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建築 啤酒 博物館 青島啤酒 去哪兒攻略 2017-05-15

作者:D_ominus

前言

說說這次旅行

五年前我曾偶得機會到青島旅遊。那是我長大以來的第一次旅遊。雖然遊玩經歷僅是走馬觀花,但卻讓我愛上了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於是我便在心中許下承諾,一定要再遊青島。但從2011年到現在已經三年了。生活在煙臺的我卻未曾踏入青島一步。然而那份默默的承諾和心中的嚮往讓我計劃了這次遲來的旅行。

這是2014年的國慶。眾所周知,十一國慶是旅遊的高峰期,而我的目的地青島又並非是冷門的旅遊城市。要想不見人山人海,只見碧海藍天,必須得有個周密的旅行計劃。然而離出發時間還有六天的時候,一位貴州的姐給我發信息,說希望與我共同旅行。收到這份消息時即讓我激動又讓我煩惱。這是第一個提出和我一起旅行的朋友,並且我也十分盼望能和姐一起旅行一次。然而由於離出發時間太近,要想方便的訂到旅社和車票都變得困難起來。最終由於其它原因,沒能擁有這次一起旅行的機會。雖然旅行再次回到我的獨自旅行,然後心情與之前卻已不同。我不再是一個人的旅行了。

第1天

出發

2014年10月1日上午八點我便從煙臺火車站出發,預計五個小時後到達青島。在列車行駛的途中關於青島的故事不斷的浮現在我的腦海。青島這個名字並不是這座城市最初的名字。以前她叫膠奧。1897年德國藉助一樁教案逼迫當時的清政府簽訂《膠奧租界條約》將膠州灣收入囊中。德國方面打算派一位總督前來治理。這位總督來到膠奧發現這座城市是如此的美麗,於是他開始用心治理。不久他發現離海岸不遠有一座小島,鬱鬱蔥蔥。詢問得知名為青島。總督覺得所在的這座城市正如小島那樣小巧玲瓏。就將膠奧改為了青島,而那做小島便改名為小青島,這便是青島市的來歷。雖然青島淪為德國的殖民地,但經濟卻飛速的發展。然後1919年厄運來臨了。由於德國在一戰中戰敗,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由此爆發的五四運動取得了勝利。但青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的命運卻並未得到改變。日本人進駐青島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1922年青島才得以迴歸祖國。青島由於德國佔領時期所建的啤酒廠而出名,所以青島有國際啤酒城之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奧帆賽在青島舉行,青島又有奧帆之都的稱號。再加上今年的國際園藝世博會,這些種種的機遇造就了現在的青島。

抵達青島

下午一點半,我準時到達了青島。德式風格的青島站可謂算是一處獨特景觀了。為了圖方便和便宜我訂的是火車站附近一家青年旅社的太空艙。稍作休息後便開始了第一天的計劃。第一天我並非像大眾那樣直奔海邊。而是登上市區的最高點——信號山,趁著此時的萬里無雲來一次空看青島。信號山由早期德國修建的無線電而得名。山頂的三座紅色的球形建築雖看似滑稽,但已成為青島的標誌。其中中間最大的建築頂上有個慢速旋轉的觀景臺,這是空看青島的最好方位。青島的市南區並沒有高樓大廈,大多是遺留下來的歐式百年洋房。從眾多的洋房中我找到了一座很顯眼的建築,那便是現在的迎賓酒店,曾經號稱德國皇宮的總督府。由於五年前我曾深度遊覽過,這次就沒有放在旅行計劃中。這裡可以說是青島老城的微型景區。將總督府,棧橋,小青島,火車站,天主教堂等,按照一定比例製作成濃縮景觀,供遊人觀賞。從空中看到的老城區讓我聯想到了廈門的鼓浪嶼,都有著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唯一不同的就是這裡沒有日光巖那樣擁擠。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從信號山上下來,本想直接返回的,但途中看到一個基督教堂的指示牌,這時我才想起自己在江蘇路上。於是順便遊玩了基督教堂。教堂和總督府一樣是由石頭堆砌而成的。牆上那塊黑色石板上寫著“江蘇路基督教堂,1910年建”。這座基督教堂由於他的矮胖身材給人一種童話的感覺,很多人都把這裡作為婚紗照的背景。進入教堂後我首先登上了鐘樓,鐘樓頂上有個三面大鐘,每半個小時報時一次。聽說一百年來一直在運轉,而且分秒不差。當然禮堂也很氣派,很寬敞,大概能容納一千五百人。內部的裝飾也很精緻。夕陽透過彩色的玻璃將十字架照得金光閃閃。可以算得上一個完美的基督教建築。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第2天

由於今天多雲不是我理想的天氣。我對旅行計劃做了些調整。改為市北區遊覽。上午六點從旅社出發順著中山路往北走,目的地館陶路。在途中我彷彿在路旁的建築群中看到兩個十字架,我才想到中山路那個很出名的天主教堂。由於時間太早,教堂還在沉睡中,我只能在外圍觀賞她。不過也能因她神聖莊嚴的身軀而感嘆。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停留了二十分鐘後我繼續沿著中山路向前。大概走了半個小時,看到一個牌坊上面寫著“德國風情街”。這便是我的第一個目的地。街道的開端是一座白磚紅瓦的兩層德式建築,上面不顯眼的寫著和平醫院。然而引起我注意的是建築前面的雕塑。這個黑色雕塑是一個裸體的天使,他昂首仰望天空,欲展翅高飛,然而雙腳卻被鐵鏈鎖在一個鐵錨上。我始終沒看懂它要描述什麼,只是感到好奇。走過這座建築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高聳的路燈一側掛著中國國旗,另一側則掛著德國國旗。就連路牌也變了模樣。不再是之前藍色路牌,而是白色矩形路牌,邊上鑲有黑色花邊。上面寫著館陶路,這是德國風情街的主幹道。據說由於距海關近,這裡是以前是洋行區。曾有眾多家洋行和公司坐落於此。在途中我也發現了不少上個世紀初的公司舊址。其中有一座青島取引所舊址,這是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大樓正門處由幾根廊柱支撐,正門頂上一個大紅五角星,樓頂擁有兩座塔樓。雖然已經褪去了曾經光彩的榮耀,但依舊能想象當年的繁榮景象。風情街的北端是以一座跳動的琴絃雕塑作為地標,像是為這條歐式街道演奏一曲浪漫的旋律。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走出風情街後我便乘公交到達下一個目的地——利津路,也是就天幕城1號入口所在的位置。由於才八點左右,天幕城中十分冷清,我便快速的從中穿過。從8號出口出去是文登路,被當地人戲稱為啤酒一條街。那是因為這裡基本由酒店和啤酒吧組成。而街道的核心則是青島啤酒廠也就是啤酒博物館。這裡所有酒店和啤酒吧都與啤酒廠有管道連接。所以在這你能品嚐到最新鮮的青島啤酒。

大概步行一百米左右便到青島啤酒廠。青島啤酒廠是1903年由德國人創辦的,目前已是青島的品牌了。所以青島有國際啤酒城的美稱。酒廠正門是一個銅雕——“100青島啤酒”。雕塑下面有一個牌子上面寫著“青島博物館2014年10月2日參觀留念”。我想這樣把紀念標語寫著照片裡比寫著照片上要有意義得多。而雕塑右面的那座灰色頂上有三個青島啤酒罐的建築我想應該就是生產車間了。進入展廳後第一個板塊是酒廠的百年曆史。這裡陳列著酒廠的舊照片,以前使用的生產工具,還有不同時段的廣告標語,酒瓶樣式及其歷任廠長的照片。之後便來到生產展覽區。這裡展出的是生產啤酒的原材料及生產步驟。而且還能從走廊上俯視生產車間。可以說和我之前遊玩卡斯特酒莊看到的場景類似。一路上我都很仔細的參觀瞭解,不錯過每一個細節。最後便到了品酒區,這裡憑門票可以品嚐到一杯原漿和生啤。說實話這裡的啤酒比之前酒莊品的白蘭地好喝。或許說我不會品酒倒是真的。還記得我之前說的仔細參觀瞭解嗎?這裡就派上用場了。在出口處有一個猜酒迷的活動。正是如此我猜對了一個問題。獲得了一張20元萬佳廣場的代金券。看來午飯有著落了。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出來酒廠我便往回走,從剛才那個天幕城的8號門進去。這時已經十點多了。天幕城裡也開始熱鬧起來了。路旁的古建築的燈光照亮了天幕,也照亮了整個天幕城。聽說這裡曾經是個紡紗廠,這裡建築大多都是上個世紀的舊址,然而現在變成了一條時尚的購物街,這突然讓我想到了北京的798。天幕的絢麗可以說是這條路的亮點。使得這裡永遠呈現星光璀璨的夜空,可以說到這裡來的基本都是為了頭上的天幕渲染的童話氣氛。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走出天幕城後可以說今天的計劃已經完成了,但手中這張代金券總不能就這樣一直留在手中。於是無奈的乘了公交前往臺東。到達萬佳廣場時才十點半,雖然不還不到午飯時間。然而嘈雜的購物區並不能提起我的興趣。於是我隨便找了家料理店,漫不經心的點了份二十元的鮁魚,由於時間還早店裡就我一人。我並不想細細的品味。而是想趕緊吃完計劃下一個目的地。

本來想去一次海底世界的。但由於我對國慶期間的公交狀況估計不足,沒能及時在對應的公交站下車,然而這卻帶給了我以外收穫。因為當我在下一站下車時出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座粉色的圓頂塔型建築。我一眼便能看出這就是曾經的德國監獄。雖然監獄的外觀看起來挺有特色,但內部則可以說充滿了陰森和恐懼。牆上掛滿了沾滿鮮血的刑具,就已經讓人看了就毛骨悚然。更別說門鏡裡的電子模擬畫面了。然而讓大多女孩子喜歡來這裡的原因則是在監獄的塔樓。這裡是監獄中唯一有亮光的地方。這裡的棕色木質旋轉樓梯給了她們很多的樂趣。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出了德國監獄我便向著前方被綠樹圍繞的古塔前行。那是青島老城區的有一座山丘——小魚山。與信號山不同的是這是一個古典風格的山頭公園。據說此山本無名,由於靠近魚山路,因而得名小魚山。小魚山公園其實並不大。兩亭一塔一畫廊便是公園的全貌了。兩座亭子相對而建,一座對著東南方向的海水浴場,另一座對著西北西南方向的紅瓦綠樹。中間的覽潮閣就是公園的最高點了。閣樓的周圍的畫廊鑲嵌著瓷板彩壁畫《蒲松齡的宇宙》,更增添了幾分仙氣了。小魚山並不高,但登上山頂的覽潮閣,八大關,小青島,信號山等,便可盡收眼底。這不免又是一個微縮景觀觀景臺。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到了小魚山,山下的名人故居文化街不能不去。於是我增加了旅行計劃——尋找名人故居。由於名人故居都在一些隱祕的角落,除了門口掛牌註明以外幾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所以要找到他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過好在我知道部分故居的門牌號。在配合地圖尋找街道。並不是那麼的迷茫。不過由於這些故居今天還有人居住,所以大部分是不可進入的。比如梁實秋故居,聞一多故居 和沈從文故居。但也有的對外開放。位於大學路的老舍故居便佈置成了一個展覽館。將駱駝祥子的故事搬到了這裡。最為精彩的還是位於福山支路的康有為故居。這座三層德式磚木式建築,屋內的擺設也十分精緻。可以說是區域性的豪華別墅。當年康老先生在此居住時,泛舟於海上,回首望去便留下了“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評語。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第3天

今天天空放晴了,可以說是我青島之旅的主旋律了。今天的計劃是去品味青島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由於天亮較早,為了趕在人群前面,五點鐘我便來到了棧橋邊。棧橋是和青島同齡的建築,是青島的標籤。一百多年來在驚濤駭浪中見證了青島的發展。棧橋曾是軍用碼頭,而現在則是青島海灣的觀景長廊,棧橋的端點是一個名為回瀾閣的雙層八角亭閣。亭閣裡一層為海洋生物展覽。二層是紀念品銷售。在這裡唯一讓我感興趣的便是“走遍青島”的明信片。我毫不猶豫的買了兩份,並在每一張明信片上蓋上青島棧橋的印章。棧橋的與對面的小青島隔海相望。從這裡便可以看到小青島的大概面貌,小島鬱鬱蔥蔥 ,在樹叢中間聳立著白色的燈塔,像是一位白衣飄飄的舞蹈家在海浪的伴奏聲中偏偏起舞。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由於此時太早還沒有快艇,我只能沿著海岸從琴嶼路登島。小青島也是青島的標誌之一,更是青島這個名字的來源。剛上島時最吸引我的便是島上的琴女雕塑。她右手握琴,左手撫琴,髮絲在風中飄舞,好像琴島的旋律都由此而起。在雕塑的西南角落有一座貝殼亭。貝殼的外形,白色的亭身與蔚藍的大海和島上的礁石相映襯,描繪一張溫馨浪漫的風景畫。在青島的中央便是那個白色的燈塔。雖然只能帶塔外一睹容顏。但也能體會到她對大海的承諾。然而島上也有一道傷疤。那就是島的另一側。有一條廢棄的軌道直通一個生鏽的鐵門。那是日佔期所修建的魚類庫。是證實侵日軍侵華的最好見證。這麼美麗的小島上遺留這麼一個戰爭元素在這裡,確實有點大煞風景。從小青島出來便是魯迅公園。雖然和魯迅先生沒什麼太大的聯繫但這裡的確是觀海景很好的地方,蜿蜒的沿海小路將匯泉灣擁抱懷著。由於這不是我的重點遊玩的地點。所以就匆匆略過直奔今天的主目的地——八大關。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八大關這個名字讓我聯繫到了天津的五大道。沒錯,八大關指的就是八條路,這八條路是以中國的古代著名關隘命名的,比如函谷關路,武勝關路,居庸關路等等。不過據說現在增加到了十條路。但依舊沿用八大關這個名字。這是中國最美五大街區之一。是能最好反映青島“藍天,碧海,青山,綠樹,紅瓦,黃牆”這一獨特風貌的地方。這裡還被稱為花街,因為這裡的行道樹每條路的都不同,四季各異。而現處的深秋時節,最美的要數居庸關路的五角楓了。並且八大關的建築也形態各異,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為了能更深的品味這裡,我按計劃從北向南以S行路線遊覽。不過這裡大多的建築是有人家居住。門口掛著“遊客免入”。只能在街道旁遠遠的觀賞。她們有的被高高的護欄隔開,有的被茂密的樹木遮蓋。要想只站在一個位置就能看到整個建築可不是件易事。在這些建築中最著名的有兩座建築。首先是位於居庸關路的公主樓。她是由一座尖塔和不規則的斜頂屋組成的,南面有個方形平臺,就像童話故事中常常出現的那種模樣。綠色的牆面和紅色的屋頂更顯得精巧可愛。據說這是為一位丹麥公主來這度假準備的,但公主並沒入住此處,然而“公主樓”則流傳開了。另一座建築則是位於最南端的花石樓。這是蔣公的官邸之一。花石樓外觀是由花崗岩砌成,屋頂是錐形重疊的女兒牆。像似歐式古堡建築,又似希臘羅馬風格。從遠處望去就像一座隱於叢林的城堡關隘。由於有參觀數量的限制,我只能排隊等候參觀。進入花石樓後能看到白色的牆面的五彩光芒,那是因為這裡的窗戶都為彩色玻璃鑲嵌而成。樓梯依舊是歐式的旋轉樓梯。登上樓頂有一個方形平臺,在這裡可以越過茂密的樹叢眺望正對的海水浴場。再加上名人們會留下不盡軼聞和政治家仍殘存一些神祕。為八大關增添精彩回憶!”。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游完八大關之後下一站去的便是青島最出名的地方——五四廣場。五四廣場南臨浮山灣,北靠市政府。中間的雕塑五月的風是以螺旋鋼筋結構,塑造出飛旋騰昇的“風”的形象。以其說是風,不如說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這是為了紀念青島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線而建造的。現在已成為新世紀青島的標誌了。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五四廣場的旁邊是奧帆中心。曾是08北京奧運會奧帆賽的比賽場地。圍著海灣各國的國旗迎風飄揚。中間的奧運火炬猶如從天而降。遠處的位於情人壩上的奧運燈塔又為這裡增添了一絲浪漫的情調。在這裡停泊則幾十艘帆船。純白的船身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耀眼的光芒。與倒影在水面的天空融為一體。猶如遊蕩在空中羽毛。為了讓遊客能更深的體驗,這裡的帆船是對外開放了。但我則選擇了旁邊的海上游輪,準備第二次海看青島。此次遊輪的路線是奧帆中心與棧橋往返。能讓我全面的觀賞青島的魅力海岸。船艙外風雖然很大,但阻擋不了我的熱情。我總是來回走動,拍下游輪行駛路程中的所看到的每一處微縮景觀。近看是品味,遠看則是感受。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游完奧帆中心便前往今天的下一個目的地——銀海遊艇俱樂部。知道珠穆朗瑪峰8844的海拔以什麼為參考嗎?就是這裡的中國水準零點。這就是海拔為零度的地方,所以青島也被稱為零海拔城市。當地人還戲稱說,從青島走出去便能步步高昇。剛進入景區便能看到幾個綠色的雕塑立於海天之間。那是歷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其中哥倫布,庫克船長還有鄭和是眾所周知的,他們用一條條航海路線證明了他們的海洋夢。而最為顯眼的這些東南角那尊巨大的金色媽祖神像。據說要舉行落成儀式的那天應該是雷電交加的暴雨天。然而儀式即將開始的時候天突然放晴。萬道金光照耀在媽祖像上,使得神像栩栩如生。景區內最重要的是中間的那個水準零點雕塑。這個雕塑型為一個鉛垂。下面是一個玻璃井,井中有個瑪瑙紅球。這就是零點海拔的位置。圍著雕塑有十七個圈柱。分別刻著中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中的最高海拔及最低海拔。旁邊還有一蛟龍號模型,上面寫著3000米從這裡開始。還另一個方向則立著刻有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峰的石碑。景區中還有一亮點便是媽祖像後面的那座虹橋。這座鋼筋結構的彩虹橋凌駕空中將大壩與碼頭連為一體。信步於橋上橋上猶如夢遊於天邊的虹。

游完奧帆中心便前往今天的下一個目的地——銀海遊艇俱樂部。知道珠穆朗瑪峰8844的海拔以什麼為參考嗎?就是這裡的中國水準零點。這就是海拔為零度的地方,所以青島也被稱為零海拔城市。當地人還戲稱說,從青島走出去便能步步高昇。剛進入景區便能看到幾個綠色的雕塑立於海天之間。那是歷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其中哥倫布,庫克船長還有鄭和是眾所周知的,他們用一條條航海路線證明了他們的海洋夢。而最為顯眼的這些東南角那尊巨大的金色媽祖神像。據說要舉行落成儀式的那天應該是雷電交加的暴雨天。然而儀式即將開始的時候天突然放晴。萬道金光照耀在媽祖像上,使得神像栩栩如生。景區內最重要的是中間的那個水準零點雕塑。這個雕塑型為一個鉛垂。下面是一個玻璃井,井中有個瑪瑙紅球。這就是零點海拔的位置。圍著雕塑有十七個圈柱。分別刻著中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中的最高海拔及最低海拔。旁邊還有一蛟龍號模型,上面寫著3000米從這裡開始。還另一個方向則立著刻有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峰的石碑。景區中還有一亮點便是媽祖像後面的那座虹橋。這座鋼筋結構的彩虹橋凌駕空中將大壩與碼頭連為一體。信步於橋上橋上猶如夢遊於天邊的虹。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游完水準零點後大概四點了。我開始往回程的方向趕。但我並沒直接回到青年旅社。而是選擇在棧橋下車。為的是順道遊覽青島郵電博物館。下車後,我便被它那復古的外形吸引住了。站在門口凝望了很久。當我走進去才發現,這裡同時也是一個營業處。經營各種郵電和慢遞業務。另外還有個櫥窗裡面陳列著各種風格的電話述說著各個時代的通訊史話。在此我為手中的明信片蓋上第二個紀念印章。而最受歡迎的這是郵局隔壁的良友書坊。這可不止是一家書店哦。在這裡不但能買到良友出品的圖書和創意地圖,更重要的是還能感受青島人的情調和時尚的生活方式。在手工調製的咖啡醇香中。大家閱讀著各種風格的讀物,寫下內心的感受,過著慢節奏的生活,在這一刻彷彿時間已停止。這裡還有一本良友堆出的印章紀念冊,書的每一頁都有一個青島亮點的介紹,介紹下面有一個方形的蓋章處。倘若我久居青島,定會以此書為指引,走遍青島。在這轉了一圈我也突來興致,便隨便找了個留言簿寫下來一段話。“五年前我便沉迷於這裡的美麗。今日來到這裡,情趣依舊不減。我會將這裡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存檔,永遠存在心裡。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第4天

今天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將海上第一名山——嶗山拿下。當地有句名言“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所以既然來到了青島,怎能不遊嶗山呢。今天天氣挺給力。六點左右我便出發了。大概七點半我就到了大河東服務中心。售票處推薦了兩天路線,一條為南線的四個景區,另一條則是嶗山的主峰——巨峰線。為了最求所謂的海上名山我選擇的南線。還別說,這裡的服務挺到位的。買完票後,有景區大巴送你到指定景點。而且只要一票在手,景點間的大巴便可以隨意乘坐。

由於時間有限,我跨過流清景區,從太清景區開始遊玩。太清宮是一座道觀。也就是嶗山道士這個神話故事的出處。一般北方廟堂的大門都是朝南開的,有一種坐北朝南的氣勢。而太清宮則是朝東開的,大概是因為這裡是道教的境界吧。由於我對道教不怎麼感興趣,對那些神殿也就是走馬觀花。不過庭院內的景物還是挺有看點的。在三官廟西門外有個逢仙橋,傳說這是一個宋代的嶗山道士遇到神仙的地方。旁邊那棵龍頭樹,猶如一條巨龍盤踞於橋上。下面連著的是步月廊,這兒有嶗山明泉——神水泉。旁邊則是蒲松齡老先生的石雕。這兒周圍的樹都是上千年的。其中有一棵漢柏,已有兩千年的樹齡了。在這兩千年中曾遭遇了兩次大火。大火不但沒有結束它的生命,反而使它的主幹上又生出來新生命,形成了三樹一體的奇觀。被稱為嶗山的十大奇景之一。這裡最讓我感興趣的便是穿牆處了。這就是故事《嶗山道士》中王生學習穿牆術的地方。但這堵看是很平凡的牆卻常常被遊客忽略在一個角落。另外這道觀與聊齋有關的還有一個事物是遠中的絳雪樹。這便是故事《香玉》中絳雪仙子的實體。

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青島之旅——遲來的旅行

游完太清宮之後我便直接乘坐大巴前往仰口景區。這裡是最好的海景觀景臺。只有在這裡才能感受到海上名山的魅力。在前往仰口的途中,透過車窗我看到一做村落。這座村子依山傍水。我詢問司機,得知這座村落就是中國最美漁村——青山漁村。村子以海灣為焦點呈放射性往山坡上延伸,紅色的瓦片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西側是層層疊疊的梯田,猶如童話故事中的世外田園。

大概一個多小時到達仰口景區的入口處。山腳下有一座山海賓館。賓館的外形採用了歐式城堡的建築風格。白色的主體,灰色的瓦片。在嶗山的映襯下,我突然聯想到了迪斯尼童話故事的場景了。為了能看到更多的景點我選擇了徒步上山。大概步行十分鐘。便到了仰口景區的第一名勝——太平宮。宮門口的道路旁有座大石頭,上面寫著道學的思想境界——清靜無為。進入道觀後一座擋住了我的視線。上寫著四個金字——海上宮殿。院中是中央是一座龍池,池水清澈見底。龍池後邊是一個仙人洞,洞口是由石頭堆砌的石門,石門很矮。若要訪仙必須躬身進入。洞旁的石牆上則寫著自然法道。傳說這裡有個蠍子精常常以變化之術蠶食路人。後天庭降旨以雷電將其誅殺。於是天下太平。所以此名為太平宮。從太平往上是一座由三塊巨石撐起的天然石洞。洞外石壁上嵌有“鰲老龍蒼”四個大字。洞內寬敞,大概能容納二十人,洞中祭臺上供奉的是王重陽及其弟子。這便是嶗山的又一奇觀——猶龍洞。大概走了十多分鐘到了中站。這裡是座由一塊巨石撐起的觀景臺。從這裡越過茂密的樹木便能看到海灣了,也能模模糊糊看到山下的青山漁村和海上的小島。這裡還有一個亮點則是側面的一座仙桃石。這大自然賞賜的長生不老之術又給嶗山披上了一層仙紗。我在此休息片刻,也順便品嚐了嶗山涼粉。這些茶坊可以說及時的給路人提供了方便。先別管價格是否合理,味道還是不錯的,也算是沾沾嶗山的仙氣吧。大概又走了半個小時後,眼前的景象令我驚呆了。面前是一座很龐大的石塊,上面大大小小嵌著十幾個壽字,被稱為壽字峰。其中那個十分搶眼、渾厚凝重的“壽”字,高度大概達到了二十多米,被稱為“天下第一壽”。嶗山素來有“神仙窟宅”之稱。這讓我感覺這些諾大的壽字彷彿是出自仙人的筆墨。往上走了四百米左右便到了仰口最大的亮點——覓天洞。這是一個天然的洞穴,洞中漆黑,最暗的地方伸手不見五指,被稱為通天奇洞。走出覓天洞之後是景區的最高點——天苑。由於道路狹窄難行,我們只能排著隊緩慢前行。在路旁石壁上刻著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天苑是個巨大的石塊,石塊表面傾斜四十五度左右,大概能容納三十人。從這裡俯視可以看到遠處的海灣還有周圍大大小小巨石和山峰。就像蟠桃宴上的各式佳餚。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在群山之中有一座柱形巨石,上面隱隱約約寫著一柱擎天,這就是所謂的天柱吧。站在這裡伸手彷彿可以抓到天上的雲彩。我想這就是離天上的街市最近的地方了吧。

大概待了半個小時,兩點左右我便開始下山。在回去在途中接到朋友的短信,說奧帆基地的夜間不錯。於是我選擇在奧帆基地下車。大概等了一個多小時,夜幕終於降臨了。城市的燈光開始亮起來。燈光把海面照得色彩斑斕,像是給沉睡的海面披上一件彩色的風衣。在城市中央那五月的風正在熊熊燃燒。彷彿是他點亮了整座城市。我沿著海岸踱步。靜靜地聆聽海水拍打岸邊的聲響。彷彿喧鬧的都市已與我無關。此時我只想這樣靜靜地,靜靜地走著。

第5天

這次來青島運氣不錯。趕上了世界園藝博覽會在青島舉辦。也是為此我才將旅行時間延長了一天。由於之前打聽到火車站這有世園二號線,六點半左右我就到站臺處等候了。大概七點左右公交專線準時到來。在車快到站時有志願者在車上為我們介紹世博園的情況,包括重點遊玩景區,表演地點和時間,園中的交通工具,以及如何取票換票。到站後這位志願者建議我們不要從離停車場最近的三號門進園。而是帶我們從較為偏僻的五號門進入以避開人群,並幫我們買好了門票。世博會的門票很特殊,不像其他景區那樣。而是一個小本子,封面寫著護照門票。裡面除了第一頁寫著對世博會的介紹,其他的竟在頁面的上方用雙語寫著簽證。我一開始並不明白這用來幹嘛。

進入園中領到免費的地圖後我便開始遊園。從五號門進來是位於園區的百花園。這裡僅是些花花草草。我馬馬虎虎看看便直奔國際園而去。國際園是除中國外各個國家的展區。這裡展覽了各國的簡介,建築風格,特色商品,植物甚至還有動物。在這裡每個展館的櫃檯上都與一個印章,現在我明白那個護照門票是用來幹什麼的了。不少展館給我留下來深刻的印象。在芬蘭園中能感受到聖誕老人和木屋的北歐風情;在尼泊爾園和印度園能感受到印度教和佛教的完美融合;泰國園中的精美裝飾,直接把整個泰國文化搬到了這裡;巴西園的蝴蝶真是精妙絕倫。而在瑞典園則隱藏著來自北極的巨型冰雕。可以說不出門便能環遊世界了。

遊玩國際園區我便沿著瑞秋路穿過天水地池區到主題館。主題館的外形就像四片銀白色的花瓣,像是座夢幻宮殿。我跟著人群繞過那一排排護欄進入主題館。進入館內我感覺穿越了時空來到了未來。在我的頭頂上飄著上百隻水母變化著色彩。貝殼拼貼成的牆面和貝雕大門等海洋元素彷彿與這座海濱城市有著不解的緣分。到了第二展廳後眼前的景象著實的把我驚呆了。這是一個龐大的碗幕影院。我們站在傳送帶上在山川叢林中穿行、飛翔。如果沒有親身經歷,絕對難以相信由此帶來的震撼力。而第三展廳則是不同的風格。這簡直就是一個花的世界。這樣的每一堵牆都是由花裝飾而成的。展區的中央是由菊花裝飾的立體清明上河圖。第四展廳是個科學的殿堂。這裡將科技與古代風格結合起來,老祖先們在很久以前就還是了對自然的探索。在這些探索中有的還沒有一個準確的依據和定義,有的還只是一個猜想。但就是由這一個個謎團構建了現在的科技生活。

主題館的西南方是童夢園。園區在一個巨大的溝中。在這裡形成了一片夢幻的四合院森林。森林裡有灰姑娘的南瓜車,沙雕城堡,開心農場,還長滿了高過頭頂的蘑菇。將孩子們心中的那個世界融合到了一起。孩子們玩耍起來便流連忘返。在這裡我也找到了童年時的身影。曾經的我也是滿腦子的童話幻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已在漸漸褪去。

童夢園往南是園中的紅色園區——中華園。這裡將各省的風格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平遙古城,貴州的風雨橋,河南的清明上河,已經江蘇的蘇州園林。每個園中都述說著自身的故事。

在中華園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園藝文化中心,被大家戲稱為巧克力館。這裡又是一個童話的世界。從展館入口進如。一幅水墨牡丹映入眼簾,這是由兩千多片吐絲打造而成的。來到展館的中心。有很多的精靈樹把這裡裝點成了一片夢幻森林。在這片森林裡,可以聽到花開的聲音。大樹展臺處是實物展區。展品包括深海種子,太空種子,蛟龍號,天宮一號以及園藝文化中心的建築模型。通過一條月亮形長廊便是巧克力展區。無論是牆上掛的畫還是立體的花籃都是由各色的巧克力製作而成。其中最中央處有一座迪斯尼風格的城堡。據介紹這是由六噸巧克力建造的。從園藝文化中心出來時天以漸漸晚了,各園區的閉館時間臨近了。不過幸運的是在太陽落山之前游完了中華園。聽說週末世園會開放夜場。之後我便快速的趕到天池,佔據一個較好的位置等待著夜場中最隆重的水舞秀。

天色漸漸放暗了。天池東面的蓮花館與植物館也還是亮了起來,人也漸漸的聚集到水邊。水舞秀七點準時開始了。婀娜多姿的多維噴頭在燈光,激光和音符的配合下展現出串串的漣漪,舞動的浪花,綻放的花瓣等絢麗的意象。由水舞代替人舞締造了一場震撼的水上花園。

第6天

青島之行最後一日

今天是青島之行的最後一天了。為了不耽誤中午的火車,今天我並沒做安排。只是想想這麼美好的經歷獨我擁有著實是個遺憾。於是我又來到了海邊。找了個安靜的沙灘。在上面寫下“姐,我已代你看過青島了 這裡青山綠樹 碧海藍天”。又要與青島告別了。她給了我六天的美好回憶,讓我感受到了童話般的旅行。真的有點捨不得,我只能說青島,咱們有緣再見了。

下午兩點四十六分,火車準時從青島站駛出。在火車上我認識了一位同為魯大的同學。今年大二了,是青島人。她是青島世園會的志願者,今天正好期滿準備回學校了。她和我聊了很多關於世園會的事情。她說這次世園會青島花了很大的力氣,在08年就開始準備了。花了六年才建造出這個美輪美奐的世博園。以前這裡是森林公園。偏僻很少有人來,但氣候很不錯,能適應很多植物生長,是個生態園。所以世園會才把會址選在這裡。而且這次世園會耗資也很大。比如巴西園的蝴蝶都是從巴西空運來的珍貴品種。由於這些蝴蝶的生命裡不強,運到青島大概只有一半的能成活,而園中的蝴蝶也在不斷的死亡。所以從開館那天開始運輸工作就從未中斷過。巧克力館中的巧克力也全部是由比利時空運過來的。為了增強保質期。巧克力內放了足量的防腐劑。所以這些展覽的巧克力是不能食用的。之後我有提到園中的花。從四月份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五個多月了,他們是怎麼保證園中的花不會凋謝的。她的回答是首先是受到氣候的影響。另外就是不停的更換。而那些國外的名花這是在展區的工作人員更換時順便從本國攜帶。我難以想象要維護那麼龐大生態系統得耗費多大的人力物力啊。我們在還車上聊聊很多關於青島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我從未聽過的。

下午六點左右我回到了煙臺。至此為我的這次青島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