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中國足球有多差勁,基本上都不用說什麼,地球人都知道。至於為什麼這麼差,這個就眾說紛紜。不過討論來討論去,無非就是足球體制,國人體質,以及足球人口培養這幾個方面。

不過雲石君看來,這些很多都沒說到點子上——或者說,並沒有觸及根本。

"

關於中國足球有多差勁,基本上都不用說什麼,地球人都知道。至於為什麼這麼差,這個就眾說紛紜。不過討論來討論去,無非就是足球體制,國人體質,以及足球人口培養這幾個方面。

不過雲石君看來,這些很多都沒說到點子上——或者說,並沒有觸及根本。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講中國足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比如足球體制,這個是被噴的最多的。什麼舉國體制、行政過度干預,這些玩意被中國球迷罵了十萬八千回,早就被噴成了篩子。

當然,球迷噴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舉國體制,也就是集中資源專門培養精英運動員的玩法,從實踐上來看,可能的確不太適合足球這種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群體性對抗項目——男足就不說了,就是一直被吹捧的中國女足,也不過就是20年前厲害了一把,還奪了個世界盃亞軍。

只不過,女足那時候之所以能雄起,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在當時,足球這種群體性力量型對抗項目還普遍被認為是男人的遊戲,女人們玩的不多。後來隨著女足普及程度提高,中國女足其實在世界上也就歇菜了,而且基本上也看不出有什麼翻身的趨勢。

但如果僅此認定舉國體制、行政過度干預就是國足垃圾的根本原因,那就未免太幼稚了。道理很簡單,你說中國有這種毛病,那日本、韓國總沒有吧?可日韓足球發展了這麼多年,也沒見有什麼特別好的成績。雖然牛皮吹的天響,但擱到世界盃,日本最好也不過就是個16強而已;韓國倒是在2002世界盃殺進過一次四強,但那次到底是怎麼回事,全世界球迷都知道;球星方面,日韓最好的球星,在歐洲也不過就是二三流的存在,也沒見培養出過一個真正的世界級球星出來。

總而言之,以日韓的表現,即便沒有舉國體制,沒有過度行政干預,他們也不過就是二三流的水準——當然比中國肯定是強的多,但在世界足壇,依然是群跟班似的存在,離“崛起”這倆字其實還差得遠。

所以,舉國體制、行政干預這些,其實真算不上中國足球差勁的根本原因。

那麼,是中國人,或者說是東亞黃種人體質問題嘍?這個在球迷圈也經常被提起。但實際上,依然不是。邏輯也同樣簡單:你說東亞黃種人個頭矮小,碰不過人高馬大的歐洲人,可那南美人又怎麼說?要論身材,南美的那幫混血也不比東亞黃種人強多少,但照樣跟歐洲人踢的是難解難分,球星方面,比如阿根廷的梅西、阿圭羅,還有當年的馬拉多納,巴西的貝利、羅伯特卡洛斯等等,那可是一個比一個矮,好多連一米七都不到,照樣個個星光熠熠。即便是在歐洲內部,相對矮個頭的南歐國家——比如意大利,西班牙,也從來都是碾壓北歐那幫人高馬大的維京蠻子。

"

關於中國足球有多差勁,基本上都不用說什麼,地球人都知道。至於為什麼這麼差,這個就眾說紛紜。不過討論來討論去,無非就是足球體制,國人體質,以及足球人口培養這幾個方面。

不過雲石君看來,這些很多都沒說到點子上——或者說,並沒有觸及根本。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講中國足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比如足球體制,這個是被噴的最多的。什麼舉國體制、行政過度干預,這些玩意被中國球迷罵了十萬八千回,早就被噴成了篩子。

當然,球迷噴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舉國體制,也就是集中資源專門培養精英運動員的玩法,從實踐上來看,可能的確不太適合足球這種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群體性對抗項目——男足就不說了,就是一直被吹捧的中國女足,也不過就是20年前厲害了一把,還奪了個世界盃亞軍。

只不過,女足那時候之所以能雄起,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在當時,足球這種群體性力量型對抗項目還普遍被認為是男人的遊戲,女人們玩的不多。後來隨著女足普及程度提高,中國女足其實在世界上也就歇菜了,而且基本上也看不出有什麼翻身的趨勢。

但如果僅此認定舉國體制、行政過度干預就是國足垃圾的根本原因,那就未免太幼稚了。道理很簡單,你說中國有這種毛病,那日本、韓國總沒有吧?可日韓足球發展了這麼多年,也沒見有什麼特別好的成績。雖然牛皮吹的天響,但擱到世界盃,日本最好也不過就是個16強而已;韓國倒是在2002世界盃殺進過一次四強,但那次到底是怎麼回事,全世界球迷都知道;球星方面,日韓最好的球星,在歐洲也不過就是二三流的存在,也沒見培養出過一個真正的世界級球星出來。

總而言之,以日韓的表現,即便沒有舉國體制,沒有過度行政干預,他們也不過就是二三流的水準——當然比中國肯定是強的多,但在世界足壇,依然是群跟班似的存在,離“崛起”這倆字其實還差得遠。

所以,舉國體制、行政干預這些,其實真算不上中國足球差勁的根本原因。

那麼,是中國人,或者說是東亞黃種人體質問題嘍?這個在球迷圈也經常被提起。但實際上,依然不是。邏輯也同樣簡單:你說東亞黃種人個頭矮小,碰不過人高馬大的歐洲人,可那南美人又怎麼說?要論身材,南美的那幫混血也不比東亞黃種人強多少,但照樣跟歐洲人踢的是難解難分,球星方面,比如阿根廷的梅西、阿圭羅,還有當年的馬拉多納,巴西的貝利、羅伯特卡洛斯等等,那可是一個比一個矮,好多連一米七都不到,照樣個個星光熠熠。即便是在歐洲內部,相對矮個頭的南歐國家——比如意大利,西班牙,也從來都是碾壓北歐那幫人高馬大的維京蠻子。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講中國足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說白了,足球這玩意,和籃球還是不一樣的。籃球那是空中制霸,要身形矮小,你可能連球都搶不到;可足球主要還是靠的腳下功夫,小個子雖說搶頭球拼衝撞是差了那麼點意思,但他小個子靈活啊,甩起人來多方便!既然小個子的南美人能在足球場上這麼風騷,那就沒必要把中國足球乃至東亞足球的差勁歸咎到體質問題上頭。

至於最後一點,足球人口培養,這個才算是挨著了點邊。

中國,甚至整個東亞系黃種人國家(說白了就是中日韓),在這個足球人口培養方面,其實都做的不怎麼樣(日韓比中國當然是要好的多,但跟歐洲南美比,其實也差得遠)。

說這個不怎麼樣,主要倒不是指硬件——畢竟巴西那幫球星小時候也沒什麼正規球場,都是在貧民窟的街上踢出來的,中日韓再怎麼著,也不至於讓小球員混到這份上。最關鍵的問題還是人——也就是踢球的人少,願意把踢球當飯碗的更少。群眾基礎少了,自然出頭的也就少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中國足球人口的基數少,歐洲和南美卻多?

這個就涉及到國情了。

像南美國家,比如巴西和阿根廷等。懂經濟的都知道,都是拉美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經典代表。這些國家工業化以失敗告終,國家維持主要靠農業和採礦業——畢竟南美這地方氣候好,資源又多,正適合搞這兩樣。但農業嘛,這個拉美和中國又不一樣,他們的土地大部分被少數農場主控制,機械化程度高,所以不需要太多勞動力;採礦業倒是能吸納些勞動力,但光這一個行業,其實也吸納不了太多。

當然,資源是工業生產的基礎。有了基礎,可以拉出一條長長的產業鏈,可拉美不是工業化失敗了麼?這意味著只能挖礦賣礦,幹不了其他的。

當然,賣礦也確實挺賺錢的——光巴西淡水河谷的鐵礦石,就不知道從中國颳了多少油水。但問題是,光賣礦沒產業鏈,那也只能是那幾個礦主賺的盆滿秤滿——最多再加上幾個買辦,其他絕大部分人跟這個都沒關係,自然也就沾不到太多光。

這就造成了極大的貧富分化。現在拉美,除了少數手握資源的精英還有毒販,以及他們僱傭的為數不多的僱員,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國民,其實基本上都找不到什麼正事——自然也就賺不到什麼錢。

這就形成了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一大幫人沒什麼正經職業,賺不到什麼滿意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還沒什麼希望,你覺得他們會幹什麼?

能幹什麼?踢球唄!反正成年人找不到好的工作,年輕人甚至都接受不了什麼好的教育(當然讀書也白搭,畢業出來社會上也沒那麼多體面工作,所以還不如不讀書,政府和自己都省錢省事兒),那還不如踢球得了。

這踢球多好啊!既可以打發無聊時間,還可以釋放無用精力,還能找到歡樂。

而對政府來說,他們也樂意你們踢球——畢竟國家工業化失敗,自然沒那麼多工作崗位給大家安排。這麼多老百姓精力過剩時間過剩,萬一聚眾鬧事搞革命可怎麼辦?還不如都去踢球呢——有什麼情緒不滿,都統統給爺在球場上去發洩,發洩完了,人爽了身子累了氣消了,社會也就太平了。

而且踢球還能給人帶來那麼點希望——畢竟全世界都喜歡這運動,是輿論關注焦點,所以如果你天縱英才,沒準還能成為球星;名利雙收。再加上大西洋對岸還有歐洲這麼個大富翁也喜歡踢球,這要是被髮掘去了歐洲,那更是功德圓滿,喜大普奔。稍微差一點的,也有中東、中國這些喜歡踢球又踢不好的土豪國家可以接受——雖然在這些地方名氣就不用想了,但至少錢絕對是夠的。

"

關於中國足球有多差勁,基本上都不用說什麼,地球人都知道。至於為什麼這麼差,這個就眾說紛紜。不過討論來討論去,無非就是足球體制,國人體質,以及足球人口培養這幾個方面。

不過雲石君看來,這些很多都沒說到點子上——或者說,並沒有觸及根本。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講中國足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比如足球體制,這個是被噴的最多的。什麼舉國體制、行政過度干預,這些玩意被中國球迷罵了十萬八千回,早就被噴成了篩子。

當然,球迷噴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舉國體制,也就是集中資源專門培養精英運動員的玩法,從實踐上來看,可能的確不太適合足球這種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群體性對抗項目——男足就不說了,就是一直被吹捧的中國女足,也不過就是20年前厲害了一把,還奪了個世界盃亞軍。

只不過,女足那時候之所以能雄起,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在當時,足球這種群體性力量型對抗項目還普遍被認為是男人的遊戲,女人們玩的不多。後來隨著女足普及程度提高,中國女足其實在世界上也就歇菜了,而且基本上也看不出有什麼翻身的趨勢。

但如果僅此認定舉國體制、行政過度干預就是國足垃圾的根本原因,那就未免太幼稚了。道理很簡單,你說中國有這種毛病,那日本、韓國總沒有吧?可日韓足球發展了這麼多年,也沒見有什麼特別好的成績。雖然牛皮吹的天響,但擱到世界盃,日本最好也不過就是個16強而已;韓國倒是在2002世界盃殺進過一次四強,但那次到底是怎麼回事,全世界球迷都知道;球星方面,日韓最好的球星,在歐洲也不過就是二三流的存在,也沒見培養出過一個真正的世界級球星出來。

總而言之,以日韓的表現,即便沒有舉國體制,沒有過度行政干預,他們也不過就是二三流的水準——當然比中國肯定是強的多,但在世界足壇,依然是群跟班似的存在,離“崛起”這倆字其實還差得遠。

所以,舉國體制、行政干預這些,其實真算不上中國足球差勁的根本原因。

那麼,是中國人,或者說是東亞黃種人體質問題嘍?這個在球迷圈也經常被提起。但實際上,依然不是。邏輯也同樣簡單:你說東亞黃種人個頭矮小,碰不過人高馬大的歐洲人,可那南美人又怎麼說?要論身材,南美的那幫混血也不比東亞黃種人強多少,但照樣跟歐洲人踢的是難解難分,球星方面,比如阿根廷的梅西、阿圭羅,還有當年的馬拉多納,巴西的貝利、羅伯特卡洛斯等等,那可是一個比一個矮,好多連一米七都不到,照樣個個星光熠熠。即便是在歐洲內部,相對矮個頭的南歐國家——比如意大利,西班牙,也從來都是碾壓北歐那幫人高馬大的維京蠻子。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講中國足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說白了,足球這玩意,和籃球還是不一樣的。籃球那是空中制霸,要身形矮小,你可能連球都搶不到;可足球主要還是靠的腳下功夫,小個子雖說搶頭球拼衝撞是差了那麼點意思,但他小個子靈活啊,甩起人來多方便!既然小個子的南美人能在足球場上這麼風騷,那就沒必要把中國足球乃至東亞足球的差勁歸咎到體質問題上頭。

至於最後一點,足球人口培養,這個才算是挨著了點邊。

中國,甚至整個東亞系黃種人國家(說白了就是中日韓),在這個足球人口培養方面,其實都做的不怎麼樣(日韓比中國當然是要好的多,但跟歐洲南美比,其實也差得遠)。

說這個不怎麼樣,主要倒不是指硬件——畢竟巴西那幫球星小時候也沒什麼正規球場,都是在貧民窟的街上踢出來的,中日韓再怎麼著,也不至於讓小球員混到這份上。最關鍵的問題還是人——也就是踢球的人少,願意把踢球當飯碗的更少。群眾基礎少了,自然出頭的也就少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中國足球人口的基數少,歐洲和南美卻多?

這個就涉及到國情了。

像南美國家,比如巴西和阿根廷等。懂經濟的都知道,都是拉美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經典代表。這些國家工業化以失敗告終,國家維持主要靠農業和採礦業——畢竟南美這地方氣候好,資源又多,正適合搞這兩樣。但農業嘛,這個拉美和中國又不一樣,他們的土地大部分被少數農場主控制,機械化程度高,所以不需要太多勞動力;採礦業倒是能吸納些勞動力,但光這一個行業,其實也吸納不了太多。

當然,資源是工業生產的基礎。有了基礎,可以拉出一條長長的產業鏈,可拉美不是工業化失敗了麼?這意味著只能挖礦賣礦,幹不了其他的。

當然,賣礦也確實挺賺錢的——光巴西淡水河谷的鐵礦石,就不知道從中國颳了多少油水。但問題是,光賣礦沒產業鏈,那也只能是那幾個礦主賺的盆滿秤滿——最多再加上幾個買辦,其他絕大部分人跟這個都沒關係,自然也就沾不到太多光。

這就造成了極大的貧富分化。現在拉美,除了少數手握資源的精英還有毒販,以及他們僱傭的為數不多的僱員,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國民,其實基本上都找不到什麼正事——自然也就賺不到什麼錢。

這就形成了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一大幫人沒什麼正經職業,賺不到什麼滿意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還沒什麼希望,你覺得他們會幹什麼?

能幹什麼?踢球唄!反正成年人找不到好的工作,年輕人甚至都接受不了什麼好的教育(當然讀書也白搭,畢業出來社會上也沒那麼多體面工作,所以還不如不讀書,政府和自己都省錢省事兒),那還不如踢球得了。

這踢球多好啊!既可以打發無聊時間,還可以釋放無用精力,還能找到歡樂。

而對政府來說,他們也樂意你們踢球——畢竟國家工業化失敗,自然沒那麼多工作崗位給大家安排。這麼多老百姓精力過剩時間過剩,萬一聚眾鬧事搞革命可怎麼辦?還不如都去踢球呢——有什麼情緒不滿,都統統給爺在球場上去發洩,發洩完了,人爽了身子累了氣消了,社會也就太平了。

而且踢球還能給人帶來那麼點希望——畢竟全世界都喜歡這運動,是輿論關注焦點,所以如果你天縱英才,沒準還能成為球星;名利雙收。再加上大西洋對岸還有歐洲這麼個大富翁也喜歡踢球,這要是被髮掘去了歐洲,那更是功德圓滿,喜大普奔。稍微差一點的,也有中東、中國這些喜歡踢球又踢不好的土豪國家可以接受——雖然在這些地方名氣就不用想了,但至少錢絕對是夠的。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講中國足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當然,踢球能踢成球星的畢竟是少數。指望這個混出頭,確實得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覺悟。但問題是你身處拉美陷阱,如果投胎沒投到政治世家、資本世家,那不踢球想出頭,同也是樣難如登天。所以還不如讓大家踢球得了。

這才是南美足球牛氣沖天的真正原因。窮,但又沒窮到沒飯吃的地步(南美洲自然條件好,農業發達,所以政府管你碗飯吃還是做得到的),不過就是工業化失敗,國家沒希望(所以政府也只能管你碗飯吃)。所以南美人踢球,那不僅僅是一種喜好,更是一種社會需要,是社會維穩的工具。

那麼歐洲呢?歐洲又是另一回事了!歐洲富裕,而且福利好!而且歐洲的富裕跟中日韓不一樣。他們更多的是靠先發優勢打下的好底子——這個好底子不僅是科技優勢;還有作為昔日殖民宗主國帶來的文化優勢,以及擁有規則制定權,進而獲得的可以利用規則收割全球的規則優勢。

坐擁這麼多優勢,歐洲人自然爽死。除了少部分精英很忙碌以外,其他歐洲人其實也是很安閒的——當然這個安閒和南美不一樣,南美是沒工業,所以人民只能窮的沒事兒幹;歐洲則是祖宗積德,攢下的底子太好,輕輕鬆鬆照樣生活有保障。

既然這麼閒,那歐洲人幹嘛去?依然是踢球嘛!踢球多好啊,發洩多餘精力發洩荷爾蒙,有什麼暴力情緒,同樣可以去球場上解決——雖然歐洲人不至於像南美人那樣,因為窮要鬧革命;但如果實在閒的無聊,你東亞人吃塊狗肉他都能跑來跟你折騰的沒玩沒了——原因只是因為他們是把狗拿來玩的,而不是不拿來吃的!

總而言之,足球興盛的國家,國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閒的!甭管是窮的閒,還是富的閒,總之必須大把時間沒事幹,國家和民眾才會高度一致,把時間投入到這種熱鬧,可發洩精力,又可以解決民眾暴力情緒的群體性對抗項目上頭。

但擱到東亞中日韓,那就不行了。中日韓都是工業化國家,玩的是靠勞動致富的套路。他們既不能像歐洲那樣,靠祖宗積德有老本可吃;又沒衰到像拉美一樣,工業化失敗,想靠勞動致富而不可得。

所以對中日韓來說,成年國民的最主要去向,當然能創造社會財富的正規工作上頭。至於青少年,那還用說,當然是受教育、學習正經知識——畢竟工業化需要的是有知識的人力資源而不是簡單的人口,不好好接受教育,知識又從哪兒來呢?

至於足球?這玩意既不當吃又不當喝,跟財富創造沒有半毛錢關係。而且東亞工業興興向榮,又不需要靠足球來維穩,純粹就是個娛樂大眾的工具而已。就這麼點娛樂價值,如果像藝人那樣,只需要挑一些長得漂亮嗓子好的人來幹,不需要耗費太多人力,那玩玩倒也無所謂。但問題是足球這個玩意,要崛起就需要龐大群眾基礎——換句話說,得讓舉國男人都天天泡在球場上。這個東亞國家誰受的了?你們全踢球去了,那誰還去工廠、辦公室幹活?

這就是東亞足球玩不起來的原因——中日韓既沒有喪到像南美那樣,只能破罐子破摔;又沒有發到像歐洲那樣,靠祖宗的家底就能享受美好生活;這種情況下,競技體育這玩意,要想出頭,要麼只能靠舉國體制,找些人去專門整那些稀奇古怪的冷門項目——比如女子舉重什麼的;要麼高度依賴個人天賦,某個領域突然出現了個天才,挑出來好好培養;至於足球這種需要廣泛群眾基礎的群體性對抗項目,那沒辦法,東亞人口雖多,但都有正經事兒給他們安排,實在是玩不起。

"

關於中國足球有多差勁,基本上都不用說什麼,地球人都知道。至於為什麼這麼差,這個就眾說紛紜。不過討論來討論去,無非就是足球體制,國人體質,以及足球人口培養這幾個方面。

不過雲石君看來,這些很多都沒說到點子上——或者說,並沒有觸及根本。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講中國足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比如足球體制,這個是被噴的最多的。什麼舉國體制、行政過度干預,這些玩意被中國球迷罵了十萬八千回,早就被噴成了篩子。

當然,球迷噴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舉國體制,也就是集中資源專門培養精英運動員的玩法,從實踐上來看,可能的確不太適合足球這種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群體性對抗項目——男足就不說了,就是一直被吹捧的中國女足,也不過就是20年前厲害了一把,還奪了個世界盃亞軍。

只不過,女足那時候之所以能雄起,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在當時,足球這種群體性力量型對抗項目還普遍被認為是男人的遊戲,女人們玩的不多。後來隨著女足普及程度提高,中國女足其實在世界上也就歇菜了,而且基本上也看不出有什麼翻身的趨勢。

但如果僅此認定舉國體制、行政過度干預就是國足垃圾的根本原因,那就未免太幼稚了。道理很簡單,你說中國有這種毛病,那日本、韓國總沒有吧?可日韓足球發展了這麼多年,也沒見有什麼特別好的成績。雖然牛皮吹的天響,但擱到世界盃,日本最好也不過就是個16強而已;韓國倒是在2002世界盃殺進過一次四強,但那次到底是怎麼回事,全世界球迷都知道;球星方面,日韓最好的球星,在歐洲也不過就是二三流的存在,也沒見培養出過一個真正的世界級球星出來。

總而言之,以日韓的表現,即便沒有舉國體制,沒有過度行政干預,他們也不過就是二三流的水準——當然比中國肯定是強的多,但在世界足壇,依然是群跟班似的存在,離“崛起”這倆字其實還差得遠。

所以,舉國體制、行政干預這些,其實真算不上中國足球差勁的根本原因。

那麼,是中國人,或者說是東亞黃種人體質問題嘍?這個在球迷圈也經常被提起。但實際上,依然不是。邏輯也同樣簡單:你說東亞黃種人個頭矮小,碰不過人高馬大的歐洲人,可那南美人又怎麼說?要論身材,南美的那幫混血也不比東亞黃種人強多少,但照樣跟歐洲人踢的是難解難分,球星方面,比如阿根廷的梅西、阿圭羅,還有當年的馬拉多納,巴西的貝利、羅伯特卡洛斯等等,那可是一個比一個矮,好多連一米七都不到,照樣個個星光熠熠。即便是在歐洲內部,相對矮個頭的南歐國家——比如意大利,西班牙,也從來都是碾壓北歐那幫人高馬大的維京蠻子。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講中國足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說白了,足球這玩意,和籃球還是不一樣的。籃球那是空中制霸,要身形矮小,你可能連球都搶不到;可足球主要還是靠的腳下功夫,小個子雖說搶頭球拼衝撞是差了那麼點意思,但他小個子靈活啊,甩起人來多方便!既然小個子的南美人能在足球場上這麼風騷,那就沒必要把中國足球乃至東亞足球的差勁歸咎到體質問題上頭。

至於最後一點,足球人口培養,這個才算是挨著了點邊。

中國,甚至整個東亞系黃種人國家(說白了就是中日韓),在這個足球人口培養方面,其實都做的不怎麼樣(日韓比中國當然是要好的多,但跟歐洲南美比,其實也差得遠)。

說這個不怎麼樣,主要倒不是指硬件——畢竟巴西那幫球星小時候也沒什麼正規球場,都是在貧民窟的街上踢出來的,中日韓再怎麼著,也不至於讓小球員混到這份上。最關鍵的問題還是人——也就是踢球的人少,願意把踢球當飯碗的更少。群眾基礎少了,自然出頭的也就少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中國足球人口的基數少,歐洲和南美卻多?

這個就涉及到國情了。

像南美國家,比如巴西和阿根廷等。懂經濟的都知道,都是拉美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經典代表。這些國家工業化以失敗告終,國家維持主要靠農業和採礦業——畢竟南美這地方氣候好,資源又多,正適合搞這兩樣。但農業嘛,這個拉美和中國又不一樣,他們的土地大部分被少數農場主控制,機械化程度高,所以不需要太多勞動力;採礦業倒是能吸納些勞動力,但光這一個行業,其實也吸納不了太多。

當然,資源是工業生產的基礎。有了基礎,可以拉出一條長長的產業鏈,可拉美不是工業化失敗了麼?這意味著只能挖礦賣礦,幹不了其他的。

當然,賣礦也確實挺賺錢的——光巴西淡水河谷的鐵礦石,就不知道從中國颳了多少油水。但問題是,光賣礦沒產業鏈,那也只能是那幾個礦主賺的盆滿秤滿——最多再加上幾個買辦,其他絕大部分人跟這個都沒關係,自然也就沾不到太多光。

這就造成了極大的貧富分化。現在拉美,除了少數手握資源的精英還有毒販,以及他們僱傭的為數不多的僱員,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國民,其實基本上都找不到什麼正事——自然也就賺不到什麼錢。

這就形成了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一大幫人沒什麼正經職業,賺不到什麼滿意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還沒什麼希望,你覺得他們會幹什麼?

能幹什麼?踢球唄!反正成年人找不到好的工作,年輕人甚至都接受不了什麼好的教育(當然讀書也白搭,畢業出來社會上也沒那麼多體面工作,所以還不如不讀書,政府和自己都省錢省事兒),那還不如踢球得了。

這踢球多好啊!既可以打發無聊時間,還可以釋放無用精力,還能找到歡樂。

而對政府來說,他們也樂意你們踢球——畢竟國家工業化失敗,自然沒那麼多工作崗位給大家安排。這麼多老百姓精力過剩時間過剩,萬一聚眾鬧事搞革命可怎麼辦?還不如都去踢球呢——有什麼情緒不滿,都統統給爺在球場上去發洩,發洩完了,人爽了身子累了氣消了,社會也就太平了。

而且踢球還能給人帶來那麼點希望——畢竟全世界都喜歡這運動,是輿論關注焦點,所以如果你天縱英才,沒準還能成為球星;名利雙收。再加上大西洋對岸還有歐洲這麼個大富翁也喜歡踢球,這要是被髮掘去了歐洲,那更是功德圓滿,喜大普奔。稍微差一點的,也有中東、中國這些喜歡踢球又踢不好的土豪國家可以接受——雖然在這些地方名氣就不用想了,但至少錢絕對是夠的。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講中國足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當然,踢球能踢成球星的畢竟是少數。指望這個混出頭,確實得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覺悟。但問題是你身處拉美陷阱,如果投胎沒投到政治世家、資本世家,那不踢球想出頭,同也是樣難如登天。所以還不如讓大家踢球得了。

這才是南美足球牛氣沖天的真正原因。窮,但又沒窮到沒飯吃的地步(南美洲自然條件好,農業發達,所以政府管你碗飯吃還是做得到的),不過就是工業化失敗,國家沒希望(所以政府也只能管你碗飯吃)。所以南美人踢球,那不僅僅是一種喜好,更是一種社會需要,是社會維穩的工具。

那麼歐洲呢?歐洲又是另一回事了!歐洲富裕,而且福利好!而且歐洲的富裕跟中日韓不一樣。他們更多的是靠先發優勢打下的好底子——這個好底子不僅是科技優勢;還有作為昔日殖民宗主國帶來的文化優勢,以及擁有規則制定權,進而獲得的可以利用規則收割全球的規則優勢。

坐擁這麼多優勢,歐洲人自然爽死。除了少部分精英很忙碌以外,其他歐洲人其實也是很安閒的——當然這個安閒和南美不一樣,南美是沒工業,所以人民只能窮的沒事兒幹;歐洲則是祖宗積德,攢下的底子太好,輕輕鬆鬆照樣生活有保障。

既然這麼閒,那歐洲人幹嘛去?依然是踢球嘛!踢球多好啊,發洩多餘精力發洩荷爾蒙,有什麼暴力情緒,同樣可以去球場上解決——雖然歐洲人不至於像南美人那樣,因為窮要鬧革命;但如果實在閒的無聊,你東亞人吃塊狗肉他都能跑來跟你折騰的沒玩沒了——原因只是因為他們是把狗拿來玩的,而不是不拿來吃的!

總而言之,足球興盛的國家,國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閒的!甭管是窮的閒,還是富的閒,總之必須大把時間沒事幹,國家和民眾才會高度一致,把時間投入到這種熱鬧,可發洩精力,又可以解決民眾暴力情緒的群體性對抗項目上頭。

但擱到東亞中日韓,那就不行了。中日韓都是工業化國家,玩的是靠勞動致富的套路。他們既不能像歐洲那樣,靠祖宗積德有老本可吃;又沒衰到像拉美一樣,工業化失敗,想靠勞動致富而不可得。

所以對中日韓來說,成年國民的最主要去向,當然能創造社會財富的正規工作上頭。至於青少年,那還用說,當然是受教育、學習正經知識——畢竟工業化需要的是有知識的人力資源而不是簡單的人口,不好好接受教育,知識又從哪兒來呢?

至於足球?這玩意既不當吃又不當喝,跟財富創造沒有半毛錢關係。而且東亞工業興興向榮,又不需要靠足球來維穩,純粹就是個娛樂大眾的工具而已。就這麼點娛樂價值,如果像藝人那樣,只需要挑一些長得漂亮嗓子好的人來幹,不需要耗費太多人力,那玩玩倒也無所謂。但問題是足球這個玩意,要崛起就需要龐大群眾基礎——換句話說,得讓舉國男人都天天泡在球場上。這個東亞國家誰受的了?你們全踢球去了,那誰還去工廠、辦公室幹活?

這就是東亞足球玩不起來的原因——中日韓既沒有喪到像南美那樣,只能破罐子破摔;又沒有發到像歐洲那樣,靠祖宗的家底就能享受美好生活;這種情況下,競技體育這玩意,要想出頭,要麼只能靠舉國體制,找些人去專門整那些稀奇古怪的冷門項目——比如女子舉重什麼的;要麼高度依賴個人天賦,某個領域突然出現了個天才,挑出來好好培養;至於足球這種需要廣泛群眾基礎的群體性對抗項目,那沒辦法,東亞人口雖多,但都有正經事兒給他們安排,實在是玩不起。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講中國足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而在中日韓中,日本和韓國發跡較早——這一方面意味著他們能提供更好的硬件環境和更科學的訓練體系;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他們更早觸及經濟發展的瓶頸,正常行業已經形成壟斷式的體系,缺乏足夠上層空間,階級固化。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足球本身的環境,還是民眾將足球作為一種改變命運的途徑的慾望,都要稍微強一點。

而中國,發跡較晚,所以足球這個圈子本身環境較差;再加上中國社會固化還不明顯,依然有大量行業充滿機會,能夠改變人的命運,所以即便是少時顯露出足球天賦的人,他也未必一定要以此為職業,而是可以通過其他行業,實現自己的個人成功——畢竟前文說了,足球這行當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萬一沒練出頭,出來後文化知識多半也廢了。所以這種玩意,僅僅當個興趣還好說,可要把它當成出頭的唯一指望,風險實在太大,以中國現在的發展態勢,實在時犯不著——而僅這一條風險,就足以將絕大多數的足球苗子,扼殺在搖籃中。

綜上所述,中國足球之所以垃圾,既有我們看到的那些表面性、技術性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和咱們的國情相關的。中國的文明發展階段,既不像拉美那樣毫無希望,但也沒到歐洲那樣可以痛快逍遙(當然他們也逍遙不了多少年),所以足球這種運動,甭管你多麼喜歡,但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具備那麼廣泛群眾基礎的。真想要中國足球屹立世界之巔,那無非也就是兩種選擇——要麼就自己國家喪到拉美那地步,讓足球在娛樂之外,還成為社會維穩的工具;要麼就發達到歐美那樣,能夠閒的沒事兒照樣不耽擱你有滋有味的生活。至於哪一種,那就看大家的選擇,和國家的造化了!

本文為雲石論天下系列第1922節。喜歡的朋友,請用微信關注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系列原創文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