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還能逆襲嗎?

經濟 市場營銷 財經 一起玩財 2017-04-11

窮人越窮,富人越富

寒門再難出貴子

階層固化,年輕人上升通道堵塞

……

越是經濟不太景氣的時候,這種絕望的論調越有市場。不管是窮人,還是打拼的年輕人,聽了難免有些心灰意冷。

窮人還能逆襲嗎?

資金、機會、資源等方面,富人有碾壓性的優勢,窮人真的難再逆襲了嗎?

錯了!現在窮人不僅能逆襲,而且逆襲正變得越來越容易!

1、資本回報率的增長瓶頸

財富增長跟很多因素有關,錢、人脈、個人能力等。在這些因素中,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距在哪呢?是錢。

富人的錢可能是窮人的幾千倍、幾萬倍,但人脈、個人能力等其他資源差距不會那麼大。

人的社交人數上限為150人,這是著名的“鄧巴數字”,當然現在隨著社交網絡的發達,這個人數可能會上升,但不至於差太多。

一個人能力再怎麼強,他一天也只有24個小時,他能幹的事情終究有限,王健林一天也就幹10件事。

所以貧富之間差距最懸殊的,只是錢,其他方面相對差距沒那麼大。而錢帶來回報率的增長是有瓶頸的。

1萬塊要翻1倍、8倍、10倍很容易(PS:本人做到過),但1個億要翻倍就難了,10個億、100個億更難,而且難度是指數級增長。

原因在於,決定增長率的各項資源中,金錢只是其中一部分。要實現持續的快速增長,除了錢要跟得上,其他配套資源也要跟得上才行,現實恰恰是配套資源往往跟不上。

這就是資本回報率的增長瓶頸。

當年有個“紅辣椒”,堪稱餐飲業的奇蹟,但驟興猝亡。其他的例子還有愛多DVD、國美電器等。即使美國的Amazon,第一輪擴張後,也遭遇巨大的內部物流困境,困擾了許多年。

2、財富增長週期越來越短

財富的增長都可以用這樣一個公式表達:

窮人還能逆襲嗎?

即複利效應模型。其中n是增長循環的次數,它取決於實現一次財富增長的週期,週期越短,循環次數越多,n越大。反之n越小。

上面分析了,富人的優勢在資本(包括金錢、人脈等資源),但資本越大,回報率會有瓶頸,因為除錢以外的配套資源跟不上。

窮人雖然資本處於劣勢,但回報率佔優,因為資本小,需要的配套資源也少,實現高回報率難度相對不大。

所以在複利模型中,富人的優勢是資本,窮人是回報率,最終誰的財富更多,就取決於那個n,即增長循環的次數。

我們就討論跟它成反比的指標——增長週期,增長週期越短,n越大;增長週期越長,n越小。

對窮人來說,很幸運遇上了好時候,因為現在財富增長週期已經越來越短。

比如開店,現在可以網上開店,比如淘寶。開店要做營銷吧,在淘寶的體系下,你今天投的廣告,當天就能轉化為回款,從投入到回報的週期只有1-2天。一年可以循環200多次。

如果在過去,你開了店,想打廣告,比較常見的渠道就是電視廣告,你跟電視臺簽訂年度協議,通過廣告帶動線下的銷量,年底前成功在經銷商那裡回款。從投入到回報的週期就是1年。一年之內循環1次。

所以在淘寶體系下,如果你的廣告轉化率比對手高3%,1.03的200次方是369倍,1萬的廣告預算相當於對手369萬的預算。即便對手初始規模是你的300倍,你也只需1年便能趕超。

如果是電視臺廣告,即便你的廣告轉化率比對手高10%,1.1的1次方只是1.1,1萬廣告預算也就是對手1.1萬的預算。如果對手初始規模是你的300倍,代入公式算出,你要趕超需69年(很多人一輩子都沒這個時間)。

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很多行業的週轉,投入回報週期縮短,即財富增長週期縮短,從而增長的循環次數增多,複利效應越明顯,以致初始資本差距很大,也能迅速被趕超。

這就是窮人逆襲的機會,n越大越容易逆襲。

3、窮人逆襲的難度

客觀環境雖有利,但逆襲難度仍然不小(不然也不叫逆襲了)。

首先,並不是所有行業的n都很大,很多傳統行業財富增長週期依然很長,n很小,回報率再高也難逆襲。

而這些行業往往看起來穩當,很多人容易被吸引進去追求歲月靜好了。終究這是個認知問題,就是所謂的窮人思維吧。

其次,保持長期的高回報率很難。這更多取決於個人修養,能不能嚴格自律。像唐太宗這樣的人都漸不克終,因此被魏徵批評。一般窮人受制於成長環境,見識較少,難抵抗錢多帶來的各種誘惑,容易革命未成身先死。

最後,窮人也會遇上資本回報率的增長瓶頸,逆襲路每上一個臺階,回報率增長難度越大,跟富人一樣。

4、最後總結

馬克思主義教育我們“富人越來越有錢,窮人越來越貧窮。階級鬥爭不可避免”,顯然這不符合現實。

因為複利效應的存在,隨著財富增長週期越來越短,增長循環次數越來越多,最終決定財富多寡的是回報率,而不是初始在資本,而這就是窮人逆襲的機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