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危重新生兒過呼吸關最重要

呼吸道疾病 新生兒 早產兒 嬰幼兒護理 廈門日報社 2017-06-11
助危重新生兒過呼吸關最重要

■陳超教授在新生兒科查房。

本報訊(記者 蘇奇 通訊員 吳小荻)2017年新生兒呼吸管理技術培訓班近日在廈門開班,本次培訓班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0名新生兒醫護人員參加。

該班開班的背景是,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一年多來,我市二孩生育、高齡產婦明顯增多,早產兒、危重新生兒發病率也隨之增長。這對我市的兒科醫生來說是個嚴峻的挑戰。

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常委、廈門市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會長、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執行主任林新祝說,在危重新生兒急救中,“呼吸關”最重要。新生兒死亡病例中,70%發生在一週內,而其中又有70%是呼吸問題引起的。在他們科室住院的患兒當中,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佔60%。常見的新生兒呼吸危重症主要包括: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胎糞吸入綜合徵、新生兒肺出血、氣胸、呼吸衰竭、肺動脈高壓等,若沒有及時糾正,可引起多臟器損傷。

“新生兒呼吸方面的治療技術近年來層出不窮,希望能讓更多新生兒醫生了解這些新技術、新理念,提高新生兒管理水平。”林新祝說。

“新生兒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醫療衛生水平的重要指標,事關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我們不僅要救治成功,還要確保健康。”林新祝表示。

【意義】

邀請到更多新生兒界知名專家來廈交流講學

市婦幼保健院院長蘇志英介紹,自2014年起,國內著名新生兒科專家、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陳超教授成為市婦幼保健院引進的首位特聘主任。他每月來廈指導,並將“新生兒呼吸管理技術培訓班”這一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放在廈門舉辦,不僅有助於雙方深化合作交流,同時藉助學習班的舉辦,邀請到眾多新生兒界知名專家到會交流講學,將極大促進廈門乃至福建省新生兒救治水平的提高。學習班的開班,能進一步增進廈門乃至福建與國內外各地區間的學科交流,為廈門乃至全國的兒童衛生工作創建一個傳播新知識、新技術的學術平臺,為更多新生兒帶來健康。

【優勢】

市婦幼保健院主要技術已達國內先進水平

陳超教授介紹,近年來,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在診療規範、診療技術和制度建設上與國內外頂尖NICU接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高。該科已成為集醫、教、研、學術發展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是我市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強的新生兒科,主要醫療技術已達國內先進水平。

據瞭解,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每年收治新生兒5000多例,搶救成功率達95.8%;每年搶救早產兒1200餘例,其中極低出生體重兒每年150餘例,存活率92.6%;超低出生體重兒(體重<1000克)存活率達60.5%;胎齡25-28周、出生體重700-1000克的早產兒存活率達74.5%,達國內先進水平。搶救成功的超早產兒最低胎齡僅24+3周,為福建省最低胎齡早產兒。

作為省新生兒救護網絡廈門救護分中心,該院新生兒科負責廈漳泉地區30多家醫療機構危重症新生兒轉運工作,每年轉運600餘例,轉運成功率100%。

陳超教授介紹,在新生兒救治方面,市婦幼保健院正致力於建立整套救治體系,新生兒搶救從產房開始,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始終保持在0.8%-1.2%的較低水平。

日前,該院新生兒科申報的“新生兒急救診療技術研究及區域性救治中心建設”成為市科技局今年首批立項的科技重大專項之一。該項目致力於開展新生兒急救診療技術研究和新生兒區域救治中心建設,建立廈門市新生兒危急重症的救治轉運網絡。該院還將建立新生兒急重症產前預警評估系統,藉助產前診斷髮現問題並提前介入。患兒出院後,將完善整套隨訪系統。

據瞭解,下一步,該院新生兒科還將積極引進人工體外膜肺(ECMO)、血液淨化等新生兒科領域最複雜的技術,瞄準那些呼吸機解決不了的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