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培養孩子的學習“專注力”要這樣做

家庭教育 幼兒園 玩具 動物 家庭教育大視野 家庭教育大視野 2017-09-28

培養孩子的學習“專注力”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培養孩子的學習“專注力”要這樣做

問題實錄:

我家寶寶平時好動,愛說話,性格非常開朗,但就是有一個問題,因為太好動了,所以總是安靜不下來,甚至有人覺得這就是“多動症”。有一次,老師給大家講故事,可說到一半的時候,寶寶居然自己從小椅子上站起來,請求其他小朋友與自己一起玩了。老師問他:“故事不好聽嗎?”他卻告訴老師:“我更喜歡到院子裡聽故事。”老師簡直哭笑不得。為此,老師經常和寶寶談話,要求他注意上課的紀律。我當然知道這是為了寶寶好,可是,我現在只是擔心,如果老師不斷給寶寶施加壓力,那對他心理上會不會帶來一定影響呢?現在,他自己就認為:老師不喜歡我。另外,我也怕這樣長時間下去,孩子會對幼兒園產生排斥,如果他因為“老師不喜歡自己”的想法,而不想去上幼兒園了,我們該怎麼辦呀?所以,現在我們全家都在極力幫助寶寶,讓他能在學習的時候能安靜下來、集中精神,只不過效果不明顯,寶寶總是一會兒與人說話,一會兒自己玩耍,有時給他糾正的煩了,就乾脆哭起來。到現在我才知道,養個孩子太不容易了。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培養孩子的學習“專注力”要這樣做

問題分析:

孩子天生就是好動、活潑的,在這個階段不能安靜下來、經常擾亂課堂紀律很正常,本質上,這還是孩子專注力、自制力不夠的原因。遇到這樣的問題,除了老師合理的教育之外,家長也應該和學校一起對孩子進行糾正與指導。只不過,這件事不是一件心急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因為影響孩子難以安靜下來的問題有多個方面,家長應該對這些因素進行了解,然後針對自己孩子的問題進行改善。

首先,從生理上來講,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發育還不夠完善,其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不平衡。在這種情況下,想讓孩子像個大人一樣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控制,是很難的。所以在此期間,老師、家長必須教養得當,不可操之過急。當孩子慢慢長大,也就學會控制自己了。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培養孩子的學習“專注力”要這樣做

其次,飲食也對孩子的專注力有一定影響,如果孩子平時多進食含有甜味、人工色素、防腐劑、添加劑等的食物,就會讓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平時大人喝杯咖啡都能提神,甚至出現難以入眠的情況,更何況是機體敏感的孩子了。因此,家長應該在孩子的飲食上多注意一些,減少給孩子進食不健康食物、零食的機率。

再者,總是無法靜心有時也可能是病理問題,比如腦內神經遞質代謝異常,或者輕微的腦組織損傷等,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情緒不穩、活潑好動、衝動任性等問題。這就需要家長多用心,從孩子的行為舉止中多進行觀察,看孩子是不是有眨眼頻繁、皺眉頭、扭脖子等小動作,如果有的話,就要及時進行就醫,從而改善孩子的病理狀態。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培養孩子的學習“專注力”要這樣做

最後,家庭影響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所在,孩子過於好動,糾正又不見效果,家長就應該從日常教育方面思考有無問題了。比如父母教育態度是不是一致、長輩有沒有過分寵溺孩子、家裡人員活動是否頻繁、家長對孩子有沒有批評過度以及是不是受玩具、電視的影響等,這些問題都對孩子的注意力有影響。

總之,外界干擾、個人生理情況、家庭教育以及疾病等因素,都有可能讓孩子顯得過於好動、不守秩序。但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正是培養專注力的時候,如果家長不分清原因就對孩子直接進行糾正,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從根本上找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是幫助孩子安靜下來的好方法。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培養孩子的學習“專注力”要這樣做

在培養孩子專注力、讓孩子學會安靜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切記不可打罵,這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厭惡情緒,只能讓孩子更不想安靜、不想專注。另外,這種能力的培養不一定非要圍繞讀書、寫字等事情進行,玩也是很好的訓練方法,但一定要玩有益的遊戲,比如排積木、五子棋等。而且,這種遊戲不能玩時間太長,不然也會讓孩子產生厭煩。每日持續培養,不斷延長時間更能讓孩子接受。

建議:

1.想要讓孩子能夠在學習的時候更加專注,對環境進行一定的佈置非常有必要,比如孩子學習的地方應該保持安靜,而且裝飾不能太花哨,以免讓孩子分心。

舉個簡單的例子,不在吃飯的地方放置電視,孩子就會更願意將注意力放到飯菜上面去,而不是一邊吃一邊看電視,興奮地跑來跑去,壓根不想吃飯。所以學習更要以安靜環境為主,孩子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擾,專心進行自己的事情。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培養孩子的學習“專注力”要這樣做

2.對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學習需要直觀、新穎、有趣味,單調的講解就容易讓他的注意力偏移。

因此,家長、老師給孩子設計的學習方式,應該是遊戲性強、表演性強的,就更有助於孩子專注地安於做一件事。比如家長將各種動物的名字寫在卡片上,然後自己模仿其中一種動物,讓孩子猜測是哪種動物,再將合適的卡片找出來。這種學習方法要比對著卡片讀,更能讓孩子專心,也能讓孩子“坐住”。

3.與孩子進行約定,提前將專注、安靜的時間以及要做的事講出來,徵得孩子的同意後再進行,更能讓孩子有意識地專注。比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用5分鐘來做一個遊戲,在這5分鐘內,必須將各種顏色的豆粒分開,然後就可以玩遊戲10分鐘。這樣,孩子就會非常積極地去撿分豆粒,從而讓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不會跑來跳去、無法專注。家長可多設計一些此類遊戲,並適度延長時間,使孩子的專注力得到有效培養,以後在學習上就會有更好地表現。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培養孩子的學習“專注力”要這樣做

4.多對孩子提問題,這樣可以讓孩子更用心地去觀察或者想象問題,從而強制自己專注起來,這是促進孩子自我加強自制力的好方法。比如,和孩子在外面散步,家長就可隨機地問:“這種小花叫什麼名字啊?為什麼這麼好看呢?寶寶能告訴媽媽嗎?”這時,孩子會非常熱心、積極地回答你的問題。當然,家長提問問題應該以孩子知道,並且趕興趣的事為主,如果總問一些生僻、疑難問題,孩子會因為無法回答而心不在焉的。

5.找準孩子的興趣點,對孩子進行有力吸引,是讓孩子提高專注力的最佳辦法。因為孩子這個時期的自制力不強,對於吸引自己的事物,是沒辦法拒絕的。比如,孩子喜歡動手,那麼,多帶他進行玩具、手工的製作,這樣讓孩子保持注意力半小時的時間,是非常容易的。只要多進行這樣的訓練,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就會越來越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