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系統怎麼做新零售?在系統設計中我們走過的彎路'

京東商城 O2O 萬物嚐鮮節 市場營銷 設計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19-09-13
"

新零售概念是2016年左右才提出的,很多項目也都是剛開始實踐。但是隻要有業務開展就需要有系統支持,我們一開始沒有解決系統問題,線上和線下分別跑的不止兩套系統。最初訂單都需要人工流轉,在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走了很多的彎路。

"

新零售概念是2016年左右才提出的,很多項目也都是剛開始實踐。但是隻要有業務開展就需要有系統支持,我們一開始沒有解決系統問題,線上和線下分別跑的不止兩套系統。最初訂單都需要人工流轉,在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走了很多的彎路。

舊系統怎麼做新零售?在系統設計中我們走過的彎路

新零售大概有三種發展路徑:線上平臺向線下(京東、蘇寧、小米等)、線下商超向線上(永輝超級物種、百果園等)、新業態(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

筆者負責的項目屬於典型的“線下向線上”。公司是一個連鎖零售企業,在創辦初期就遇到了O2O的浪潮,開始嘗試做公眾號、微商城。

隨著線上的銷售額和銷售佔比的逐漸增加,公司戰略已明確要做線上業務,恰好又趕上了新零售概念更驗證了其正確性。

新零售發展路徑

1. 線上平臺向線下(京東、蘇寧、小米等)

經營線下零售門店是一個很複雜和瑣碎的事,大到選址、陳列、VI設計,小到各種證件的辦理、門店日常管理、水電暖等。

對於沒有線下經驗的互聯網企業來講完全是一個新的領域,所以在做實體店的項目大多是獨立運營,而阿里“零售通”和“京東便利”只做供應鏈自己不開店。

新零售是前置店倉,如果線上平臺和線下打通,那麼線上業務包括供應鏈和物流都需要調整,對現有線上業務影響極大。

所以線上平臺做新零售,不約而同都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並沒有真正打通線上和線下。

2. 線下商超向線上(永輝超級物種、百果園等)

新零售更適用於線下傳統零售向線上發展,從邏輯上講線下零售業做上線只需要有一個電商平臺就可以。

因為新零售是前置倉,所以整個供應鏈、物流的業務流程不需要做調整。只是每個門店新開了一個線上門店,門店可以接線上訂單就可以了。

線上對於門店類似於團購、外賣平臺,而新零售只是企業自建了這個平臺。

但是線下零售企業大多沒有“互聯網基因”,不知道從何入手,我們也因此走了很多彎路。

3. 新業態(盒馬、每日優鮮)

作為新業態如果有足夠的資本可以從頭設計一套新的系統和商業體系,不是本文要討論的內容。

一、滿足怎樣的條件才能稱為新零售系統?

從系統的角度講,真正打通線上和線下的產品並不多見。很多項目只是打著新零售的概念,做舊零售的事,線上線下是兩個獨立的業務部門在運營。

例如:筆者嘗試過小米線下實體店下單,在線上無法查到線下的下單數據,而線上訂單有專門電商倉發貨並不能到店自提,門店不是前置倉等等。

這些都表明小米線上和線下是獨立體運營的,或者說小米在做線下零售:兼顧銷售和體驗的功能,而不是正真意義上的新零售。

筆者認為新零售系統要統一業務、統一數據。類似於現在“中臺”的定義,一個系統要能支撐所有線上和線下前端的業務,這樣算正真的打通了線上和線下。

1. 統一會員管理

檢驗會員是否統一的簡單辦法:手機號在一個系統註冊後,可在其它任一系統登錄消費。只有線上線下會員統一,所有基於會員的運營才有意義(積分、等級、權益、用戶畫像、通知、推送等)。

2. 統一商品管理

線上線下有相同的SPU、SKU編碼,相同的SKU有相同的價格、屬性等。

商品統一是統一運營的基礎,商品不統一所有活動、訂單等也無法統一。

3. 統一庫存管理

因為前置店倉的原因,用戶在線上購買的應是配送門店實時庫存商品,不會遇到下單後庫存不足問題。

線上下單要及時推送到門店做處理,保證門店實際庫存的準確。

4. 統一訂單管理

線下訂單在傳統零售系統一般也只有積分功能,新零售可以給傳統的線下訂單賦能:晒單評價、在線申請售後、查看配送軌跡等等。

統一的訂單才能有完整的訂單流程,統一訂單中心也是財務統一核算、結算的的基礎。

(訂單流程詳見前文:《新零售:線下門店訂單流程》、《新零售:線上訂單流程》)

5. 統一支付中心

支付是否統一其實並不影響用戶下單,但是有統一的支付才能保證用戶在其他業務的統一體驗。

例如:售後退款,假設門店下單用的支付供應商和線上系統不同。如果用戶想在線上申請門店訂單的售後退款,那麼線上系統也需要對接線下門店的支付供應商退款接口,才能給用戶退款。這樣就增加了系統的複雜度。

6. 營銷活動

非特殊情況,線上線下的營銷活動要一致。商品活動和價格一致,是最基本的“用戶體驗”,傳統零售因為線下運營成本高於線上,所以會發生用戶到店線下“試穿”,回家上網下單的尷尬情況。

7. 優惠券通用

想象如果券不能通用,一個活動想讓用戶在線上和門店都能參與,需要給用戶發放兩種優惠券:線上專用券和門店專用券。

這樣運營同學又會遇到費用控制問題,用戶如果都使用了怎麼辦?是不是很糾結。

8. 統一配送管理

此處的配送只是從門店給用戶配送的“最後一公里”,不包含倉庫和門店間的物流配送業務。

配送是一個獨立的產品線,有“配送App”給配送員使用。不可能讓配送員裝兩個App,分別處理線上和線下訂單,一定是要統一處理。

配送還有貨到付款場景,因為涉及到支付也必須統一。

二、線下傳統零售系統

線下系統都有哪些,功能和結構,系統之間怎麼分工和協作?在此只介紹和交易相關的業務,不同系統會有差異,但大同小異。

老司機請跳過,新同學想了解更多,請多關注作者。

"

新零售概念是2016年左右才提出的,很多項目也都是剛開始實踐。但是隻要有業務開展就需要有系統支持,我們一開始沒有解決系統問題,線上和線下分別跑的不止兩套系統。最初訂單都需要人工流轉,在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走了很多的彎路。

舊系統怎麼做新零售?在系統設計中我們走過的彎路

新零售大概有三種發展路徑:線上平臺向線下(京東、蘇寧、小米等)、線下商超向線上(永輝超級物種、百果園等)、新業態(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

筆者負責的項目屬於典型的“線下向線上”。公司是一個連鎖零售企業,在創辦初期就遇到了O2O的浪潮,開始嘗試做公眾號、微商城。

隨著線上的銷售額和銷售佔比的逐漸增加,公司戰略已明確要做線上業務,恰好又趕上了新零售概念更驗證了其正確性。

新零售發展路徑

1. 線上平臺向線下(京東、蘇寧、小米等)

經營線下零售門店是一個很複雜和瑣碎的事,大到選址、陳列、VI設計,小到各種證件的辦理、門店日常管理、水電暖等。

對於沒有線下經驗的互聯網企業來講完全是一個新的領域,所以在做實體店的項目大多是獨立運營,而阿里“零售通”和“京東便利”只做供應鏈自己不開店。

新零售是前置店倉,如果線上平臺和線下打通,那麼線上業務包括供應鏈和物流都需要調整,對現有線上業務影響極大。

所以線上平臺做新零售,不約而同都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並沒有真正打通線上和線下。

2. 線下商超向線上(永輝超級物種、百果園等)

新零售更適用於線下傳統零售向線上發展,從邏輯上講線下零售業做上線只需要有一個電商平臺就可以。

因為新零售是前置倉,所以整個供應鏈、物流的業務流程不需要做調整。只是每個門店新開了一個線上門店,門店可以接線上訂單就可以了。

線上對於門店類似於團購、外賣平臺,而新零售只是企業自建了這個平臺。

但是線下零售企業大多沒有“互聯網基因”,不知道從何入手,我們也因此走了很多彎路。

3. 新業態(盒馬、每日優鮮)

作為新業態如果有足夠的資本可以從頭設計一套新的系統和商業體系,不是本文要討論的內容。

一、滿足怎樣的條件才能稱為新零售系統?

從系統的角度講,真正打通線上和線下的產品並不多見。很多項目只是打著新零售的概念,做舊零售的事,線上線下是兩個獨立的業務部門在運營。

例如:筆者嘗試過小米線下實體店下單,在線上無法查到線下的下單數據,而線上訂單有專門電商倉發貨並不能到店自提,門店不是前置倉等等。

這些都表明小米線上和線下是獨立體運營的,或者說小米在做線下零售:兼顧銷售和體驗的功能,而不是正真意義上的新零售。

筆者認為新零售系統要統一業務、統一數據。類似於現在“中臺”的定義,一個系統要能支撐所有線上和線下前端的業務,這樣算正真的打通了線上和線下。

1. 統一會員管理

檢驗會員是否統一的簡單辦法:手機號在一個系統註冊後,可在其它任一系統登錄消費。只有線上線下會員統一,所有基於會員的運營才有意義(積分、等級、權益、用戶畫像、通知、推送等)。

2. 統一商品管理

線上線下有相同的SPU、SKU編碼,相同的SKU有相同的價格、屬性等。

商品統一是統一運營的基礎,商品不統一所有活動、訂單等也無法統一。

3. 統一庫存管理

因為前置店倉的原因,用戶在線上購買的應是配送門店實時庫存商品,不會遇到下單後庫存不足問題。

線上下單要及時推送到門店做處理,保證門店實際庫存的準確。

4. 統一訂單管理

線下訂單在傳統零售系統一般也只有積分功能,新零售可以給傳統的線下訂單賦能:晒單評價、在線申請售後、查看配送軌跡等等。

統一的訂單才能有完整的訂單流程,統一訂單中心也是財務統一核算、結算的的基礎。

(訂單流程詳見前文:《新零售:線下門店訂單流程》、《新零售:線上訂單流程》)

5. 統一支付中心

支付是否統一其實並不影響用戶下單,但是有統一的支付才能保證用戶在其他業務的統一體驗。

例如:售後退款,假設門店下單用的支付供應商和線上系統不同。如果用戶想在線上申請門店訂單的售後退款,那麼線上系統也需要對接線下門店的支付供應商退款接口,才能給用戶退款。這樣就增加了系統的複雜度。

6. 營銷活動

非特殊情況,線上線下的營銷活動要一致。商品活動和價格一致,是最基本的“用戶體驗”,傳統零售因為線下運營成本高於線上,所以會發生用戶到店線下“試穿”,回家上網下單的尷尬情況。

7. 優惠券通用

想象如果券不能通用,一個活動想讓用戶在線上和門店都能參與,需要給用戶發放兩種優惠券:線上專用券和門店專用券。

這樣運營同學又會遇到費用控制問題,用戶如果都使用了怎麼辦?是不是很糾結。

8. 統一配送管理

此處的配送只是從門店給用戶配送的“最後一公里”,不包含倉庫和門店間的物流配送業務。

配送是一個獨立的產品線,有“配送App”給配送員使用。不可能讓配送員裝兩個App,分別處理線上和線下訂單,一定是要統一處理。

配送還有貨到付款場景,因為涉及到支付也必須統一。

二、線下傳統零售系統

線下系統都有哪些,功能和結構,系統之間怎麼分工和協作?在此只介紹和交易相關的業務,不同系統會有差異,但大同小異。

老司機請跳過,新同學想了解更多,請多關注作者。

舊系統怎麼做新零售?在系統設計中我們走過的彎路
  • ERP系統:ERP的作用和電商後臺系統相同,從商品、品類、品牌基礎數據的維護,到商品價格、商品庫存、營促銷活動的管理,還有所有門店的訂單管理。ERP只是在這些功能外多了採購管理業務;
  • POS系統::準確叫“門店收銀系統”。可以理解為線上的前端產品,和App、小程序一樣,作用是購物+結算支付。此外門店的pos還有在門店場景特有的班次管理、繳款等功能;
  • 門店管理系統::在新零售中門店可以理解為線上的前端產品(App、小程序)給用戶展示和體驗商品 + 倉庫(前置店倉)

三、線上傳統電商系統

電商的部分不再詳細講了,大家應該都瞭解,不瞭解的同學可以看下圖的核心功能。

"

新零售概念是2016年左右才提出的,很多項目也都是剛開始實踐。但是隻要有業務開展就需要有系統支持,我們一開始沒有解決系統問題,線上和線下分別跑的不止兩套系統。最初訂單都需要人工流轉,在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走了很多的彎路。

舊系統怎麼做新零售?在系統設計中我們走過的彎路

新零售大概有三種發展路徑:線上平臺向線下(京東、蘇寧、小米等)、線下商超向線上(永輝超級物種、百果園等)、新業態(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

筆者負責的項目屬於典型的“線下向線上”。公司是一個連鎖零售企業,在創辦初期就遇到了O2O的浪潮,開始嘗試做公眾號、微商城。

隨著線上的銷售額和銷售佔比的逐漸增加,公司戰略已明確要做線上業務,恰好又趕上了新零售概念更驗證了其正確性。

新零售發展路徑

1. 線上平臺向線下(京東、蘇寧、小米等)

經營線下零售門店是一個很複雜和瑣碎的事,大到選址、陳列、VI設計,小到各種證件的辦理、門店日常管理、水電暖等。

對於沒有線下經驗的互聯網企業來講完全是一個新的領域,所以在做實體店的項目大多是獨立運營,而阿里“零售通”和“京東便利”只做供應鏈自己不開店。

新零售是前置店倉,如果線上平臺和線下打通,那麼線上業務包括供應鏈和物流都需要調整,對現有線上業務影響極大。

所以線上平臺做新零售,不約而同都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並沒有真正打通線上和線下。

2. 線下商超向線上(永輝超級物種、百果園等)

新零售更適用於線下傳統零售向線上發展,從邏輯上講線下零售業做上線只需要有一個電商平臺就可以。

因為新零售是前置倉,所以整個供應鏈、物流的業務流程不需要做調整。只是每個門店新開了一個線上門店,門店可以接線上訂單就可以了。

線上對於門店類似於團購、外賣平臺,而新零售只是企業自建了這個平臺。

但是線下零售企業大多沒有“互聯網基因”,不知道從何入手,我們也因此走了很多彎路。

3. 新業態(盒馬、每日優鮮)

作為新業態如果有足夠的資本可以從頭設計一套新的系統和商業體系,不是本文要討論的內容。

一、滿足怎樣的條件才能稱為新零售系統?

從系統的角度講,真正打通線上和線下的產品並不多見。很多項目只是打著新零售的概念,做舊零售的事,線上線下是兩個獨立的業務部門在運營。

例如:筆者嘗試過小米線下實體店下單,在線上無法查到線下的下單數據,而線上訂單有專門電商倉發貨並不能到店自提,門店不是前置倉等等。

這些都表明小米線上和線下是獨立體運營的,或者說小米在做線下零售:兼顧銷售和體驗的功能,而不是正真意義上的新零售。

筆者認為新零售系統要統一業務、統一數據。類似於現在“中臺”的定義,一個系統要能支撐所有線上和線下前端的業務,這樣算正真的打通了線上和線下。

1. 統一會員管理

檢驗會員是否統一的簡單辦法:手機號在一個系統註冊後,可在其它任一系統登錄消費。只有線上線下會員統一,所有基於會員的運營才有意義(積分、等級、權益、用戶畫像、通知、推送等)。

2. 統一商品管理

線上線下有相同的SPU、SKU編碼,相同的SKU有相同的價格、屬性等。

商品統一是統一運營的基礎,商品不統一所有活動、訂單等也無法統一。

3. 統一庫存管理

因為前置店倉的原因,用戶在線上購買的應是配送門店實時庫存商品,不會遇到下單後庫存不足問題。

線上下單要及時推送到門店做處理,保證門店實際庫存的準確。

4. 統一訂單管理

線下訂單在傳統零售系統一般也只有積分功能,新零售可以給傳統的線下訂單賦能:晒單評價、在線申請售後、查看配送軌跡等等。

統一的訂單才能有完整的訂單流程,統一訂單中心也是財務統一核算、結算的的基礎。

(訂單流程詳見前文:《新零售:線下門店訂單流程》、《新零售:線上訂單流程》)

5. 統一支付中心

支付是否統一其實並不影響用戶下單,但是有統一的支付才能保證用戶在其他業務的統一體驗。

例如:售後退款,假設門店下單用的支付供應商和線上系統不同。如果用戶想在線上申請門店訂單的售後退款,那麼線上系統也需要對接線下門店的支付供應商退款接口,才能給用戶退款。這樣就增加了系統的複雜度。

6. 營銷活動

非特殊情況,線上線下的營銷活動要一致。商品活動和價格一致,是最基本的“用戶體驗”,傳統零售因為線下運營成本高於線上,所以會發生用戶到店線下“試穿”,回家上網下單的尷尬情況。

7. 優惠券通用

想象如果券不能通用,一個活動想讓用戶在線上和門店都能參與,需要給用戶發放兩種優惠券:線上專用券和門店專用券。

這樣運營同學又會遇到費用控制問題,用戶如果都使用了怎麼辦?是不是很糾結。

8. 統一配送管理

此處的配送只是從門店給用戶配送的“最後一公里”,不包含倉庫和門店間的物流配送業務。

配送是一個獨立的產品線,有“配送App”給配送員使用。不可能讓配送員裝兩個App,分別處理線上和線下訂單,一定是要統一處理。

配送還有貨到付款場景,因為涉及到支付也必須統一。

二、線下傳統零售系統

線下系統都有哪些,功能和結構,系統之間怎麼分工和協作?在此只介紹和交易相關的業務,不同系統會有差異,但大同小異。

老司機請跳過,新同學想了解更多,請多關注作者。

舊系統怎麼做新零售?在系統設計中我們走過的彎路
  • ERP系統:ERP的作用和電商後臺系統相同,從商品、品類、品牌基礎數據的維護,到商品價格、商品庫存、營促銷活動的管理,還有所有門店的訂單管理。ERP只是在這些功能外多了採購管理業務;
  • POS系統::準確叫“門店收銀系統”。可以理解為線上的前端產品,和App、小程序一樣,作用是購物+結算支付。此外門店的pos還有在門店場景特有的班次管理、繳款等功能;
  • 門店管理系統::在新零售中門店可以理解為線上的前端產品(App、小程序)給用戶展示和體驗商品 + 倉庫(前置店倉)

三、線上傳統電商系統

電商的部分不再詳細講了,大家應該都瞭解,不瞭解的同學可以看下圖的核心功能。

舊系統怎麼做新零售?在系統設計中我們走過的彎路

四、怎麼打通線上線下系統

對比線上和線下系統,就會發現它們系統的結構類似。核心由商品、庫存、會員、訂單、支付、促銷、配送 和 優惠券組成。

我們一開始遇到的問題就是線上線下分別是兩套系統,但功能又相同,只有打通這些相同的模塊,才能保證數據統一到一處,業務才能流轉起來,不然還是兩套業務。

1. 我們走過的彎路

一開始我們把思路限制在瞭如何打通這些業務或者數據,做了很多的接口和邏輯。

打通業務和數據採用的兩種辦法:

  1. 商品、庫存、訂單、支付模塊。保留兩套系統的數據和業務,數據做同步;
  2. 會員、優惠券、營銷活動、配送模塊。捨棄線下系統數據只保留業務,將線下系統的業務都對接到線上系統。

大家可以想想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這麼多的模塊做了很多的接口在同步業務和數據,稍有服務有問題,整個系統就會跑不通。

後面我們捨棄了這種方案,還是有幾點功能保留了下來:

1)商品:

線下零售企業的商品是在ERP新建和管理,但線下ERP系統的商品信息只有最基本的屬性(名稱、條碼、品類、品牌、規格等)。

而線上需要更豐富的商品屬性,商品縮略圖、主圖、詳情頁、分類和篩選項等。

我們採用的辦法是將線下ERP作為商品的主數據,ERP新建商品後將商品信息推送到中臺,中臺在基礎信息的基礎上再完善擴展信息。

中臺不能新建商品,商品只能從ERP同步,這樣既保證了商品基礎信息的一致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同時不需要改變現有的供應鏈業務流程。

2)庫存:

電商因為業務場景的複雜導致庫存邏輯比線下門店更復雜,所以如果讓ERP系統也進行各種鎖庫、凍結等操作,需要修改的工程量巨大。

我們最後保留了兩個系統各自的庫存以及業務邏輯,然後做庫存數據同步。

庫存數據同步邏輯有兩種:增量同步和全量同步,每次線上或者線下對庫存進行單方面操作時增量同步到另一個系統。

在每天的非業務高峰期進行全量同步,以門店庫存為準,將線上庫存和門店同步。

2. 更好的解決方案

採用了上文的方案後,經常會發生“掛單”問題,因為某個服務出問題,業務就無法開展。需要有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每天救火。

我們發現可以把8個模塊分為兩類:基礎數據相關(商品、庫存) 和 銷售業務相關(會員、訂單、支付、優惠券、營銷活動、配送)。

打通兩套系統的目的並不是要統一數據,或者做數據的同步。打通系統的目的是要打通業務,門店的銷售業務系統是“POS”系統,如果把POS和線上系統打通其實問題就解決了。

POS和線上系統對接,本能的就會想怎麼“對接”。零售業POS對接的是ERP和門店管理系統,所以就會想ERP怎麼和線上系統對接。後來我們就想,能不能不用現有的POS? 可不可以直接在線上系統的基礎上做一個“互聯網POS”,這樣也可以滿足業務需要。

在線上系統做“互聯網POS”一下解決了所有業務的對接問題:線下ERP負責商品、庫存和供應鏈,人然後將商品和庫存同步到線上系統。

所有的銷售端(App、小程序、m站)包括POS都是在線上系統開展銷售業務的,所以銷售業務自然就統一了。

"

新零售概念是2016年左右才提出的,很多項目也都是剛開始實踐。但是隻要有業務開展就需要有系統支持,我們一開始沒有解決系統問題,線上和線下分別跑的不止兩套系統。最初訂單都需要人工流轉,在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走了很多的彎路。

舊系統怎麼做新零售?在系統設計中我們走過的彎路

新零售大概有三種發展路徑:線上平臺向線下(京東、蘇寧、小米等)、線下商超向線上(永輝超級物種、百果園等)、新業態(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

筆者負責的項目屬於典型的“線下向線上”。公司是一個連鎖零售企業,在創辦初期就遇到了O2O的浪潮,開始嘗試做公眾號、微商城。

隨著線上的銷售額和銷售佔比的逐漸增加,公司戰略已明確要做線上業務,恰好又趕上了新零售概念更驗證了其正確性。

新零售發展路徑

1. 線上平臺向線下(京東、蘇寧、小米等)

經營線下零售門店是一個很複雜和瑣碎的事,大到選址、陳列、VI設計,小到各種證件的辦理、門店日常管理、水電暖等。

對於沒有線下經驗的互聯網企業來講完全是一個新的領域,所以在做實體店的項目大多是獨立運營,而阿里“零售通”和“京東便利”只做供應鏈自己不開店。

新零售是前置店倉,如果線上平臺和線下打通,那麼線上業務包括供應鏈和物流都需要調整,對現有線上業務影響極大。

所以線上平臺做新零售,不約而同都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並沒有真正打通線上和線下。

2. 線下商超向線上(永輝超級物種、百果園等)

新零售更適用於線下傳統零售向線上發展,從邏輯上講線下零售業做上線只需要有一個電商平臺就可以。

因為新零售是前置倉,所以整個供應鏈、物流的業務流程不需要做調整。只是每個門店新開了一個線上門店,門店可以接線上訂單就可以了。

線上對於門店類似於團購、外賣平臺,而新零售只是企業自建了這個平臺。

但是線下零售企業大多沒有“互聯網基因”,不知道從何入手,我們也因此走了很多彎路。

3. 新業態(盒馬、每日優鮮)

作為新業態如果有足夠的資本可以從頭設計一套新的系統和商業體系,不是本文要討論的內容。

一、滿足怎樣的條件才能稱為新零售系統?

從系統的角度講,真正打通線上和線下的產品並不多見。很多項目只是打著新零售的概念,做舊零售的事,線上線下是兩個獨立的業務部門在運營。

例如:筆者嘗試過小米線下實體店下單,在線上無法查到線下的下單數據,而線上訂單有專門電商倉發貨並不能到店自提,門店不是前置倉等等。

這些都表明小米線上和線下是獨立體運營的,或者說小米在做線下零售:兼顧銷售和體驗的功能,而不是正真意義上的新零售。

筆者認為新零售系統要統一業務、統一數據。類似於現在“中臺”的定義,一個系統要能支撐所有線上和線下前端的業務,這樣算正真的打通了線上和線下。

1. 統一會員管理

檢驗會員是否統一的簡單辦法:手機號在一個系統註冊後,可在其它任一系統登錄消費。只有線上線下會員統一,所有基於會員的運營才有意義(積分、等級、權益、用戶畫像、通知、推送等)。

2. 統一商品管理

線上線下有相同的SPU、SKU編碼,相同的SKU有相同的價格、屬性等。

商品統一是統一運營的基礎,商品不統一所有活動、訂單等也無法統一。

3. 統一庫存管理

因為前置店倉的原因,用戶在線上購買的應是配送門店實時庫存商品,不會遇到下單後庫存不足問題。

線上下單要及時推送到門店做處理,保證門店實際庫存的準確。

4. 統一訂單管理

線下訂單在傳統零售系統一般也只有積分功能,新零售可以給傳統的線下訂單賦能:晒單評價、在線申請售後、查看配送軌跡等等。

統一的訂單才能有完整的訂單流程,統一訂單中心也是財務統一核算、結算的的基礎。

(訂單流程詳見前文:《新零售:線下門店訂單流程》、《新零售:線上訂單流程》)

5. 統一支付中心

支付是否統一其實並不影響用戶下單,但是有統一的支付才能保證用戶在其他業務的統一體驗。

例如:售後退款,假設門店下單用的支付供應商和線上系統不同。如果用戶想在線上申請門店訂單的售後退款,那麼線上系統也需要對接線下門店的支付供應商退款接口,才能給用戶退款。這樣就增加了系統的複雜度。

6. 營銷活動

非特殊情況,線上線下的營銷活動要一致。商品活動和價格一致,是最基本的“用戶體驗”,傳統零售因為線下運營成本高於線上,所以會發生用戶到店線下“試穿”,回家上網下單的尷尬情況。

7. 優惠券通用

想象如果券不能通用,一個活動想讓用戶在線上和門店都能參與,需要給用戶發放兩種優惠券:線上專用券和門店專用券。

這樣運營同學又會遇到費用控制問題,用戶如果都使用了怎麼辦?是不是很糾結。

8. 統一配送管理

此處的配送只是從門店給用戶配送的“最後一公里”,不包含倉庫和門店間的物流配送業務。

配送是一個獨立的產品線,有“配送App”給配送員使用。不可能讓配送員裝兩個App,分別處理線上和線下訂單,一定是要統一處理。

配送還有貨到付款場景,因為涉及到支付也必須統一。

二、線下傳統零售系統

線下系統都有哪些,功能和結構,系統之間怎麼分工和協作?在此只介紹和交易相關的業務,不同系統會有差異,但大同小異。

老司機請跳過,新同學想了解更多,請多關注作者。

舊系統怎麼做新零售?在系統設計中我們走過的彎路
  • ERP系統:ERP的作用和電商後臺系統相同,從商品、品類、品牌基礎數據的維護,到商品價格、商品庫存、營促銷活動的管理,還有所有門店的訂單管理。ERP只是在這些功能外多了採購管理業務;
  • POS系統::準確叫“門店收銀系統”。可以理解為線上的前端產品,和App、小程序一樣,作用是購物+結算支付。此外門店的pos還有在門店場景特有的班次管理、繳款等功能;
  • 門店管理系統::在新零售中門店可以理解為線上的前端產品(App、小程序)給用戶展示和體驗商品 + 倉庫(前置店倉)

三、線上傳統電商系統

電商的部分不再詳細講了,大家應該都瞭解,不瞭解的同學可以看下圖的核心功能。

舊系統怎麼做新零售?在系統設計中我們走過的彎路

四、怎麼打通線上線下系統

對比線上和線下系統,就會發現它們系統的結構類似。核心由商品、庫存、會員、訂單、支付、促銷、配送 和 優惠券組成。

我們一開始遇到的問題就是線上線下分別是兩套系統,但功能又相同,只有打通這些相同的模塊,才能保證數據統一到一處,業務才能流轉起來,不然還是兩套業務。

1. 我們走過的彎路

一開始我們把思路限制在瞭如何打通這些業務或者數據,做了很多的接口和邏輯。

打通業務和數據採用的兩種辦法:

  1. 商品、庫存、訂單、支付模塊。保留兩套系統的數據和業務,數據做同步;
  2. 會員、優惠券、營銷活動、配送模塊。捨棄線下系統數據只保留業務,將線下系統的業務都對接到線上系統。

大家可以想想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這麼多的模塊做了很多的接口在同步業務和數據,稍有服務有問題,整個系統就會跑不通。

後面我們捨棄了這種方案,還是有幾點功能保留了下來:

1)商品:

線下零售企業的商品是在ERP新建和管理,但線下ERP系統的商品信息只有最基本的屬性(名稱、條碼、品類、品牌、規格等)。

而線上需要更豐富的商品屬性,商品縮略圖、主圖、詳情頁、分類和篩選項等。

我們採用的辦法是將線下ERP作為商品的主數據,ERP新建商品後將商品信息推送到中臺,中臺在基礎信息的基礎上再完善擴展信息。

中臺不能新建商品,商品只能從ERP同步,這樣既保證了商品基礎信息的一致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同時不需要改變現有的供應鏈業務流程。

2)庫存:

電商因為業務場景的複雜導致庫存邏輯比線下門店更復雜,所以如果讓ERP系統也進行各種鎖庫、凍結等操作,需要修改的工程量巨大。

我們最後保留了兩個系統各自的庫存以及業務邏輯,然後做庫存數據同步。

庫存數據同步邏輯有兩種:增量同步和全量同步,每次線上或者線下對庫存進行單方面操作時增量同步到另一個系統。

在每天的非業務高峰期進行全量同步,以門店庫存為準,將線上庫存和門店同步。

2. 更好的解決方案

採用了上文的方案後,經常會發生“掛單”問題,因為某個服務出問題,業務就無法開展。需要有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每天救火。

我們發現可以把8個模塊分為兩類:基礎數據相關(商品、庫存) 和 銷售業務相關(會員、訂單、支付、優惠券、營銷活動、配送)。

打通兩套系統的目的並不是要統一數據,或者做數據的同步。打通系統的目的是要打通業務,門店的銷售業務系統是“POS”系統,如果把POS和線上系統打通其實問題就解決了。

POS和線上系統對接,本能的就會想怎麼“對接”。零售業POS對接的是ERP和門店管理系統,所以就會想ERP怎麼和線上系統對接。後來我們就想,能不能不用現有的POS? 可不可以直接在線上系統的基礎上做一個“互聯網POS”,這樣也可以滿足業務需要。

在線上系統做“互聯網POS”一下解決了所有業務的對接問題:線下ERP負責商品、庫存和供應鏈,人然後將商品和庫存同步到線上系統。

所有的銷售端(App、小程序、m站)包括POS都是在線上系統開展銷售業務的,所以銷售業務自然就統一了。

舊系統怎麼做新零售?在系統設計中我們走過的彎路

當然這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在滿足經營的現狀下當前最適合的方案。

寫在最後,為什麼不直接重做一套系統

  1. 對於創業階段的項目,自己研發一套電商+線下系統的研發費用和時間成本太高。創業公司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驗證商業模式的可行上,而不是將有限資源先投入系統研發(大廠除外);
  2. 傳統電商和線下企業,在做新零售前這些企業現有業務本身的系統就很複雜。新零售是一個新的方向,沒有人願意冒著影響現有業務的風險嘗試做新業務;
  3. 新零售的模式本來還在摸索過程中,傳統的軟件供應商也在摸索中,新業態也不一定願意分享經驗。

本文由 @傑記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