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調發展 淄博市迎來重大機遇

經濟 投資 金融 能源 掌中淄博 2017-04-25

——寫在淄博入選全國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之際

記者周榮順 邢菲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國家開發銀行聯合下發《關於支持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的通知》,在全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中確定12個轉型力度大、基礎條件好、改革創新實、示範作用明顯的城市(經濟區),建設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我市位列其中,成為山東省唯一入選的城市,此舉標誌著我市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

在“示範區”申報創建工作中,我市以龍頭骨幹企業和特色產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建設創新平臺和創新聯盟、推進城市綠色轉型、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等做法和成效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高度評價,從全國19個申報地區(29個城市)中脫穎而出,不僅成為山東唯一,而且以全部申報城市第一名的成績通過國家評審論證,並應邀在全國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地廳級幹部培訓班上介紹了經驗做法,成為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標杆和表率。

入選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將享受哪些政策紅利?這是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內容。通過對《通知》的解讀,記者梳理出以下方面的內容:

此次是國家確定的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有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已初步確定了在產業、創新、投資、金融、土地等六大方面對“示範區”建設的支持政策。

產業政策方面,有關部門擬支持“示範區”對接“中國製造2025”,規劃建設製造業創新中心。創新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將支持“示範區”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水平創新平臺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金融政策方面,國家開發銀行將加大對“示範區”重點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在融資總量、授信准入、產業投資基金等方面予以傾斜。土地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將支持“示範區”所在城市納入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開展工礦廢棄地復墾和再利用,並支持示範園區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三規合一”。投資政策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在中央預算內投資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示範區”內的示範園區和重點園區建設,此外,城區老工業區、獨立工礦區改造和東北振興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專項補助資金也將向“示範區”傾斜。

同時,《通知》還對各“示範區”下一步重點探索示範領域分別提出意見和要求,淄博市的重點探索領域包括建材、化工、裝備製造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和延伸產業鏈,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加快新材料、醫藥、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發展,通過科技創新培育新技術新產業和新業態,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建設、提升園區(集群)協同創新公共服務能力等有效途徑。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我們希望首批示範區在已取得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培育新動能等領域探索經驗,為全國同類城市提供示範和借鑑。”

優化提升:老工業城市浴火重生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此次淄博成功入選國家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是國家對淄博成功破解老工業城市發展瓶頸,在轉型發展中取得顯著成就的高度認可。

作為依託資源開發興起的老工業城市,淄博工業曾有著輝煌的過去,創造過無數個新中國第一。但是,由於發展方式粗獷,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淄博產業衰退、環境汙染等問題異常突出,一度面臨“礦竭城衰”的嚴峻形勢。在困難面前,全市上下主動作為、自費轉型,趟出了一條老工業基地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轉型振興之路。

特別是近年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與老工業基地轉型深度耦合的特殊局面,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轉調發展的系列決策部署,牢牢把握“一個定位、三個著力”總體思路、“四位一體、組群統籌、全域融合”城市工作思路、“建設現代化組群式大城市”奮鬥目標,以及“十個新突破”工作重點和“六個幹”的工作要求,堅定不移地推動老工業城市經濟轉型和城市轉型,取得了顯著成效。

圍繞破解產業結構層次偏低難題,著力建設工業強市,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實施傳統產業提升工程,近5年完成技改投資5178億元,實施高新技術產業“鑄鏈”工程,打造26條創新產業鏈,組建26家創新聯盟,集聚502家企業和169家科研支撐機構,推動新材料、生物醫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產業增速保持在1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佔比達到33.1%。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2萬億;擁有15家經濟園區,依託園區形成1個千億級高分子材料產業集群,以及健康醫藥等1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市研發經費佔GDP比重達到2.2%,萬人發明專利9.7件,創建為“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建成省級以上研發平臺304家,院士工作站75家。打造了機電裝備、功能玻璃等一批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專業化產業基地,形成“產業研究院+孵化器+產業基地”的創新發展模式。

聚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激發內生髮展活力。出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意見》,以及“工業強市30條”、“創新發展30條”、“雙創16條”、“金融改革20條”等政策,形成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統領的較完善的“1+6”政策支持體系。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抓住機遇:打好“示範區”建設攻堅戰

入選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淄博將如何吃透政策精神、挖掘自身優勢,種好這塊“試驗田”、打好“示範區”建設攻堅戰?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下一步“示範區”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向智能化、服務化、集群化、綠色化方向邁進,打造體制健全、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為全國同類地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水平探索可行路徑、提供示範借鑑。

按照我市初步擬定的“示範區”建設方案,我市將以此次入選為契機,抓住政策機遇,使產業結構層次、科技創新能力、產業集約集聚發展水平、綠色低碳發展水平、發展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具體而言,將著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轉型發展新動能。擺脫傳統路徑依賴,積極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加速向全面創新轉型。重點實施好創新型企業培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工程,推動老工業城市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快車道。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倍增翻番,統籌推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建設特色鮮明的中國新材料名都、國家健康產業谷、國家機電裝備製造名城、山東節能環保產業高地、山東電子信息產業強市。

做大做強園區經濟,培育優勢產業集群。以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淄博經濟開發區兩個示範園區為重點,加快齊魯化工區“一區四園”、淄博新區、主城區南部區域、文昌湖旅遊度假區等重大生產力佈局調整,強化“全市一盤棋”產業佈局統籌。

推進生產方式綠色轉型,轉入全面綠色發展軌道。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嚴格淘汰落後過剩產能。加快推進能源結構調整,高質量完成綠動力提升工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積極發展低碳經濟,爭創國家級低碳技術創新平臺。加快推進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根本性改善。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激發轉型發展活力。圍繞制約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發揮好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積極轉變政府職能,以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為主要突破口,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大財稅金融和投融資模式創新力度,推動產業和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優化升級。

在此基礎上,到2025年,實現淄博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產業邁上中高端水平,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和發展方式,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材料、生物及醫藥、先進裝備製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在實現現代化進程中走在全國全省同類型城市前列。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號角已經吹響,藍圖已經繪就,藉助入選國家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的東風,淄博轉調發展將迎來又一個燦爛的春天。

責任編輯 畢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