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萬幸的是,十字軍們沒毀壞更古老的方尖碑。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萬幸的是,十字軍們沒毀壞更古老的方尖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還記得我曾經整理過羅馬城的13座方尖碑嗎?方尖碑雖然來自於埃及,但羅馬城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方尖碑,羅馬帝國視其為征服已知文明的戰利品。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執政時期,國力強盛,好大喜功的這位皇帝決定給賽馬場增加更加華麗的裝飾品來超越自己的前任——君士坦丁一世。既然君士坦丁堡貴為“眾城之王”,怎麼能沒有方尖碑呢?皇帝的思維一般人理解不了,反正有錢任性,就從埃及買了一塊方尖碑……這塊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為紀念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於公元前1455年在幼發拉底河對米坦尼的勝利而建造的,就叫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III. Tutmosis),原本矗立在埃及盧克索卡納克神廟門前,四個面都雕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描述了那場戰爭。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最尚武的法老,這也是狄奧多西一世選擇這塊方尖碑的原因。他命人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並加裝大理石底座,豎立於賽馬場中間。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萬幸的是,十字軍們沒毀壞更古老的方尖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還記得我曾經整理過羅馬城的13座方尖碑嗎?方尖碑雖然來自於埃及,但羅馬城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方尖碑,羅馬帝國視其為征服已知文明的戰利品。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執政時期,國力強盛,好大喜功的這位皇帝決定給賽馬場增加更加華麗的裝飾品來超越自己的前任——君士坦丁一世。既然君士坦丁堡貴為“眾城之王”,怎麼能沒有方尖碑呢?皇帝的思維一般人理解不了,反正有錢任性,就從埃及買了一塊方尖碑……這塊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為紀念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於公元前1455年在幼發拉底河對米坦尼的勝利而建造的,就叫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III. Tutmosis),原本矗立在埃及盧克索卡納克神廟門前,四個面都雕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描述了那場戰爭。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最尚武的法老,這也是狄奧多西一世選擇這塊方尖碑的原因。他命人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並加裝大理石底座,豎立於賽馬場中間。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萬幸的是,十字軍們沒毀壞更古老的方尖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還記得我曾經整理過羅馬城的13座方尖碑嗎?方尖碑雖然來自於埃及,但羅馬城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方尖碑,羅馬帝國視其為征服已知文明的戰利品。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執政時期,國力強盛,好大喜功的這位皇帝決定給賽馬場增加更加華麗的裝飾品來超越自己的前任——君士坦丁一世。既然君士坦丁堡貴為“眾城之王”,怎麼能沒有方尖碑呢?皇帝的思維一般人理解不了,反正有錢任性,就從埃及買了一塊方尖碑……這塊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為紀念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於公元前1455年在幼發拉底河對米坦尼的勝利而建造的,就叫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III. Tutmosis),原本矗立在埃及盧克索卡納克神廟門前,四個面都雕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描述了那場戰爭。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最尚武的法老,這也是狄奧多西一世選擇這塊方尖碑的原因。他命人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並加裝大理石底座,豎立於賽馬場中間。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萬幸的是,十字軍們沒毀壞更古老的方尖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還記得我曾經整理過羅馬城的13座方尖碑嗎?方尖碑雖然來自於埃及,但羅馬城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方尖碑,羅馬帝國視其為征服已知文明的戰利品。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執政時期,國力強盛,好大喜功的這位皇帝決定給賽馬場增加更加華麗的裝飾品來超越自己的前任——君士坦丁一世。既然君士坦丁堡貴為“眾城之王”,怎麼能沒有方尖碑呢?皇帝的思維一般人理解不了,反正有錢任性,就從埃及買了一塊方尖碑……這塊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為紀念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於公元前1455年在幼發拉底河對米坦尼的勝利而建造的,就叫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III. Tutmosis),原本矗立在埃及盧克索卡納克神廟門前,四個面都雕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描述了那場戰爭。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最尚武的法老,這也是狄奧多西一世選擇這塊方尖碑的原因。他命人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並加裝大理石底座,豎立於賽馬場中間。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塊3500年曆史的方尖碑今天看到的是其中頂端的一段,高19.59米,基座的四個面上都刻有浮雕,描繪的是狄奧多西一世時期賽馬場的盛況。其中一幅是狄奧多西一世手持桂冠站在看臺上,準備為勝利者頒獎,旁邊是他的兩個兒子,下方則是樂手們。另外兩面是皇帝與攜帶長矛和盾牌的衛兵,正在觀看戰車比賽。相鄰的第三幅雕刻是蠻族臣服於皇帝,另一側是工人們豎立方尖碑的情景。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萬幸的是,十字軍們沒毀壞更古老的方尖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還記得我曾經整理過羅馬城的13座方尖碑嗎?方尖碑雖然來自於埃及,但羅馬城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方尖碑,羅馬帝國視其為征服已知文明的戰利品。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執政時期,國力強盛,好大喜功的這位皇帝決定給賽馬場增加更加華麗的裝飾品來超越自己的前任——君士坦丁一世。既然君士坦丁堡貴為“眾城之王”,怎麼能沒有方尖碑呢?皇帝的思維一般人理解不了,反正有錢任性,就從埃及買了一塊方尖碑……這塊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為紀念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於公元前1455年在幼發拉底河對米坦尼的勝利而建造的,就叫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III. Tutmosis),原本矗立在埃及盧克索卡納克神廟門前,四個面都雕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描述了那場戰爭。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最尚武的法老,這也是狄奧多西一世選擇這塊方尖碑的原因。他命人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並加裝大理石底座,豎立於賽馬場中間。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塊3500年曆史的方尖碑今天看到的是其中頂端的一段,高19.59米,基座的四個面上都刻有浮雕,描繪的是狄奧多西一世時期賽馬場的盛況。其中一幅是狄奧多西一世手持桂冠站在看臺上,準備為勝利者頒獎,旁邊是他的兩個兒子,下方則是樂手們。另外兩面是皇帝與攜帶長矛和盾牌的衛兵,正在觀看戰車比賽。相鄰的第三幅雕刻是蠻族臣服於皇帝,另一側是工人們豎立方尖碑的情景。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萬幸的是,十字軍們沒毀壞更古老的方尖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還記得我曾經整理過羅馬城的13座方尖碑嗎?方尖碑雖然來自於埃及,但羅馬城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方尖碑,羅馬帝國視其為征服已知文明的戰利品。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執政時期,國力強盛,好大喜功的這位皇帝決定給賽馬場增加更加華麗的裝飾品來超越自己的前任——君士坦丁一世。既然君士坦丁堡貴為“眾城之王”,怎麼能沒有方尖碑呢?皇帝的思維一般人理解不了,反正有錢任性,就從埃及買了一塊方尖碑……這塊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為紀念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於公元前1455年在幼發拉底河對米坦尼的勝利而建造的,就叫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III. Tutmosis),原本矗立在埃及盧克索卡納克神廟門前,四個面都雕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描述了那場戰爭。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最尚武的法老,這也是狄奧多西一世選擇這塊方尖碑的原因。他命人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並加裝大理石底座,豎立於賽馬場中間。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塊3500年曆史的方尖碑今天看到的是其中頂端的一段,高19.59米,基座的四個面上都刻有浮雕,描繪的是狄奧多西一世時期賽馬場的盛況。其中一幅是狄奧多西一世手持桂冠站在看臺上,準備為勝利者頒獎,旁邊是他的兩個兒子,下方則是樂手們。另外兩面是皇帝與攜帶長矛和盾牌的衛兵,正在觀看戰車比賽。相鄰的第三幅雕刻是蠻族臣服於皇帝,另一側是工人們豎立方尖碑的情景。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萬幸的是,十字軍們沒毀壞更古老的方尖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還記得我曾經整理過羅馬城的13座方尖碑嗎?方尖碑雖然來自於埃及,但羅馬城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方尖碑,羅馬帝國視其為征服已知文明的戰利品。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執政時期,國力強盛,好大喜功的這位皇帝決定給賽馬場增加更加華麗的裝飾品來超越自己的前任——君士坦丁一世。既然君士坦丁堡貴為“眾城之王”,怎麼能沒有方尖碑呢?皇帝的思維一般人理解不了,反正有錢任性,就從埃及買了一塊方尖碑……這塊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為紀念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於公元前1455年在幼發拉底河對米坦尼的勝利而建造的,就叫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III. Tutmosis),原本矗立在埃及盧克索卡納克神廟門前,四個面都雕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描述了那場戰爭。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最尚武的法老,這也是狄奧多西一世選擇這塊方尖碑的原因。他命人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並加裝大理石底座,豎立於賽馬場中間。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塊3500年曆史的方尖碑今天看到的是其中頂端的一段,高19.59米,基座的四個面上都刻有浮雕,描繪的是狄奧多西一世時期賽馬場的盛況。其中一幅是狄奧多西一世手持桂冠站在看臺上,準備為勝利者頒獎,旁邊是他的兩個兒子,下方則是樂手們。另外兩面是皇帝與攜帶長矛和盾牌的衛兵,正在觀看戰車比賽。相鄰的第三幅雕刻是蠻族臣服於皇帝,另一側是工人們豎立方尖碑的情景。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第四次十字軍血洗君士坦丁堡的歷史,賽馬場上的“君士坦丁方尖碑”是更好的見證。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萬幸的是,十字軍們沒毀壞更古老的方尖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還記得我曾經整理過羅馬城的13座方尖碑嗎?方尖碑雖然來自於埃及,但羅馬城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方尖碑,羅馬帝國視其為征服已知文明的戰利品。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執政時期,國力強盛,好大喜功的這位皇帝決定給賽馬場增加更加華麗的裝飾品來超越自己的前任——君士坦丁一世。既然君士坦丁堡貴為“眾城之王”,怎麼能沒有方尖碑呢?皇帝的思維一般人理解不了,反正有錢任性,就從埃及買了一塊方尖碑……這塊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為紀念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於公元前1455年在幼發拉底河對米坦尼的勝利而建造的,就叫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III. Tutmosis),原本矗立在埃及盧克索卡納克神廟門前,四個面都雕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描述了那場戰爭。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最尚武的法老,這也是狄奧多西一世選擇這塊方尖碑的原因。他命人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並加裝大理石底座,豎立於賽馬場中間。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塊3500年曆史的方尖碑今天看到的是其中頂端的一段,高19.59米,基座的四個面上都刻有浮雕,描繪的是狄奧多西一世時期賽馬場的盛況。其中一幅是狄奧多西一世手持桂冠站在看臺上,準備為勝利者頒獎,旁邊是他的兩個兒子,下方則是樂手們。另外兩面是皇帝與攜帶長矛和盾牌的衛兵,正在觀看戰車比賽。相鄰的第三幅雕刻是蠻族臣服於皇帝,另一側是工人們豎立方尖碑的情景。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第四次十字軍血洗君士坦丁堡的歷史,賽馬場上的“君士坦丁方尖碑”是更好的見證。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公元10世紀,君士坦丁七世在賽馬場南端用石灰石建起一根石碑,外層用鍍金銅片裝飾,描繪了他的祖父巴西爾一世的勝利。這金光燦燦的讓十字軍看見了還了得?十字軍們剝走了鍍金銅片,只留下了一根斑駁的石柱,俗稱“牆柱(Örme Dikilitaş)”。到了奧斯曼帝國時期,君主們更不熱衷競技運動,賽馬場荒廢,但這一塊場地也沒有建造其他建築物,只是被用於各種慶典活動。土耳其軍人發現這根石柱斑駁的表面特別適合練習攀爬,導致了這座石碑進一步損毀,成了今天看到的樣子。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萬幸的是,十字軍們沒毀壞更古老的方尖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還記得我曾經整理過羅馬城的13座方尖碑嗎?方尖碑雖然來自於埃及,但羅馬城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方尖碑,羅馬帝國視其為征服已知文明的戰利品。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執政時期,國力強盛,好大喜功的這位皇帝決定給賽馬場增加更加華麗的裝飾品來超越自己的前任——君士坦丁一世。既然君士坦丁堡貴為“眾城之王”,怎麼能沒有方尖碑呢?皇帝的思維一般人理解不了,反正有錢任性,就從埃及買了一塊方尖碑……這塊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為紀念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於公元前1455年在幼發拉底河對米坦尼的勝利而建造的,就叫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III. Tutmosis),原本矗立在埃及盧克索卡納克神廟門前,四個面都雕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描述了那場戰爭。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最尚武的法老,這也是狄奧多西一世選擇這塊方尖碑的原因。他命人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並加裝大理石底座,豎立於賽馬場中間。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塊3500年曆史的方尖碑今天看到的是其中頂端的一段,高19.59米,基座的四個面上都刻有浮雕,描繪的是狄奧多西一世時期賽馬場的盛況。其中一幅是狄奧多西一世手持桂冠站在看臺上,準備為勝利者頒獎,旁邊是他的兩個兒子,下方則是樂手們。另外兩面是皇帝與攜帶長矛和盾牌的衛兵,正在觀看戰車比賽。相鄰的第三幅雕刻是蠻族臣服於皇帝,另一側是工人們豎立方尖碑的情景。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第四次十字軍血洗君士坦丁堡的歷史,賽馬場上的“君士坦丁方尖碑”是更好的見證。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公元10世紀,君士坦丁七世在賽馬場南端用石灰石建起一根石碑,外層用鍍金銅片裝飾,描繪了他的祖父巴西爾一世的勝利。這金光燦燦的讓十字軍看見了還了得?十字軍們剝走了鍍金銅片,只留下了一根斑駁的石柱,俗稱“牆柱(Örme Dikilitaş)”。到了奧斯曼帝國時期,君主們更不熱衷競技運動,賽馬場荒廢,但這一塊場地也沒有建造其他建築物,只是被用於各種慶典活動。土耳其軍人發現這根石柱斑駁的表面特別適合練習攀爬,導致了這座石碑進一步損毀,成了今天看到的樣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小小的廣場就像是一座露天博物館,記錄著這座城市所經歷的歷史滄桑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萬幸的是,十字軍們沒毀壞更古老的方尖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還記得我曾經整理過羅馬城的13座方尖碑嗎?方尖碑雖然來自於埃及,但羅馬城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方尖碑,羅馬帝國視其為征服已知文明的戰利品。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執政時期,國力強盛,好大喜功的這位皇帝決定給賽馬場增加更加華麗的裝飾品來超越自己的前任——君士坦丁一世。既然君士坦丁堡貴為“眾城之王”,怎麼能沒有方尖碑呢?皇帝的思維一般人理解不了,反正有錢任性,就從埃及買了一塊方尖碑……這塊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為紀念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於公元前1455年在幼發拉底河對米坦尼的勝利而建造的,就叫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III. Tutmosis),原本矗立在埃及盧克索卡納克神廟門前,四個面都雕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描述了那場戰爭。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最尚武的法老,這也是狄奧多西一世選擇這塊方尖碑的原因。他命人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並加裝大理石底座,豎立於賽馬場中間。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塊3500年曆史的方尖碑今天看到的是其中頂端的一段,高19.59米,基座的四個面上都刻有浮雕,描繪的是狄奧多西一世時期賽馬場的盛況。其中一幅是狄奧多西一世手持桂冠站在看臺上,準備為勝利者頒獎,旁邊是他的兩個兒子,下方則是樂手們。另外兩面是皇帝與攜帶長矛和盾牌的衛兵,正在觀看戰車比賽。相鄰的第三幅雕刻是蠻族臣服於皇帝,另一側是工人們豎立方尖碑的情景。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第四次十字軍血洗君士坦丁堡的歷史,賽馬場上的“君士坦丁方尖碑”是更好的見證。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公元10世紀,君士坦丁七世在賽馬場南端用石灰石建起一根石碑,外層用鍍金銅片裝飾,描繪了他的祖父巴西爾一世的勝利。這金光燦燦的讓十字軍看見了還了得?十字軍們剝走了鍍金銅片,只留下了一根斑駁的石柱,俗稱“牆柱(Örme Dikilitaş)”。到了奧斯曼帝國時期,君主們更不熱衷競技運動,賽馬場荒廢,但這一塊場地也沒有建造其他建築物,只是被用於各種慶典活動。土耳其軍人發現這根石柱斑駁的表面特別適合練習攀爬,導致了這座石碑進一步損毀,成了今天看到的樣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小小的廣場就像是一座露天博物館,記錄著這座城市所經歷的歷史滄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

每一個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旅行的人,第一站都會去參觀老城區遙遙相對的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少有人會去留意在兩座建築中間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上,幾根突兀的立柱:一根像是半根銅繩,一座古老的埃及方尖碑,還有一根斑駁的方柱。這三根柱子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6000歲!其實,這座廣場才是伊斯坦布爾古代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這座城市最初的見證者。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8年,古希臘人出海尋求殖民地,首領拜佔斯率領船隊穿過博斯布魯斯海峽,在當時東方一側的亞洲部分已經有一座城市伽克頓(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卡德柯伊區),由於海峽的阻擋,希臘人就在歐洲一側下船,大約在今天金角灣到馬爾馬拉海的地岬上,建起城市取名“拜占庭”。公元306年,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顛被擁立為帝,為了穩定羅馬帝國東部,公元324年他決定建造一座新都,親自幾次勘察後,就選定了和羅馬一樣建在七座山丘之上的拜占庭。經過五年的施工,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的都城出現在拜占庭古城的位置上。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一世宣告正式於此定都,賜名“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

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去世了。他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以今天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帝國,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帝國,國都就是“第二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時起,人們逐漸稱其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的城市”。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東西羅馬帝國分界

古羅馬人驍勇善戰,角鬥、賽馬和雙輪戰車的“賽車”都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君士坦丁大帝擴建城市時,為了讓其配得上“羅馬”的榮光,就修建起了一座“君士坦丁堡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當時的場地長約400米,寬約120米,可容納近10萬人觀賽,作為城市的體育和社交中心,主要進行馬拉戰車的比賽。眾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搶掠了一次又一次,這座賽馬場今天只剩下了地面上被欄杆圍起來的一小塊遺蹟,賽道大約位於地面2米以下。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賽馬場和君士坦丁堡的想象復原圖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為了打造帝國新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都運到了這座新的都城,最重要的部分就來自希臘。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很窄,每個強大的國家都把自己領土上的某個地方認作是中心。古希臘的中心可不是雅典衛城,而是距離雅典150公里的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中的德爾斐(Delphi)。古希臘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稱為“地球的肚臍”,即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傳說宙斯曾經於相反方向放出兩隻蒼鷹來測量大地,而它們相遇的地點正是德爾斐,主要由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德爾斐祭壇、競技場和劇場等組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古城德爾斐遺蹟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德爾斐的位置

公元前479年8月,希臘城邦聯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敗了入侵的波斯軍隊,次年春天,希臘人把所有繳獲的頭盔等武器融成了一座三頭蛇的柱子放在阿波羅神廟前,感謝阿波羅給他們的庇護,稱為“德爾斐三腳祭壇”。這座祭壇意味著文明的西方戰勝了野蠻的東方,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把這座“文明世界”勝利的標誌從希臘移到君士坦丁堡賽馬場中央,包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眾多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過這座祭壇。祭壇高約8米,頂部是由三個蛇頭托起的一隻金碗,俗稱“蛇柱(Serpent Column)”。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最初幾十年,它還曾出現在許多奧斯曼帝國的繪畫中。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蛇柱想象圖

158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儀仗隊經過賽馬場,當時蛇柱的三個蛇頭仍然存在(本圖來自維基百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座2500年曆史的祭壇,就是藍色清真寺前的這“半根麻繩”!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它是最古老的希臘雕塑原件之一,當看到它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場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役。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在今天的德爾斐遺址上還復原了一根“蛇柱”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軍隊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要我說這十字軍打著“朝聖”的旗號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兒,在這次東征期間,他們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轉而進攻同樣信奉基督教,卻教派不同的拜占庭,掠奪戰利品作為軍費,嚴重破壞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掠走了大部分賽馬場的文物,在競技場北端曾經有四座鍍金的銅馬雕像,十字軍將其運往威尼斯,安裝在了聖馬可大教堂的正門上方直至今天,而其他沿賽道排列的馬匹和戰車雕塑也早已不存在了。那座“蛇柱”頂部的金碗就是在此期間被盜,下落不明。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上方的銅馬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祭壇頂部的蛇頭大約在17世紀末被毀壞,如今僅存的一個蛇頭存放於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中,但也只剩下上頜部分。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萬幸的是,十字軍們沒毀壞更古老的方尖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還記得我曾經整理過羅馬城的13座方尖碑嗎?方尖碑雖然來自於埃及,但羅馬城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方尖碑,羅馬帝國視其為征服已知文明的戰利品。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執政時期,國力強盛,好大喜功的這位皇帝決定給賽馬場增加更加華麗的裝飾品來超越自己的前任——君士坦丁一世。既然君士坦丁堡貴為“眾城之王”,怎麼能沒有方尖碑呢?皇帝的思維一般人理解不了,反正有錢任性,就從埃及買了一塊方尖碑……這塊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為紀念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於公元前1455年在幼發拉底河對米坦尼的勝利而建造的,就叫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III. Tutmosis),原本矗立在埃及盧克索卡納克神廟門前,四個面都雕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描述了那場戰爭。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最尚武的法老,這也是狄奧多西一世選擇這塊方尖碑的原因。他命人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並加裝大理石底座,豎立於賽馬場中間。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這塊3500年曆史的方尖碑今天看到的是其中頂端的一段,高19.59米,基座的四個面上都刻有浮雕,描繪的是狄奧多西一世時期賽馬場的盛況。其中一幅是狄奧多西一世手持桂冠站在看臺上,準備為勝利者頒獎,旁邊是他的兩個兒子,下方則是樂手們。另外兩面是皇帝與攜帶長矛和盾牌的衛兵,正在觀看戰車比賽。相鄰的第三幅雕刻是蠻族臣服於皇帝,另一側是工人們豎立方尖碑的情景。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第四次十字軍血洗君士坦丁堡的歷史,賽馬場上的“君士坦丁方尖碑”是更好的見證。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公元10世紀,君士坦丁七世在賽馬場南端用石灰石建起一根石碑,外層用鍍金銅片裝飾,描繪了他的祖父巴西爾一世的勝利。這金光燦燦的讓十字軍看見了還了得?十字軍們剝走了鍍金銅片,只留下了一根斑駁的石柱,俗稱“牆柱(Örme Dikilitaş)”。到了奧斯曼帝國時期,君主們更不熱衷競技運動,賽馬場荒廢,但這一塊場地也沒有建造其他建築物,只是被用於各種慶典活動。土耳其軍人發現這根石柱斑駁的表面特別適合練習攀爬,導致了這座石碑進一步損毀,成了今天看到的樣子。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小小的廣場就像是一座露天博物館,記錄著這座城市所經歷的歷史滄桑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前的賽馬場總被人忽視,這裡才是這座城市古代的中心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