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三聯生活週刊


過去20年,買房是中國人財富增長最快的路徑,那麼未來,買房還能致富嗎?

最近,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各項關鍵指標全面遇冷,一向用詞謹慎的統計局用“穩中有降”四個字總結了最新的房價走勢。


"

來源:三聯生活週刊


過去20年,買房是中國人財富增長最快的路徑,那麼未來,買房還能致富嗎?

最近,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各項關鍵指標全面遇冷,一向用詞謹慎的統計局用“穩中有降”四個字總結了最新的房價走勢。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從2016年史上最嚴調控以來,樓市開始告別全面瘋漲的格局,很多地方的房價出現了明顯回調。今年春節過後,國內多個城市的住房成交量和價格突然出現反彈,很多人以為房價又要迎來大幅上漲,不過從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這輪小陽春行情已經終結。全國70多個大中城市中,有20多個城市的二手房價在6月份出現了環比下降。從成交量來看,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了1.8%,降幅比前5月繼續擴大。


"

來源:三聯生活週刊


過去20年,買房是中國人財富增長最快的路徑,那麼未來,買房還能致富嗎?

最近,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各項關鍵指標全面遇冷,一向用詞謹慎的統計局用“穩中有降”四個字總結了最新的房價走勢。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從2016年史上最嚴調控以來,樓市開始告別全面瘋漲的格局,很多地方的房價出現了明顯回調。今年春節過後,國內多個城市的住房成交量和價格突然出現反彈,很多人以為房價又要迎來大幅上漲,不過從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這輪小陽春行情已經終結。全國70多個大中城市中,有20多個城市的二手房價在6月份出現了環比下降。從成交量來看,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了1.8%,降幅比前5月繼續擴大。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攝圖網


樓市的這一輪小陽春行情之所以如此短命,直接原因是管理層對反彈勢頭給予了及時且精準的打壓,無論是個人購房者還是開發商,都明顯感受到了調控帶來的深深寒意。

從個人購房者來看,主要壓力是房貸利率上升。5月份以來,全國多個城市的房貸利率出現明顯上調,連首套房的利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在利率上調的同時,多家銀行還明顯收緊了貸款額度,對購房者而言,信貸環境已經變得很不友好。今年一季度的樓市反彈,導火索就在於貨幣政策放鬆導致房貸利率下行,購房成本明顯下降。房價出現反彈苗頭之後,管理層通過信貸槓桿來調控樓市,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和購房者相比,開發商更是壓力山大。樓市出現小陽春行情之後,管理層迅速收緊了房企的融資渠道,以至於很多開發商不得不去境外高息發債,避免現金流斷裂。最近,房地產企業泰禾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在境外完成了4億美元的債券發行,票面年息高達15%,如此高的融資成本,也是引發市場一片譁然。去年萬科高喊“活下去”的時候,很多人還不以為然,現在來看,萬科還是具有很強的預見性,現在的確有很多開發商來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

來源:三聯生活週刊


過去20年,買房是中國人財富增長最快的路徑,那麼未來,買房還能致富嗎?

最近,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各項關鍵指標全面遇冷,一向用詞謹慎的統計局用“穩中有降”四個字總結了最新的房價走勢。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從2016年史上最嚴調控以來,樓市開始告別全面瘋漲的格局,很多地方的房價出現了明顯回調。今年春節過後,國內多個城市的住房成交量和價格突然出現反彈,很多人以為房價又要迎來大幅上漲,不過從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這輪小陽春行情已經終結。全國70多個大中城市中,有20多個城市的二手房價在6月份出現了環比下降。從成交量來看,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了1.8%,降幅比前5月繼續擴大。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攝圖網


樓市的這一輪小陽春行情之所以如此短命,直接原因是管理層對反彈勢頭給予了及時且精準的打壓,無論是個人購房者還是開發商,都明顯感受到了調控帶來的深深寒意。

從個人購房者來看,主要壓力是房貸利率上升。5月份以來,全國多個城市的房貸利率出現明顯上調,連首套房的利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在利率上調的同時,多家銀行還明顯收緊了貸款額度,對購房者而言,信貸環境已經變得很不友好。今年一季度的樓市反彈,導火索就在於貨幣政策放鬆導致房貸利率下行,購房成本明顯下降。房價出現反彈苗頭之後,管理層通過信貸槓桿來調控樓市,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和購房者相比,開發商更是壓力山大。樓市出現小陽春行情之後,管理層迅速收緊了房企的融資渠道,以至於很多開發商不得不去境外高息發債,避免現金流斷裂。最近,房地產企業泰禾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在境外完成了4億美元的債券發行,票面年息高達15%,如此高的融資成本,也是引發市場一片譁然。去年萬科高喊“活下去”的時候,很多人還不以為然,現在來看,萬科還是具有很強的預見性,現在的確有很多開發商來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視覺中國


開發商的資金壓力越大,房價下降的可能性就越高。對於開發商而言,一方面融資越來越難,與此同時,樓市遇冷也導致銷售回款不暢,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成交面積一直保持負增長。成交萎縮,往往是房價下跌的先兆,當房子越來越難賣時,預計會有很多扛不住的開發商選擇降價來回籠資金。

從樓市的供需層面來看,支持房價大漲的理由也已經不復存在。過去很多人認為一線樓市只漲不跌,主要理由是供需矛盾永遠難以解決,大量人口湧入形成巨大市場需求,而稀缺的土地供應,又決定了一線城市的供給有限。不過,最新的趨勢顯示並非如此,以北京來看,一向被視為供需最緊張的城市,但北京其實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人口淨流出,人口外流,也就意味著樓市的需求下降。

而從供給來看,最近幾年,北京大規模增加土地供應,更使得北京新房供應量大增。截止今年5月,北京的樓市庫存達到了7萬套,創下最近8年來的新高。這說明即便是北京,樓市的供需矛盾也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緊張,過去2年多來,北京的二手房價下跌了將近20%,並非沒有原因。另外一個可作參考的例子是上世紀90年代的東京,東京的土地資源緊張程度遠勝於國內任何一個城市,即便如此,樓市泡沫破滅之後,東京的地價和房價的跌幅都超過70%以上,反觀國內,有哪個城市還能比當年的東京樓市更加堅挺?


"

來源:三聯生活週刊


過去20年,買房是中國人財富增長最快的路徑,那麼未來,買房還能致富嗎?

最近,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各項關鍵指標全面遇冷,一向用詞謹慎的統計局用“穩中有降”四個字總結了最新的房價走勢。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從2016年史上最嚴調控以來,樓市開始告別全面瘋漲的格局,很多地方的房價出現了明顯回調。今年春節過後,國內多個城市的住房成交量和價格突然出現反彈,很多人以為房價又要迎來大幅上漲,不過從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這輪小陽春行情已經終結。全國70多個大中城市中,有20多個城市的二手房價在6月份出現了環比下降。從成交量來看,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了1.8%,降幅比前5月繼續擴大。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攝圖網


樓市的這一輪小陽春行情之所以如此短命,直接原因是管理層對反彈勢頭給予了及時且精準的打壓,無論是個人購房者還是開發商,都明顯感受到了調控帶來的深深寒意。

從個人購房者來看,主要壓力是房貸利率上升。5月份以來,全國多個城市的房貸利率出現明顯上調,連首套房的利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在利率上調的同時,多家銀行還明顯收緊了貸款額度,對購房者而言,信貸環境已經變得很不友好。今年一季度的樓市反彈,導火索就在於貨幣政策放鬆導致房貸利率下行,購房成本明顯下降。房價出現反彈苗頭之後,管理層通過信貸槓桿來調控樓市,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和購房者相比,開發商更是壓力山大。樓市出現小陽春行情之後,管理層迅速收緊了房企的融資渠道,以至於很多開發商不得不去境外高息發債,避免現金流斷裂。最近,房地產企業泰禾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在境外完成了4億美元的債券發行,票面年息高達15%,如此高的融資成本,也是引發市場一片譁然。去年萬科高喊“活下去”的時候,很多人還不以為然,現在來看,萬科還是具有很強的預見性,現在的確有很多開發商來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視覺中國


開發商的資金壓力越大,房價下降的可能性就越高。對於開發商而言,一方面融資越來越難,與此同時,樓市遇冷也導致銷售回款不暢,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成交面積一直保持負增長。成交萎縮,往往是房價下跌的先兆,當房子越來越難賣時,預計會有很多扛不住的開發商選擇降價來回籠資金。

從樓市的供需層面來看,支持房價大漲的理由也已經不復存在。過去很多人認為一線樓市只漲不跌,主要理由是供需矛盾永遠難以解決,大量人口湧入形成巨大市場需求,而稀缺的土地供應,又決定了一線城市的供給有限。不過,最新的趨勢顯示並非如此,以北京來看,一向被視為供需最緊張的城市,但北京其實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人口淨流出,人口外流,也就意味著樓市的需求下降。

而從供給來看,最近幾年,北京大規模增加土地供應,更使得北京新房供應量大增。截止今年5月,北京的樓市庫存達到了7萬套,創下最近8年來的新高。這說明即便是北京,樓市的供需矛盾也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緊張,過去2年多來,北京的二手房價下跌了將近20%,並非沒有原因。另外一個可作參考的例子是上世紀90年代的東京,東京的土地資源緊張程度遠勝於國內任何一個城市,即便如此,樓市泡沫破滅之後,東京的地價和房價的跌幅都超過70%以上,反觀國內,有哪個城市還能比當年的東京樓市更加堅挺?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攝圖網


從長期來看,對樓市殺傷力更大,真正決定房地產未來走勢的,是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的核心地位已經開始動搖。過去中國房價之所以一漲再漲,是因為房地產始終是中國經濟的引擎,只要經濟增速放緩,就會重新刺激房地產,由此形成了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但是,這種模式未來已經很難重演,一旦中國不再以房地產作為拉動增長的引擎,重新刺激房地產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房價持續暴漲的日子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可以說是中國房地產命運的一個分水嶺。過去經常有有識之士呼籲實業立國,抨擊中國經濟過度依賴房地產的弊端,但由於房地產拉動經濟的效果確實立竿見影,所以實業立國的呼聲一直很微弱。但是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後,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實施高強度打壓,有了切膚之痛之後,國人才真正意識到高科技行業才是立國之本,長期依靠房地產行業註定沒有出路。


"

來源:三聯生活週刊


過去20年,買房是中國人財富增長最快的路徑,那麼未來,買房還能致富嗎?

最近,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各項關鍵指標全面遇冷,一向用詞謹慎的統計局用“穩中有降”四個字總結了最新的房價走勢。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從2016年史上最嚴調控以來,樓市開始告別全面瘋漲的格局,很多地方的房價出現了明顯回調。今年春節過後,國內多個城市的住房成交量和價格突然出現反彈,很多人以為房價又要迎來大幅上漲,不過從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這輪小陽春行情已經終結。全國70多個大中城市中,有20多個城市的二手房價在6月份出現了環比下降。從成交量來看,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了1.8%,降幅比前5月繼續擴大。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攝圖網


樓市的這一輪小陽春行情之所以如此短命,直接原因是管理層對反彈勢頭給予了及時且精準的打壓,無論是個人購房者還是開發商,都明顯感受到了調控帶來的深深寒意。

從個人購房者來看,主要壓力是房貸利率上升。5月份以來,全國多個城市的房貸利率出現明顯上調,連首套房的利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在利率上調的同時,多家銀行還明顯收緊了貸款額度,對購房者而言,信貸環境已經變得很不友好。今年一季度的樓市反彈,導火索就在於貨幣政策放鬆導致房貸利率下行,購房成本明顯下降。房價出現反彈苗頭之後,管理層通過信貸槓桿來調控樓市,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和購房者相比,開發商更是壓力山大。樓市出現小陽春行情之後,管理層迅速收緊了房企的融資渠道,以至於很多開發商不得不去境外高息發債,避免現金流斷裂。最近,房地產企業泰禾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在境外完成了4億美元的債券發行,票面年息高達15%,如此高的融資成本,也是引發市場一片譁然。去年萬科高喊“活下去”的時候,很多人還不以為然,現在來看,萬科還是具有很強的預見性,現在的確有很多開發商來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視覺中國


開發商的資金壓力越大,房價下降的可能性就越高。對於開發商而言,一方面融資越來越難,與此同時,樓市遇冷也導致銷售回款不暢,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成交面積一直保持負增長。成交萎縮,往往是房價下跌的先兆,當房子越來越難賣時,預計會有很多扛不住的開發商選擇降價來回籠資金。

從樓市的供需層面來看,支持房價大漲的理由也已經不復存在。過去很多人認為一線樓市只漲不跌,主要理由是供需矛盾永遠難以解決,大量人口湧入形成巨大市場需求,而稀缺的土地供應,又決定了一線城市的供給有限。不過,最新的趨勢顯示並非如此,以北京來看,一向被視為供需最緊張的城市,但北京其實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人口淨流出,人口外流,也就意味著樓市的需求下降。

而從供給來看,最近幾年,北京大規模增加土地供應,更使得北京新房供應量大增。截止今年5月,北京的樓市庫存達到了7萬套,創下最近8年來的新高。這說明即便是北京,樓市的供需矛盾也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緊張,過去2年多來,北京的二手房價下跌了將近20%,並非沒有原因。另外一個可作參考的例子是上世紀90年代的東京,東京的土地資源緊張程度遠勝於國內任何一個城市,即便如此,樓市泡沫破滅之後,東京的地價和房價的跌幅都超過70%以上,反觀國內,有哪個城市還能比當年的東京樓市更加堅挺?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攝圖網


從長期來看,對樓市殺傷力更大,真正決定房地產未來走勢的,是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的核心地位已經開始動搖。過去中國房價之所以一漲再漲,是因為房地產始終是中國經濟的引擎,只要經濟增速放緩,就會重新刺激房地產,由此形成了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但是,這種模式未來已經很難重演,一旦中國不再以房地產作為拉動增長的引擎,重新刺激房地產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房價持續暴漲的日子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可以說是中國房地產命運的一個分水嶺。過去經常有有識之士呼籲實業立國,抨擊中國經濟過度依賴房地產的弊端,但由於房地產拉動經濟的效果確實立竿見影,所以實業立國的呼聲一直很微弱。但是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後,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實施高強度打壓,有了切膚之痛之後,國人才真正意識到高科技行業才是立國之本,長期依靠房地產行業註定沒有出路。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攝圖網


所以,一個最明顯的現象是,即使在中美貿易戰最緊張的時刻,管理層對於“房住不炒”也沒有出現任何鬆動,反而還在樓市剛剛有所反彈時繼續升級調控。可以說,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基本上消除了房地產行業在中國的引擎地位,中國經濟的舞臺上,長期被房地產行業佔據的中心位置,開始逐漸讓給其他行業,尤其是高科技行業。

最近一段時間,各種不同的渠道都釋放出一些微妙的信息,顯示出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的地位出現了根本變化。今年的陸家嘴金融論壇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歷史證明,凡是過度依賴房地產實現和維持經濟繁榮的國家,最終都要付出沉重代價,凡是靠盲目投資投機房地產來理財的居民和企業,最終都會發現其實很不划算。”今年7月初,中國社科院也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認為,中國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擠出效應已大於帶動效應,去年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綜合貢獻已經為負。


"

來源:三聯生活週刊


過去20年,買房是中國人財富增長最快的路徑,那麼未來,買房還能致富嗎?

最近,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各項關鍵指標全面遇冷,一向用詞謹慎的統計局用“穩中有降”四個字總結了最新的房價走勢。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從2016年史上最嚴調控以來,樓市開始告別全面瘋漲的格局,很多地方的房價出現了明顯回調。今年春節過後,國內多個城市的住房成交量和價格突然出現反彈,很多人以為房價又要迎來大幅上漲,不過從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這輪小陽春行情已經終結。全國70多個大中城市中,有20多個城市的二手房價在6月份出現了環比下降。從成交量來看,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了1.8%,降幅比前5月繼續擴大。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攝圖網


樓市的這一輪小陽春行情之所以如此短命,直接原因是管理層對反彈勢頭給予了及時且精準的打壓,無論是個人購房者還是開發商,都明顯感受到了調控帶來的深深寒意。

從個人購房者來看,主要壓力是房貸利率上升。5月份以來,全國多個城市的房貸利率出現明顯上調,連首套房的利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在利率上調的同時,多家銀行還明顯收緊了貸款額度,對購房者而言,信貸環境已經變得很不友好。今年一季度的樓市反彈,導火索就在於貨幣政策放鬆導致房貸利率下行,購房成本明顯下降。房價出現反彈苗頭之後,管理層通過信貸槓桿來調控樓市,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和購房者相比,開發商更是壓力山大。樓市出現小陽春行情之後,管理層迅速收緊了房企的融資渠道,以至於很多開發商不得不去境外高息發債,避免現金流斷裂。最近,房地產企業泰禾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在境外完成了4億美元的債券發行,票面年息高達15%,如此高的融資成本,也是引發市場一片譁然。去年萬科高喊“活下去”的時候,很多人還不以為然,現在來看,萬科還是具有很強的預見性,現在的確有很多開發商來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視覺中國


開發商的資金壓力越大,房價下降的可能性就越高。對於開發商而言,一方面融資越來越難,與此同時,樓市遇冷也導致銷售回款不暢,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成交面積一直保持負增長。成交萎縮,往往是房價下跌的先兆,當房子越來越難賣時,預計會有很多扛不住的開發商選擇降價來回籠資金。

從樓市的供需層面來看,支持房價大漲的理由也已經不復存在。過去很多人認為一線樓市只漲不跌,主要理由是供需矛盾永遠難以解決,大量人口湧入形成巨大市場需求,而稀缺的土地供應,又決定了一線城市的供給有限。不過,最新的趨勢顯示並非如此,以北京來看,一向被視為供需最緊張的城市,但北京其實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人口淨流出,人口外流,也就意味著樓市的需求下降。

而從供給來看,最近幾年,北京大規模增加土地供應,更使得北京新房供應量大增。截止今年5月,北京的樓市庫存達到了7萬套,創下最近8年來的新高。這說明即便是北京,樓市的供需矛盾也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緊張,過去2年多來,北京的二手房價下跌了將近20%,並非沒有原因。另外一個可作參考的例子是上世紀90年代的東京,東京的土地資源緊張程度遠勝於國內任何一個城市,即便如此,樓市泡沫破滅之後,東京的地價和房價的跌幅都超過70%以上,反觀國內,有哪個城市還能比當年的東京樓市更加堅挺?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攝圖網


從長期來看,對樓市殺傷力更大,真正決定房地產未來走勢的,是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的核心地位已經開始動搖。過去中國房價之所以一漲再漲,是因為房地產始終是中國經濟的引擎,只要經濟增速放緩,就會重新刺激房地產,由此形成了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但是,這種模式未來已經很難重演,一旦中國不再以房地產作為拉動增長的引擎,重新刺激房地產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房價持續暴漲的日子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可以說是中國房地產命運的一個分水嶺。過去經常有有識之士呼籲實業立國,抨擊中國經濟過度依賴房地產的弊端,但由於房地產拉動經濟的效果確實立竿見影,所以實業立國的呼聲一直很微弱。但是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後,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實施高強度打壓,有了切膚之痛之後,國人才真正意識到高科技行業才是立國之本,長期依靠房地產行業註定沒有出路。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攝圖網


所以,一個最明顯的現象是,即使在中美貿易戰最緊張的時刻,管理層對於“房住不炒”也沒有出現任何鬆動,反而還在樓市剛剛有所反彈時繼續升級調控。可以說,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基本上消除了房地產行業在中國的引擎地位,中國經濟的舞臺上,長期被房地產行業佔據的中心位置,開始逐漸讓給其他行業,尤其是高科技行業。

最近一段時間,各種不同的渠道都釋放出一些微妙的信息,顯示出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的地位出現了根本變化。今年的陸家嘴金融論壇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歷史證明,凡是過度依賴房地產實現和維持經濟繁榮的國家,最終都要付出沉重代價,凡是靠盲目投資投機房地產來理財的居民和企業,最終都會發現其實很不划算。”今年7月初,中國社科院也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認為,中國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擠出效應已大於帶動效應,去年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綜合貢獻已經為負。


樓市終於漲不動了,買房還能致富嗎?

圖 | 視覺中國


無論是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還是社科院的研究報告,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正在對房地產行業重新定位,房地產行業已經不再被視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就此拋棄了房地產行業,在未來很長時間裡,房地產仍然對中國經濟起到重要作用,但不再是舞臺中央最耀眼的主角。

過去20年,樓市之所以能夠持續創造出驚人的財富神話,是因為房地產牢牢佔據了中國經濟的C位,當房地產開始告別舞臺中央,樓市造富的神話也就難以重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