研究,也需要信息科技業者的技術保障,更需要規範執法,在促進發展與防範風險間取得動態平衡。

此外,海量數據並不必然就是“大數據”,“數據大”如果不同時做好數據全生命週期管理(定義,標準,採集,傳輸,存儲,查詢,計算,刪除),開展主動式數據治理,恐怕依然會形成髒亂差、只進不出的單向“數據湖”。那不是價值創造,只會是遍地孤島的“垃圾堆”。需要做的還有很多,與其熱炒概念,莫若紮實做好這些。讓子彈先飛一陣子吧。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李寶懷

延安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地方政府績效評估中心主任、看懂經濟評論作家

智慧城市建設是科技進步與城市管理現代化的產物,其便利性和優勢毋容置疑。但是也有看到,與大學的智慧校園建設一樣,這一新生事物的出現也帶來了一些亟需關注和解決的難題。從政府管理的角度看,以下問題值得重視:

第一、要加快立法建設,保護個人隱私和合法權益,防止個人信息被管理機構濫用,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公共場所大量安裝的攝像頭和其它信息採集設施,將市民個人置於全天候監控之下,在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隱私存在被洩露的風險。

第二、要紮實推進城市管理改革,防止以科技手段為名替代實質性行政改革。信息化手段僅僅是管理的外在形式,大量的城市管理決策、執行、監督等都需要管理者的全程參與和實施,特別是規劃、設計、投資、建設等重大決策。不能本末倒置,推卸監管責任。

第三、要長期投資、長期建設、長期維護,防止倉促建設、重複建設、短期行為。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政府大量投資,需要城市基礎設施具備較好的條件,更需要技術成熟的供應商。如果不顧城市實際情況,貪圖政績,一窩蜂跟進,必然造成巨大浪費,增加財政負擔。


"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來源 | 央視財經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型城鎮化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作為推動信息化與城鎮化同步發展的載體,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備受各方關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包括76%以上的地級城市和32%的縣級市,總計大約500座城市已經明確提出正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詳情見《25萬億元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長啥樣?能幹啥?》)

目前,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又帶動了哪些產業的發展?對此,「看懂經濟」邀請幾位專業人士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彭迪雲

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智庫專家,看懂經濟評論作家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湧現,“ABC技術”(A-人工智能,B-大數據,C-雲計算)等的推廣應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全面迎來“三+”,即互聯網+(萬物互聯)、大數據+(減少不確定性)、智能+(增強動能)時代的到來,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產、生活和治理方式。“科技使城市生活更美好”,建設“精緻社會”“智慧城市“和“未來社區”等,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題中應有之義。

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願景。2014年8月,發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據德勤2018年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智慧城市已達500個試點。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基於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創新2.0)是智慧城市的兩大基因。簡言之,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和創新理念,集成城市的組成系統和服務,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服務和改善市民生活質量為目標,構建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徵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生態,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從而實現治理更現代、運行更智慧、發展更安全、人民更幸福。

這是繼數字城市之後信息化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環保、智慧食品安全、智慧口岸,智慧法律,智慧生活、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雲等。

未來城市社會無處不“智慧”,這種智慧、智能和創新程度,也為精緻社會建設和未來社區的打造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我認為,下一步智慧城市建設要按照“目標引領,問題導向,系統設計,開放共享,協同推進”的思路和“一個體系架構、一張天地一體的柵格網、一個通用功能平臺、一個數據集合、一個城市運行中心、一套標準”等“六個一”載體來有效推進相關工作。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王昭彧

金融數據挖掘者、看懂經濟評論作家

身處大數據時代,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快速實現著與“互聯網”、“物聯網”相關的數據深度融合和運用,“智慧城市”的概念因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客觀需要而生,可很好滿足G2B,G2C對降低信息成本、提升管理效率的要求,確實是好事。

但與之伴隨而生的,除了廣闊市場之外,亦有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的迫切要求,這既需要法律業者的深入研究,也需要信息科技業者的技術保障,更需要規範執法,在促進發展與防範風險間取得動態平衡。

此外,海量數據並不必然就是“大數據”,“數據大”如果不同時做好數據全生命週期管理(定義,標準,採集,傳輸,存儲,查詢,計算,刪除),開展主動式數據治理,恐怕依然會形成髒亂差、只進不出的單向“數據湖”。那不是價值創造,只會是遍地孤島的“垃圾堆”。需要做的還有很多,與其熱炒概念,莫若紮實做好這些。讓子彈先飛一陣子吧。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李寶懷

延安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地方政府績效評估中心主任、看懂經濟評論作家

智慧城市建設是科技進步與城市管理現代化的產物,其便利性和優勢毋容置疑。但是也有看到,與大學的智慧校園建設一樣,這一新生事物的出現也帶來了一些亟需關注和解決的難題。從政府管理的角度看,以下問題值得重視:

第一、要加快立法建設,保護個人隱私和合法權益,防止個人信息被管理機構濫用,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公共場所大量安裝的攝像頭和其它信息採集設施,將市民個人置於全天候監控之下,在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隱私存在被洩露的風險。

第二、要紮實推進城市管理改革,防止以科技手段為名替代實質性行政改革。信息化手段僅僅是管理的外在形式,大量的城市管理決策、執行、監督等都需要管理者的全程參與和實施,特別是規劃、設計、投資、建設等重大決策。不能本末倒置,推卸監管責任。

第三、要長期投資、長期建設、長期維護,防止倉促建設、重複建設、短期行為。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政府大量投資,需要城市基礎設施具備較好的條件,更需要技術成熟的供應商。如果不顧城市實際情況,貪圖政績,一窩蜂跟進,必然造成巨大浪費,增加財政負擔。


25萬億大市場!中國超500座“智慧城市”正建設中

劉新海

《徵信與大數據》作者,北京大學金融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看懂經濟評論作家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的逐漸成熟,佈局多年的智慧城市項目迎來了又一波建設熱潮,全國有超過500多個城市正在動工。隨著眾多智慧城市項目的落地,必將會促進現代城市化的進程,有利於數字經濟時代的公共管理。

但是智慧城市項目並非簡單的技術驅動,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項目,需要和城市規劃,市政建設,現代城市的理念融為一體。同時在極大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的同時,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市民的個人隱私保護,還要肩負社會公共安全的重任,即防止重大信息洩露。

總之,智慧城市的建設不能是一哄而上,大家互相攀比的運動,而是潤物細無聲地和城市建設融為一體,這樣才能成為增強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讓未來城市生活更加智慧、便捷和快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