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 湖北將打造百家制造業“雙創”試點

經濟 創業 十三五 電子商務 新華網 2017-03-29

湖北日報訊(記者 劉曉傑)智慧製造,大勢所趨。

日前,湖北省經信委發佈《湖北省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湖北省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整體水平進入全國前列,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範企業達到1000家,其中,製造業100家。

順應“互聯網+”

積極培育製造業新生態

順應“互聯網+”,湖北將主動作為。《規劃》提出,未來四年,全省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要提至100以上,將打造100家省級製造業“雙創”試點企業。

在企業信息化應用方面,湖北省重點行業的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5%,關鍵裝備數控化率達到65%。依託湖北工業雲公司,湖北省將加快建設省級工業雲平臺,力爭進入全國第一梯隊。《規劃》明確提出,全面鼓勵大企業整合自身技術資源和人才優勢,支持員工進行內部創新創業,建設創客空間、創業孵化、融資投資等各類“雙創”平臺。

同時,積極推進中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建設,培育眾創、眾包、眾籌、眾扶等服務平臺,打造製造業互聯網“雙創”新生態。

成立專項基金

四大舉措化解痛點

資料顯示,“十二五”末,湖北省的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為82.4,居全國第九位。“企業對兩化融合認識還是不夠。”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湖北省僅6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諮詢服務機構,無一家獲批國家貫標認定機構。《規劃》明確,體制機制方面,由智慧湖北建設領導辦公室統一領導,湖北省定期開展兩化融合考評工作,形成持續跟蹤、定期考核的長效機制。支持各地將其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統一推進。

資金扶持方面,利用長江經濟帶產業投資基金和工業轉型升級、技術改造等各類資金,加大對兩化融合試點示範企業的支持力度。

人才培養方面,依託“123”企業家培訓班、工信部“653工程”等專項人才培訓計劃,支持重點企業、行業協會和產業園區等建設一批人才培訓基地。

與此同時,聚焦企業兩化融合的痛點,湖北省將積極鼓勵社會第三方機構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服務,籌備成立湖北省兩化融合服務聯盟,深入推動各類資源的共享共用。

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技術融合、產品融合、業務融合和產業衍生,兩化融合可釋放強大的創造力和市場需求,進而培育信息服務業、工業軟件、電子商務、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產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