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明珠煥新彩——70年看變化之城市建設篇'

"

通訊員 劉新豔

開篇語

70年,彈指一揮間,70年,滄桑鉅變。西峰這個由集鎮發展起來的年輕城市,從意氣風發的建設中,從風雲激盪的發展中,從篳路藍縷的奮進中,從氣吞山河的改革中,猶如長江之水,滾滾東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西峰建市設區以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歷屆領導班子搶抓機遇,凝心聚力,攻克困難,擔當實幹,做旺了產業,做優了生態,做興了三農,做活了文化,做實了民生…… 帶領全區人民群眾成功退出貧困縣(區)序列,打造出一個“美麗、和諧、平安、宜居、幸福”新西峰。為充分展示西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今日西峰》週刊記者將奔赴基層一線,深入採訪城市建設、產業發展、脫貧攻堅、項目建設、民生改善、生態保護、文化建設等7個方面的變化,記錄時代變遷、展望未來征途,進一步堅定全區黨員幹部群眾深化改革、銳意進取的信心和決心,凝聚新時代團結一心、艱苦奮鬥的磅礴力量,持續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很多人眼中,西峰是伴隨著改革開放一起成長的。1985年建市,2002年撤市設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峰從農業小鎮歷經隴東重鎮、農業城市蛻變為綜合性、開放性、現代化中型城市,城市人口由34年前的4.5萬人發展到22.6萬人,生產總值由1.46億元增長到112.2億元,城市框架佈局、內在功能、外在形象都實現了“三十而立”的華麗蛻變,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靚美新城正以昂揚向上的姿態闊步挺進。

劃定“成長座標”

構建現代化城市大格局

34年前的西峰在許多人的記憶中,好像一張塵封已久的老照片:城區小小的,街道窄窄的,色調灰灰的……那時的西峰城區面積不到5平方公里,總共只有4條街道和19條小巷。城區唯一的標誌性建築就是“西峰百貨大樓”。商貿、餐飲、住宿及居民住房大多為磚土木結構的“安架房”,且很少有三層以上的。城市巷道90%以上是未“五化”的爛泥巷,照明、供水、供電等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很低。

城市面貌的變化,用最直白的方式,敘說著西峰城區34年快速發展的“脈動”。

近年來,西峰區以海綿城市、管廊城市、智慧城市、文明城市“四城同創”為載體,堅持空間規模產業並重、生產生活生態並舉、規劃建設管理齊抓,讓生活因城市而更加美好。

穿行在城區的車流中,少了擁堵,多了暢通,出行的心情也跟著舒暢了起來。“暢”起來的“功臣”就是城市路網建設。西峰區堅持改造與開拓並舉,以北京大道、董志塬大道等城市主幹道全線貫通為帶動,大力推進城市路網密度和暢通程度“雙提升”工程,打通斷頭路,形成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支路等多層次路網格局,實現城市交通大循環、疏通微循環。

與此同時,不斷加快城市供水、汙水、再生水、雨水、燃氣、供熱、電力、通信等各類地下管網建設和維修、養護、改造。拓展城市地下發展空間,持續推進和提升綜合管廊工程建設和功能,對新建改造的城建項目進行海綿化建設;對新建改造的城市主幹道進行管廊化建設,率先建成79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成為集中電力、通信、供排水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

民生工程是城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西峰區加快舊城改造,推進氣象局片區、張三巷片區等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一批彰顯城市特色的示範街區和地標性建築,並解決“空中結網”“馬路拉鍊”等問題。同步完善生活垃圾處理、地下停車場、人防、應急燈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綜合承載力達到現代化中等城市水平。

提升城市品位

軟實力鑄就城市硬品牌

夜幕降臨,漫步在西峰街頭,兩旁的路燈形成一條條綿延的光帶,綠化帶被霓虹燈點綴得色彩斑斕。驅車沿途轉一圈,體育館、科技館、博物館等主題建築大氣恢宏,更讓人驚歎不已。

近年來,西峰區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著眼基礎完善、服務健全、生態文明、人口聚集“五大要素”,以城市延伸輻射為帶動,加快基礎設施一體化配套、公共服務社區化提升。

市民樊靚住在解放西路附近,她發現街道沿途出現的移動公廁,不僅粉刷一新,而且還有專人管理。近年來,西峰區持續推進城區“廁所革命”,實現城市公廁空間佈局更加合理,設施設備更加完善,服務管理更加精細,做到了識別性強,與周邊整體環境協調,充分考慮男女比例和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便利群眾“方便”的同時,西峰區還疏通毛細血管,讓市民行得舒心。截至目前,西峰區完成了西大街、安化西路、育才東路等34條城區主次幹道道路維修維護;完成了國稅局巷、血站巷等14條巷道維修維護,維修面積1.7萬平方米。

初秋的西峰大地,涼風習習,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以綠相伴。從北面的周祖廣場、東湖公園,再到和諧廣場、城南海綿運動綠地一座座遊人如織的公園,構築起一道道靚麗的城市風景線。

西峰區堅持城市綠化與城市建設同步推進,以構建東部生態旅遊帶、南部生態隔離帶、西部生態綠化和湖網為重點,著眼於打造“四季常綠、三季有花、高中低相結合” 的立體式綠化佈局結構,形成城市街路景觀長廊。目前,西峰城區已建成52條綠化道路,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8.216平方米。

不僅如此,西峰區還激發市場活力,做活商貿,加快形成與經濟社會相匹配、與城市現代化相協調、與群眾需求相適應的服務業發展體系。如今,以嘉鑫國際建材城、隴東汽車城、東區放心食品城為龍頭的十大專業市場正如火如荼地建設著。集食品貿易、冷鮮儲藏、美食市場、精品果蔬、食品檢疫、商務接待、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東區放心食品城已接洽HM、肯德基、麥當勞、徐記海鮮等商家,力爭成為全市綜合服務性最強、消費體驗最好、品牌商家密集度最高的消費場所之一。

精細城市管理

亮出服務城市新名片

8月18日,趁著週末休閒,市民樊世興約了幾位好友,坐在九龍北路夜市裡,喝著啤酒,品嚐著各類美味小吃,享受著愜意的“夜生活”。

今年投入運營的九龍北路夜市,通過探索實踐,走出了獨有的“公司管理、市場運作”的管理路子,從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環境衛生等方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模式。

隨著城鎮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城市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西峰區針對城市管理的重難點問題,精準發力,逐項整治,不僅城市“顏值”在不斷提升,居民的滿意度也在不斷提升。

西峰區以群眾利益為先,堅守便民又不擾民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了城鄉接合部的閒置土地,先後規劃設立了6個夜市攤點和多個便民市場,對所有夜市攤點實行了建檔立卡管理新模式,做到一個夜市一本臺賬,一個攤主一份檔案 ,有效解決城區佔道經營、店外經營、流動攤販等城市管理頑疾。

同時,瞄準城區道路擁堵難題,西峰區開展“大戰100天”“兩亂治理”“禮讓斑馬線”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城區車輛亂停放、行人亂穿行、酒後駕駛等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遏制。對城鄉接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居民小區的亂潑亂倒(亂扔),亂貼亂畫、亂停亂放、亂挖亂戰、亂搭亂建等“六亂”行為開展專項整治。規範渣土運輸,規範廣告牌、門頭招牌設置;加快人行道板、雨水井、下水道等市政設施的維修和提質;加強路燈管理、市政設施維修維護,美化亮化城市環境。

與此同時,西峰區建立成效機制,營造全民參與氛圍。按照“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把三個街道、四個鄉鎮的城市管理區域劃分為49個單元格,每個單元格配備7名鄉鎮街道網格員,有效實現了管理觸角延伸至城市每個角落。

移步皆是景,舉目滿目春。如今放眼看西峰,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馬路,躍動著暢達快捷的發展節奏;一塊塊綠意盎然的街頭綠地,展示出清新靚麗的優美環境;一個個迅速崛起的商貿市場,彰顯著經濟快速騰飛的生動景象……人們的生活因城市的美麗而變得更加精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