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出品的這部紀錄片,會讓人產生一種奇妙的錯位感'

"

來到被美國稱為“鏽帶”的俄亥俄州建廠,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一開始一定是信息十足,他希望能將在中國的成功經驗,完整地複製到美國。新廠房落成前,他執意要求開業那天的會場搭建不用棚頂,當美國的管理層質疑如果那天下雨怎麼辦時,曹德旺堅信那天不會下雨。美方管理人員一臉困惑,但隨行的中國同事則坦然接受領導的意見,不再爭辯。

這是發生在Netflix的紀錄片《美國工廠》裡的一幕。事實上,在這部奧巴馬與Netflix聯合出品的紀錄片中,有很多這樣看起來令人會心一笑的場景。當中國第一大玻璃廠商來美國投資建廠時,註定會發生很多因環境差異而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最為鮮明的對比首先是效率。中國工廠裡的員工,遵守紀律、勤奮、刻苦,每天接受的是軍事化管理。在流水線前,他們沉默而高效,看起來毫無怨言而默默努力,他們工作起來與機器無異。曹德旺也正是帶著這樣的預期來到俄亥俄投資建廠的。然而曹德旺的福耀美國與招聘進來的一度長期失業的工人的蜜月期很快就過去了,美國員工入職後不久開始抱怨,工廠設備操作的安全問題、汙水的處理……種種問題促使工人們越來越感到工會介入的必要性。然而,身為資方的福耀明白,一旦工會介入,工廠將再無利潤可圖。於是,我們看到一方面是那些俄亥俄的工人們叫嚷著要建立工作,另一方面則是上任的管理層人員,口蜜腹劍,兩面三刀,利用中國式的謀略將那些不聽從指揮的工人小施伎倆,予以瓦解。

美國工會行業的發展歷史悠久,各行各業都建立了行業工會,旨在對抗勞資關係中的不平等現象,為工會成員謀求合法的權益。帶著這樣的一套思維,這些失業很久的工人進入中國人投資興建的工廠時,固然興奮於從多年失業落入底層的泥潭中被拯救,可是卻也依然不會覺得這是什麼“恩賜”。鏡頭前的他們依然隨性,按照中國工人的標準,則是懶散和沒有上進心。在中國針對工人的藥方並不能強有力的約束美國人,因此曹德旺絕對更換了那些美國高層,而是讓中國人帶隊管理。更大的碰撞也在此開始產生。中國人不瞭解美國人為何不能更“勤奮”一點,為何怨言頗多,而美國人詫異於中國人對安全與環境的漠視。

然而這一切的詫異其實都來源於兩國不同的制度狀況。我傾向於慎重表述是文化差異帶給人的隔閡,例如,富士康壓榨工人並不是“文化現象”,而是“制度後果”。學者秦暉在總結中國經濟為何能在改革開放十幾年間贏得巨大優勢時,他的著眼點在於,中國其實一直都是一個“負福利”國家,問題的根本是“討價還價權利的缺失”。所以,表面上看來中國工人的勤奮固然有來自骨子裡的傳統因素,但更根本的還是相關權利的缺失導致許多工人根本無從去抗爭什麼。當那些來中國學習的美國管理層看到中國工人在戴一副著隨時可能割傷自己手掌的手套去分類不同種類的玻璃時,他們流露出的確實是難以置信的目光。他們身處在制度性的保障環境中太久了,這是一幅令人匪夷所思的景觀。

全球化的到來,新自由主義的崛起,也一度威脅西方社會民主制和福利制的危機。託尼·朱特認為,福利制度曾經一度取得過很顯著的成就,成功遏制了不平等現象,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誘惑力變得不再強大。紀錄片中,我們能看到並未所有的美國工人都決定加入工會,當隨時面臨會失業的危險時,一些美國工人也開始考慮在一家中國人投資開辦的工作這麼做要產生的“代價”。托爾斯泰說過: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什麼生活條件是他所不能習慣的,尤其是當他看到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已經接受了的時候。”

然而,對決的雙方箭拔弩張的態勢也許不會再持續多久了,紀錄片結尾,工廠技術人員一邊指著流水線的車間,一邊告訴老闆那些流水線上的工人很快就能被機器替換掉的時候,我們知道,有時候,故事的最後不是以悲情劇結尾,而是以荒誕劇收場,他們保有的最後一點自尊,終於會隨著自動化浪潮的到來而消失殆盡。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簽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