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清真寺

建築 衛河 嘉慶 伊斯蘭 說臨清 2017-04-13

臨清清真寺

該寺位於臨清市區西北部元代會通河與衛河交匯處,俗稱北禮拜寺,是一座保存教為完整的古代建築群。根據寺內碑刻記載,至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了。此寺佔地面積約2萬餘平方米,主要建築由東西軸線排列,依次為甬道,牌坊門、望月樓,沐浴房,南、北講經堂,南、北角樓,正殿,後殿,影壁,後門等殿、堂、樓、閣86間。望月樓為歇山重簷牌樓式建築結構精巧,玲瓏別緻。門楣正面鑲毛澤東手書“清真寺”匾額。望月樓後面懸掛兩塊匾額,一塊書“正意誠心”,一塊書“彝倫攸敘”,系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名人書寫。現存更樓、月臺、正殿、傳屏、北講堂等大小房屋80餘間。正殿前半部為四阿廡殿頂,正脊兩裝有鴟尾, 後部為重簷,結頂呈山字形。中為八角攢尖頂,後出抱廈,兩側各掩一四角攢尖頂。坡度比較大, 森然聳峙,錯落有致。整組建築除個別建築形式透露著外來氣息外,基本上屬於當地回族建築風格。始建年代無考,明嘉靖四十三年重修。1992年,被批准為省級保護單位。

清真寺,阿拉伯語稱為“麥斯吉德”,意為“禮拜的場所”,臨清俗稱“禮拜寺”。也就是信仰清真教的教徒們做禮拜的地方。清真教即伊斯蘭教,因回族同胞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主體,故又稱回族教。伊斯蘭教徒通稱為穆斯林,意思是順從真主的人。臨清原有三座清真寺,現保存完整的是北寺和東寺,均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寺位於元代會通河與衛河交匯處,始建於明代弘治年間,當時是臨清最旺盛的時期。寺內的碑刻記載,洪姓回族人建房時偶得白銀八缸,建成該寺,至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此寺佔地面積約2萬餘平方米,主要建築由東西軸線排列,依次為甬道、牌坊門、望月樓、正殿、後殿、影壁、後門等殿、堂、樓、閣86間。

大家步入正門,迎面的便是望月樓,它為歇山重簷牌樓式建築,樓式結構,玲瓏別緻。門楣正中鑲毛澤東手書“清真寺”匾額。望月樓後面懸掛兩塊匾額,一塊書寫“正意誠心”,一塊書“彝倫攸敘”,系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名人書寫。穿過望月樓,步入了石材壘砌的丹墀,四面玉石欄杆環抱,富麗堂皇的高大建築——清真寺主體大殿便展現在面前。大殿由前殿、後殿、抱廈等組成勾連搭式建築,殿頂廡殿式結構,是封建社會規格最高的建築形式,殿頂覆有黃、綠色琉璃瓦,飛簷四出,猶如雄鷹振翅,雄偉壯觀。殿門為落地花格扇,斗拱、透雕掛落,雀替仍保留著明代建築的風格。正殿廣廈後簷連接著後殿,殿頂為勾連搭式,上部是三個六角形傘蓋式亭樓為主體的窯亭,窯頂峰折陡峭,攢尖頂部裝以鎏金葫蘆形裝飾。

大殿的左右建有角亭,將大殿襯托的更加莊嚴肅穆。大殿南北兩側是講經堂相互對應。講經堂前為捲棚廊廈,花格落地門,八角開窗,匾額、楹聯裝點期間。進入大殿內,深沉而神祕的氣氛撲面而來。殿內列柱林立,高大而空曠,牆壁上彩繪以暗紅、棕和金色的卷蔓紋及阿拉伯文字組成圖案。殿正中設有“聖龕”,朝向聖地麥加,右方有敏拜樓,殿間有拱門貫通,殿內可供2000餘人進行禮拜。

清真寺建築形式以我國傳統為主調,透露著外來氣息,佈局精巧,結構精美,是不可多得的建築藝術佳構。院內的古柏參天,幽深靜雅,名人佳句、先賢哲語躍然匾額楹聯上,讓人賞心悅目。

東寺,與北寺遙相互應,始建於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佔地面積2萬餘平方米。建築由大門、二門、穿廳、正殿、對廳、南、北講經堂、沐浴室等組成。

正殿為宮殿式造形,殿頂呈凸安形,四角飛簷,門為落地格扇。殿內松木地板,懸阿文經字匾六塊,水彩各形阿文通天木柱八根。殿堂內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對廳面闊三間,進深二間,落地隔扇,六門相連,八角兩窗,前有門樓彩繪精雕,造型別致。上懸古匾三方,為“萬化朝真”、“一本萬殊”、“道有統宗”。

臨清清真寺建築規模宏大,幾近宮殿。山門、東講堂雕樑,掛落上平雕、圓雕、透雕頗具徽派風格;建築構件吻、走獸、仙人、套獸脊塊、瓦當等又尊伊斯蘭教無偶像崇拜全部嬗變為花卉紋飾。壁畫、圓光、匾額、瓦聯等既有《古蘭經》、《聖經》箴言,又融漢文化《論語》、《中庸》、《易經》精髓,書體既有漢文化的楷體、行書,又有穆斯林庫法體、波斯體,質樸相融,相得益彰。建築風格既具有伊斯蘭宗教建築特點,又更多地體現了我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風貌。在魯西北地區可稱寺廟之冠,充分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又體現出中華各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優良傳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