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晁明春

“建議雪野要把航空產業發展好,尤其是發展成為民用航空的訓練基地,這方面,我可以聯繫考察澳洲的成功企業。另外,在電子信息產業上,建議學習新加坡發展電子產業的經驗。”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山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外籍特聘教授張立人主動提出牽線搭橋。

“濟南大強美富通的城市規劃很好,但感覺規劃中缺乏完善的教育佈局。教育問題就是人才問題,城市人才建設是一個體系,不能單靠院士。城市教育需要搭建好從小學教育到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到成人終身教育的體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國屏提出建議。

6月18日上午,“濟南南翼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在萊蕪區雪野湖畔舉行。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士錢逸泰領銜的10位“最強大腦”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特別是萊蕪區打造“齊魯智谷”出謀劃策。

“2019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院士懇談會舉行,116名院士齊聚濟南,這樣的機會不多,這讓濟南又一次站在了招才引智的制高點,給濟南的企業家搶到了一次難得的合作機會。”會議舉辦方說。

招才引智項目紛紛落戶

在企業家看來,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可立竿見影。而招才引智,增強的是企業發展後勁,決定著企業的未來。

就在“濟南南翼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王國棟牽頭,山東九羊集團與東北大學簽訂無頭軋製技術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成立了“未來鋼鐵短流程技術創新中心”。東北大學副校長劉建昌表示,有信心將九羊集團打造成濟南市乃至山東省“綠色、智能、高質”精品鋼研發創新基地。

“濟萊區劃調整後,濟南市將萊蕪區作為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南翼’重點打造,各種政策紅利紛至沓來,人才項目接踵而至。此次雙方合作必將是一次共贏未來的天作之合。”萊蕪區委書記馬保嶺興奮地說。

而此次院士專家座談會只不過是2019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院士懇談會的一個分鏡頭,真正的重頭戲還是6月17日下午舉行的各個平行分論壇。

在新能源產業發展院士論壇上,濟南聖泉集團就收穫了一個“科技大單”:和華東師範大學就秸稈/玉米芯類木質素轉化為高速飛行器航煤燃料的關鍵技術中試應用項目進行簽約。

“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成長為中國新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創新是最大的推動力。”嚐到引智甜頭的聖泉集團總裁唐地源對此深有感觸。此前,濟南聖泉集團的院士工作站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帶領下,不僅破解了一系列科研難題,更引進了一批行業內的知名專家。在姚穆的推薦下,先後有中國工程院院士蔣世成、東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王華平等多位行業專家來工作站合作。高層次人才的引進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的發展,作為聖泉三大產業鏈之一的內暖絨,就是在王華平教授指導下研發出來的。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院士論壇上,北斗導航智慧監測技術及應用產業化項目和高精度數字智能傳感器項目在現場進行集中籤約。其中,北斗導航智慧監測技術及應用產業化項目,靳奉祥院士團隊將聯合山東北斗導航平臺有限公司進駐濟南高新區創新谷,從事北斗導航智慧監測技術及應用產業化。通過搭建國內領先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公共技術平臺,為相關科研和產業化提供平臺支撐。

在醫養健康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新時代領航醫養產業基金現場簽約。該基金預計募集規模10億元,由省財金集團、山東華夏良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金科(重慶)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新時代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首批項目將於近期完成投放。基金設立後,將聚焦山東醫養健康產業,突出市場化專業化運營,堅守風險防控底線,助推山東醫養健康產業發展。

濟南招才引智優勢何在

2010年,濟南引進了潘建偉院士量子技術研發團隊。省市連續支持量子團隊,累計投入超過5億元。目前,濟南建立了完整的量子信息產業鏈,成立了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山東量子公司,國迅量子芯、國耀量子等。2019年,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落地濟南,這是國際首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組織。下一步,將建設量子信息大科學中心,打造量子谷,建設量子之城,將濟南打造成為世界級量子信息科學中心和量子產業化高地。

引進一個領軍人才、一個創新團隊,集聚一批優秀企業,孵化一批優勢項目,進而形成一個高端產業。在2019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院士懇談會上,濟南引進潘建偉院士量子團隊的故事,成為濟南市招才引智中最有說服力的成功案例。

在世界地圖上,“最強大腦”為何紛紛“標註”濟南?從濟南市副市長孫斌的推介中或許可以窺見一二:近年來,濟南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立足發揮科技、人才引領作用和企業主體作用,先後出臺“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40條”“科技新11條”“人才新政30條”“高校協同創新20條”等政策措施,設立25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專項基金,加速各類創新成果轉化落地,賦能高質量發展。

在濟南開展科研合作,有平臺,有人才,有團隊,有資金……

據介紹,目前,濟南市已建成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究開發技術大平臺、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等一批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擁有備案省級院士工作站8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1636家、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384家、科技企業孵化器47家、眾創空間160家、創業孵化總面積168萬平方米,僅2018年一年就引進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工程熱物理所、意大利國立科學院技術轉移中心等研發和成果轉化機構103家,獲批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註冊成立,正以浪潮集團、山鋼集團、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等為依託,加快組建12個專業化研究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