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 去日本,為什麼最應該去京都?
  • 跟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賞櫻
  • 審美的極致:京都代言人谷崎潤一郎
  • 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是怎麼來的?

打開一扇文藝的大門,用更高級的玩法探索日本之美。

有一句話是: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這句話大家都知道,講的是看書和旅行,正好,這兩件事也是我最熱愛的。

閱讀是一種靈魂旅行的方式,同時,旅行也是一種閱讀世界的方式。

所以,想對一個地方瞭解地更深入一點,就讀讀關於這個地方的著作。想對一本名著更感同身受,那麼就到它提到的地方去看一看。

這種玩法呢,可能也不算太新鮮,但是真正能沉下去做到的人呢,確實也不多,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能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幾本我看過的書,再聊聊一個和我們比較近,現在辦簽證也很方便的目的地——日本。

這次我只講一個地方,就是京都。

1

去日本,為什麼最應該去京都?

一般來說,人們第一次去日本,都要去東京和大阪。京都呢?有時間也會去一趟,沒時間就不去了,或者就說有的旅行團,就是從大阪坐JR特急去京都,住都不住當天就來回。

其實,我覺得要去日本,最值得去的就是京都。我第二次去日本就是在京都呆了5天,其他什麼地方都沒去,還覺得時間太短了。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京都御所後花園

為什麼要去京都呢?中國的古典美,可能大家就需要在唐詩宋詞裡找了。即使像我居住的杭州,已經算是比較具備古典美的了,但是古典的是風景,而意境和氛圍已經比較現代的了,人是現代的,商店是現代的,物件是現代的,心情是現代的,即使建築是仿古的,裡面的感覺也都是現代的。

而我在京都,卻可以找到唐宋的古典氛圍。比如說“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的景象,在京都很多古寺都能找到。還有王維詩裡寫的“日暮掩柴扉”“倚杖柴門外”的柴扉,還有竹籬茅舍,在中國基本找不到了,在京都卻到處都是。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南禪寺內

而且,在京都,在清水寺門口附近的三年阪,二年阪,你看到的店都是老的 ,做著些很傳統的東西,有吃的有用的,很多人也穿著和服走動,給人的感覺,不像中國所謂的一些仿古街這麼假,而是非常的真實,就像回到了古代一樣。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三年阪

日本人雖然很崇尚中國的古典美,但是日本人的審美和中國人的審美卻有不同的傾向。

要去日本旅遊,欣賞日本文學,就要對日本人的審美有一些瞭解。

日本人崇尚潔淨,簡潔,樸素,你可以從無印良品等日本品牌可以看出一點。另外日本人崇尚悲劇美,從日本人喜歡櫻花就可以看出。

日本萬葉時期受中國影響,大多詠的是梅花,以至梅花成了花的代名詞。進入平安朝以後,梅花的地位就漸漸被櫻花取代,現在在日文中,“花”這個字單獨用時如果沒有特指,就是指櫻花。

日語裡的“花見” (はなみ) 是日本的一種民間習俗, 意思即“賞花”,那麼花見的意思如果沒有特指,就是賞櫻。這其實也透露了一個審美導向,中國人更欣賞“凌寒獨自開”生命力頑強的梅花,而日本人更心儀短暫而脆弱的櫻花。

中國人也喜歡櫻花,但大多數人更喜歡盛放時,如雲蒸霞蔚那種盛況,比如杭州的太子灣公園,櫻花盛開時都是人山人海。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杭州太子灣

而很多日本人喜歡櫻花,是因為櫻花凋謝時的悲涼更能觸動他們的心絃,很多人藉此抒發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懷。這是一種以悲劇為基調的凋零美、悽清美、蕭疏美、枯淡美、寂寞美。

追索其根源,這很可能是因為受佛教思想、尤其是禪的影響,它直接影響了日本人的生命觀,使得大和民族對生命的本質有一種特別深刻的自覺,認為衰亡就是生命的本質,文學藝術也是在時刻把握這一本質,從中感受到人生況味。

所以日語裡發明出一個詞,叫做一期一會,這是日本茶道文化裡發展出來的,意思是指,一生只能遇到一次的唯一的人或事物。這是佛教裡“無常”的思想,也就是人生及其每個瞬間都不能重複。

“一期一會”提醒我們要懷著鄭重和珍惜的心情,面對每個瞬間的機緣,不管是喝茶、是賞花,還是人和人的相遇。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伏見稻荷大社

日本的大多數文學作品也反映這種審美觀。

2

跟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賞櫻

如果說起日本文學,就要說到川端康成,對於中國人來說,他也非常有名,因為他是日本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也是亞洲的第二位,亞洲第一位我們中國人也很熟悉,他也來過中國,就是印度的泰戈爾。

川端康成在日本文學史上曾經屬於一個流派,叫做新感覺派,雖然受到西方現代派文學很大的影響,但是他們最後煥發出來的卻是日本傳統文化裡很深的一個東西,叫做物哀文化。

關於物哀,簡單說來,就是一個人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對於現實世界一種非常微妙非常纖細的感受。日本文化一直是非常重視個人主觀感受的,從最早的《源氏物語》和《枕草子》就有,到了川端康成這裡得到了發揚光大。

川端康成的家庭生活很不幸,他所有的家人,在他16歲之前全去世了,按照父親、母親、姐姐、奶奶、爺爺的順序。川端康成在16歲日記這篇文章寫到:祖父與世長辭,16歲的我變成了沒有一個親人並失去家庭的人。他很孤獨,這給他的文學定下了一個基調,就是悲哀,淒涼和虛幻的美。

川端康城有一本代表作,叫《古都》。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這本小說寫的是一對姐妹失散,然後又重逢的經過。其實呢,小說的主角不僅僅是這對姐妹,更是京都這座城市。古都,就是京都。

《古都》在故事情節裡,時時刻刻都穿插著對京都的描寫,包括我們現在去的著名景點——祗園,清水寺和裡面的大舞臺,八阪神社,西山,嵐山,嵯峨野,青蓮院、鞍馬寺……也寫了在裡面舉辦的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動——祗園祭、葵祭、時代祭等等,還有四季的景色變化,可以說是一幅幅流動的京都風景和風俗畫,也是京都最好的廣告。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嵐山天龍寺

在寫《古都》時,川端康成說:“想寫一篇小說,藉以探訪日本的故鄉”。之後在隨筆中又提到:“京都是日本的故鄉,也是我的故鄉。”以此可見,京都是日本美最集中和最傑出之地,也是日本文化的起源和繁盛之地,被稱為“真正的日本”,是日本人的精神家園。

我們也當然也可以跟著川端康成賞櫻,這本書一開頭,是一位愛慕女主人公千重子的男青年真一,他邀請千重子去平安神宮賞櫻。

平安神宮位於京都的中部靠東,離大家比較常打卡的景點南禪寺、還有大家比較喜歡去賞櫻的哲學之道都不遠。 平安神宮中國遊客一般去的不多,但這裡卻對日本人有特別的意義,是在1895年為了慶祝奠都平安京1100年而興建的。整座神宮有著明顯的唐代中國建築的風格。每年也會有很多日本新人在這裡舉辦婚禮儀式。

在日本20世紀的文學名著裡,感覺日本人心目中最正宗,也是最愛去的賞櫻地點就是平安神宮,準確的來講,是裡面的神苑。

川端康成的《古都》對這裡的櫻花描述很多。

進入神苑,看到紅色垂櫻,千重子說,“這一帶兒的花兒,我最喜歡這種啦。”真一就說“仔細一看,它確實是女性化啊不論是垂下的細枝,還是花兒,都讓人感到十分溫柔和豐盈……”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平安神宮垂櫻

還有這麼一句:眼前展現一座明亮的庭院,池邊的紅色垂櫻倒映在水中,悽美無比。

請注意,這裡形容櫻花的不是美麗,柔美,嬌媚,而是悽美,這就是日本審美的傾向,川端康成也是這個審美的表達者。

川端康成的筆下有一種憂傷、纏綿的那麼一種美,這在他的《古都》、還有《雪國》裡都有標誌性的體現。

川端康成的這種審美這種傾向還不算很極端,如果說極端,或者說的更好聽一點,叫極致,那就要提到谷崎潤一郎。

3

審美的極致:京都代言人谷崎潤一郎

山口百惠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位日本女演員,年輕一點的人大概沒怎麼看過她的電影,我打小就很喜歡她,也很喜歡她的電影,她演的都是一些悲劇角色,很悽美的那種。

其中,最悽美的那部電影,注意哦,不是最悽慘,而是最悽美,所以這個美是很關鍵的,那部電影叫做《春琴抄》。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春琴抄》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女主人公叫春琴,長得非常漂亮,是一個做藥材的富商的女兒,但是小時候因為得病失明瞭,從此發奮學習三絃琴,彈琴彈的很好。她性格有點古怪,有潔癖,雖然看不見,卻非常注重儀容,每天要梳妝打扮,請了一個男僕人,比她大4歲,叫佐助,是三浦友和演的,每天照顧她的起居裝扮。佐助對春琴非常愛慕,但兩人的關係在明面上是嚴格的主僕關係。有一次,春琴不幸被壞人襲擊,毀容了。然後她對佐助說:“佐助,我被弄得不成人樣了,別看我的臉哪!

那佐助怎麼做呢?你根本想不到,為了服從春琴,為了讓春琴沒有顧慮地讓他永遠陪伴照顧,當然也為了在心裡永遠留住春琴的美,佐助居然把自己眼睛刺瞎了。

刺瞎眼睛之後,佐助說:大家都認為眼睛失明是不幸,但是我刺瞎眼之後,我覺得我反而能看到很多我沒有瞎之前看不到的東西。春琴的容貌之美已經深深地刻在我心裡。春琴的手是那麼嬌嫩,肌膚是那麼潤滑,嗓音是那麼優美,這都是我瞎了以後才能真正認識到的。

就是這麼極端,所以,也有人把谷崎潤一郎的文學稱為惡魔主義。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從這一個角度來說,日本的審美其實也是一種感官審美,就是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等等這一切綜合起來的美。而《春琴抄》也從一個極致的角度寫出了這種感官之美,所以,也有人說,谷崎潤一郎的小說,沒有社會意義,只有審美意義。

這種說法可能是一種批評,覺得比較膚淺,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也是一種純粹,感官審美到達了極致,就是一種唯美主義。所以,也可以說,谷崎潤一郎是探索美探索到極致的一個小說家。

從我自己來說,我更喜歡的是谷崎潤一郎的另一部不太極端的小說,也是他最長的一部小說,叫做《細雪》。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和他的其他作品比起來,《細雪》是非常現實主義的作品,這是一部端莊的喜劇,優美,輕巧,溫暖,帶著一點嘲諷,又有著東方含蓄的美學和美德。

這個故事講的是,關西上流社會四姐妹的故事,主要是以四姐妹裡的三妹——長得清秀、性格文靜的雪子的相親故事為主線,展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社會觀念。

這本書很有意思,看起來也很輕鬆,是名著版的催婚+大齡女恨嫁,也有點八卦。

雖然雪子和她的姐妹沒有住在京都,但是她們每年都要去京都賞花。

書裡有這麼一段:

櫻花季節一到,京都方面就有信來通知哪幾天花開得最好看,照說蘆屋當地也有櫻花,坐上電車,從車窗望出去,哪裡都可以看到,並不是只有京都才有櫻花。但是,對於幸子(二姐)來說,鯛魚如果不是明石出產的,就不好吃;櫻花如果不是京都的,看了也和不看一樣。

然後書裡也寫到她們去平安神宮賞櫻,裡面的櫻花不止剛才照片裡那種垂枝紅色八重櫻,也有我們最喜歡,也是最常見的日本櫻花。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平安神宮日本櫻花

書裡還寫到,把其他地方的櫻花賞過之後,一定要到這裡來,作為賞櫻的最高潮。

京都是谷崎潤一郎最喜歡的地方,同時也是他描寫最多地方,他去世後也安葬在這裡。谷崎潤一郎是最喜歡住的地方,是他在京都的故居潺湲亭,只是,這個地方只能在指定的時間參觀,因為已經被一家公司擁有。

4

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是怎麼來的?

三島由紀夫也是一個非常極致的作家。

中國有一個翻譯家,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叫林少華,他以翻譯村上春樹的作品,特別是早期作品比如《挪威的森林》出名,林少華也是研究日本文化的專家,他說:

日本審美有兩個極端。一個是三島的金閣寺:太美了,得把對方毀掉;另一個,就是谷崎潤一郎春琴抄:太美了,得把自己毀掉。如果說中國審美崇尚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日本則是樂而淫哀而傷;中國是發乎情止乎禮義,日本則是發乎情止乎情。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金閣寺是京都著名的寺廟,如果你在京都紀念品商店,基本到處都是它的形象,金光燦燦的。金閣寺的正式名稱是鹿苑寺,建於1379年,原為足利義滿將軍的官邸,他死後才改為禪寺。小時候看的動畫片《聰明的一休》,金閣寺也經常出現,那個老是和一休鬥智鬥勇的將軍,就是幕府將軍足利義滿。

“金閣寺”一名源於足利義滿修禪的舍利殿,因為它的外面全部以金箔裝飾,所以老百姓就管它叫金閣殿,寺院也因此被喚作金閣寺。

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金閣寺已經不是原來建的那個了,1950年,舍利殿因為一名和尚——21歲的見習僧人林承賢放火自焚而完全燒燬,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重建的。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金閣寺

金閣被燒這件事情在當時讓大家震驚了,因為這一件日本國寶剛躲過二戰,卻在戰後被人燒掉了,真是太可惜了。金閣寺被燒掉極其讓人遺憾,但是這件事卻成就了一位日本作家,他就是三島由紀夫,因為他就是把這件事作為題材,把這個燒金閣寺的和尚作為主角,寫出了一部世界名著,就叫做《金閣寺》。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在這本書裡,主人公也就是最後燒掉金閣的這個和尚,自始至終都在深切地感受著金閣的美,同時他也一直在思考金閣的美到底有什麼意義,和自己,和世界到底有什麼樣的關聯?

這也是三島和其他日本文學作家不同的地方,其他作家寫感受,寫體驗寫的非常感性,非常細膩,把人帶到現場,充滿了各種細節,但是理性思考就不太夠,有點單薄,但是三島由紀夫就情理兼重。

雖然這個和尚最後把金閣寺燒掉,讓人感覺非常極端,非常狂熱,但他是經過不斷的理性思考的。

三島雖然寫作時重視理性,但是他也非常極端,他曾說過一句話,“美人就應該夭折,客觀地感到美的只限於年輕之時。因此如果人沒有等待老醜和自然死亡的思想準備,就應該儘量早死。”

他自己也是這麼做的,他在45歲時就切腹自殺了,就像《金閣寺》裡那個和尚為了留住美,為了不讓自己被美控制,把金閣寺在最美的時候毀掉了,三島由紀夫也在人生最美最盛年的時候,把生命終結了。

或許有點病態,但也是一種對美探索的極致。

在去京都親臨其境之前,我看到過很多金閣寺的照片,三島由紀夫這本小說對於金閣寺的描寫也是全方位,非常充滿畫面感,但是呢,我覺得金閣寺不太符合日式低調的審美,它金光燦燦的外表多少有點俗氣,而且放在自然風景裡,好像有點假。

但是即使看到了這麼多美圖,經過了這麼多想象,等到金閣寺真的到了我眼前,我還是被深深震撼了。

感覺它真的很強悍,它的美是壓倒性的。甚至於,鏡湖池的每一條波紋,每一塊石頭,每一棵松樹,每一叢菖蒲都美輪美奐,好象特別為金閣寺而設。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金閣寺

引用三島由紀夫在書裡的原話:

“看來夢想孕育的東西,一旦經過現實的修正,反而要來刺激夢想。我已不再在矚目的風景和事物中追尋金閣的幻影了。金閣漸漸變成了深刻、堅固、實在的物體。它的一根根柱子、花頭窗、屋頂、屋頂尖上的鳳凰等,都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彷彿伸手可及似的。它的纖巧的細部和複雜的全貌相互呼應,只要取出任何一部分,金閣的全貌就會響徹宇宙,恍如響起音樂的一小節,整個樂章就會流瀉出來那樣。”

我覺得,人的一生一定要去親眼看一次金閣寺,因為,它的美不屬於這個世界。而且,在看了三島的《金閣寺》後,你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京都是一個非常博大精深的去處,一次肯定是不能夠窮盡,所以需要一次又一次來到這裡,體會風景,體會文學,體會人生。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我的新書《不完美,更幸福——跳出家庭與事業平衡的陷阱》目前正在噹噹、京東和天貓店熱銷中。

去日本,為什麼首先要去京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