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狀經濟如何向先進製造業集群轉型升級

經濟 技術 人力資源 金融 同花順財經 2019-07-08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蓬勃興起,產業生態和集群網絡逐步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塊狀經濟是指在一定地域內圍繞某一特定產業,大量企業和相關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協作形成的區域經濟組織形式,是產業集群的初級形態,屬於產業集聚的範疇。

作為我國民營經濟高度發達的浙江地區,多年來依靠塊狀經濟生成、發展和轉型升級,支撐了區縣和鄉鎮產業的集聚發展,帶動了區域經濟快速增長,形成了具有市場化、民營化與原生態等特質的塊狀經濟。新時代背景下,塊狀經濟仍面臨產業層次低、組織結構鬆散、創新能力薄弱和開放性不足等問題,已難以適應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亟待向先進製造業集群轉型升級。

路徑一:構建“縱向協同、橫向聯合”的企業協作網絡,提升區域組織密度和強度。

“塊狀經濟”作為企業空間集聚發展的一種組織形式,同強調高度網絡化的集群相比,企業間組織網絡相對鬆散,企業等主體多呈現單向聯繫,雙向互動交流少,組織密度和強度相對較低,不利於區域內產業的發展壯大。加快“塊狀經濟”向先進製造業集群轉型升級,需要推動區域內形成上下游企業縱向協同的主產業鏈,加快產業延伸,積極拓展新產業鏈,推動各產業鏈內企業和各產業鏈之間橫向聯合,最終形成複雜的、縱橫交錯的企業協作網絡。

路徑二:營造“知識動態溢出、技術高效擴散”的區域創新生態,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塊狀經濟”通常追求由企業集聚帶來的規模經濟,往往忽視技術創新、尤其是自主創新的內生作用,使得區域創新創業氛圍較為沉悶。加快“塊狀經濟”向先進製造業集群轉型升級,需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引導集群成員間建立集群學習、知識擴散、技術外溢等機制,推動單一線性的個體創新走向網絡化的集群創新,推動集群創新要素的自由流動、互動共享,營造“知識動態溢出、技術高效擴散”的區域創新生態。

路徑三:打造“自由流動、開放包容、合作共享”的區域合作平臺,提升要素支撐能級。

“塊狀經濟”作為一種半封閉的專業化產業區,產業往往依託一縣一鄉等資源要素,缺乏要素統一市場,產業發展與城市功能耦合不緊密,要素間自由流動差,難以形成資源共享。加快“塊狀經濟”向先進製造業集群轉型升級,需要推動產業與技術創新、金融服務和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推進城市功能定位與產業集群發展協同匹配,發展壯大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積極打造“自由流動、開放包容、合作共享”的區域合作平臺。

路徑四:創新“自發治理為主、公共治理為輔”的集群治理機制,推動行業自組織發展。

“塊狀經濟”憑藉其市場化、民營化與原生態等特質,區域內產業自發形成、發展、壯大,奠定了行業自組織發展的基礎。加快“塊狀經濟”向先進製造業集群轉型升級,還需要完善為保證集群整體利益最大化而存在的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內生性協調機制,處理好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的關係,重點聚焦市場“守夜人”的政府及部門公共治理、發揮“橋樑”與“樞紐”作用的集群行業自治以及企業層級治理和行業隱形規範,創新“自發治理為主、公共治理為輔”的集群治理機制。

來源: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網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