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僅僅打了地基,《阿房宮賦》為何將其描繪得壯麗奢華?

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將阿房宮描繪得壯麗奢華,那麼,阿房宮真的建成了嗎?

阿房宮僅僅打了地基,《阿房宮賦》為何將其描繪得壯麗奢華?

阿房宮是在秦始皇35年(前212年)開始計劃修建的。《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為闕,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尾之咸陽。”前殿阿房東西長639米,南北寬116米,面積達8萬平方米,層高11.6米,建成後大概有五六層樓那麼高。秦始皇還想將前殿阿房與咸陽周邊的離宮別館全部用閣道連接起來,把秦嶺最高峰南山當作宮門。這確實是宏偉藍圖!

秦時的咸陽不是今天的咸陽,而是居渭河以北的咸陽。當時,是一座橫跨渭水兩岸的城市,咸陽一分為二,分為南城北城。並且通過渭水的橫橋飛渡相連,大致分佈於今西安西北與咸陽西北。秦咸陽城是秦孝公時期營建的,到秦惠文王時,可能也是感覺咸陽人多,宮室不夠用,於是開始向南擴張,在渭水以南修建宮室別苑。但是秦國的政治中心,最先還是在渭水以北的咸陽宮,後期才向渭水以南的章臺宮轉移。

秦統一後,可能咸陽人滿為患,擁擠不堪,而城市和宮殿受涇水和渭水的限制,很難再拓展發展空間。因此,秦始皇計劃在渭水以南建築阿房宮為主的宮殿群,想將咸陽城的重心徹底南移。

咸陽渭水以南,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這片地區本就是戰國時期所修建的上林苑,秦惠文王時就曾在上林苑營造新宮。由此看來,在這片區域建設宮殿是最好的選擇。

始皇計劃修阿房宮還有一個考慮:始皇每消滅一個國家,就讓人丈量並詳細繪畫出這個國家宮殿的模樣,然後按照原來各國宮殿的大小、形狀,在秦國咸陽宮內修建各國宮室,供原六國貴族居住。按照執政者設想的阿房宮,確實工程浩大,與當時的國力不相適應,建設起來必勞民甚烈,但是這個設想並沒有實現。

阿房宮僅僅打了地基,《阿房宮賦》為何將其描繪得壯麗奢華?

阿房宮是一座整體建造在巨大體量夯土臺上的宮區,考古確定的阿房宮的夯土臺基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總面積達54.102萬平方米,現存最大高度達12米以上。按照《史記》對阿房宮前殿的描述,這座大殿面積為8萬平方米。也就是說,供皇帝舉行重大儀式的前殿面積,幾乎佔到阿房宮總面積的七分之一。在這一片夯土臺基上,還有相當於六個阿房宮前殿面積大小的空間用來規劃其他的建築。

自春秋後期開始,中國古代的宮殿建築,基本上都是高臺建築,所謂“非壯麗無以重威”,只有雄偉高大的建築才能顯示出皇家的氣勢和威嚴。

在考古鑽探的過程中,在夯土臺基之上並沒有發現秦代文化層;沒有發現宮殿建築中必不可少的建築材料,比如說瓦當;也沒有發現秦代宮殿建築中的柱礎石、廊道、窖穴、排水設施;更沒有發現經過大火焚燒後遺存下來的紅燒土、木炭遺蹟等。

阿房宮始建於始皇三十五年,這年秦始皇調集72萬人來到關中,分別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宮。秦始皇三十七年,始皇在最後一次東巡中病死於沙丘宮(趙武靈王餓死於此),九月被葬在始皇陵。因為秦始皇去世時,秦始皇陵尚未完工,朝廷趕緊調集修築阿房宮的役徒去給秦始皇陵修封土,這批勞工辛苦工作了七個月,直到二世元年四月,秦始皇陵主體工程才大致完工。這七個月,阿房宮應該處於停建狀態。

在秦始皇陵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後,秦二世又調回一部分勞工繼續修建阿房宮。然而,陳勝吳廣組織900名戍卒在大澤鄉舉義,起義軍發展迅速,劍鋒直指秦都咸陽。秦二世二年冬天,周文帶領數十萬起義軍打到秦始皇陵園東面幾裡的地方,危機之下,秦二世採納少府章邯的建議,武裝正在修建秦始皇陵的二十多萬刑徒和奴產子前去抵抗。之後,又有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進諫停止修建勞民傷財的浩大工程,結果觸怒了秦二世,三人身陷囹圄,最後都丟了性命。

秦二世三年八月,趙高作亂,逼迫二世自殺,阿房宮工程自然徹底結束了。阿房宮按照計劃,有規模的建設時間前後不過三年左右,如此浩大的工程只完成了夯土臺基任務。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的也很明確:“阿房宮未成;成,欲擇令名,名之。”阿房宮未建成,建成後另起一個好的名字。雖然,司馬遷是在說阿房宮取名問題,但人們可知阿房宮確實沒有建成。

阿房宮僅僅打了地基,《阿房宮賦》為何將其描繪得壯麗奢華?

阿房宮僅僅打了地基,故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毫無歷史根據。既然如此,杜牧意欲何為?《阿房宮賦》——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樑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阿房宮僅僅打了地基,《阿房宮賦》為何將其描繪得壯麗奢華?

杜牧作《阿房宮賦》也非空穴來風,阿房宮雖沒建成,但留下了設計方案和設計圖紙,而當年蕭何從秦國圖書館取走了律令和圖冊,這些圖冊中就有阿房宮的設計方案和圖紙。阿房宮設計方案和圖紙,是漢朝揭露秦朝窮奢極欲的最好明證,因此其流佈天下並不奇怪。杜牧藉此發揮想象和聯想極力描繪秦的奢靡荒淫,雖無歷史的真實,但卻有鍼砭時弊的作用。

《阿房宮賦》寫於唐敬宗(李湛)寶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歲。敬宗十六歲即位,昏憒失德,荒淫無度,鬧得朝野疑懼,無不懷有危機感。於是杜牧寫下《阿房宮賦》。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說:“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由此可見其寫作目的,是在借秦始皇大興土木、賦斂無度、勞民甚烈的失敗教訓,以警告最高統治者。

杜牧之《阿房宮賦》對歷代統治者都有警示教育意義,其文學功用不可小覷,然而,高高矗立的阿房宮卻被無中生有地坐實了,秦始皇也因此背了口大黑鍋。西漢賈誼、晁錯和唐代杜牧關於秦始皇的政論散文,雖有警示教育之功,但也強化了人們對秦始皇這位千古一帝的負面印象,是得是失,得到幾何,失去多少,誰能說明白?(參見《秦陵——塵封的帝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