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整理/《新產經》林潔如

2019年5月6日至8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成功召開,會上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31.3萬億,佔GDP的比重達34.8%。隨著國際環境發生複雜而深刻的變化,一場始於信息科技革命的時代變革正在從技術領域拓展到經濟、文化、社會領域,成為重塑經濟模式、社會治理模式甚至國際競爭格局的結構性力量。

數字經濟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載體,有效提升經濟活動效率以及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從而使傳統經濟煥發前所未有的創造力,傳統產業鏈正不斷髮生新轉變。

數字建設掀起新一輪經濟發展高潮

投資互聯網基礎設施成數字經濟的重要抓手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測算,2018年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取得成效,在光纖、4G、手機流量、網絡服務費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首先,我國光纖、4G用戶滲透率位居全球領先,截止到2018年10月,我國4G用戶總數達到11.6億戶,光纖接入用戶3.59億戶,全國光纖用戶滲透率超過90%;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網民的規模達到8.29億,互聯網的普及率達到了59.6%;2018年國內信息技術發明專利的授權數達到了18.5萬件,同比增長了10.8%。

2019年作為5G試點商用元年,三大運營商已經確認將於2018年8月開始在全國18個城市(青島、北京、天津、雄安、瀋陽、廣州、貴陽、武漢、重慶、福州、深圳、鄭州、成都、南京、上海、杭州、蘇州、蘭州)首批試點陸續開啟5G信號的覆蓋工作,對於首都北京,將會在2019年年底實現五環內的5G信號覆蓋。今年4月,福建省莆田市、江蘇省南京市的5G微基站和中國信科集團旗下大唐網絡達成產業落地協作,山東5G微基站產業也開始規模化發展。未來在5G等新一代移動通信商用的帶動下,各區域信息基礎設施投資仍然有望持續增加,為數字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未來數字基礎的夯實將變得越來越重要,數字基礎的發展決定了我國數字經濟的整體發展規模和速度。一方面,要加快推進如5G等信息基礎設施的技術研發和商用部署;另一方面,要在大數據等核心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突破上集中優勢資源,形成包含技術、標準等在內的創新鏈條,加快創新融合。具體包括:加強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信息基礎設施升級,帶動傳統基礎設施提升智能化水平;研究制定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加快發展基礎軟件、高端工業軟件,培育壯大平臺軟件和應用系統等新興業態;重點發展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繼續大力發展網絡提速降費,加快固定寬帶千兆應用推廣。

大數據成企業“點金手”

如果說基礎型數字經濟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物理載體,那麼資源型經濟的進步與發展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信息載體,這兩者相輔相成,為數學經濟的發展提供基礎。資源型數字經濟,主要包括數據採集、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挖掘、數據交換交易等領域,大致對應大數據核心業態。

2013年9月,在國內大數據產業發展初期,貴陽以與北京中關村合作打造“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為契機,結合自身優勢,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從2013年到2018年,短短五年時間,貴陽大數據產業快速崛起,已引進大數據產業項目近300個,從三大電信運營商,到阿里、騰訊、華為,再到蘋果,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企業紛紛將其數據中心落戶貴州,大數據企業達到了8900多家,產業規模總量超過1100億元。據統計,貴州在2014年軟件及信息服務業收入僅為180億元,隨後大數據產業呈直線上升趨勢,2017年全市大數據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817億元,增長呈直線上升趨勢。

數據作為新型的生產要素,在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實現了快速積累,我國以貴州貴陽為基點全面發展大數據產業。隨著數據梳理、數據挖掘、深度學習等技術的進步,生產、生活、消費等環節的數據都成了各方爭奪的對象,數據的爭奪日趨白熱化。未來,隨著產業跨界融合加劇,數據將與土地、資本、技術和勞動力一起,在貫穿產品信息、庫存信息、流通配送信息、交易信息、使用狀態、用戶愛好等方面實現海量的積累,並在提高閒置設備、空間、人員的利用率,化解產能過剩、促進供給側改革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新興職業成為拉動就業增長的重要動力

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在於技術型數字經濟是否能全面發展,其決定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和升級主線。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早已不是科學家實驗室裡的理論模型,而是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網上購物、移動支付和共享設備。我國以電子商務為例,10年前,中國的零售電商交易額不到全球總額的1%,如今已經超過40%;目前中國的零售電商交易額已經超過法、德、日、英、美五國的總和。但這發展速度仍遠遠不夠,美國、以色列等國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方面,基礎科研實力領先。

產業數字化應用成果方面,中國東信於2018年發佈產業雲和智連雲兩大成果。產業雲,採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技術,對傳統行業產業鏈進行互聯網化改造,通過提高產業鏈各方協同工作效率,實現產業信息與資源的聚集與轉化,已經建立了中國—東盟蔗糖通平臺,中國-東盟電子口岸服務平臺、中國-東盟金融信息平臺、中國-東盟多式聯運平臺、中國-東盟港口城市網絡合作平臺、中國-東盟醫學影像與遠程診療平臺等項目。智連雲,為政企客戶搭建統一數據中心,打通系統孤島,進行數據互聯互通,實現統一營運視圖、集中調度管控以及跨應用數據分析,打造高效協同、智能決策和精準監控的平臺化體系。

未來,類似於產業雲與智能雲等數字技術成果將越來越多,催生大量新業態、新職業的誕生,如無人機駕駛員、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等。我們需要加快培育數字經濟新興就業機會、持續提升勞動者數字技能、大力推進就業創業服務數字化轉型。

數字農業與智能製造進入全面發展階段

近年來,數字經濟正在加快向其他產業融合滲透,以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空間,數字經濟融合部分也成為數字經濟增長主要引擎。

以數字農業為例,基於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的農業生產技術正在對中國農業農村新舊動能轉換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數字農業不僅可以實時反映農田的水質、光照、蟲害等現場數據,監測倉庫、加工廠的生產情況,還能接入當地的氣象、水利等各部門的海量公共數據,讓農業生產更智能。對農業生產全程進行實時數字監控、全流程管理、實現最優化生產及營銷,大幅度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實現農業經濟的新高速發展。從2018年開始,我國相關部門就組織開展了數字農業的建設試點,並重點開展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和水產養殖四類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給予了額度不等的扶持資金。

2019年5月,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發佈了《2019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浙江省德清縣、樂清市、桐鄉市等20個縣(市、區)獲評“2018年度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佔全國100個先進縣的1/5——浙江是我國當之無愧的數字農業發展大省,發展速度以及規模全國第一。在嵊州,全球首創的零人工飼料工廠化數字化養蠶項目已成功量產;在松陽,刷一下溯源卡,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全程可追溯,破解茶葉安全難題;在嘉興南湖區,一個名為“垃非”的APP,讓每袋垃圾“身份”可溯源,積分獎勵換商品;在遂昌,農民手持一張“綠色惠農卡”,便可以在購買肥料、農藥時完成支付並享受相應補貼。

除農業外,傳統制造業也走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其中數字化就包括了設備數字化、流程數字化、知識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調查顯示,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後,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超30%,運營成本約降20%。很多傳統制造型企業正大力開發工業互聯網平臺,物聯網推動生產領域的智能化變革正開始熱鬧起來,以紅領、海爾、三一重工、航天雲網等為代表,正在通過工業互聯網來重構產業供應鏈。據統計,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平均工業設備連接數達到59萬臺,工業APP平均1500多個,註冊戶數平均超過50萬,2018年平臺相關業務收入平均約為5億元。在數字技術推動之下,未來傳統制造業將逐漸向大規模定製、製造向服務轉型、分佈式製造、共享式製造等趨勢轉型。智能製造還將推動產業組織關係從線性競爭到生態共贏轉變,通過整合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者,促成它們之間的交易協作和適度競爭,共同創造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是數字化實踐的重點領域。隨著自動駕駛技術應用環境不斷成熟,決策模塊、整車控制與操作系統之間的協同程度提升,新晉汽車廠商和IT公司不斷拓展智能汽車參與者陣營,智能汽車的發展仍將有重大發展前景。同時,國內城市所面臨的交通擁堵、違法違章等需求仍將提供大量的智慧交通應用場景,地方政府將對交通領域的數字化提升展現出持續熱情。

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加快推進

隨著數字經濟的到來,服務型智慧政務的概念也正在全國各地鋪開。

以福建為例,福建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省級政務數據中心整合,實現政務數據應匯盡匯,最終匯於公務雲,這裡彙集了福建各省屬事業單位和設區市的政務數據,從體制機制上杜絕各部門重複建設的數據“孤島”和數據“煙囪”現象,為“最多跑一趟”提供支撐。不僅在福州,隨著“互聯網+政務服務”持續助推“放管服”改革,從“最多跑一次”到“不見面審批”,各級政府政務服務創新層出不窮。在江蘇省,12345被搬到了網上,成為一個在線服務平臺,實現了省市縣全面覆蓋和行政服務統一聯動。通過分析平臺產生的海量民意數據,有關部門及時調整政策、推動科學決策,從“閉門寫文件”到廣泛吸取民意,大數據讓行政決策更為科學精準。

加快構建更加開放的數據流通體系,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發展,提高應用效率和使用價值將是服務型數字經濟接下來的主要發展方向,目標持續提升信息便民惠民服務水平。比如,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和基礎數據資源跨部門、跨區域共享。優先推動信用、交通、醫療等領域數據開放,並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增強數據安全預警和溯源能力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