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
"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千呼萬喚,Costco中國超市終於開業了。

8月27日上午8點半,在上海市閔行區朱建路上,Costco中國大陸首店開業,現場狀況非常火爆,付款排隊就要兩個小時,超市一度被迫限流、暫停營業。

之後有網友晒出了搶購的“戰績”:全家6人花費4個小時搶購了12瓶茅臺(1498元/瓶)、6瓶五糧液(918元/瓶),當晚茅臺以2488/瓶出手給黃牛,盈利12000元,“半天時間,感覺划算”。

所以,魔都的大爺大媽那麼瘋狂地搶購,你說他們的消費是不“理性”的嗎?

當然,這不能稱之為商業模式,但Costco的魅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千呼萬喚,Costco中國超市終於開業了。

8月27日上午8點半,在上海市閔行區朱建路上,Costco中國大陸首店開業,現場狀況非常火爆,付款排隊就要兩個小時,超市一度被迫限流、暫停營業。

之後有網友晒出了搶購的“戰績”:全家6人花費4個小時搶購了12瓶茅臺(1498元/瓶)、6瓶五糧液(918元/瓶),當晚茅臺以2488/瓶出手給黃牛,盈利12000元,“半天時間,感覺划算”。

所以,魔都的大爺大媽那麼瘋狂地搶購,你說他們的消費是不“理性”的嗎?

當然,這不能稱之為商業模式,但Costco的魅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實際上,Costco在中國不乏“學徒”,從小米到拼多多乃至雲集、網易嚴選等,都曾在Costco這裡吸取經驗。

而Costco對於中國龐大的市場也一直“牽腸掛肚”,畢竟Costco的主要消費群體是中產階級,而世界上最大的中產消費階級就在中國。

2014年10月14日,Costco在天貓開通了海外官方旗艦店,足足醞釀了5年後,Costco才開了第一家實體店,之所以選在上海,足夠多的中高端消費群體是一大因素。

探究Costco的商業模式,其實也沒有什麼太複雜的東西,說來說去就是一個“優質爆品”,國內的零售行業早就耳熟能詳了。

那麼,Costco憑什麼能受到中國消費者的“”熱捧?

"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千呼萬喚,Costco中國超市終於開業了。

8月27日上午8點半,在上海市閔行區朱建路上,Costco中國大陸首店開業,現場狀況非常火爆,付款排隊就要兩個小時,超市一度被迫限流、暫停營業。

之後有網友晒出了搶購的“戰績”:全家6人花費4個小時搶購了12瓶茅臺(1498元/瓶)、6瓶五糧液(918元/瓶),當晚茅臺以2488/瓶出手給黃牛,盈利12000元,“半天時間,感覺划算”。

所以,魔都的大爺大媽那麼瘋狂地搶購,你說他們的消費是不“理性”的嗎?

當然,這不能稱之為商業模式,但Costco的魅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實際上,Costco在中國不乏“學徒”,從小米到拼多多乃至雲集、網易嚴選等,都曾在Costco這裡吸取經驗。

而Costco對於中國龐大的市場也一直“牽腸掛肚”,畢竟Costco的主要消費群體是中產階級,而世界上最大的中產消費階級就在中國。

2014年10月14日,Costco在天貓開通了海外官方旗艦店,足足醞釀了5年後,Costco才開了第一家實體店,之所以選在上海,足夠多的中高端消費群體是一大因素。

探究Costco的商業模式,其實也沒有什麼太複雜的東西,說來說去就是一個“優質爆品”,國內的零售行業早就耳熟能詳了。

那麼,Costco憑什麼能受到中國消費者的“”熱捧?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要知道,超市這個東西,從沃爾瑪到家樂福,就沒有一家不知道消費者喜歡“產品好、價格低、服務好”的,而它們進軍中國市場後,也一度是大受歡迎。

如果說Costco有什麼打法上的不同,那大概就是會員制和低SKU(不超3400個),299元的會員費,可以說是Costco的盈利法寶,據公開數據顯示,Costco的會員費收入只佔總收入的2.2%,但卻貢獻了70%的營業利潤。

說起來也不復雜嘛,“複製”過來就能做,畢竟Costco就是個中轉賣場,不是像華為、蘋果等靠核心技術和產品賺錢的企業。

但現實情況就是,零售巨頭大潤發“賣身”阿里巴巴,家樂福“賣身”蘇寧,特別是家樂福,一度曾是一二線都市核心商圈的王牌賣場。如今,兩年虧損16多億,80%股權的出售價格才48億,而成立三年就上市的拼多多市值卻是300多億,還是美元。

從本質上看,無論線上線下,家樂福和拼多多做的不都是零售的生意嗎——這真真是上哪裡說理去?

"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千呼萬喚,Costco中國超市終於開業了。

8月27日上午8點半,在上海市閔行區朱建路上,Costco中國大陸首店開業,現場狀況非常火爆,付款排隊就要兩個小時,超市一度被迫限流、暫停營業。

之後有網友晒出了搶購的“戰績”:全家6人花費4個小時搶購了12瓶茅臺(1498元/瓶)、6瓶五糧液(918元/瓶),當晚茅臺以2488/瓶出手給黃牛,盈利12000元,“半天時間,感覺划算”。

所以,魔都的大爺大媽那麼瘋狂地搶購,你說他們的消費是不“理性”的嗎?

當然,這不能稱之為商業模式,但Costco的魅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實際上,Costco在中國不乏“學徒”,從小米到拼多多乃至雲集、網易嚴選等,都曾在Costco這裡吸取經驗。

而Costco對於中國龐大的市場也一直“牽腸掛肚”,畢竟Costco的主要消費群體是中產階級,而世界上最大的中產消費階級就在中國。

2014年10月14日,Costco在天貓開通了海外官方旗艦店,足足醞釀了5年後,Costco才開了第一家實體店,之所以選在上海,足夠多的中高端消費群體是一大因素。

探究Costco的商業模式,其實也沒有什麼太複雜的東西,說來說去就是一個“優質爆品”,國內的零售行業早就耳熟能詳了。

那麼,Costco憑什麼能受到中國消費者的“”熱捧?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要知道,超市這個東西,從沃爾瑪到家樂福,就沒有一家不知道消費者喜歡“產品好、價格低、服務好”的,而它們進軍中國市場後,也一度是大受歡迎。

如果說Costco有什麼打法上的不同,那大概就是會員制和低SKU(不超3400個),299元的會員費,可以說是Costco的盈利法寶,據公開數據顯示,Costco的會員費收入只佔總收入的2.2%,但卻貢獻了70%的營業利潤。

說起來也不復雜嘛,“複製”過來就能做,畢竟Costco就是個中轉賣場,不是像華為、蘋果等靠核心技術和產品賺錢的企業。

但現實情況就是,零售巨頭大潤發“賣身”阿里巴巴,家樂福“賣身”蘇寧,特別是家樂福,一度曾是一二線都市核心商圈的王牌賣場。如今,兩年虧損16多億,80%股權的出售價格才48億,而成立三年就上市的拼多多市值卻是300多億,還是美元。

從本質上看,無論線上線下,家樂福和拼多多做的不都是零售的生意嗎——這真真是上哪裡說理去?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零售有幾個要素:產品,價格,渠道,供應,物流,支付,服務,區域、營銷。

其中最有吸引力的還是產品和價格,君不見河南的那個胖東來為什麼那麼火爆,還不是因為產品和價格有優勢?要不然,光靠環境和服務,能吸引多少消費啊。

實際上,Costco在產品和價格上也是下了大力氣的,其實,Costco更像是一個針對個人家庭的倉庫式批發市場。

Costco的產品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據說新產品和價格更要經過最高層的審批,而Costco通過批量採購,保證了對供應鏈的把控,另外會員費也有力支撐起了Costco的“質優價高”。

這裡多說一句,實際質優價低不大可能做到,因為質量好的東西必然成本就高,其實沃爾瑪也有山姆會員店的,為什麼不如Costco,就是因為兩者對零售價值鏈的理解和策略上有偏差:現實當中,低價往往低質,而高價則容易做到高質。當然也有例外,不抬槓哈。

"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千呼萬喚,Costco中國超市終於開業了。

8月27日上午8點半,在上海市閔行區朱建路上,Costco中國大陸首店開業,現場狀況非常火爆,付款排隊就要兩個小時,超市一度被迫限流、暫停營業。

之後有網友晒出了搶購的“戰績”:全家6人花費4個小時搶購了12瓶茅臺(1498元/瓶)、6瓶五糧液(918元/瓶),當晚茅臺以2488/瓶出手給黃牛,盈利12000元,“半天時間,感覺划算”。

所以,魔都的大爺大媽那麼瘋狂地搶購,你說他們的消費是不“理性”的嗎?

當然,這不能稱之為商業模式,但Costco的魅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實際上,Costco在中國不乏“學徒”,從小米到拼多多乃至雲集、網易嚴選等,都曾在Costco這裡吸取經驗。

而Costco對於中國龐大的市場也一直“牽腸掛肚”,畢竟Costco的主要消費群體是中產階級,而世界上最大的中產消費階級就在中國。

2014年10月14日,Costco在天貓開通了海外官方旗艦店,足足醞釀了5年後,Costco才開了第一家實體店,之所以選在上海,足夠多的中高端消費群體是一大因素。

探究Costco的商業模式,其實也沒有什麼太複雜的東西,說來說去就是一個“優質爆品”,國內的零售行業早就耳熟能詳了。

那麼,Costco憑什麼能受到中國消費者的“”熱捧?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要知道,超市這個東西,從沃爾瑪到家樂福,就沒有一家不知道消費者喜歡“產品好、價格低、服務好”的,而它們進軍中國市場後,也一度是大受歡迎。

如果說Costco有什麼打法上的不同,那大概就是會員制和低SKU(不超3400個),299元的會員費,可以說是Costco的盈利法寶,據公開數據顯示,Costco的會員費收入只佔總收入的2.2%,但卻貢獻了70%的營業利潤。

說起來也不復雜嘛,“複製”過來就能做,畢竟Costco就是個中轉賣場,不是像華為、蘋果等靠核心技術和產品賺錢的企業。

但現實情況就是,零售巨頭大潤發“賣身”阿里巴巴,家樂福“賣身”蘇寧,特別是家樂福,一度曾是一二線都市核心商圈的王牌賣場。如今,兩年虧損16多億,80%股權的出售價格才48億,而成立三年就上市的拼多多市值卻是300多億,還是美元。

從本質上看,無論線上線下,家樂福和拼多多做的不都是零售的生意嗎——這真真是上哪裡說理去?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零售有幾個要素:產品,價格,渠道,供應,物流,支付,服務,區域、營銷。

其中最有吸引力的還是產品和價格,君不見河南的那個胖東來為什麼那麼火爆,還不是因為產品和價格有優勢?要不然,光靠環境和服務,能吸引多少消費啊。

實際上,Costco在產品和價格上也是下了大力氣的,其實,Costco更像是一個針對個人家庭的倉庫式批發市場。

Costco的產品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據說新產品和價格更要經過最高層的審批,而Costco通過批量採購,保證了對供應鏈的把控,另外會員費也有力支撐起了Costco的“質優價高”。

這裡多說一句,實際質優價低不大可能做到,因為質量好的東西必然成本就高,其實沃爾瑪也有山姆會員店的,為什麼不如Costco,就是因為兩者對零售價值鏈的理解和策略上有偏差:現實當中,低價往往低質,而高價則容易做到高質。當然也有例外,不抬槓哈。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Costco的好處已經有很多人說過了,我說點 Costco“不好”的,或者說 Costco的挑戰。

作為美國第二大、全球第七大零售商,Costco在全世界擁有超過700家門店,它還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超市,而Costco的成功背景與美國的情況有很大關係。

都知道美國地廣人稀,Costco其實更像是美國人的一個綜合生活服務機構,美國人週末開車來一次採購就可以滿足一週的生活用品需求,這節約了他們的時間、提高了效率。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浪費,特別是食品的浪費,當然美國中產階級也不在意這些浪費,在他們看來食物消耗了一半就很值。

而在中國呢,人們習慣於三天兩頭去逛超市,特別是每天早晨排隊的大爺大媽們,你讓他們一次採購一家人一週的生活物資,很不現實。特別是這個超市雖然場地大,停車場車位也多(上海Costco有1200個車位),體驗好,但他們也不能天天來吧。

還有就是拼多多這種打造極致性價比的線上零售商,再有就是遍地都是的小零售店,所以,Costco的核心消費群體可能只是城市中產群體的一部分而已。當然,中國人多,一小部分人從數量上也非常可觀,但貌似中產階級也非常在乎性價比,不然拼多多也不能打進“五環內”了。而且Costco的敏捷供應鏈、物流、調度也是個問題。

"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千呼萬喚,Costco中國超市終於開業了。

8月27日上午8點半,在上海市閔行區朱建路上,Costco中國大陸首店開業,現場狀況非常火爆,付款排隊就要兩個小時,超市一度被迫限流、暫停營業。

之後有網友晒出了搶購的“戰績”:全家6人花費4個小時搶購了12瓶茅臺(1498元/瓶)、6瓶五糧液(918元/瓶),當晚茅臺以2488/瓶出手給黃牛,盈利12000元,“半天時間,感覺划算”。

所以,魔都的大爺大媽那麼瘋狂地搶購,你說他們的消費是不“理性”的嗎?

當然,這不能稱之為商業模式,但Costco的魅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實際上,Costco在中國不乏“學徒”,從小米到拼多多乃至雲集、網易嚴選等,都曾在Costco這裡吸取經驗。

而Costco對於中國龐大的市場也一直“牽腸掛肚”,畢竟Costco的主要消費群體是中產階級,而世界上最大的中產消費階級就在中國。

2014年10月14日,Costco在天貓開通了海外官方旗艦店,足足醞釀了5年後,Costco才開了第一家實體店,之所以選在上海,足夠多的中高端消費群體是一大因素。

探究Costco的商業模式,其實也沒有什麼太複雜的東西,說來說去就是一個“優質爆品”,國內的零售行業早就耳熟能詳了。

那麼,Costco憑什麼能受到中國消費者的“”熱捧?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要知道,超市這個東西,從沃爾瑪到家樂福,就沒有一家不知道消費者喜歡“產品好、價格低、服務好”的,而它們進軍中國市場後,也一度是大受歡迎。

如果說Costco有什麼打法上的不同,那大概就是會員制和低SKU(不超3400個),299元的會員費,可以說是Costco的盈利法寶,據公開數據顯示,Costco的會員費收入只佔總收入的2.2%,但卻貢獻了70%的營業利潤。

說起來也不復雜嘛,“複製”過來就能做,畢竟Costco就是個中轉賣場,不是像華為、蘋果等靠核心技術和產品賺錢的企業。

但現實情況就是,零售巨頭大潤發“賣身”阿里巴巴,家樂福“賣身”蘇寧,特別是家樂福,一度曾是一二線都市核心商圈的王牌賣場。如今,兩年虧損16多億,80%股權的出售價格才48億,而成立三年就上市的拼多多市值卻是300多億,還是美元。

從本質上看,無論線上線下,家樂福和拼多多做的不都是零售的生意嗎——這真真是上哪裡說理去?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零售有幾個要素:產品,價格,渠道,供應,物流,支付,服務,區域、營銷。

其中最有吸引力的還是產品和價格,君不見河南的那個胖東來為什麼那麼火爆,還不是因為產品和價格有優勢?要不然,光靠環境和服務,能吸引多少消費啊。

實際上,Costco在產品和價格上也是下了大力氣的,其實,Costco更像是一個針對個人家庭的倉庫式批發市場。

Costco的產品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據說新產品和價格更要經過最高層的審批,而Costco通過批量採購,保證了對供應鏈的把控,另外會員費也有力支撐起了Costco的“質優價高”。

這裡多說一句,實際質優價低不大可能做到,因為質量好的東西必然成本就高,其實沃爾瑪也有山姆會員店的,為什麼不如Costco,就是因為兩者對零售價值鏈的理解和策略上有偏差:現實當中,低價往往低質,而高價則容易做到高質。當然也有例外,不抬槓哈。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Costco的好處已經有很多人說過了,我說點 Costco“不好”的,或者說 Costco的挑戰。

作為美國第二大、全球第七大零售商,Costco在全世界擁有超過700家門店,它還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超市,而Costco的成功背景與美國的情況有很大關係。

都知道美國地廣人稀,Costco其實更像是美國人的一個綜合生活服務機構,美國人週末開車來一次採購就可以滿足一週的生活用品需求,這節約了他們的時間、提高了效率。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浪費,特別是食品的浪費,當然美國中產階級也不在意這些浪費,在他們看來食物消耗了一半就很值。

而在中國呢,人們習慣於三天兩頭去逛超市,特別是每天早晨排隊的大爺大媽們,你讓他們一次採購一家人一週的生活物資,很不現實。特別是這個超市雖然場地大,停車場車位也多(上海Costco有1200個車位),體驗好,但他們也不能天天來吧。

還有就是拼多多這種打造極致性價比的線上零售商,再有就是遍地都是的小零售店,所以,Costco的核心消費群體可能只是城市中產群體的一部分而已。當然,中國人多,一小部分人從數量上也非常可觀,但貌似中產階級也非常在乎性價比,不然拼多多也不能打進“五環內”了。而且Costco的敏捷供應鏈、物流、調度也是個問題。

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但Costco能創造零售奇蹟嗎?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Costco還有個入境隨俗的問題,其實家樂福的節節敗退,根源就是它們的組織機制跟不上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導致的。

文化上的差異說起來很虛,但在關鍵和長久的形勢上是很重要的,希望Costco的團隊能度過這個難關。

最後,中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祝願Costco不要像迪士尼,如此在中國創造零售奇蹟也是可能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