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經濟 長江 鄱陽湖 武夷山 贛江 靜夜史 2018-12-02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無奈。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作為我國經濟最強大的地區之一,華東六省一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標杆,上海是全國經濟最強的直轄市,江蘇、山東和浙江分別牢牢佔據我國各省經濟總量第二、三、四名。但是,相比之下,安徽和江西省的發展就差強人意了,特別是江西省,2017年的GDP總量只有20818.5億元,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16位,處於一個非常中間的水平。

這樣的排名,在華東六省一市中是墊底的。那麼,這個面積達16.69萬平方公里,人口4456.75萬,位置上又臨近廣東、浙江福建沿海的省份,為何就是發展不起來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1、位置不佳

位置對於一個省份發展的重要性,就類似於臥鋪對長途旅行乘客的作用一樣,雖然不是必需的,但是擁有了絕對可以如虎添翼。

而江西的位置,按說有著不小的優勢。比如南部鄰居是我國經濟第一省廣東,東部是我國經濟第四省浙江,另外還和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相鄰,位置不可謂不好,隨便搭上週邊省份的快車,就可以發展一波。

但是,恰恰是因為這樣的位置,讓江西省的發展備受煎熬。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首先,我國的經濟不是均衡式的發展,而是存在著區域的不均衡性的。在一個省內,一般而言省會都是本省的經濟中心,起著輻射和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

所以相應而言,省會擁有著大量的資源,是本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從省會向周邊,隨著距離的增加,影響力逐漸遞減,帶動作用也不斷降低。

而江西周邊的沿海省份,省會基本都在沿海區域,比如廣州、福州、杭州,這導致這些省會的輻射作用到本省的邊緣已經非常薄弱,相應地也就更難影響到江西省的發展。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江西省的發展,就是這樣在邊緣中游走。唯一可以在距離上產生互動的湖北武漢,和長江沿岸的城市更容易產生火花,對於位置靠南的江西,並不能有所作為。

江西省在整個東南地區,位置既不靠南部的珠三角地區,也不靠近東部的長三角地區,位置相當邊緣。雖然南昌在長江中游城市群範圍內,但是這個城市群的核心是武漢而不是南昌。並且南昌還不在長江邊上,這讓南昌不可能像武漢這樣成為長江沿岸的大城市,自然對全省的帶動作用就小了很多。

因為小到南昌,大到江西省的位置都比較尷尬,這些讓江西省的發展相對滯後許多。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2、地形限制

江西省的由來,是733年唐玄宗設置的江南西道,從此江西省成為一個區域行政單位。在其後千餘年的發展中,雖然江東地區不斷分分合合,但是江西省一直保留了相對穩定的區域,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江西省區域的穩定,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江西省的地形相對封閉。在江西省的北部,是長江天塹,在東部隔懷玉山和武夷山和福建相鄰,在南部隔大庾嶺和九連山脈與廣東省為伴,在西部隔著幕阜山、九嶺山和羅霄山與湖南分離。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周邊的山脈讓江西幾乎與周邊鄰省相分隔,而江西全省又屬於東南丘陵地區,全省60%的區域都是山地丘陵,並且自北向南傾斜,贛江自南向北注入鄱陽湖。

因為地形崎嶇,江西成為近代以來的革命的重要搖籃,南昌起義、井岡山根據地、以及瑞金等革命中心,都分佈於江西。這說明江西的封閉和崎嶇的地形,適合發展游擊戰。

但是這對於江西省絕對不是好事,比如戰爭時期,江西省是主要的戰場,和平時期,周邊的大山是江西走出去的天塹。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因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而江西省又是自南向北傾斜,這導致江西和廣東、福建、浙江的距離越來越遠。

一般而言,內陸省份想要借勢沿海省份的發展,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通過大江大河的河海聯運將資本吸引到內地來。但是江西省和福建省之間沒有這樣的大河。因為武夷山地形的阻隔,江西只能通過鄱陽湖進入長江和下游進行聯繫。這導致距離加長,江西省的發展舉步維艱。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所以,江西離海不遠,但是下海卻不近!

另外,因為地形的阻隔,江西省的交通建設非常滯後。1996年9月開通的京九鐵路,是貫穿江西南北的鐵路,也是溝通江西南北最重要的鐵路。在京九鐵路開通前,南昌南部的贛州等地區沒有鐵路!經濟發展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雖然京九線開動起來,但是相比於西部的京廣線以及東部的京滬線和沿海鐵路,京九鐵路的地位豈止是尷尬!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3、歷史變遷

江西的歷史,曾經無比輝煌。

從五代十國開始,江西的地位就逐漸顯赫。隨著北宋末年經濟重心南移,江西因為毗鄰蘇杭的緣故,成為南方乃至全國最繁榮的省份之一。

宋朝時期的江西繁榮興盛,不僅糧食有“天下最”的美譽,茶葉、採礦、冶金、陶瓷、紡織、造紙、商貿以及城市等無不興旺發達。其中景德鎮瓷器更是成為我國的招牌。

元朝時期,江西省繼續繁榮。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因為經濟的繁榮,江西省成為全國知識分子最多的地方,江西省境內的書院數量也居全國之最,佔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一。

明朝時期,江西省繼續繁榮,大量的知識分子通過科舉進入帝國高層,有“朝仕半江西”的說法。

此時的帝國漕運線總共有四條,分別是:

  • 向南通過贛江流域逆流而上,通過大庾嶺梅關,經南雄、韶關便可下北江直達廣州;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 向西經淥水可經瀏陽和於湘江水系聯通,西達雲貴;
  • 而北向通過贛江經九江入長江,東可達江浙富庶之地和東海;
  • 西經江漢平原,可直至四川。

四條通道以江西為中轉站,這使得江西成為我國古代的重要樞紐。

清朝時期,廣州成為唯一的對外口岸,此時外國的貨物從廣州卸貨後需要走廣州—大庾—贛江—長江—大運河的線路進入北京,江西再次成為必經之路。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但是隨著列強的到來,沿海地區被迫開埠,經濟地位逐漸上升。再加上席捲江南的太平天國對江西造成了毀滅性的災難,導致江西的發展出現嚴重倒退。隨後因為沿海地區的不斷開放,海運逐漸取代漕運成為主要的運輸方式,依靠漕運興起的江西再也不復當年之榮光!

歷史的選擇是不可逆的,一旦失去,就很難再回來,這導致江西的發展至今都遠遠落後於沿海地區。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4、政策失當

前段時間江西搶棺材事件再次將江西推上了風口浪尖。

和這場激烈的民眾衝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江西對於本省發展的後知後覺。

因為歷史上的輝煌以及封閉的地形的共同作用,導致今日的江西人呈現出多種不同的形態。

比如江西人的總體性格比較保守封閉,喜歡窩裡鬥,這些對江西省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靜夜史曾有同學在江西待過數年時間,對江西人的總結就是江西人對待外物藐視而自負,喜歡活在過去的輝煌中難以自拔,這和敢打敢拼的南方沿海人形成鮮明對比。

曾有社會學家撰文將江西人性格中的不足歸納為三點,即:

  • 盆地心態,表現為封閉、保守、孤立、窩裡鬥;
  • 邊緣感覺,表現為置身主流之外,冷漠地對待一切;
  • 自戀情結,表現為自滿自足,陶醉於落後。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在如今的經濟加速發展的大環境中,江西人顯得有些“太淡定”了,這不僅不正常,也不利於江西的長遠發展。

和江西人自身特點形成對應的,是國家政策對江西傾斜力度的不足。今天的革命老區,潛意識裡都會被認為是經濟不發達地區。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否則也不會誕生革命的火種。但是因為改革開放的大環境,大量的資源和資金都流向了東南沿海地區,造成了江西發展出現困境。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今天除了沿海地區,內陸地區沿江沿鐵路地區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節點區,所以北部的長江和西部的京廣鐵路都發展起來了,唯獨江西被落下了。

今日的江西,雖然屬於華東六省一市的團體,確實名副其實的內陸省份,在中東西三大分區中,江西屬於中部地區,經濟發展僅僅比山西高一點,這讓江西的發展顯得非常彆扭。

概括起來,導致江西難以發展的原因有很多,未來需要轉變的地方也有很多,希望江西的未來越來越好!

條件不夠還是思想保守?為何佔盡天時地利的江西遲遲發展不起來?


參考文獻:

1、雍正《江西通志》

2、江西省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

3、翦伯贊《中國通史綱要》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