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汕有了新引擎:三市共建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

經濟 交通 農村 金融 第一財經 2017-06-14

長久以來,地處粵東的潮汕地區因為潮汕商幫而揚名海內外,不過潮汕本土的經濟發展卻一直較為緩慢。

不過,這幾年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潮汕地區經濟發展逐漸加快。尤其是,目前三地將聯手打造汕潮揭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大潮汕地區發展有了新引擎。

廣東省政府日前發佈的《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下稱《任務》)提出,要推進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新型城鎮化,以汕潮揭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汕潮揭同城化。

今年5月17日召開的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汕潮揭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發展總體規劃(2017-2030年)》。會議指出,要科學規劃汕潮揭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加大力度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構建特色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區域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加快建設“港空鐵”三港聯動的綜合交通樞紐,打通合作區與珠三角城市群及世界其他區域的通道。

會議要求,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建立健全三市協調機制,促進汕潮揭地區高度融合,把合作區打造成為引領粵東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粵東融合發展的先導區、“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潮汕文化濃郁的生態新區。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這兩年粵東地區發展明顯加快,主要是交通基礎設施改善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尤其是揭陽潮汕機場規模的擴大,以及廈深鐵路開通之後,珠三角到粵東之間的地理空間距離顯著拉近了。

大潮汕有了新引擎:三市共建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

揭陽潮汕機場

比如,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歷史原因,廣東通往湖南、湖北的南北走向的高鐵十分便捷,但是通往東西兩翼的高鐵通道明顯不足。例如,商業氛圍濃厚、經商群體十分龐大的潮汕地區與珠三角之間,僅有一條廣梅汕鐵路,速度較慢、運力有限,大部分人只能選擇公路出行。

2014年底,連接廈門、汕頭、深圳三大經濟特區的廈深高鐵正式投入運營,開通之後基本上趟趟滿座,火爆程度堪比春運。未來廣東還將打造廣州至汕尾客運專線、汕尾至汕頭鐵路(兼顧城際)、梅州至潮汕鐵路。

前述《任務》顯示,今年廣東還將編制《海峽西岸城市群粵東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粵東地區軌道交通統籌規劃》。

廣東省發改委和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日前印發《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加快汕潮揭交通同城化。以揭陽潮汕機場、潮汕站、汕頭站等交通樞紐為中心,完善區域城際交通網絡佈局。統籌推進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快潮汕環線、汕頭至揭西、揭陽至惠來等高速公路項目以及跨江跨海通道建設,啟動粵東城際鐵路網建設,推動汕潮揭中心城區實現 30 分鐘互達。

彭澎說,潮汕地區在1991年底“一分為三”(即汕頭、潮州和揭陽)後,一直存在資源分散、內耗等問題,因此如何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發展十分重要。潮汕地區有龐大的經商群體,這是潮汕地區最大的發展資源。如果能夠圍繞著機場、高鐵和海港,聯合打造一個經濟合作區,將能有效整合資源,引領潮汕地區發展。

按照《汕潮揭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發展總體規劃》,三市將充分發揮海港、空港和高鐵站的樞紐作用,合力將合作區打造成為粵東經濟增長極。同時,依託汕潮揭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規劃建設,三市將按照“項目錯位佈局、產業錯位發展”的原則,加強產業發展融合對接,實現優勢互補、互動發展。加強經貿交流合作,推動三市在招商引資、產業對接和項目洽談上加強合作。整合三市旅遊資源,合力做好旅遊宣傳工作,探索三市旅遊客運同城化,促進區域旅遊業融合發展。推動三市金融同城結算,加強金融信息互通,引進發展服務三市的金融機構,鼓勵三市符合條件的地方金融法人機構互設分支機構或相互持股。

“機場、高鐵的陸續投建運營,交通的便利化對潮汕地區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潮汕商人願意回去投資的更多了。汕潮揭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為抓手,不僅可以承接珠三角的產業外溢,而且還能對接海西經濟區,可謂是左右逢源。”彭澎說,除了打造經濟合作區,粵東地區還是要努力在吸引外來投資方面下更大力度,不斷優化投資環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