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縣源口瑤族鄉

清溪村簡介

(一)清溪村:千年文明古瑤

清溪村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唐、五代時期,瑤族盤姓一支就在這裡聚居,初步形成古村落。清溪村是中國四大文明古瑤聚居地,清溪瑤、古調瑤、扶靈瑤、勾蘭瑤在歷史上統稱為江永“四大民瑤”。清溪瑤早在明代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937)受朝廷“招安”下山,接受“王化”,這是瑤族史上最早接受漢文化教育,最先學習漢農耕技術,開化最早的一支瑤民。

清溪村在建村選址上,講究風水格局。南倚燕子山,在風水學稱“靠山”;北與都龐嶺遙遙相望,風水學稱“登高望遠”;東有珠江出水源“清溪源”,江水長流;西連龍虎關,龍虎關為古代的鎮峽關。

清溪古村分成三坊,“圍裡坊”位居村中,建立蔣家祠堂; “上閣坊”位於村東面,建立 “孝友堂”; “下閣坊”位於村西面,建立蔣氏祠堂。至此,清溪村形成如今保留完整的千年瑤族古村落。

(二)古建築物眾多

清溪村古建築物眾多,保護完好。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峰塔、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清溪村古建築群等。

雄偉壯觀的“文峰塔”被稱為中國瑤族第一塔,建於乾隆四十六年,氣勢豪邁,有詩讚:“巍峨文塔聳雲霄,鐵骨錚錚氣勢豪。雷神斧劈何所懼,巋然屹立數百年。”

清溪古村落佈局嚴謹,原貌保存完整、文化氣息濃郁。150多棟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築群,每棟獨立成院,建有氣派的門樓,用青、紅兩色燒磚砌就的翹角飛簷以及高高的馬頭山牆,凸現湘南農村古建築風格。整個建築群坐北朝南,其中有52間四合院,院內為木質結構的房子,廳堂、居室的門雕、格扇、欄杆上都雕刻有花紋,窗花上飾有“進京趕考”等精美圖案,雕刻精細,十分考究。古建築群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紫芝別墅、芝蘭其寶等,一個院落堪稱一個藝術博物館。

(三)自然風光資源豐富

清溪古村背靠石龍山,依山而建,山上原始森林繁茂,動植物資源豐富,各種喬木密集高大,終年遮天蔽日、古木參天。石龍山既秀美,又雄偉,景色迷人。

清溪村轄區內的燕子山天仙草原是江永著名旅遊景點,主峰燕子山海拔1562米,因外形像只展翅飛翔的燕子而得名。燕子山上草原廣佈,有“草經冬不萎,花非春常開”之美譽,十萬畝生態良好的高山草原在南中國十分罕見。

大泊水瀑布在燕子山腳下,常年有水,瀑布高約50米,寬約30米,飛流直瀉,十分壯觀。

清溪村轄區內自然景觀還有:井頭廟溫泉、清溪水庫等。

(四)歷史文化厚重

清溪村歷史文化厚重,民俗文化保護良好,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瑤族長鼓舞、瑤族婚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田萬載還自費創辦了清溪瑤博物館。

瑤族長鼓舞歷史悠久,過節都要挎長鼓而舞。瑤族婚俗“坐花席”是婚宴席散後舉行的茶宴,在互動活動中吟誦古詩,著名的坐花席詩歌有《佳期詩》,展現歡快悅和、文明有序、文雅的鬧洞房景象。清溪瑤婚俗“哭嫁”、“坐歌堂”、“佳期詩”極具文化歷史價值,是婦女口頭文學的一部“詩經”,是一部“倫理道德、忠孝仁義”的鄉土教材。

清溪瑤博物館所藏文物為村民無償捐獻,全面系統記錄了清溪瑤悠久的歷史,詳細記載了清溪從明代到清代、民國的發展沿革,為研究江永四大民瑤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民俗等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五)位於旅遊核心區域

清溪村是鑲嵌在湖南省南部邊陲的一顆綠色明珠,位於永州市南部,都龐嶺南麓。

清溪村所在的江永縣作為旅遊資源大縣,“三千文化”、“五香特產”聞名遐邇,是國家首批全國生態建設示範縣;永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瀟湘”文化發源地;桂林則是世界著名旅遊城市;清溪村則在永州與桂林這兩個重點旅遊城市的中心位置,距離恭城高鐵站30分鐘車程,距離江永火車站50分鐘車程。與長沙、廣州均是2小時高鐵旅遊圈範圍。因此,清溪村發展旅遊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