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河火車站地面交通“零換乘”

交通 城市規劃 建築 設計 昌平 自行車 人民交通雜誌 2019-04-06

集高鐵、地鐵、市郊鐵路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全面融入城市交通體系。繼北京南站外,本市又一座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清河站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年底投入使用。站內將引入地鐵13號線、昌平南延線、19號支線3條地鐵線,是目前本市引入地鐵線最多的高鐵車站,年旅客運輸量預計1600萬人次。

清河火車站建築面積13.47萬平方米,是京張高鐵全線建築面積,車站,將成為北京北部新的綜合交通樞紐。車站主站房由地下兩層,地上兩層,局部三層組成。從下到上依次為:地下二層是昌平南延及19支線站臺層及設備層;地下一層是城市通廊、高鐵與地鐵換乘空間、地下車庫;首層為高鐵進站廳、站臺層和13號線站臺;二層為高架候車大廳,局部三層為商業服務場所。

在清河站主站房旁,一處集公交、出租汽車、自行車等多種方式於一體的地面交通樞紐工程正緊張施工。清河火車站交通樞紐一期及配套廣場道路工程位於小營西路與安寧莊北路之間、大鐵樞紐東西兩側。

根據《清河火車站交通樞紐規劃設計條件》,2025年預計清河交通樞紐周邊(含鐵路清河站)全日客流量約64.8萬人次,公交樞紐工程自身全日客流量約15.3萬人次,佔全部換乘量的23.6%。公交客流將成為清河交通樞紐主要交通方式。

面對24.5平方公里範圍可利用地塊零碎分佈等難題,地面交通樞紐設計方北京市政總院建築專業副總工兼建築所所長趙新華形容它為“工程雖小,五臟俱全。只能見縫插針,發揮每一個地塊的,價值。”

市政總院設計團隊提出了零換乘的設計思路:乘客從清河主站站廳層北側口出來,即可到達北側公交上客區;從南側口出來即可到達南側出租上客站臺。此外,優化站前廣場高程設計,淨化地面交通。“在設計時,我們在京新橋下區域局部下沉1-2米,通過向地下要空間解決高差不足問題。”項目負責人邵緒煦說。西廣場下沉後,與北側公交樞紐、南側出租站臺、西側上地東路步道系統通過緩坡及局部臺階連接,既滿足停駐車、換乘的淨高需求,又減少了乘客的不便。

公交場站位於西廣場北側,佔地1.58公頃。這裡集納了12條始發公交線路,滿足不同方向客流換乘需求。區域內人車分流,設置公交換乘區、公交車日間待發區和夜間停駐區,車輛單向循環,通過東來東走、西來西走的交通組織方式,減少對社會路干擾。公交客流與大鐵主樞紐客流實現零換乘,橋下換乘區域加設避雨設施。西廣場南部利用京新高速橋下空間設置出租車上客區和蓄車區,一共設有15個發車位,蓄車位達到170個左右。

“設計時,我們特別圍繞城市慢行系統進行了設計。”邵緒煦說。自行車停放根據不同需求,在西側公交樞紐、西廣場及東廣場分區佈置,預計可存放四千餘輛自行車。

未來,安寧莊路慢行通道與公交樞紐換乘區可直接連通,地下換乘空間將打破傳統地下通道封閉感,利用地下慢行通道與主體之間的間隙,將陽光引入地下,並設置了臺地綠化和上下行樓扶梯,解決了步行客流換乘需求,提高了換乘空間環境品質。

馬上就訪

資源集約、功能複合是現代交通樞紐發展趨勢

“一體化交通樞紐項目應結合具體情況,因地制宜,才能創造出既對標國際,引領發展,又切合國情的現代化樞紐。”趙新華說。

趙新華介紹,火車站是重要的城市門戶,是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點,火車站樞紐不,於滿足交通服務功能,還應塑造門戶形象,並加強建築空間與城市空間的有機聯繫,體現以人為本的宗旨,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像清河火車站這類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規劃手法)模式,將交通功能與城市功能緊密結合,形成交通接駁便利、城市服務功能完善的綜合性樞紐是發展趨勢。

在趙新華看來,北京交通樞紐設計理念上正不斷完善,更調資源集約,功能複合,也更加註重以人為本,公交優先,綠色低碳,強調環境的舒適性和宜人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