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濟南 義淨 佛像 華嚴經 文物 阿難陀 喜雨堂王慶華 2019-08-04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汽車在僅能容下一輛車寬的窄窄的簡易公路上一直往上,開到幾座饅頭型山圍繞的谷底。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通過奇異的山形和松柏、枯枝望上去,幾個人驚喜得大叫起來——今年冬天多霧霾,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是難得!

除了幾座土坯房子外,只有一條小狗和幾隻黑山羊在周邊覓食,想問一下道都找不到人。遠遠的山谷對面,有幾位老婦人在冬陽下閒適地晒著太陽聊天。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汽車在僅能容下一輛車寬的窄窄的簡易公路上一直往上,開到幾座饅頭型山圍繞的谷底。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通過奇異的山形和松柏、枯枝望上去,幾個人驚喜得大叫起來——今年冬天多霧霾,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是難得!

除了幾座土坯房子外,只有一條小狗和幾隻黑山羊在周邊覓食,想問一下道都找不到人。遠遠的山谷對面,有幾位老婦人在冬陽下閒適地晒著太陽聊天。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一行三人爬上山崖,在兩株粗壯的古柏樹下競相拍起照片來。“能見到這麼美、這麼幽靜的景色,既便是找不到摩崖造像也很知足了。”朋友喜滋滋地這麼說著。

正在這時,從山谷另一側新鋪的碎石路上開出一輛汽車來。急向這位六十多歲、留著山羊鬍子的大哥打聽,“不用開車,走過去幾百米就到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標有長清小型水利設施的小水庫斜側面的山崖下,剛剛建成一座房子,還沒有泥上牆皮。“選在這裡建座房子,真是有眼光——能好好享受這清幽的美景和泉水。”順著小水庫東側的山路往裡走不多遠,即見到“朝陽泉”石碑和剛立不久的“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王泉摩崖造像”的石碑。

泉池內三處簡陋的陶瓷龍首中可見噴水的管子,泉水泠泠作響,更襯托得山谷清幽;四周的山崖滲水凝結成二尺多長的冰凌。泉邊,黃絹覆蓋這一處造像,這便是當地人稱作“看水佛”的造像。三尊石雕佛像,頭部皆無。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汽車在僅能容下一輛車寬的窄窄的簡易公路上一直往上,開到幾座饅頭型山圍繞的谷底。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通過奇異的山形和松柏、枯枝望上去,幾個人驚喜得大叫起來——今年冬天多霧霾,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是難得!

除了幾座土坯房子外,只有一條小狗和幾隻黑山羊在周邊覓食,想問一下道都找不到人。遠遠的山谷對面,有幾位老婦人在冬陽下閒適地晒著太陽聊天。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一行三人爬上山崖,在兩株粗壯的古柏樹下競相拍起照片來。“能見到這麼美、這麼幽靜的景色,既便是找不到摩崖造像也很知足了。”朋友喜滋滋地這麼說著。

正在這時,從山谷另一側新鋪的碎石路上開出一輛汽車來。急向這位六十多歲、留著山羊鬍子的大哥打聽,“不用開車,走過去幾百米就到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標有長清小型水利設施的小水庫斜側面的山崖下,剛剛建成一座房子,還沒有泥上牆皮。“選在這裡建座房子,真是有眼光——能好好享受這清幽的美景和泉水。”順著小水庫東側的山路往裡走不多遠,即見到“朝陽泉”石碑和剛立不久的“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王泉摩崖造像”的石碑。

泉池內三處簡陋的陶瓷龍首中可見噴水的管子,泉水泠泠作響,更襯托得山谷清幽;四周的山崖滲水凝結成二尺多長的冰凌。泉邊,黃絹覆蓋這一處造像,這便是當地人稱作“看水佛”的造像。三尊石雕佛像,頭部皆無。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汽車在僅能容下一輛車寬的窄窄的簡易公路上一直往上,開到幾座饅頭型山圍繞的谷底。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通過奇異的山形和松柏、枯枝望上去,幾個人驚喜得大叫起來——今年冬天多霧霾,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是難得!

除了幾座土坯房子外,只有一條小狗和幾隻黑山羊在周邊覓食,想問一下道都找不到人。遠遠的山谷對面,有幾位老婦人在冬陽下閒適地晒著太陽聊天。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一行三人爬上山崖,在兩株粗壯的古柏樹下競相拍起照片來。“能見到這麼美、這麼幽靜的景色,既便是找不到摩崖造像也很知足了。”朋友喜滋滋地這麼說著。

正在這時,從山谷另一側新鋪的碎石路上開出一輛汽車來。急向這位六十多歲、留著山羊鬍子的大哥打聽,“不用開車,走過去幾百米就到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標有長清小型水利設施的小水庫斜側面的山崖下,剛剛建成一座房子,還沒有泥上牆皮。“選在這裡建座房子,真是有眼光——能好好享受這清幽的美景和泉水。”順著小水庫東側的山路往裡走不多遠,即見到“朝陽泉”石碑和剛立不久的“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王泉摩崖造像”的石碑。

泉池內三處簡陋的陶瓷龍首中可見噴水的管子,泉水泠泠作響,更襯托得山谷清幽;四周的山崖滲水凝結成二尺多長的冰凌。泉邊,黃絹覆蓋這一處造像,這便是當地人稱作“看水佛”的造像。三尊石雕佛像,頭部皆無。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抬頭向北面的山崖望去,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凹進去的淺石窟。攀援而上,一尊保存完好、慈祥莊嚴的大佛便呈現眼前。該處造像被當地老百姓稱之為“朝陽洞佛像”,據資料顯示:佛像高為1.07米,兩側分別為迦葉和阿難造像,高為0.54米。朝陽洞的東側為一處天然石窟——大約有一間房子大小,洞內有先民生活痕跡,洞口處有人工鑿痕,似為安裝橫樑或搭建遮廈所用,疑為出家人靜修處或造像者棲身之所。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汽車在僅能容下一輛車寬的窄窄的簡易公路上一直往上,開到幾座饅頭型山圍繞的谷底。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通過奇異的山形和松柏、枯枝望上去,幾個人驚喜得大叫起來——今年冬天多霧霾,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是難得!

除了幾座土坯房子外,只有一條小狗和幾隻黑山羊在周邊覓食,想問一下道都找不到人。遠遠的山谷對面,有幾位老婦人在冬陽下閒適地晒著太陽聊天。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一行三人爬上山崖,在兩株粗壯的古柏樹下競相拍起照片來。“能見到這麼美、這麼幽靜的景色,既便是找不到摩崖造像也很知足了。”朋友喜滋滋地這麼說著。

正在這時,從山谷另一側新鋪的碎石路上開出一輛汽車來。急向這位六十多歲、留著山羊鬍子的大哥打聽,“不用開車,走過去幾百米就到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標有長清小型水利設施的小水庫斜側面的山崖下,剛剛建成一座房子,還沒有泥上牆皮。“選在這裡建座房子,真是有眼光——能好好享受這清幽的美景和泉水。”順著小水庫東側的山路往裡走不多遠,即見到“朝陽泉”石碑和剛立不久的“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王泉摩崖造像”的石碑。

泉池內三處簡陋的陶瓷龍首中可見噴水的管子,泉水泠泠作響,更襯托得山谷清幽;四周的山崖滲水凝結成二尺多長的冰凌。泉邊,黃絹覆蓋這一處造像,這便是當地人稱作“看水佛”的造像。三尊石雕佛像,頭部皆無。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抬頭向北面的山崖望去,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凹進去的淺石窟。攀援而上,一尊保存完好、慈祥莊嚴的大佛便呈現眼前。該處造像被當地老百姓稱之為“朝陽洞佛像”,據資料顯示:佛像高為1.07米,兩側分別為迦葉和阿難造像,高為0.54米。朝陽洞的東側為一處天然石窟——大約有一間房子大小,洞內有先民生活痕跡,洞口處有人工鑿痕,似為安裝橫樑或搭建遮廈所用,疑為出家人靜修處或造像者棲身之所。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繞過剛剛斬去荊條開闢出的小路至東面山崖,名聲最大的“五十三參”造像赫然在目。

查資料得知“五十三參”,比喻為虛心求教、不辭勞苦。《華嚴經》中有善財童子曾拜訪53位善知識虛心求法、廣學多聞的故事。此處造像被稱作“五十三參”不知源自何處,有人解釋為“義淨引領五十三位善知識參拜紫竹林”。中間的大佛有的說是佛祖,有的說是義淨本人。這種解釋與善財童子廣聞求知的傳說根本不是一回事,不知典出何處?是否為誤傳?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汽車在僅能容下一輛車寬的窄窄的簡易公路上一直往上,開到幾座饅頭型山圍繞的谷底。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通過奇異的山形和松柏、枯枝望上去,幾個人驚喜得大叫起來——今年冬天多霧霾,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是難得!

除了幾座土坯房子外,只有一條小狗和幾隻黑山羊在周邊覓食,想問一下道都找不到人。遠遠的山谷對面,有幾位老婦人在冬陽下閒適地晒著太陽聊天。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一行三人爬上山崖,在兩株粗壯的古柏樹下競相拍起照片來。“能見到這麼美、這麼幽靜的景色,既便是找不到摩崖造像也很知足了。”朋友喜滋滋地這麼說著。

正在這時,從山谷另一側新鋪的碎石路上開出一輛汽車來。急向這位六十多歲、留著山羊鬍子的大哥打聽,“不用開車,走過去幾百米就到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標有長清小型水利設施的小水庫斜側面的山崖下,剛剛建成一座房子,還沒有泥上牆皮。“選在這裡建座房子,真是有眼光——能好好享受這清幽的美景和泉水。”順著小水庫東側的山路往裡走不多遠,即見到“朝陽泉”石碑和剛立不久的“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王泉摩崖造像”的石碑。

泉池內三處簡陋的陶瓷龍首中可見噴水的管子,泉水泠泠作響,更襯托得山谷清幽;四周的山崖滲水凝結成二尺多長的冰凌。泉邊,黃絹覆蓋這一處造像,這便是當地人稱作“看水佛”的造像。三尊石雕佛像,頭部皆無。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抬頭向北面的山崖望去,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凹進去的淺石窟。攀援而上,一尊保存完好、慈祥莊嚴的大佛便呈現眼前。該處造像被當地老百姓稱之為“朝陽洞佛像”,據資料顯示:佛像高為1.07米,兩側分別為迦葉和阿難造像,高為0.54米。朝陽洞的東側為一處天然石窟——大約有一間房子大小,洞內有先民生活痕跡,洞口處有人工鑿痕,似為安裝橫樑或搭建遮廈所用,疑為出家人靜修處或造像者棲身之所。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繞過剛剛斬去荊條開闢出的小路至東面山崖,名聲最大的“五十三參”造像赫然在目。

查資料得知“五十三參”,比喻為虛心求教、不辭勞苦。《華嚴經》中有善財童子曾拜訪53位善知識虛心求法、廣學多聞的故事。此處造像被稱作“五十三參”不知源自何處,有人解釋為“義淨引領五十三位善知識參拜紫竹林”。中間的大佛有的說是佛祖,有的說是義淨本人。這種解釋與善財童子廣聞求知的傳說根本不是一回事,不知典出何處?是否為誤傳?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汽車在僅能容下一輛車寬的窄窄的簡易公路上一直往上,開到幾座饅頭型山圍繞的谷底。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通過奇異的山形和松柏、枯枝望上去,幾個人驚喜得大叫起來——今年冬天多霧霾,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是難得!

除了幾座土坯房子外,只有一條小狗和幾隻黑山羊在周邊覓食,想問一下道都找不到人。遠遠的山谷對面,有幾位老婦人在冬陽下閒適地晒著太陽聊天。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一行三人爬上山崖,在兩株粗壯的古柏樹下競相拍起照片來。“能見到這麼美、這麼幽靜的景色,既便是找不到摩崖造像也很知足了。”朋友喜滋滋地這麼說著。

正在這時,從山谷另一側新鋪的碎石路上開出一輛汽車來。急向這位六十多歲、留著山羊鬍子的大哥打聽,“不用開車,走過去幾百米就到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標有長清小型水利設施的小水庫斜側面的山崖下,剛剛建成一座房子,還沒有泥上牆皮。“選在這裡建座房子,真是有眼光——能好好享受這清幽的美景和泉水。”順著小水庫東側的山路往裡走不多遠,即見到“朝陽泉”石碑和剛立不久的“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王泉摩崖造像”的石碑。

泉池內三處簡陋的陶瓷龍首中可見噴水的管子,泉水泠泠作響,更襯托得山谷清幽;四周的山崖滲水凝結成二尺多長的冰凌。泉邊,黃絹覆蓋這一處造像,這便是當地人稱作“看水佛”的造像。三尊石雕佛像,頭部皆無。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抬頭向北面的山崖望去,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凹進去的淺石窟。攀援而上,一尊保存完好、慈祥莊嚴的大佛便呈現眼前。該處造像被當地老百姓稱之為“朝陽洞佛像”,據資料顯示:佛像高為1.07米,兩側分別為迦葉和阿難造像,高為0.54米。朝陽洞的東側為一處天然石窟——大約有一間房子大小,洞內有先民生活痕跡,洞口處有人工鑿痕,似為安裝橫樑或搭建遮廈所用,疑為出家人靜修處或造像者棲身之所。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繞過剛剛斬去荊條開闢出的小路至東面山崖,名聲最大的“五十三參”造像赫然在目。

查資料得知“五十三參”,比喻為虛心求教、不辭勞苦。《華嚴經》中有善財童子曾拜訪53位善知識虛心求法、廣學多聞的故事。此處造像被稱作“五十三參”不知源自何處,有人解釋為“義淨引領五十三位善知識參拜紫竹林”。中間的大佛有的說是佛祖,有的說是義淨本人。這種解釋與善財童子廣聞求知的傳說根本不是一回事,不知典出何處?是否為誤傳?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汽車在僅能容下一輛車寬的窄窄的簡易公路上一直往上,開到幾座饅頭型山圍繞的谷底。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通過奇異的山形和松柏、枯枝望上去,幾個人驚喜得大叫起來——今年冬天多霧霾,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是難得!

除了幾座土坯房子外,只有一條小狗和幾隻黑山羊在周邊覓食,想問一下道都找不到人。遠遠的山谷對面,有幾位老婦人在冬陽下閒適地晒著太陽聊天。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一行三人爬上山崖,在兩株粗壯的古柏樹下競相拍起照片來。“能見到這麼美、這麼幽靜的景色,既便是找不到摩崖造像也很知足了。”朋友喜滋滋地這麼說著。

正在這時,從山谷另一側新鋪的碎石路上開出一輛汽車來。急向這位六十多歲、留著山羊鬍子的大哥打聽,“不用開車,走過去幾百米就到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標有長清小型水利設施的小水庫斜側面的山崖下,剛剛建成一座房子,還沒有泥上牆皮。“選在這裡建座房子,真是有眼光——能好好享受這清幽的美景和泉水。”順著小水庫東側的山路往裡走不多遠,即見到“朝陽泉”石碑和剛立不久的“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王泉摩崖造像”的石碑。

泉池內三處簡陋的陶瓷龍首中可見噴水的管子,泉水泠泠作響,更襯托得山谷清幽;四周的山崖滲水凝結成二尺多長的冰凌。泉邊,黃絹覆蓋這一處造像,這便是當地人稱作“看水佛”的造像。三尊石雕佛像,頭部皆無。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抬頭向北面的山崖望去,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凹進去的淺石窟。攀援而上,一尊保存完好、慈祥莊嚴的大佛便呈現眼前。該處造像被當地老百姓稱之為“朝陽洞佛像”,據資料顯示:佛像高為1.07米,兩側分別為迦葉和阿難造像,高為0.54米。朝陽洞的東側為一處天然石窟——大約有一間房子大小,洞內有先民生活痕跡,洞口處有人工鑿痕,似為安裝橫樑或搭建遮廈所用,疑為出家人靜修處或造像者棲身之所。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繞過剛剛斬去荊條開闢出的小路至東面山崖,名聲最大的“五十三參”造像赫然在目。

查資料得知“五十三參”,比喻為虛心求教、不辭勞苦。《華嚴經》中有善財童子曾拜訪53位善知識虛心求法、廣學多聞的故事。此處造像被稱作“五十三參”不知源自何處,有人解釋為“義淨引領五十三位善知識參拜紫竹林”。中間的大佛有的說是佛祖,有的說是義淨本人。這種解釋與善財童子廣聞求知的傳說根本不是一回事,不知典出何處?是否為誤傳?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南側的六尊佛像,傳為義淨的六位老師;再往南的四尊造像,傳為義淨和他的三位徒弟。但從服飾看,帽子卻似明朝之物(有人認為是道冠),傳說頗為牽強。喻洪先生一再說:“在別處看到的五十三參,大多是兒童形象,與這裡看到的截然不同。”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汽車在僅能容下一輛車寬的窄窄的簡易公路上一直往上,開到幾座饅頭型山圍繞的谷底。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通過奇異的山形和松柏、枯枝望上去,幾個人驚喜得大叫起來——今年冬天多霧霾,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是難得!

除了幾座土坯房子外,只有一條小狗和幾隻黑山羊在周邊覓食,想問一下道都找不到人。遠遠的山谷對面,有幾位老婦人在冬陽下閒適地晒著太陽聊天。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一行三人爬上山崖,在兩株粗壯的古柏樹下競相拍起照片來。“能見到這麼美、這麼幽靜的景色,既便是找不到摩崖造像也很知足了。”朋友喜滋滋地這麼說著。

正在這時,從山谷另一側新鋪的碎石路上開出一輛汽車來。急向這位六十多歲、留著山羊鬍子的大哥打聽,“不用開車,走過去幾百米就到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標有長清小型水利設施的小水庫斜側面的山崖下,剛剛建成一座房子,還沒有泥上牆皮。“選在這裡建座房子,真是有眼光——能好好享受這清幽的美景和泉水。”順著小水庫東側的山路往裡走不多遠,即見到“朝陽泉”石碑和剛立不久的“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王泉摩崖造像”的石碑。

泉池內三處簡陋的陶瓷龍首中可見噴水的管子,泉水泠泠作響,更襯托得山谷清幽;四周的山崖滲水凝結成二尺多長的冰凌。泉邊,黃絹覆蓋這一處造像,這便是當地人稱作“看水佛”的造像。三尊石雕佛像,頭部皆無。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抬頭向北面的山崖望去,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凹進去的淺石窟。攀援而上,一尊保存完好、慈祥莊嚴的大佛便呈現眼前。該處造像被當地老百姓稱之為“朝陽洞佛像”,據資料顯示:佛像高為1.07米,兩側分別為迦葉和阿難造像,高為0.54米。朝陽洞的東側為一處天然石窟——大約有一間房子大小,洞內有先民生活痕跡,洞口處有人工鑿痕,似為安裝橫樑或搭建遮廈所用,疑為出家人靜修處或造像者棲身之所。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繞過剛剛斬去荊條開闢出的小路至東面山崖,名聲最大的“五十三參”造像赫然在目。

查資料得知“五十三參”,比喻為虛心求教、不辭勞苦。《華嚴經》中有善財童子曾拜訪53位善知識虛心求法、廣學多聞的故事。此處造像被稱作“五十三參”不知源自何處,有人解釋為“義淨引領五十三位善知識參拜紫竹林”。中間的大佛有的說是佛祖,有的說是義淨本人。這種解釋與善財童子廣聞求知的傳說根本不是一回事,不知典出何處?是否為誤傳?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南側的六尊佛像,傳為義淨的六位老師;再往南的四尊造像,傳為義淨和他的三位徒弟。但從服飾看,帽子卻似明朝之物(有人認為是道冠),傳說頗為牽強。喻洪先生一再說:“在別處看到的五十三參,大多是兒童形象,與這裡看到的截然不同。”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當地老百姓稱之為“背陰洞”的摩崖造像,有人認為是悟空的形象,在此造像周圍,刻有人物、動物、天象圖、淨瓶等,傳為唐代遺物。在此造像東側的山崖上,我們發現有風化很嚴重的造像題記有:

“聖()年()()記春鐫-----菩薩----”字樣。初查歷代年號,只有武則天時有“聖歷”年號,大約為(698——700)。當然,這樣推斷創建年代還欠嚴謹,需要進一步查閱資料佐證,但同行者均認可是一尊菩薩造像。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汽車在僅能容下一輛車寬的窄窄的簡易公路上一直往上,開到幾座饅頭型山圍繞的谷底。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通過奇異的山形和松柏、枯枝望上去,幾個人驚喜得大叫起來——今年冬天多霧霾,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是難得!

除了幾座土坯房子外,只有一條小狗和幾隻黑山羊在周邊覓食,想問一下道都找不到人。遠遠的山谷對面,有幾位老婦人在冬陽下閒適地晒著太陽聊天。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一行三人爬上山崖,在兩株粗壯的古柏樹下競相拍起照片來。“能見到這麼美、這麼幽靜的景色,既便是找不到摩崖造像也很知足了。”朋友喜滋滋地這麼說著。

正在這時,從山谷另一側新鋪的碎石路上開出一輛汽車來。急向這位六十多歲、留著山羊鬍子的大哥打聽,“不用開車,走過去幾百米就到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標有長清小型水利設施的小水庫斜側面的山崖下,剛剛建成一座房子,還沒有泥上牆皮。“選在這裡建座房子,真是有眼光——能好好享受這清幽的美景和泉水。”順著小水庫東側的山路往裡走不多遠,即見到“朝陽泉”石碑和剛立不久的“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王泉摩崖造像”的石碑。

泉池內三處簡陋的陶瓷龍首中可見噴水的管子,泉水泠泠作響,更襯托得山谷清幽;四周的山崖滲水凝結成二尺多長的冰凌。泉邊,黃絹覆蓋這一處造像,這便是當地人稱作“看水佛”的造像。三尊石雕佛像,頭部皆無。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抬頭向北面的山崖望去,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凹進去的淺石窟。攀援而上,一尊保存完好、慈祥莊嚴的大佛便呈現眼前。該處造像被當地老百姓稱之為“朝陽洞佛像”,據資料顯示:佛像高為1.07米,兩側分別為迦葉和阿難造像,高為0.54米。朝陽洞的東側為一處天然石窟——大約有一間房子大小,洞內有先民生活痕跡,洞口處有人工鑿痕,似為安裝橫樑或搭建遮廈所用,疑為出家人靜修處或造像者棲身之所。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繞過剛剛斬去荊條開闢出的小路至東面山崖,名聲最大的“五十三參”造像赫然在目。

查資料得知“五十三參”,比喻為虛心求教、不辭勞苦。《華嚴經》中有善財童子曾拜訪53位善知識虛心求法、廣學多聞的故事。此處造像被稱作“五十三參”不知源自何處,有人解釋為“義淨引領五十三位善知識參拜紫竹林”。中間的大佛有的說是佛祖,有的說是義淨本人。這種解釋與善財童子廣聞求知的傳說根本不是一回事,不知典出何處?是否為誤傳?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南側的六尊佛像,傳為義淨的六位老師;再往南的四尊造像,傳為義淨和他的三位徒弟。但從服飾看,帽子卻似明朝之物(有人認為是道冠),傳說頗為牽強。喻洪先生一再說:“在別處看到的五十三參,大多是兒童形象,與這裡看到的截然不同。”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當地老百姓稱之為“背陰洞”的摩崖造像,有人認為是悟空的形象,在此造像周圍,刻有人物、動物、天象圖、淨瓶等,傳為唐代遺物。在此造像東側的山崖上,我們發現有風化很嚴重的造像題記有:

“聖()年()()記春鐫-----菩薩----”字樣。初查歷代年號,只有武則天時有“聖歷”年號,大約為(698——700)。當然,這樣推斷創建年代還欠嚴謹,需要進一步查閱資料佐證,但同行者均認可是一尊菩薩造像。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汽車在僅能容下一輛車寬的窄窄的簡易公路上一直往上,開到幾座饅頭型山圍繞的谷底。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通過奇異的山形和松柏、枯枝望上去,幾個人驚喜得大叫起來——今年冬天多霧霾,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是難得!

除了幾座土坯房子外,只有一條小狗和幾隻黑山羊在周邊覓食,想問一下道都找不到人。遠遠的山谷對面,有幾位老婦人在冬陽下閒適地晒著太陽聊天。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一行三人爬上山崖,在兩株粗壯的古柏樹下競相拍起照片來。“能見到這麼美、這麼幽靜的景色,既便是找不到摩崖造像也很知足了。”朋友喜滋滋地這麼說著。

正在這時,從山谷另一側新鋪的碎石路上開出一輛汽車來。急向這位六十多歲、留著山羊鬍子的大哥打聽,“不用開車,走過去幾百米就到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標有長清小型水利設施的小水庫斜側面的山崖下,剛剛建成一座房子,還沒有泥上牆皮。“選在這裡建座房子,真是有眼光——能好好享受這清幽的美景和泉水。”順著小水庫東側的山路往裡走不多遠,即見到“朝陽泉”石碑和剛立不久的“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王泉摩崖造像”的石碑。

泉池內三處簡陋的陶瓷龍首中可見噴水的管子,泉水泠泠作響,更襯托得山谷清幽;四周的山崖滲水凝結成二尺多長的冰凌。泉邊,黃絹覆蓋這一處造像,這便是當地人稱作“看水佛”的造像。三尊石雕佛像,頭部皆無。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抬頭向北面的山崖望去,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凹進去的淺石窟。攀援而上,一尊保存完好、慈祥莊嚴的大佛便呈現眼前。該處造像被當地老百姓稱之為“朝陽洞佛像”,據資料顯示:佛像高為1.07米,兩側分別為迦葉和阿難造像,高為0.54米。朝陽洞的東側為一處天然石窟——大約有一間房子大小,洞內有先民生活痕跡,洞口處有人工鑿痕,似為安裝橫樑或搭建遮廈所用,疑為出家人靜修處或造像者棲身之所。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繞過剛剛斬去荊條開闢出的小路至東面山崖,名聲最大的“五十三參”造像赫然在目。

查資料得知“五十三參”,比喻為虛心求教、不辭勞苦。《華嚴經》中有善財童子曾拜訪53位善知識虛心求法、廣學多聞的故事。此處造像被稱作“五十三參”不知源自何處,有人解釋為“義淨引領五十三位善知識參拜紫竹林”。中間的大佛有的說是佛祖,有的說是義淨本人。這種解釋與善財童子廣聞求知的傳說根本不是一回事,不知典出何處?是否為誤傳?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南側的六尊佛像,傳為義淨的六位老師;再往南的四尊造像,傳為義淨和他的三位徒弟。但從服飾看,帽子卻似明朝之物(有人認為是道冠),傳說頗為牽強。喻洪先生一再說:“在別處看到的五十三參,大多是兒童形象,與這裡看到的截然不同。”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當地老百姓稱之為“背陰洞”的摩崖造像,有人認為是悟空的形象,在此造像周圍,刻有人物、動物、天象圖、淨瓶等,傳為唐代遺物。在此造像東側的山崖上,我們發現有風化很嚴重的造像題記有:

“聖()年()()記春鐫-----菩薩----”字樣。初查歷代年號,只有武則天時有“聖歷”年號,大約為(698——700)。當然,這樣推斷創建年代還欠嚴謹,需要進一步查閱資料佐證,但同行者均認可是一尊菩薩造像。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歸來查閱網絡資料,也有人認為是:王泉摩崖造像雖無史料可考,但從雕造技法和造像模式看,屬南北朝北魏產物。此說也欠說服力。

在山岩相加的不太顯眼處,有一尊粗糙的造像,有人稱之為“錢庫單佛”。我們幾人的觀點,此處僅是一尊未完工、半途而廢的造像。

義淨大師出家的四禪寺在唐開元間最興盛,並創建了規模宏大的“萬菩薩殿”。史載有天寶十一年所立的《四禪寺萬菩薩像記》碑一通,趙子餘撰文,林混元八分楷書。這條山谷離四禪寺比較遠,也有人將它稱為“萬菩薩谷”,其造像多傳與義淨大師有關係。

由於相關史料缺乏、造像題記模糊不清,訪尋王泉摩崖石刻歸來,留下諸多疑問。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的介紹中有“唐至清”字樣,且待來日再細細考證。

"

大靈巖寺 (19)——王泉摩崖石刻

(應網友邀,發一篇舊作)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王泉摩崖石刻

2015年12月17日,約好《濟南時報》孫萇青總編和濟南大學教“古建築學”的喻洪教授一同再訪四禪寺,主要是想看傳說的“五十三參”。

原以為長清的朋友所說的“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就在四禪寺北面的山坡上,與當地老百姓所說的“石屋子”在一起,經一位手持籃球的精壯老人不厭其煩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五十三參”摩崖造像,在東面的山溝裡。過王莊又到楊泉,一位往家推幹樹枝的老大爺含含糊糊地說:“一直往東,見道口往南、見道口再往南,靠近山根就到了!”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汽車在僅能容下一輛車寬的窄窄的簡易公路上一直往上,開到幾座饅頭型山圍繞的谷底。抬頭一望湛藍的天空,通過奇異的山形和松柏、枯枝望上去,幾個人驚喜得大叫起來——今年冬天多霧霾,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是難得!

除了幾座土坯房子外,只有一條小狗和幾隻黑山羊在周邊覓食,想問一下道都找不到人。遠遠的山谷對面,有幾位老婦人在冬陽下閒適地晒著太陽聊天。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一行三人爬上山崖,在兩株粗壯的古柏樹下競相拍起照片來。“能見到這麼美、這麼幽靜的景色,既便是找不到摩崖造像也很知足了。”朋友喜滋滋地這麼說著。

正在這時,從山谷另一側新鋪的碎石路上開出一輛汽車來。急向這位六十多歲、留著山羊鬍子的大哥打聽,“不用開車,走過去幾百米就到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標有長清小型水利設施的小水庫斜側面的山崖下,剛剛建成一座房子,還沒有泥上牆皮。“選在這裡建座房子,真是有眼光——能好好享受這清幽的美景和泉水。”順著小水庫東側的山路往裡走不多遠,即見到“朝陽泉”石碑和剛立不久的“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王泉摩崖造像”的石碑。

泉池內三處簡陋的陶瓷龍首中可見噴水的管子,泉水泠泠作響,更襯托得山谷清幽;四周的山崖滲水凝結成二尺多長的冰凌。泉邊,黃絹覆蓋這一處造像,這便是當地人稱作“看水佛”的造像。三尊石雕佛像,頭部皆無。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抬頭向北面的山崖望去,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凹進去的淺石窟。攀援而上,一尊保存完好、慈祥莊嚴的大佛便呈現眼前。該處造像被當地老百姓稱之為“朝陽洞佛像”,據資料顯示:佛像高為1.07米,兩側分別為迦葉和阿難造像,高為0.54米。朝陽洞的東側為一處天然石窟——大約有一間房子大小,洞內有先民生活痕跡,洞口處有人工鑿痕,似為安裝橫樑或搭建遮廈所用,疑為出家人靜修處或造像者棲身之所。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繞過剛剛斬去荊條開闢出的小路至東面山崖,名聲最大的“五十三參”造像赫然在目。

查資料得知“五十三參”,比喻為虛心求教、不辭勞苦。《華嚴經》中有善財童子曾拜訪53位善知識虛心求法、廣學多聞的故事。此處造像被稱作“五十三參”不知源自何處,有人解釋為“義淨引領五十三位善知識參拜紫竹林”。中間的大佛有的說是佛祖,有的說是義淨本人。這種解釋與善財童子廣聞求知的傳說根本不是一回事,不知典出何處?是否為誤傳?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南側的六尊佛像,傳為義淨的六位老師;再往南的四尊造像,傳為義淨和他的三位徒弟。但從服飾看,帽子卻似明朝之物(有人認為是道冠),傳說頗為牽強。喻洪先生一再說:“在別處看到的五十三參,大多是兒童形象,與這裡看到的截然不同。”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當地老百姓稱之為“背陰洞”的摩崖造像,有人認為是悟空的形象,在此造像周圍,刻有人物、動物、天象圖、淨瓶等,傳為唐代遺物。在此造像東側的山崖上,我們發現有風化很嚴重的造像題記有:

“聖()年()()記春鐫-----菩薩----”字樣。初查歷代年號,只有武則天時有“聖歷”年號,大約為(698——700)。當然,這樣推斷創建年代還欠嚴謹,需要進一步查閱資料佐證,但同行者均認可是一尊菩薩造像。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歸來查閱網絡資料,也有人認為是:王泉摩崖造像雖無史料可考,但從雕造技法和造像模式看,屬南北朝北魏產物。此說也欠說服力。

在山岩相加的不太顯眼處,有一尊粗糙的造像,有人稱之為“錢庫單佛”。我們幾人的觀點,此處僅是一尊未完工、半途而廢的造像。

義淨大師出家的四禪寺在唐開元間最興盛,並創建了規模宏大的“萬菩薩殿”。史載有天寶十一年所立的《四禪寺萬菩薩像記》碑一通,趙子餘撰文,林混元八分楷書。這條山谷離四禪寺比較遠,也有人將它稱為“萬菩薩谷”,其造像多傳與義淨大師有關係。

由於相關史料缺乏、造像題記模糊不清,訪尋王泉摩崖石刻歸來,留下諸多疑問。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的介紹中有“唐至清”字樣,且待來日再細細考證。

大靈巖寺  (19)——濟南長清深山中的王泉摩崖石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