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礦行業哀鴻遍野,地礦單位和地礦人的出路在哪裡?

經濟 三農 環境汙染 能源 洲際礦山 2017-05-13

自2012年開始,地礦行業進入調整下行期,表現最明顯就是地礦單位轉型改革,國家投入減少,近3年年均降幅在10%左右,項目大幅縮減,地礦單位和地礦人收入減少,發展前景不容樂觀。未來5-10年地礦行業形勢如何?地礦單位和地礦人該如何應對?

地礦行業哀鴻遍野,地礦單位和地礦人的出路在哪裡?

一、未來5-10年地礦行業發展趨勢

在當前地礦行業大轉型和大變革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清晰知曉地礦行業發展趨勢,即什麼是不變的,什麼是變化的,才能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據分析,未來5-10年地礦行業有“六不變六變”。

二、六不變1、地礦行業對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先行性地位不變

沒有礦石原料,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就是空中樓閣,沒有地質資料和工程勘察先行,工業和基礎建設就無法開展;

2、經濟社會發展對地礦廣泛強大需求不會變

在傳統應用和需求基礎上,未來國家能源安全、生態文明建設、防災減災、新型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設、海洋強國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等許多領域對地礦需求強勁,尤其是"一帶一路"帶動國際地礦需求更廣泛;

3、地礦行業長期向好基本面不會變

地礦行業既是國民經濟基礎,又需求廣泛強勁,長期向好不會變;

4、地礦單位改革不會變

中國從事地礦行業的有地質、有色、冶金、石油、煤炭、建材、化工、核工業、武警黃金、海洋、輕工、石化等單位,條塊分割,80%為國家財政和國企投入,體制機制僵化,地礦單位縮減整合、引入商業投入、調整考核激勵機制等改革勢在必行;

5、地礦單位和個人核心競爭力要求不會變

中國地礦單位有幾千家,地礦從業人員超百萬人,而美國地質調查局只有近400個辦事處,從業人數1萬多人,未來中國地礦單位關停和裁員是必然選擇。要想生存和發展,地礦單位和個人沒有核心競爭力怎麼行?

6、地礦市場化和互聯網不會變

國家減少地礦投入,地礦單位從市場要收入要效益,市場化才是發展正道;信息化時代,沒有互聯網+就意味著落後,就沒有前途。

三、六變

1、資源地質從傳統固體礦產向清潔能源和戰略新興礦產轉變

清潔低碳能源需求持續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加大鋰、鈷、稀有金屬、稀土金屬、晶質石墨等新能源、新材料礦產勘查力度,鐵、銅、鋁、鉀鹽等緊缺大宗礦產雖然需求增速放緩,但需求總量仍處於高位並保持較高對外依存度,需加強國內優質資源勘查力度;

2、由地質勘查單一產業向“大地質”多產業轉變

在傳統地質找礦基礎上,向測繪、工勘、水工環、地災防治、城市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汙染土地治理、環境保護等眾多新興地質技術服務領域拓展,從單一礦產勘查向礦業諮詢、辦證、開採、加工、銷售、管理、融資等礦業開發全產業鏈專業服務轉變;

3、由淺部向深部轉變,由陸地向海洋轉變,由境內向境內外並舉轉變

隨近地表礦床發現率快速下降,向地球深部尋找更多資源已成為全球礦業發展趨勢,地質找礦由淺部向深部轉變;近年來,海洋資源和海域管理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重要,地位不斷提升,地礦工作重心逐步由陸地向海洋發展;地礦單位由境內向境外發展,在國外建立資源勘查與開發基地,緩解國內資源供應緊張局面,同時擴展視野,促進地礦單位自身改革與發展;

4、由以採集數據提供地質報告向大數據挖掘提供解決方案轉變

地礦企業一般地質數據零散且沒有電子化,只用於地質報告,必須向電子化集成挖掘數據潛力提供解決方案轉變,讓單位擁有在線和離線數據管理能力和控制權,並將數據實時激活運用到諸如礦產開發、工勘、水工環、地災防治、城市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汙染土地治理等市場;

5、由簡單市場化向深度市場化轉變

地礦單位一般只有地質勘查、工勘、水工環等領域簡單市場化,立足地質專業,向礦業諮詢、開採、加工、技術服務等全產業鏈深度市場化少,向農業地質、旅遊地質、汙染土地治理、城市地質等大地質領域深度市場化少,必須由簡單市場化向深度市場化轉變;

6、由簡單電子化向互聯網轉變

電子化辦公不等於互聯網,互聯網的速度、廣度和資源整合力度是現行地礦行業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地礦行業必須 互聯網,向互聯網 轉變。

四、地礦單位怎麼辦?

地礦行業哀鴻遍野,地礦單位和地礦人的出路在哪裡?

1、樹危機意識,早定思路

危機就是轉機,思路決定出路。在當前地礦行業下行形勢下,地礦單位一把手必須居安思危,必須清醒認識地礦行業未來5-10年發展趨勢,思考未來3-5年乃至10年地礦單位出路。沒思路就沒出路,沒思路原地打轉就等於沒發展,只能被淘汰;

2、提前佈局,做出特色

知曉地礦行業未來大勢,根據本地礦單位優劣勢,在保證現有收益基礎上,提前佈局未來,如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勘中心廣東總隊在原有地勘和工勘基礎上,向建材非金屬礦諮詢、辦證、開採、加工等全產業鏈發展;江蘇地礦局在江蘇8個省轄市建立地質災害應急地質環境保護技術中心,為地方地災排查和應急搶險提供技術支撐,成為地礦系統服務地方新名片;貴州地礦局參與貴州省旅遊資源大普查,將普查成果與現有旅遊資源開發和脫貧攻堅、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編制旅遊和溫泉產業發展規劃,並系統組織開發、包裝和推介,打造旅遊扶貧新樣板;

3、打造核心競爭力

幾乎所有地礦單位都在做地勘和工勘項目,基於區域和行業保護限制,還有市場還能生存,但未來當大家都市場化後,競爭就會加劇,地礦單位必須思考本單位的地勘和工勘優勢何在?是技術?是規模?是價格?或是除地勘和工勘外,還有其它如農業地質、旅遊地質、汙染土地治理、城市地質和海洋地質有核心競爭力?

4、公益二類股份制

地礦單位要麼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國家財政全撥款;要麼是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國家財政部分撥款,通過市場自己補收益。對於二類事業地礦單位,要逐步股份制,以解決主要領導和核心員工長遠發展收益和動力問題,否則員工沒有合理收益激勵,領導缺乏長遠奮鬥保障,單位發展是空話;

5、擁抱互聯網

4月25日,馬雲在聯合國總部講,“如果你的業務不與互聯網相連,你的公司也沒什麼希望了。”對於地礦單位,無論多難,都要觸網,都要 互聯網。

五、地礦人怎麼辦?

地礦行業哀鴻遍野,地礦單位和地礦人的出路在哪裡?

1、堅定信念,堅守專業

地礦行業目前在下行,這只是暫時的。地礦行業不會消失,也絕不會長久不景氣,因為地礦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基礎先行地位不會變,經濟社會發展對地礦廣泛強大需求不會變。作為地礦人,必須堅定信念,堅守專業,不要隨意改行,不要隨意改專業。不論行業如何不好,總有人賺錢,這其中關鍵在怎麼想怎麼做;

2、培養複合能力

地礦人不僅要懂地質、礦業,還要懂市場,懂營銷,管理崗位還要懂管理,會寫作,會交往,有多項能力,有真才實學,成為複合人才,才能應對得了未來發展需要。過去僅僅懂專業,會技術,經常出野外,面對大山和礦石,相對封閉,對市場非常陌生,技能單一,遠遠不能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跟不上社會發展步伐。曾有野外10年地質工作經驗高級工程師,礦老闆諮詢鈉長石陶瓷用指標和作用,根本答不上來被笑話就是例證;

3、做好人

人做好了,不成功是暫時的,不會做人,成功是暫時的,充分闡釋了做人對事業成功的重要性。做礦既要理順內部開採、加工、運輸、檢測、銷售等各個環節,又要理順外部村民、政府以及黑社會等各種關係,所謂紅白兩道都要懂都要處理好關係,內外順暢才能正常生產,正常運作。因此,做礦對人要求比一般企業老闆要高,地礦人對人性要有更深理解和把握,並運用執行到位,做好人,贏得所有內外各個環節支持和幫助,才能做好礦;

4、敢闖敢幹

列寧曾說過:“一個成功的革命實踐勝過一千打革命綱領。”作為地礦人,只要專業好,做人好,就要發揮出野外能吃苦能耐勞的精神和勇氣,敢於闖市場,敢想敢幹,可以去開礦,可以去賣礦,可以去做礦產勘查,可以去做工程勘察,可以做汙染土地治理,可以去做環保,可以去做材料,等等等等,成功大有人在,即使不成功,也可積累經驗,下次再來;

5、不斷學習

毛主席說過:“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尤其是當今日新月異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的今天,不斷學習才能滿足工作要求,才能趕上時代步伐,不至於落後。我們工作後才知道學校所學知識的有限性,書本只能是原理和基礎,應用中的細節和深度要再學習,這還是對我們所學的專業才敢這麼說,更遑論我們沒有學的市場、銷售、管理、財務等了,所以更應該不斷學習。

準確掌握地礦行業“六不變六變”發展趨勢,堅定信心,調整思路,找對路子,地礦單位和地礦人一定會把握髮展關鍵問題,贏得光明未來!

來源:礦材網

原標題:地礦行業下行,地礦單位和地礦人怎麼辦

作者:張平

洲際礦山已獲得授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