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第二課:為什麼學習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 心理學 體育 戀愛 睡眠 跳槽那些事兒 心理諮詢師小鹿 2019-04-10

今天看的是《積極心理學》第二集的學習筆記。【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

Tal說,有人可能會問,這門課是為誰設置的。

其實我也好奇。但答案其實是,【這門課程的授課對象是。對積極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及想更開心的人。如果你非常開心 你還可以更開心。如果你非常不開心 你也可以更開心。所以這門課程適合任何。對它感興趣的人】

突然覺得,我也是其中一員呢,讓自己更開心吧。其實看完第二節課便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會成為經典了,那是因為Tal不僅自己覺得這門課幫助了自己也深信他可以幫助到其他人。

而這樣的內在熱情足以感染很多人。

好了,繼續分享這節課讓我覺得有些啟發的點吧

1.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Sonja Lyubomirsky談到了找到"適合"的重要性。也就是某種方法。某種工具 某種觀點是否適合你。並不是你聽到的每種觀點。每種研究。以及你運用的每種介入方法...。你在生活中將會運用介入方法。不管是作善舉。還是表達感激。還是體育鍛煉 還是寫日記。這些事情你在整個學期裡都要做。然而並不是一切都適合你。你將會接觸它。嘗試它。然後你將作出決定。"對 我想把它融入到生活中"。或者"不 它對我沒什麼意義"

其實找到讓自己開心的最好的方法,理應是,敞開你的視野,擁抱所有的可能性。不讓偏見或者牴觸情緒影響你獲得方法的渠道,真正要去確定的地方是,這個方法你認真去嘗試了之後,對你來說是不是管用的。

不管用,那麼可以分析一下為什麼對自己來說是無用的,也就多了一個更瞭解自己的機會。

管用,那就裝進自己的開心百寶箱裡,有需要的時候拿出來

比如冥想這個方法,很多專家,研究都表明它能夠對我們的睡眠,情緒甚至神經系統都能起到質的改變作用。

但不管研究怎麼說,事實上還是有人用是管用的有人用是不管用的。

與其去糾結為啥對自己不管用,不如我們再試試其它方法。

當然,這個方法是否真的管用,做出判斷的前提肯定是你真的認真嘗試過。而不是隨便糊弄一下或者想當然就覺得沒用,抱著這樣的態度,估計再找其它方法都是沒用的。

至於是不是認真就像你開不開心一樣,你是騙不過自己的。

這樣說來方法實在沒有對錯,也沒有唯一正確的方法,只有適不適合個人的情況,

也許所謂認識自己也包括,知道什麼可以讓自己開心,這種開心的程度又是多少吧。

2. 積極心理學要改變的是心理學研究的方向

心理學家David Myers曾經做了個研究,發現所有的心理學論文中,對於負面的心理狀態的研究比例大大超過積極心理心態的研究,高達21:1.總數超過10萬+的論文基數中,有5000篇關於憤怒情緒的,41000篇是研究焦慮的,55040篇是關於抑鬱的。

而關於如何提升幸福,提升積極情緒和生活滿意度的研究,就只是個零頭。

當然,Tal的意思肯定不是說研究痛苦是不重要的。

只是我們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為什麼消極這樣的問題上。是否有一個可能會強化它對我們的影響。

就像如今美國,歐洲,中東,亞洲基本上全球化的視角下,抑鬱焦慮就像流行病一樣越來越多,自殺率也在上升。

其實除了這些,我們也是一樣,開心的時候當作理所當然很少問自己為什麼開心,卻會時常問自己為什麼痛苦。

假設一個人一天21小時都在悲傷痛苦,而只有1個小時感覺到開心。

你覺得這個人正常麼?

基於這樣的思考,積極心理學其實是在幫助心理學本身,平衡其研究的方向。

我們也是時候改變潮水流動的方向了。畢竟生活中除了抑鬱焦慮悲傷,還有成就,自尊,自由,幸福等積極情緒呢。

3. 幫助別人為什麼也是幫助自己。

幫助別人能讓自己舒服開心這一點基本上很多人都知道,但也許大家不知道,幫助別人也可以幫助到自己。

Tal花了很大的篇幅講解如何通過幫助別人來實現幫助自己的過程。

這個也許也得是個人自己才能體會的。

我舉一個自己真實體會的例子吧。

作為一個諮詢師,表面上看起來就是一個幫助別人的角色,但事實上,諮詢師自己在給別人諮詢的過程中,自己是同時在成長和獲益的

我經常能從來訪者身上學到我自己可能沒有意識到,或者還不具備的能力和特質。比如不同職業的來訪者會跟我講自己工作的內容,不同愛情觀的來訪會讓我看到原來愛情有這麼多可能性。

大家別以為來到諮詢室諮詢的人哪哪都是問題的,並不是這樣的。多數情況只是因為生活中某一個環節遇到了阻礙,在諮詢室當中我們一起把障礙清除的過程。但因為了解到了更多來訪者的生活,我才發現,我幫助別人看到問題的過程,也是在幫助我自己認清自己的過程。

一個諮詢培訓課上,老師說的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一個諮詢做得好不好怎麼判斷,你看看自己是不是從這個諮詢當中學到東西了,你自己是不是成長了。如果你自己都沒有,那很難想象這樣的你能幫助來訪成長。”

所以,別吝嗇對別人的幫助,這是你認識自己最好的鏡子。

當然也別委屈犧牲自己去幫助別人,那樣你也不舒服他也不舒服,我一直覺得,只有在心有餘力的情況下幫助別人才能真的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樂趣,如果無法感受到,就去思考理解一下自己為啥感受不到是幫助的方向出錯了,還是自己根本就不是那種同理心很強的人,去理解自己可能比一味的幫助他人不反思要好。

4培養適合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別總是一個人單幹,單扛

看到這個突然有些舒服,會覺得,啊,終於有人會說,可以一起找人承擔啊。

現在似乎太強調獨立單幹的品質了,因為如此一來,對自己的掌控感是最強的,安全感也是最強的,誰也不用依賴,自己什麼都能搞定。

但除非我們真的成為了完美的超人,否則一定有弱點。所以在我們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時候,就一定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社會支持,因為這是在你可能出現人生低谷或者心理狀態極端脆弱敏感期的時候,最重要的能夠拉你上來的資源。

也許你認為很多人都不能相信,但可以試著給非常少的一部分人一些被你信任的機會。當然可以不用把自己全權交付給別人,只是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自己的確存在弱點,如果這個弱點在人生中某個時候威脅到了我的生活,那麼我知道我是可以向我的社會支持系統求助的。

否則,一想到危機就是要充實自己、提升自己,那麼對自己的要求會越發之高,那根不能鬆懈的弦會繃到快要爆裂。這是我們可以提前避免的。

這點諮詢師的系統做的倒是挺好的,職業上的困惑可以找督導,個人的困惑可以找自己的諮詢師。覺得孤獨還可以找自己的同伴。

也許我們普通人在生活中也可以建立這樣多方位的支持系統。當然要找到適合自己的。

也不一定每天都要找他們,只是心裡有個底,遇到事情了,不是隻有自己一個人扛著的。

還可以找到他,或者她們,大家一起看看,互相幫助著。

5你關注怎樣的現實,就可能創造怎樣的現實

如何通過問出“好問題”創造“積極現實”

“問題締造現實”是我在這一集的視頻中學習到的新概念或者新觀點,個人覺得非常厲害。

你每天在問什麼樣的問題,就決定了你每天大部分時間的關注點是什麼。因為當我們問出一個問題的時候,所有的注意力都會在這個問題的解決和答案上,只要沒有得到答案,它就會一直在我們的腦子裡,佔據著所有的腦資源。

所以你問的問題就構成了你生活的現實。糟糕的問題締造的是糟糕的現實,積極的問題締造的是積極的現實。

什麼是糟糕的問題?比如——

“我的人生為什麼這麼失敗?”

“為什麼根本沒有人喜歡我愛我?”

“為什麼別人要這麼對我?”

......

這樣的問題締造的現實就是——

“我的人生就是這麼失敗”

“就是沒人喜歡我愛我”

“別人就是要這麼對待我”

......

那什麼是好問題呢?比如——

“這次的事情結果不太滿意,那我可以從這件事情中吸取什麼教訓呢?下次我可能做些什麼改變來讓結果更好呢?”

“現在很孤單,我為什麼這麼害怕孤單呢?尋找一個人陪伴的意義是什麼呢?”

“人際關係中最近衝突很多,是不是有什麼我沒有意識到的原因呢?我可以找誰來溝通討論一下呢?”

......

這樣的問題締造的現實顯然是不同的——

“這次做砸了,沒關係,下次我還有機會做好”

“孤單也並不能讓我絕望,而是我開始思考現狀的機會”

“人際衝突是現實問題,但並不能定義我就是糟糕的人”

......

很多人對積極心理學可能有一些誤解,就是自我安慰嘛,絕對不是。從上面不同問問題的方式也可以看出,糟糕的現狀是存在的,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但是究竟你想實現什麼方向,通過不同提問的聚焦方式,顯然發展下去是不同的。

糟糕的問題,只會讓你越來越挫敗;而好問題會給你自己帶來啟發和新的方法。

現在對現狀不滿意沒關係,從問出一個好問題開始。

這點在諮詢中尤其明顯,諮詢的改變之外往往在來訪者,開始問“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讓我自己好受一些,”或者“我該承擔怎樣的責任”

在之前可都是問的是為什麼這個世界和他人對自己那麼不好。

而開始問出好的問題,接下來就只需好的行動了。

6榜樣是有力量的。

這是Tal在本次視頻中第二個花大篇幅講解的內容,他也分享了自己人生中的精神榜樣,讓他最終選擇了教育事業的人生導師——Marva Colins。她是兩次被兩任總統邀請成為教育部部長,但都拒絕了的優秀教育者。

每次拒絕的理由都是一樣的,那就是——

“我是屬於教室的,這是我的使命。”

她推崇的就是積極教育法,我一開始也以為是那種雞湯的鼓勵,但通過Tal分享的一個例子我才真切感受到她的使命是多麼有力量。

Colins老師分享自己是怎麼“懲罰”行為不端的孩子的——

“我會把這樣的孩子叫出來,讓後Ta寫檢查,檢討的內容是,‘我有100個這麼優秀的理由,我為什麼要做這件壞事?’她會讓學生從字母A開始寫,一直到Z,寫完了再來一輪,用過的詞不能再用,直到寫夠100條。到最後,沒有孩子再有行為問題,理由是,‘****我受夠了Colins老師讓我寫我自己有多優秀了!

表示這個方法我估計以後會用在我家孩子身上,哈哈哈。不我還要用在我自己身上。

當時視頻中在場的幾百名學生都笑了,這是多麼讓人憧憬的教育方式啊。到現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以Marva Colins老師命名的學校,很慶幸這個世界有這樣的精神榜樣。

精神榜樣就是我們人生路上最亮的指引,我們都需要,因為我們對世界的經驗還不充足,需要看到我們追求的東西實現之後是怎樣的,這個力量,得抓緊時間擁有。

我其實有很多榜樣的,最開始是《基督山伯爵》,在他身上我學會了耐心學習,等待和堅持去完成夢想。

而後我的榜樣是我的一位同學。我在她身上學會了如何溫柔而不委屈自己去對待身邊人,老實說,不是因為看到她的那種方式,我會一直很彆扭。

到現在,我的偶像,又多了很多,身邊的人,那些遙遠的像信仰的一些人,都在某些方面幫助著我,塑造著自己。讓自己慢慢成為謙遜,自信,靠譜的人。

所以也希望大家去找到自己的榜樣,讓榜樣帶著自己往前走,走出屬於自己的大道。

7 No one is coming.學習承擔自我責任是提升自尊水平的開始

最後分享一本Tal推薦的書《自尊的6大支柱》,在之後的視頻中會講到,不過如果大家對自尊這個話題特別感興趣的話,也可以提前買來看看,不過有點貴,所以不著急的話,可以繼續等著我後面的分享。

作者是一位加拿大裔的心理學家,在這本書中充分討論了對於自尊來說非常重要的六個支撐要素,其中這次視頻分享的就是“自我責任”。

No one is coming.

這句話是Tal反覆強調的一句話,“沒人回來的”。在真的考驗到來之前,我們要有獨自面對的勇氣;在真的所有成長條件都充分給到的時候,我們要有自己承擔的勇氣。

這也是我常常在諮詢室中跟來訪說的一句話,“真的最應該感謝的人是你自己,我分享的方法可能跟很多人說過,但是真的認真嘗試,最後實現成長的,是你自己。我沒有辦法強迫你嘗試,只有你自己可以掌控自我。所以,謝謝你。”

是啊,我們都應該對自我負責,照顧自己,認真嘗試。而後去實現成長。

這世上,真的對自己要負責的,其實還是自己。不是父母也不是師長,他們最多創造一些條件,但找到自己喜歡的,讓自己開心幸福,實現自己的價值,找到自己的伴侶,建立適合自己的生活,這些都是自己的責任。

我們可以責怪於這個世界還不夠完美,但自己過的好不好這件事,不應該是通過抱怨世界而去走的。

更多的是,每個人都走在向好的路上。

也許我們能淌出一條對世界對自己友好的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