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58年5月29日,同樣是在演習中,珍珠港西北16海里處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刺魚”(Stickleback,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50噸,滿載排水量2460噸)號潛艇在緊急下潛時,由於電機值勤部門的錯誤操作,馬達全部停機,艇首開始縱傾,艇長只得命令緊急上浮。但浮出海面的潛艇並迅速地順著海流向護航驅逐艦“銀盃”(Silverstein,1945年建,2100噸)號飄去,最後不出意外的被一無所知的驅逐艦撞個正著,首蓄電池艙和中央操縱室之間的水密隔壁被破壞。雖然裂口被堵住了,但是下潛過程中造成的艇首縱傾並沒有消除,所以潛艇仍然緩慢地下沉。在救援過程中,發現由於相撞時空氣系統遭到破壞,柴油機沒有空氣無法啟動,因此營救是不可能的,最後只得讓潛艇沉入3000米的深海。

從以上兩起事故可以看出,相撞事故雖然原因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本質是相同的,就是人禍。

“國防-24”號事故的原因也是如此,演習指揮員和犧牲的艇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指揮演習的代理大隊長髮現潛艇沒有在自己規定的海區運動,而命令水面艦艇在潛艇起浮點附近停車漂泊是十分錯誤的,是造成此次事故最主要也是最終的原因。而根據對潛艇殘骸的勘驗,“國防-24”號潛艇在軍事條例的操作上也非常地粗糙、懈怠和大意。潛艇上浮時,艦橋撞上了衡陽艦的右舷,整個艦橋被橫向“拉掉”,就像突然揭去一個硬痂一樣,潛艇被撕開了一個血淋淋的致命創口。而由於第二道水密門沒關,二艙、三艙、四艙的水密門都沒關好,海水長驅直入,以至於潛艇迅速下沉,當時如果水密門每道都是緊鎖的,悲劇也許不會發生。而張艇長如果能在潛望深度先觀察海面的話,則悲劇肯定不會發生——“衡陽”艦事後去船塢檢查,發現被撞的“傷口”在右舷鍋爐房下部,創面也就20釐米左右,相當於兩個拳頭大小,有一個明顯的“凹塘”,專家斷言:如果當時“國防-24”號再低行20釐米左右,也就和“衡陽”艦擦底而過了。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58年5月29日,同樣是在演習中,珍珠港西北16海里處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刺魚”(Stickleback,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50噸,滿載排水量2460噸)號潛艇在緊急下潛時,由於電機值勤部門的錯誤操作,馬達全部停機,艇首開始縱傾,艇長只得命令緊急上浮。但浮出海面的潛艇並迅速地順著海流向護航驅逐艦“銀盃”(Silverstein,1945年建,2100噸)號飄去,最後不出意外的被一無所知的驅逐艦撞個正著,首蓄電池艙和中央操縱室之間的水密隔壁被破壞。雖然裂口被堵住了,但是下潛過程中造成的艇首縱傾並沒有消除,所以潛艇仍然緩慢地下沉。在救援過程中,發現由於相撞時空氣系統遭到破壞,柴油機沒有空氣無法啟動,因此營救是不可能的,最後只得讓潛艇沉入3000米的深海。

從以上兩起事故可以看出,相撞事故雖然原因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本質是相同的,就是人禍。

“國防-24”號事故的原因也是如此,演習指揮員和犧牲的艇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指揮演習的代理大隊長髮現潛艇沒有在自己規定的海區運動,而命令水面艦艇在潛艇起浮點附近停車漂泊是十分錯誤的,是造成此次事故最主要也是最終的原因。而根據對潛艇殘骸的勘驗,“國防-24”號潛艇在軍事條例的操作上也非常地粗糙、懈怠和大意。潛艇上浮時,艦橋撞上了衡陽艦的右舷,整個艦橋被橫向“拉掉”,就像突然揭去一個硬痂一樣,潛艇被撕開了一個血淋淋的致命創口。而由於第二道水密門沒關,二艙、三艙、四艙的水密門都沒關好,海水長驅直入,以至於潛艇迅速下沉,當時如果水密門每道都是緊鎖的,悲劇也許不會發生。而張艇長如果能在潛望深度先觀察海面的話,則悲劇肯定不會發生——“衡陽”艦事後去船塢檢查,發現被撞的“傷口”在右舷鍋爐房下部,創面也就20釐米左右,相當於兩個拳頭大小,有一個明顯的“凹塘”,專家斷言:如果當時“國防-24”號再低行20釐米左右,也就和“衡陽”艦擦底而過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71年的成都號護衛艦

而這一切背後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指揮水面艦艇和潛艇綜合演練的代理大隊長只是“昆明”艦的艦長,他從來沒有指揮一支編隊攻防的經驗,屬於臨時受命指揮,所以才會犯下那樣的錯誤。而另外兩艘護衛艦就更離譜,四名艦長和政委統統不在,指揮軍艦的都是臨時“代理”的實習艦長,都沒有獨立指揮一艘軍艦的經驗!

原來當時正值“反右傾”高潮,軍隊強調要“反透右傾”,因此指揮官們在政治高壓下,紛紛撂下部隊,撂下為“解放臺灣”而積極準備的演習,上岸去批判“彭、黃”(彭德懷、黃克誠)的資產階級軍事路線去了,其中,第十八大隊的一些幹部還是“反右傾”的對象,必須在會上作出“深刻檢討”以求“過關”。於是,整支護衛艦隊的靈魂幾乎全都不在崗位,這才是悲劇的真正根源所在。而被網文稱為罪魁禍首的“衡陽”艦,其實是並沒有什麼責任的,它只是遵令行事而已。

但是,幾十條戰友生命的重負並不是那麼容易卸下的,“衡陽”艦把這種沉重的心理包袱一直背到了六十年代。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58年5月29日,同樣是在演習中,珍珠港西北16海里處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刺魚”(Stickleback,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50噸,滿載排水量2460噸)號潛艇在緊急下潛時,由於電機值勤部門的錯誤操作,馬達全部停機,艇首開始縱傾,艇長只得命令緊急上浮。但浮出海面的潛艇並迅速地順著海流向護航驅逐艦“銀盃”(Silverstein,1945年建,2100噸)號飄去,最後不出意外的被一無所知的驅逐艦撞個正著,首蓄電池艙和中央操縱室之間的水密隔壁被破壞。雖然裂口被堵住了,但是下潛過程中造成的艇首縱傾並沒有消除,所以潛艇仍然緩慢地下沉。在救援過程中,發現由於相撞時空氣系統遭到破壞,柴油機沒有空氣無法啟動,因此營救是不可能的,最後只得讓潛艇沉入3000米的深海。

從以上兩起事故可以看出,相撞事故雖然原因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本質是相同的,就是人禍。

“國防-24”號事故的原因也是如此,演習指揮員和犧牲的艇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指揮演習的代理大隊長髮現潛艇沒有在自己規定的海區運動,而命令水面艦艇在潛艇起浮點附近停車漂泊是十分錯誤的,是造成此次事故最主要也是最終的原因。而根據對潛艇殘骸的勘驗,“國防-24”號潛艇在軍事條例的操作上也非常地粗糙、懈怠和大意。潛艇上浮時,艦橋撞上了衡陽艦的右舷,整個艦橋被橫向“拉掉”,就像突然揭去一個硬痂一樣,潛艇被撕開了一個血淋淋的致命創口。而由於第二道水密門沒關,二艙、三艙、四艙的水密門都沒關好,海水長驅直入,以至於潛艇迅速下沉,當時如果水密門每道都是緊鎖的,悲劇也許不會發生。而張艇長如果能在潛望深度先觀察海面的話,則悲劇肯定不會發生——“衡陽”艦事後去船塢檢查,發現被撞的“傷口”在右舷鍋爐房下部,創面也就20釐米左右,相當於兩個拳頭大小,有一個明顯的“凹塘”,專家斷言:如果當時“國防-24”號再低行20釐米左右,也就和“衡陽”艦擦底而過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71年的成都號護衛艦

而這一切背後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指揮水面艦艇和潛艇綜合演練的代理大隊長只是“昆明”艦的艦長,他從來沒有指揮一支編隊攻防的經驗,屬於臨時受命指揮,所以才會犯下那樣的錯誤。而另外兩艘護衛艦就更離譜,四名艦長和政委統統不在,指揮軍艦的都是臨時“代理”的實習艦長,都沒有獨立指揮一艘軍艦的經驗!

原來當時正值“反右傾”高潮,軍隊強調要“反透右傾”,因此指揮官們在政治高壓下,紛紛撂下部隊,撂下為“解放臺灣”而積極準備的演習,上岸去批判“彭、黃”(彭德懷、黃克誠)的資產階級軍事路線去了,其中,第十八大隊的一些幹部還是“反右傾”的對象,必須在會上作出“深刻檢討”以求“過關”。於是,整支護衛艦隊的靈魂幾乎全都不在崗位,這才是悲劇的真正根源所在。而被網文稱為罪魁禍首的“衡陽”艦,其實是並沒有什麼責任的,它只是遵令行事而已。

但是,幾十條戰友生命的重負並不是那麼容易卸下的,“衡陽”艦把這種沉重的心理包袱一直背到了六十年代。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號護衛艦

從1962年開始,臺灣國民黨當局出臺了一個“政治登陸”的方案,即派遣小股武裝特務長時間、多批次、多方向對沿海地區進行襲擾破壞,1962年下半年,小股武裝特務襲擾掀起了高潮,製造臺灣海峽緊張局勢。其目的是造成“反攻大陸”聲勢,擴大其政治影響,以鼓舞臺灣民心士氣,穩定內部。這種方式所需的人力、物力不多,即使失敗多次,也不會影響大局,如果成功一次,就可以對內對外大肆宣傳撈取政治資本。這樣海軍的巡邏任務就變得日益繁重起來,1962年7月,第十八大隊南下浙江南部樂清灣備戰,這一年有三股武裝特務在福建和廣東海面被殲滅,不過大概是知道蘇浙海面人民海軍大艦雲集,“水太燙”,所以躍躍欲試的“成都”級4艦一直都是在平安無事中度過。

而且由於特務輸送船噸位小,火力弱,一旦發現,海軍都是派護衛艇之類的小型艦艇前往截擊,中型軍艦出擊並取得戰果的僅僅只有一次,而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終於讓“衡陽”號給撞上了。

1964年7月8日晚19時,特務輸送船“滿慶盛”、“滿慶升”號,船員29人,運載國民黨情報局“江蘇省反共救國軍19縱隊1支隊”武裝特務51人,攜帶著無後坐力炮、火箭筒、輕重機槍等各種武器和炸藥、放火用的汽油,偽裝成日本漁船以逃避海上偵察,由臺灣淡水港啟航北上。一路上遠離大陸海岸隱蔽航行,實行無線電靜默,發現漁船便進行規避,企圖選擇海軍防禦較薄弱的蘇北沿海海面實施突擊襲擾,抓一把就走。

也許正是特務船鬼鬼祟祟的行為,反而引起了人民海軍的注意。海軍司令部得到情報後估計敵船可能到舟山嵊泗地區外圍島嶼,或是江蘇啟東縣呂泗港至射陽河口一帶偷登襲擾,便立即通報東海艦隊,命令正在舟山海區訓練的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8年8月進駐鹽河鄉獺山碼頭,轄第16、17、18護衛艦大隊;支隊長張先軍,政委趙宏博,參謀長聶奎聚;十八大隊大隊長石湧,參謀長張韻)“衡陽”號護衛艦、在蘇北海區巡邏的“長沙”護衛艦及執行掃雷任務的舟山基地掃雷艦大隊“長辛店”、“沙家店”掃雷艦(屬於前文曾經提到的6605型掃雷艦)擔負捕殲該股武裝特務的作戰任務。北海艦隊也派出獵潛艇“膠州”、“通州”、“溫州”、“泰州”號到達指定海區待機,配合行動。11時15時31分,2艘敵船到達北緯32度45分、東經122度42分後,突然轉向,朝呂泗方向航行。東海艦隊判斷敵可能於20時左右抵達呂泗港外,趁12日2時高潮換乘登陸。遂命令距離敵艦較近的“衡陽”艦、“沙家店”艦採取捷徑航向高速接敵,其它艦艇擔任堵截。同時通報海區確有兩艘日本漁輪作業,強調要注意識別,避免發生涉外事件。

11日19時03分,正在呂泗港外約30海里處巡邏的“衡陽”艦在距離11海里處發現兩個可疑目標向東北方向行駛,隨即發出識別信號,未獲回答,後鳴炮示警,該目標一邊回答:“我是日本漁船”,一邊分頭向南北兩面逃竄。

但是由機帆船改裝過來的特務船哪裡跑得過軍艦呢,“衡陽”艦很快逼近其中一艘,雖然有發現時兩船相隔較遠,沒有下網,不像漁船,其發現軍艦後又立刻滅燈高速逃走,拒不回答發出的識別信號等可疑之處,但是為了萬無一失,避免誤擊,“衡陽”艦還是打開探照燈照射,仔細識別。

結果發現船舷漆有日本國旗和“慶盛丸”字樣,但仔細辨認發現油漆很新,與船身其它部分的油漆不一樣;而且字跡新舊不一,間隔不等,字體不正;經反覆觀察,確認就是上級通報的“滿慶盛”號特務船。這時只要一聲令下,武裝到牙齒的“衡陽”艦完全可以用炮火將敵船頃刻間撕成碎片,但是為了抓活的,21時,“衡陽”艦再次鳴炮警告,並進行喊話勸其投降,敵船根本沒有回話,繼續逃跑。

23時15分,“衡陽”艦開始用37毫米炮攻擊,敵船駕駛臺和船身當即中彈起火,被迫停車。“衡陽”艦的水兵又喊話:“不要跟著匪首送死,要活命的站到後甲板去!”不久,只見敵船上越來越多的人向後甲板移動。有的匍匐著身子,有的頭上頂著臉盆和被子,有的手裡搖晃著白手帕。不一會,後甲板上聚集了一堆人,人群中豎起一根竿子,上面搖晃著一條白短褲。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58年5月29日,同樣是在演習中,珍珠港西北16海里處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刺魚”(Stickleback,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50噸,滿載排水量2460噸)號潛艇在緊急下潛時,由於電機值勤部門的錯誤操作,馬達全部停機,艇首開始縱傾,艇長只得命令緊急上浮。但浮出海面的潛艇並迅速地順著海流向護航驅逐艦“銀盃”(Silverstein,1945年建,2100噸)號飄去,最後不出意外的被一無所知的驅逐艦撞個正著,首蓄電池艙和中央操縱室之間的水密隔壁被破壞。雖然裂口被堵住了,但是下潛過程中造成的艇首縱傾並沒有消除,所以潛艇仍然緩慢地下沉。在救援過程中,發現由於相撞時空氣系統遭到破壞,柴油機沒有空氣無法啟動,因此營救是不可能的,最後只得讓潛艇沉入3000米的深海。

從以上兩起事故可以看出,相撞事故雖然原因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本質是相同的,就是人禍。

“國防-24”號事故的原因也是如此,演習指揮員和犧牲的艇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指揮演習的代理大隊長髮現潛艇沒有在自己規定的海區運動,而命令水面艦艇在潛艇起浮點附近停車漂泊是十分錯誤的,是造成此次事故最主要也是最終的原因。而根據對潛艇殘骸的勘驗,“國防-24”號潛艇在軍事條例的操作上也非常地粗糙、懈怠和大意。潛艇上浮時,艦橋撞上了衡陽艦的右舷,整個艦橋被橫向“拉掉”,就像突然揭去一個硬痂一樣,潛艇被撕開了一個血淋淋的致命創口。而由於第二道水密門沒關,二艙、三艙、四艙的水密門都沒關好,海水長驅直入,以至於潛艇迅速下沉,當時如果水密門每道都是緊鎖的,悲劇也許不會發生。而張艇長如果能在潛望深度先觀察海面的話,則悲劇肯定不會發生——“衡陽”艦事後去船塢檢查,發現被撞的“傷口”在右舷鍋爐房下部,創面也就20釐米左右,相當於兩個拳頭大小,有一個明顯的“凹塘”,專家斷言:如果當時“國防-24”號再低行20釐米左右,也就和“衡陽”艦擦底而過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71年的成都號護衛艦

而這一切背後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指揮水面艦艇和潛艇綜合演練的代理大隊長只是“昆明”艦的艦長,他從來沒有指揮一支編隊攻防的經驗,屬於臨時受命指揮,所以才會犯下那樣的錯誤。而另外兩艘護衛艦就更離譜,四名艦長和政委統統不在,指揮軍艦的都是臨時“代理”的實習艦長,都沒有獨立指揮一艘軍艦的經驗!

原來當時正值“反右傾”高潮,軍隊強調要“反透右傾”,因此指揮官們在政治高壓下,紛紛撂下部隊,撂下為“解放臺灣”而積極準備的演習,上岸去批判“彭、黃”(彭德懷、黃克誠)的資產階級軍事路線去了,其中,第十八大隊的一些幹部還是“反右傾”的對象,必須在會上作出“深刻檢討”以求“過關”。於是,整支護衛艦隊的靈魂幾乎全都不在崗位,這才是悲劇的真正根源所在。而被網文稱為罪魁禍首的“衡陽”艦,其實是並沒有什麼責任的,它只是遵令行事而已。

但是,幾十條戰友生命的重負並不是那麼容易卸下的,“衡陽”艦把這種沉重的心理包袱一直背到了六十年代。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號護衛艦

從1962年開始,臺灣國民黨當局出臺了一個“政治登陸”的方案,即派遣小股武裝特務長時間、多批次、多方向對沿海地區進行襲擾破壞,1962年下半年,小股武裝特務襲擾掀起了高潮,製造臺灣海峽緊張局勢。其目的是造成“反攻大陸”聲勢,擴大其政治影響,以鼓舞臺灣民心士氣,穩定內部。這種方式所需的人力、物力不多,即使失敗多次,也不會影響大局,如果成功一次,就可以對內對外大肆宣傳撈取政治資本。這樣海軍的巡邏任務就變得日益繁重起來,1962年7月,第十八大隊南下浙江南部樂清灣備戰,這一年有三股武裝特務在福建和廣東海面被殲滅,不過大概是知道蘇浙海面人民海軍大艦雲集,“水太燙”,所以躍躍欲試的“成都”級4艦一直都是在平安無事中度過。

而且由於特務輸送船噸位小,火力弱,一旦發現,海軍都是派護衛艇之類的小型艦艇前往截擊,中型軍艦出擊並取得戰果的僅僅只有一次,而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終於讓“衡陽”號給撞上了。

1964年7月8日晚19時,特務輸送船“滿慶盛”、“滿慶升”號,船員29人,運載國民黨情報局“江蘇省反共救國軍19縱隊1支隊”武裝特務51人,攜帶著無後坐力炮、火箭筒、輕重機槍等各種武器和炸藥、放火用的汽油,偽裝成日本漁船以逃避海上偵察,由臺灣淡水港啟航北上。一路上遠離大陸海岸隱蔽航行,實行無線電靜默,發現漁船便進行規避,企圖選擇海軍防禦較薄弱的蘇北沿海海面實施突擊襲擾,抓一把就走。

也許正是特務船鬼鬼祟祟的行為,反而引起了人民海軍的注意。海軍司令部得到情報後估計敵船可能到舟山嵊泗地區外圍島嶼,或是江蘇啟東縣呂泗港至射陽河口一帶偷登襲擾,便立即通報東海艦隊,命令正在舟山海區訓練的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8年8月進駐鹽河鄉獺山碼頭,轄第16、17、18護衛艦大隊;支隊長張先軍,政委趙宏博,參謀長聶奎聚;十八大隊大隊長石湧,參謀長張韻)“衡陽”號護衛艦、在蘇北海區巡邏的“長沙”護衛艦及執行掃雷任務的舟山基地掃雷艦大隊“長辛店”、“沙家店”掃雷艦(屬於前文曾經提到的6605型掃雷艦)擔負捕殲該股武裝特務的作戰任務。北海艦隊也派出獵潛艇“膠州”、“通州”、“溫州”、“泰州”號到達指定海區待機,配合行動。11時15時31分,2艘敵船到達北緯32度45分、東經122度42分後,突然轉向,朝呂泗方向航行。東海艦隊判斷敵可能於20時左右抵達呂泗港外,趁12日2時高潮換乘登陸。遂命令距離敵艦較近的“衡陽”艦、“沙家店”艦採取捷徑航向高速接敵,其它艦艇擔任堵截。同時通報海區確有兩艘日本漁輪作業,強調要注意識別,避免發生涉外事件。

11日19時03分,正在呂泗港外約30海里處巡邏的“衡陽”艦在距離11海里處發現兩個可疑目標向東北方向行駛,隨即發出識別信號,未獲回答,後鳴炮示警,該目標一邊回答:“我是日本漁船”,一邊分頭向南北兩面逃竄。

但是由機帆船改裝過來的特務船哪裡跑得過軍艦呢,“衡陽”艦很快逼近其中一艘,雖然有發現時兩船相隔較遠,沒有下網,不像漁船,其發現軍艦後又立刻滅燈高速逃走,拒不回答發出的識別信號等可疑之處,但是為了萬無一失,避免誤擊,“衡陽”艦還是打開探照燈照射,仔細識別。

結果發現船舷漆有日本國旗和“慶盛丸”字樣,但仔細辨認發現油漆很新,與船身其它部分的油漆不一樣;而且字跡新舊不一,間隔不等,字體不正;經反覆觀察,確認就是上級通報的“滿慶盛”號特務船。這時只要一聲令下,武裝到牙齒的“衡陽”艦完全可以用炮火將敵船頃刻間撕成碎片,但是為了抓活的,21時,“衡陽”艦再次鳴炮警告,並進行喊話勸其投降,敵船根本沒有回話,繼續逃跑。

23時15分,“衡陽”艦開始用37毫米炮攻擊,敵船駕駛臺和船身當即中彈起火,被迫停車。“衡陽”艦的水兵又喊話:“不要跟著匪首送死,要活命的站到後甲板去!”不久,只見敵船上越來越多的人向後甲板移動。有的匍匐著身子,有的頭上頂著臉盆和被子,有的手裡搖晃著白手帕。不一會,後甲板上聚集了一堆人,人群中豎起一根竿子,上面搖晃著一條白短褲。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艦緩緩地迫近敵船,準備跳幫。十名戰士在副艦長唐文福指揮下,端著衝鋒槍,飛身躍上敵船。這時,敵船突然響起槍聲,一個特務開槍射擊,隨即被水兵們的還擊打死,他就是監送這股特務的指揮官陳復新。其他特務大多本來就是因為應徵漁船船員而被臺灣情報局騙來的,此刻群龍無首,更加沒有了抵抗的心思。唐文福躍上敵船駕駛臺,居高臨下,指揮戰士們搜艙捉俘虜。班長施守清帶著水兵衝進艙裡,把躲在艙裡的特務一個個搜了出來。

本來按照陶勇司令員的想法,應該把“滿慶盛”拖回上海吳淞港展覽,可惜因為我軍沒怎麼活捉過敵船,經驗不足,”衡陽”拖帶被俘的“滿慶盛”時也沒有注意航速過快的問題,導致後者水線附近的破口進水太多,最終沉沒在崇明外海。真可謂成也高速,“敗”也高速。

另一艘塗有“慶升丸”字樣的“滿慶升”號沒有多久也被“沙家店”艦追上,經兩次喊話和鳴炮警告後依舊繼續北逃。11日22時38分,“沙家店”艦對其水線以上部位開始射擊,敵船中彈起火,火光下,特務們擠擠撞撞地擁塞在後甲板上,慌亂不堪。“沙家店”艦靠上敵船,戰士葉龍宇、丁國成跳上敵船,將特務押上“沙家店”艦。不久,敵船彈藥艙爆炸,船身猛烈震動起來,最終在燃燒中於12日零時38分沉沒。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58年5月29日,同樣是在演習中,珍珠港西北16海里處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刺魚”(Stickleback,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50噸,滿載排水量2460噸)號潛艇在緊急下潛時,由於電機值勤部門的錯誤操作,馬達全部停機,艇首開始縱傾,艇長只得命令緊急上浮。但浮出海面的潛艇並迅速地順著海流向護航驅逐艦“銀盃”(Silverstein,1945年建,2100噸)號飄去,最後不出意外的被一無所知的驅逐艦撞個正著,首蓄電池艙和中央操縱室之間的水密隔壁被破壞。雖然裂口被堵住了,但是下潛過程中造成的艇首縱傾並沒有消除,所以潛艇仍然緩慢地下沉。在救援過程中,發現由於相撞時空氣系統遭到破壞,柴油機沒有空氣無法啟動,因此營救是不可能的,最後只得讓潛艇沉入3000米的深海。

從以上兩起事故可以看出,相撞事故雖然原因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本質是相同的,就是人禍。

“國防-24”號事故的原因也是如此,演習指揮員和犧牲的艇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指揮演習的代理大隊長髮現潛艇沒有在自己規定的海區運動,而命令水面艦艇在潛艇起浮點附近停車漂泊是十分錯誤的,是造成此次事故最主要也是最終的原因。而根據對潛艇殘骸的勘驗,“國防-24”號潛艇在軍事條例的操作上也非常地粗糙、懈怠和大意。潛艇上浮時,艦橋撞上了衡陽艦的右舷,整個艦橋被橫向“拉掉”,就像突然揭去一個硬痂一樣,潛艇被撕開了一個血淋淋的致命創口。而由於第二道水密門沒關,二艙、三艙、四艙的水密門都沒關好,海水長驅直入,以至於潛艇迅速下沉,當時如果水密門每道都是緊鎖的,悲劇也許不會發生。而張艇長如果能在潛望深度先觀察海面的話,則悲劇肯定不會發生——“衡陽”艦事後去船塢檢查,發現被撞的“傷口”在右舷鍋爐房下部,創面也就20釐米左右,相當於兩個拳頭大小,有一個明顯的“凹塘”,專家斷言:如果當時“國防-24”號再低行20釐米左右,也就和“衡陽”艦擦底而過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71年的成都號護衛艦

而這一切背後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指揮水面艦艇和潛艇綜合演練的代理大隊長只是“昆明”艦的艦長,他從來沒有指揮一支編隊攻防的經驗,屬於臨時受命指揮,所以才會犯下那樣的錯誤。而另外兩艘護衛艦就更離譜,四名艦長和政委統統不在,指揮軍艦的都是臨時“代理”的實習艦長,都沒有獨立指揮一艘軍艦的經驗!

原來當時正值“反右傾”高潮,軍隊強調要“反透右傾”,因此指揮官們在政治高壓下,紛紛撂下部隊,撂下為“解放臺灣”而積極準備的演習,上岸去批判“彭、黃”(彭德懷、黃克誠)的資產階級軍事路線去了,其中,第十八大隊的一些幹部還是“反右傾”的對象,必須在會上作出“深刻檢討”以求“過關”。於是,整支護衛艦隊的靈魂幾乎全都不在崗位,這才是悲劇的真正根源所在。而被網文稱為罪魁禍首的“衡陽”艦,其實是並沒有什麼責任的,它只是遵令行事而已。

但是,幾十條戰友生命的重負並不是那麼容易卸下的,“衡陽”艦把這種沉重的心理包袱一直背到了六十年代。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號護衛艦

從1962年開始,臺灣國民黨當局出臺了一個“政治登陸”的方案,即派遣小股武裝特務長時間、多批次、多方向對沿海地區進行襲擾破壞,1962年下半年,小股武裝特務襲擾掀起了高潮,製造臺灣海峽緊張局勢。其目的是造成“反攻大陸”聲勢,擴大其政治影響,以鼓舞臺灣民心士氣,穩定內部。這種方式所需的人力、物力不多,即使失敗多次,也不會影響大局,如果成功一次,就可以對內對外大肆宣傳撈取政治資本。這樣海軍的巡邏任務就變得日益繁重起來,1962年7月,第十八大隊南下浙江南部樂清灣備戰,這一年有三股武裝特務在福建和廣東海面被殲滅,不過大概是知道蘇浙海面人民海軍大艦雲集,“水太燙”,所以躍躍欲試的“成都”級4艦一直都是在平安無事中度過。

而且由於特務輸送船噸位小,火力弱,一旦發現,海軍都是派護衛艇之類的小型艦艇前往截擊,中型軍艦出擊並取得戰果的僅僅只有一次,而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終於讓“衡陽”號給撞上了。

1964年7月8日晚19時,特務輸送船“滿慶盛”、“滿慶升”號,船員29人,運載國民黨情報局“江蘇省反共救國軍19縱隊1支隊”武裝特務51人,攜帶著無後坐力炮、火箭筒、輕重機槍等各種武器和炸藥、放火用的汽油,偽裝成日本漁船以逃避海上偵察,由臺灣淡水港啟航北上。一路上遠離大陸海岸隱蔽航行,實行無線電靜默,發現漁船便進行規避,企圖選擇海軍防禦較薄弱的蘇北沿海海面實施突擊襲擾,抓一把就走。

也許正是特務船鬼鬼祟祟的行為,反而引起了人民海軍的注意。海軍司令部得到情報後估計敵船可能到舟山嵊泗地區外圍島嶼,或是江蘇啟東縣呂泗港至射陽河口一帶偷登襲擾,便立即通報東海艦隊,命令正在舟山海區訓練的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8年8月進駐鹽河鄉獺山碼頭,轄第16、17、18護衛艦大隊;支隊長張先軍,政委趙宏博,參謀長聶奎聚;十八大隊大隊長石湧,參謀長張韻)“衡陽”號護衛艦、在蘇北海區巡邏的“長沙”護衛艦及執行掃雷任務的舟山基地掃雷艦大隊“長辛店”、“沙家店”掃雷艦(屬於前文曾經提到的6605型掃雷艦)擔負捕殲該股武裝特務的作戰任務。北海艦隊也派出獵潛艇“膠州”、“通州”、“溫州”、“泰州”號到達指定海區待機,配合行動。11時15時31分,2艘敵船到達北緯32度45分、東經122度42分後,突然轉向,朝呂泗方向航行。東海艦隊判斷敵可能於20時左右抵達呂泗港外,趁12日2時高潮換乘登陸。遂命令距離敵艦較近的“衡陽”艦、“沙家店”艦採取捷徑航向高速接敵,其它艦艇擔任堵截。同時通報海區確有兩艘日本漁輪作業,強調要注意識別,避免發生涉外事件。

11日19時03分,正在呂泗港外約30海里處巡邏的“衡陽”艦在距離11海里處發現兩個可疑目標向東北方向行駛,隨即發出識別信號,未獲回答,後鳴炮示警,該目標一邊回答:“我是日本漁船”,一邊分頭向南北兩面逃竄。

但是由機帆船改裝過來的特務船哪裡跑得過軍艦呢,“衡陽”艦很快逼近其中一艘,雖然有發現時兩船相隔較遠,沒有下網,不像漁船,其發現軍艦後又立刻滅燈高速逃走,拒不回答發出的識別信號等可疑之處,但是為了萬無一失,避免誤擊,“衡陽”艦還是打開探照燈照射,仔細識別。

結果發現船舷漆有日本國旗和“慶盛丸”字樣,但仔細辨認發現油漆很新,與船身其它部分的油漆不一樣;而且字跡新舊不一,間隔不等,字體不正;經反覆觀察,確認就是上級通報的“滿慶盛”號特務船。這時只要一聲令下,武裝到牙齒的“衡陽”艦完全可以用炮火將敵船頃刻間撕成碎片,但是為了抓活的,21時,“衡陽”艦再次鳴炮警告,並進行喊話勸其投降,敵船根本沒有回話,繼續逃跑。

23時15分,“衡陽”艦開始用37毫米炮攻擊,敵船駕駛臺和船身當即中彈起火,被迫停車。“衡陽”艦的水兵又喊話:“不要跟著匪首送死,要活命的站到後甲板去!”不久,只見敵船上越來越多的人向後甲板移動。有的匍匐著身子,有的頭上頂著臉盆和被子,有的手裡搖晃著白手帕。不一會,後甲板上聚集了一堆人,人群中豎起一根竿子,上面搖晃著一條白短褲。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艦緩緩地迫近敵船,準備跳幫。十名戰士在副艦長唐文福指揮下,端著衝鋒槍,飛身躍上敵船。這時,敵船突然響起槍聲,一個特務開槍射擊,隨即被水兵們的還擊打死,他就是監送這股特務的指揮官陳復新。其他特務大多本來就是因為應徵漁船船員而被臺灣情報局騙來的,此刻群龍無首,更加沒有了抵抗的心思。唐文福躍上敵船駕駛臺,居高臨下,指揮戰士們搜艙捉俘虜。班長施守清帶著水兵衝進艙裡,把躲在艙裡的特務一個個搜了出來。

本來按照陶勇司令員的想法,應該把“滿慶盛”拖回上海吳淞港展覽,可惜因為我軍沒怎麼活捉過敵船,經驗不足,”衡陽”拖帶被俘的“滿慶盛”時也沒有注意航速過快的問題,導致後者水線附近的破口進水太多,最終沉沒在崇明外海。真可謂成也高速,“敗”也高速。

另一艘塗有“慶升丸”字樣的“滿慶升”號沒有多久也被“沙家店”艦追上,經兩次喊話和鳴炮警告後依舊繼續北逃。11日22時38分,“沙家店”艦對其水線以上部位開始射擊,敵船中彈起火,火光下,特務們擠擠撞撞地擁塞在後甲板上,慌亂不堪。“沙家店”艦靠上敵船,戰士葉龍宇、丁國成跳上敵船,將特務押上“沙家店”艦。不久,敵船彈藥艙爆炸,船身猛烈震動起來,最終在燃燒中於12日零時38分沉沒。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昆明艦

此次戰鬥是反襲擾作戰中唯一使用大艦的一次戰鬥,擊沉國民黨特務船l艦,俘獲l艘。斃敵少校大隊長陳復新以下8名,俘敵少校支隊長陳爾昌以下72名。我僅一名戰士負輕傷,消耗37毫米炮彈240發。“衡陽”艦士兵施守清立一等功;海軍給“衡陽”、“沙家店”二艦記集體二等功,支隊長張先軍海軍大校也因此在8月升職為舟山基地副司令員,此後一路官運亨通,官至南海艦隊副司令員,“衡陽”艦得以一掃“國防-24”號事故後的陰霾之氣,作為人民海軍戰史上少數有戰果的中型軍艦被載入史冊,它的自我救贖終於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被“衡陽”艦和“沙家店”艦俘虜的特務全部移交上海市司法機關處理。1965年12月13日,對錶現較好的陳爾昌等8人宣佈寬大釋放的決定,其中3人釋放回蘇、浙原籍,5人釋返臺灣。“文化大革命”期間,戰俘政策遭破壞,1970年4月,對在押的58名武裝特務,處以死刑8名,無期徒刑5名,有期徒刑45名(另有6人在押期間因病、自殺死亡)。1975年9月21日,市高級人民法院裁決,將判刑在押的50名武裝特務全部釋放。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58年5月29日,同樣是在演習中,珍珠港西北16海里處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刺魚”(Stickleback,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50噸,滿載排水量2460噸)號潛艇在緊急下潛時,由於電機值勤部門的錯誤操作,馬達全部停機,艇首開始縱傾,艇長只得命令緊急上浮。但浮出海面的潛艇並迅速地順著海流向護航驅逐艦“銀盃”(Silverstein,1945年建,2100噸)號飄去,最後不出意外的被一無所知的驅逐艦撞個正著,首蓄電池艙和中央操縱室之間的水密隔壁被破壞。雖然裂口被堵住了,但是下潛過程中造成的艇首縱傾並沒有消除,所以潛艇仍然緩慢地下沉。在救援過程中,發現由於相撞時空氣系統遭到破壞,柴油機沒有空氣無法啟動,因此營救是不可能的,最後只得讓潛艇沉入3000米的深海。

從以上兩起事故可以看出,相撞事故雖然原因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本質是相同的,就是人禍。

“國防-24”號事故的原因也是如此,演習指揮員和犧牲的艇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指揮演習的代理大隊長髮現潛艇沒有在自己規定的海區運動,而命令水面艦艇在潛艇起浮點附近停車漂泊是十分錯誤的,是造成此次事故最主要也是最終的原因。而根據對潛艇殘骸的勘驗,“國防-24”號潛艇在軍事條例的操作上也非常地粗糙、懈怠和大意。潛艇上浮時,艦橋撞上了衡陽艦的右舷,整個艦橋被橫向“拉掉”,就像突然揭去一個硬痂一樣,潛艇被撕開了一個血淋淋的致命創口。而由於第二道水密門沒關,二艙、三艙、四艙的水密門都沒關好,海水長驅直入,以至於潛艇迅速下沉,當時如果水密門每道都是緊鎖的,悲劇也許不會發生。而張艇長如果能在潛望深度先觀察海面的話,則悲劇肯定不會發生——“衡陽”艦事後去船塢檢查,發現被撞的“傷口”在右舷鍋爐房下部,創面也就20釐米左右,相當於兩個拳頭大小,有一個明顯的“凹塘”,專家斷言:如果當時“國防-24”號再低行20釐米左右,也就和“衡陽”艦擦底而過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71年的成都號護衛艦

而這一切背後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指揮水面艦艇和潛艇綜合演練的代理大隊長只是“昆明”艦的艦長,他從來沒有指揮一支編隊攻防的經驗,屬於臨時受命指揮,所以才會犯下那樣的錯誤。而另外兩艘護衛艦就更離譜,四名艦長和政委統統不在,指揮軍艦的都是臨時“代理”的實習艦長,都沒有獨立指揮一艘軍艦的經驗!

原來當時正值“反右傾”高潮,軍隊強調要“反透右傾”,因此指揮官們在政治高壓下,紛紛撂下部隊,撂下為“解放臺灣”而積極準備的演習,上岸去批判“彭、黃”(彭德懷、黃克誠)的資產階級軍事路線去了,其中,第十八大隊的一些幹部還是“反右傾”的對象,必須在會上作出“深刻檢討”以求“過關”。於是,整支護衛艦隊的靈魂幾乎全都不在崗位,這才是悲劇的真正根源所在。而被網文稱為罪魁禍首的“衡陽”艦,其實是並沒有什麼責任的,它只是遵令行事而已。

但是,幾十條戰友生命的重負並不是那麼容易卸下的,“衡陽”艦把這種沉重的心理包袱一直背到了六十年代。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號護衛艦

從1962年開始,臺灣國民黨當局出臺了一個“政治登陸”的方案,即派遣小股武裝特務長時間、多批次、多方向對沿海地區進行襲擾破壞,1962年下半年,小股武裝特務襲擾掀起了高潮,製造臺灣海峽緊張局勢。其目的是造成“反攻大陸”聲勢,擴大其政治影響,以鼓舞臺灣民心士氣,穩定內部。這種方式所需的人力、物力不多,即使失敗多次,也不會影響大局,如果成功一次,就可以對內對外大肆宣傳撈取政治資本。這樣海軍的巡邏任務就變得日益繁重起來,1962年7月,第十八大隊南下浙江南部樂清灣備戰,這一年有三股武裝特務在福建和廣東海面被殲滅,不過大概是知道蘇浙海面人民海軍大艦雲集,“水太燙”,所以躍躍欲試的“成都”級4艦一直都是在平安無事中度過。

而且由於特務輸送船噸位小,火力弱,一旦發現,海軍都是派護衛艇之類的小型艦艇前往截擊,中型軍艦出擊並取得戰果的僅僅只有一次,而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終於讓“衡陽”號給撞上了。

1964年7月8日晚19時,特務輸送船“滿慶盛”、“滿慶升”號,船員29人,運載國民黨情報局“江蘇省反共救國軍19縱隊1支隊”武裝特務51人,攜帶著無後坐力炮、火箭筒、輕重機槍等各種武器和炸藥、放火用的汽油,偽裝成日本漁船以逃避海上偵察,由臺灣淡水港啟航北上。一路上遠離大陸海岸隱蔽航行,實行無線電靜默,發現漁船便進行規避,企圖選擇海軍防禦較薄弱的蘇北沿海海面實施突擊襲擾,抓一把就走。

也許正是特務船鬼鬼祟祟的行為,反而引起了人民海軍的注意。海軍司令部得到情報後估計敵船可能到舟山嵊泗地區外圍島嶼,或是江蘇啟東縣呂泗港至射陽河口一帶偷登襲擾,便立即通報東海艦隊,命令正在舟山海區訓練的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8年8月進駐鹽河鄉獺山碼頭,轄第16、17、18護衛艦大隊;支隊長張先軍,政委趙宏博,參謀長聶奎聚;十八大隊大隊長石湧,參謀長張韻)“衡陽”號護衛艦、在蘇北海區巡邏的“長沙”護衛艦及執行掃雷任務的舟山基地掃雷艦大隊“長辛店”、“沙家店”掃雷艦(屬於前文曾經提到的6605型掃雷艦)擔負捕殲該股武裝特務的作戰任務。北海艦隊也派出獵潛艇“膠州”、“通州”、“溫州”、“泰州”號到達指定海區待機,配合行動。11時15時31分,2艘敵船到達北緯32度45分、東經122度42分後,突然轉向,朝呂泗方向航行。東海艦隊判斷敵可能於20時左右抵達呂泗港外,趁12日2時高潮換乘登陸。遂命令距離敵艦較近的“衡陽”艦、“沙家店”艦採取捷徑航向高速接敵,其它艦艇擔任堵截。同時通報海區確有兩艘日本漁輪作業,強調要注意識別,避免發生涉外事件。

11日19時03分,正在呂泗港外約30海里處巡邏的“衡陽”艦在距離11海里處發現兩個可疑目標向東北方向行駛,隨即發出識別信號,未獲回答,後鳴炮示警,該目標一邊回答:“我是日本漁船”,一邊分頭向南北兩面逃竄。

但是由機帆船改裝過來的特務船哪裡跑得過軍艦呢,“衡陽”艦很快逼近其中一艘,雖然有發現時兩船相隔較遠,沒有下網,不像漁船,其發現軍艦後又立刻滅燈高速逃走,拒不回答發出的識別信號等可疑之處,但是為了萬無一失,避免誤擊,“衡陽”艦還是打開探照燈照射,仔細識別。

結果發現船舷漆有日本國旗和“慶盛丸”字樣,但仔細辨認發現油漆很新,與船身其它部分的油漆不一樣;而且字跡新舊不一,間隔不等,字體不正;經反覆觀察,確認就是上級通報的“滿慶盛”號特務船。這時只要一聲令下,武裝到牙齒的“衡陽”艦完全可以用炮火將敵船頃刻間撕成碎片,但是為了抓活的,21時,“衡陽”艦再次鳴炮警告,並進行喊話勸其投降,敵船根本沒有回話,繼續逃跑。

23時15分,“衡陽”艦開始用37毫米炮攻擊,敵船駕駛臺和船身當即中彈起火,被迫停車。“衡陽”艦的水兵又喊話:“不要跟著匪首送死,要活命的站到後甲板去!”不久,只見敵船上越來越多的人向後甲板移動。有的匍匐著身子,有的頭上頂著臉盆和被子,有的手裡搖晃著白手帕。不一會,後甲板上聚集了一堆人,人群中豎起一根竿子,上面搖晃著一條白短褲。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艦緩緩地迫近敵船,準備跳幫。十名戰士在副艦長唐文福指揮下,端著衝鋒槍,飛身躍上敵船。這時,敵船突然響起槍聲,一個特務開槍射擊,隨即被水兵們的還擊打死,他就是監送這股特務的指揮官陳復新。其他特務大多本來就是因為應徵漁船船員而被臺灣情報局騙來的,此刻群龍無首,更加沒有了抵抗的心思。唐文福躍上敵船駕駛臺,居高臨下,指揮戰士們搜艙捉俘虜。班長施守清帶著水兵衝進艙裡,把躲在艙裡的特務一個個搜了出來。

本來按照陶勇司令員的想法,應該把“滿慶盛”拖回上海吳淞港展覽,可惜因為我軍沒怎麼活捉過敵船,經驗不足,”衡陽”拖帶被俘的“滿慶盛”時也沒有注意航速過快的問題,導致後者水線附近的破口進水太多,最終沉沒在崇明外海。真可謂成也高速,“敗”也高速。

另一艘塗有“慶升丸”字樣的“滿慶升”號沒有多久也被“沙家店”艦追上,經兩次喊話和鳴炮警告後依舊繼續北逃。11日22時38分,“沙家店”艦對其水線以上部位開始射擊,敵船中彈起火,火光下,特務們擠擠撞撞地擁塞在後甲板上,慌亂不堪。“沙家店”艦靠上敵船,戰士葉龍宇、丁國成跳上敵船,將特務押上“沙家店”艦。不久,敵船彈藥艙爆炸,船身猛烈震動起來,最終在燃燒中於12日零時38分沉沒。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昆明艦

此次戰鬥是反襲擾作戰中唯一使用大艦的一次戰鬥,擊沉國民黨特務船l艦,俘獲l艘。斃敵少校大隊長陳復新以下8名,俘敵少校支隊長陳爾昌以下72名。我僅一名戰士負輕傷,消耗37毫米炮彈240發。“衡陽”艦士兵施守清立一等功;海軍給“衡陽”、“沙家店”二艦記集體二等功,支隊長張先軍海軍大校也因此在8月升職為舟山基地副司令員,此後一路官運亨通,官至南海艦隊副司令員,“衡陽”艦得以一掃“國防-24”號事故後的陰霾之氣,作為人民海軍戰史上少數有戰果的中型軍艦被載入史冊,它的自我救贖終於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被“衡陽”艦和“沙家店”艦俘虜的特務全部移交上海市司法機關處理。1965年12月13日,對錶現較好的陳爾昌等8人宣佈寬大釋放的決定,其中3人釋放回蘇、浙原籍,5人釋返臺灣。“文化大革命”期間,戰俘政策遭破壞,1970年4月,對在押的58名武裝特務,處以死刑8名,無期徒刑5名,有期徒刑45名(另有6人在押期間因病、自殺死亡)。1975年9月21日,市高級人民法院裁決,將判刑在押的50名武裝特務全部釋放。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71年5月至1973年9月,4艘成都級拆除魚雷發射管,加裝SY-1型雙聯裝反艦導彈1座,並安裝了導彈攻擊雷達、指揮和控制設施等,成為人民海軍第一批導彈護衛艦,也是當時我國在東南沿海最主要的水面打擊力量。當時臺灣國民黨海軍從美國獲得了大批退役驅逐艦,改稱“陽”字號,普遍都有6門美製127毫米炮的強大火力。如果進行炮戰的話,任何一艘人民海軍的中型軍艦都會落在下風,但裝備了導彈以後,“陽”字號艦就只有捱打的份兒了。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58年5月29日,同樣是在演習中,珍珠港西北16海里處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刺魚”(Stickleback,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50噸,滿載排水量2460噸)號潛艇在緊急下潛時,由於電機值勤部門的錯誤操作,馬達全部停機,艇首開始縱傾,艇長只得命令緊急上浮。但浮出海面的潛艇並迅速地順著海流向護航驅逐艦“銀盃”(Silverstein,1945年建,2100噸)號飄去,最後不出意外的被一無所知的驅逐艦撞個正著,首蓄電池艙和中央操縱室之間的水密隔壁被破壞。雖然裂口被堵住了,但是下潛過程中造成的艇首縱傾並沒有消除,所以潛艇仍然緩慢地下沉。在救援過程中,發現由於相撞時空氣系統遭到破壞,柴油機沒有空氣無法啟動,因此營救是不可能的,最後只得讓潛艇沉入3000米的深海。

從以上兩起事故可以看出,相撞事故雖然原因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本質是相同的,就是人禍。

“國防-24”號事故的原因也是如此,演習指揮員和犧牲的艇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指揮演習的代理大隊長髮現潛艇沒有在自己規定的海區運動,而命令水面艦艇在潛艇起浮點附近停車漂泊是十分錯誤的,是造成此次事故最主要也是最終的原因。而根據對潛艇殘骸的勘驗,“國防-24”號潛艇在軍事條例的操作上也非常地粗糙、懈怠和大意。潛艇上浮時,艦橋撞上了衡陽艦的右舷,整個艦橋被橫向“拉掉”,就像突然揭去一個硬痂一樣,潛艇被撕開了一個血淋淋的致命創口。而由於第二道水密門沒關,二艙、三艙、四艙的水密門都沒關好,海水長驅直入,以至於潛艇迅速下沉,當時如果水密門每道都是緊鎖的,悲劇也許不會發生。而張艇長如果能在潛望深度先觀察海面的話,則悲劇肯定不會發生——“衡陽”艦事後去船塢檢查,發現被撞的“傷口”在右舷鍋爐房下部,創面也就20釐米左右,相當於兩個拳頭大小,有一個明顯的“凹塘”,專家斷言:如果當時“國防-24”號再低行20釐米左右,也就和“衡陽”艦擦底而過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71年的成都號護衛艦

而這一切背後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指揮水面艦艇和潛艇綜合演練的代理大隊長只是“昆明”艦的艦長,他從來沒有指揮一支編隊攻防的經驗,屬於臨時受命指揮,所以才會犯下那樣的錯誤。而另外兩艘護衛艦就更離譜,四名艦長和政委統統不在,指揮軍艦的都是臨時“代理”的實習艦長,都沒有獨立指揮一艘軍艦的經驗!

原來當時正值“反右傾”高潮,軍隊強調要“反透右傾”,因此指揮官們在政治高壓下,紛紛撂下部隊,撂下為“解放臺灣”而積極準備的演習,上岸去批判“彭、黃”(彭德懷、黃克誠)的資產階級軍事路線去了,其中,第十八大隊的一些幹部還是“反右傾”的對象,必須在會上作出“深刻檢討”以求“過關”。於是,整支護衛艦隊的靈魂幾乎全都不在崗位,這才是悲劇的真正根源所在。而被網文稱為罪魁禍首的“衡陽”艦,其實是並沒有什麼責任的,它只是遵令行事而已。

但是,幾十條戰友生命的重負並不是那麼容易卸下的,“衡陽”艦把這種沉重的心理包袱一直背到了六十年代。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號護衛艦

從1962年開始,臺灣國民黨當局出臺了一個“政治登陸”的方案,即派遣小股武裝特務長時間、多批次、多方向對沿海地區進行襲擾破壞,1962年下半年,小股武裝特務襲擾掀起了高潮,製造臺灣海峽緊張局勢。其目的是造成“反攻大陸”聲勢,擴大其政治影響,以鼓舞臺灣民心士氣,穩定內部。這種方式所需的人力、物力不多,即使失敗多次,也不會影響大局,如果成功一次,就可以對內對外大肆宣傳撈取政治資本。這樣海軍的巡邏任務就變得日益繁重起來,1962年7月,第十八大隊南下浙江南部樂清灣備戰,這一年有三股武裝特務在福建和廣東海面被殲滅,不過大概是知道蘇浙海面人民海軍大艦雲集,“水太燙”,所以躍躍欲試的“成都”級4艦一直都是在平安無事中度過。

而且由於特務輸送船噸位小,火力弱,一旦發現,海軍都是派護衛艇之類的小型艦艇前往截擊,中型軍艦出擊並取得戰果的僅僅只有一次,而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終於讓“衡陽”號給撞上了。

1964年7月8日晚19時,特務輸送船“滿慶盛”、“滿慶升”號,船員29人,運載國民黨情報局“江蘇省反共救國軍19縱隊1支隊”武裝特務51人,攜帶著無後坐力炮、火箭筒、輕重機槍等各種武器和炸藥、放火用的汽油,偽裝成日本漁船以逃避海上偵察,由臺灣淡水港啟航北上。一路上遠離大陸海岸隱蔽航行,實行無線電靜默,發現漁船便進行規避,企圖選擇海軍防禦較薄弱的蘇北沿海海面實施突擊襲擾,抓一把就走。

也許正是特務船鬼鬼祟祟的行為,反而引起了人民海軍的注意。海軍司令部得到情報後估計敵船可能到舟山嵊泗地區外圍島嶼,或是江蘇啟東縣呂泗港至射陽河口一帶偷登襲擾,便立即通報東海艦隊,命令正在舟山海區訓練的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8年8月進駐鹽河鄉獺山碼頭,轄第16、17、18護衛艦大隊;支隊長張先軍,政委趙宏博,參謀長聶奎聚;十八大隊大隊長石湧,參謀長張韻)“衡陽”號護衛艦、在蘇北海區巡邏的“長沙”護衛艦及執行掃雷任務的舟山基地掃雷艦大隊“長辛店”、“沙家店”掃雷艦(屬於前文曾經提到的6605型掃雷艦)擔負捕殲該股武裝特務的作戰任務。北海艦隊也派出獵潛艇“膠州”、“通州”、“溫州”、“泰州”號到達指定海區待機,配合行動。11時15時31分,2艘敵船到達北緯32度45分、東經122度42分後,突然轉向,朝呂泗方向航行。東海艦隊判斷敵可能於20時左右抵達呂泗港外,趁12日2時高潮換乘登陸。遂命令距離敵艦較近的“衡陽”艦、“沙家店”艦採取捷徑航向高速接敵,其它艦艇擔任堵截。同時通報海區確有兩艘日本漁輪作業,強調要注意識別,避免發生涉外事件。

11日19時03分,正在呂泗港外約30海里處巡邏的“衡陽”艦在距離11海里處發現兩個可疑目標向東北方向行駛,隨即發出識別信號,未獲回答,後鳴炮示警,該目標一邊回答:“我是日本漁船”,一邊分頭向南北兩面逃竄。

但是由機帆船改裝過來的特務船哪裡跑得過軍艦呢,“衡陽”艦很快逼近其中一艘,雖然有發現時兩船相隔較遠,沒有下網,不像漁船,其發現軍艦後又立刻滅燈高速逃走,拒不回答發出的識別信號等可疑之處,但是為了萬無一失,避免誤擊,“衡陽”艦還是打開探照燈照射,仔細識別。

結果發現船舷漆有日本國旗和“慶盛丸”字樣,但仔細辨認發現油漆很新,與船身其它部分的油漆不一樣;而且字跡新舊不一,間隔不等,字體不正;經反覆觀察,確認就是上級通報的“滿慶盛”號特務船。這時只要一聲令下,武裝到牙齒的“衡陽”艦完全可以用炮火將敵船頃刻間撕成碎片,但是為了抓活的,21時,“衡陽”艦再次鳴炮警告,並進行喊話勸其投降,敵船根本沒有回話,繼續逃跑。

23時15分,“衡陽”艦開始用37毫米炮攻擊,敵船駕駛臺和船身當即中彈起火,被迫停車。“衡陽”艦的水兵又喊話:“不要跟著匪首送死,要活命的站到後甲板去!”不久,只見敵船上越來越多的人向後甲板移動。有的匍匐著身子,有的頭上頂著臉盆和被子,有的手裡搖晃著白手帕。不一會,後甲板上聚集了一堆人,人群中豎起一根竿子,上面搖晃著一條白短褲。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艦緩緩地迫近敵船,準備跳幫。十名戰士在副艦長唐文福指揮下,端著衝鋒槍,飛身躍上敵船。這時,敵船突然響起槍聲,一個特務開槍射擊,隨即被水兵們的還擊打死,他就是監送這股特務的指揮官陳復新。其他特務大多本來就是因為應徵漁船船員而被臺灣情報局騙來的,此刻群龍無首,更加沒有了抵抗的心思。唐文福躍上敵船駕駛臺,居高臨下,指揮戰士們搜艙捉俘虜。班長施守清帶著水兵衝進艙裡,把躲在艙裡的特務一個個搜了出來。

本來按照陶勇司令員的想法,應該把“滿慶盛”拖回上海吳淞港展覽,可惜因為我軍沒怎麼活捉過敵船,經驗不足,”衡陽”拖帶被俘的“滿慶盛”時也沒有注意航速過快的問題,導致後者水線附近的破口進水太多,最終沉沒在崇明外海。真可謂成也高速,“敗”也高速。

另一艘塗有“慶升丸”字樣的“滿慶升”號沒有多久也被“沙家店”艦追上,經兩次喊話和鳴炮警告後依舊繼續北逃。11日22時38分,“沙家店”艦對其水線以上部位開始射擊,敵船中彈起火,火光下,特務們擠擠撞撞地擁塞在後甲板上,慌亂不堪。“沙家店”艦靠上敵船,戰士葉龍宇、丁國成跳上敵船,將特務押上“沙家店”艦。不久,敵船彈藥艙爆炸,船身猛烈震動起來,最終在燃燒中於12日零時38分沉沒。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昆明艦

此次戰鬥是反襲擾作戰中唯一使用大艦的一次戰鬥,擊沉國民黨特務船l艦,俘獲l艘。斃敵少校大隊長陳復新以下8名,俘敵少校支隊長陳爾昌以下72名。我僅一名戰士負輕傷,消耗37毫米炮彈240發。“衡陽”艦士兵施守清立一等功;海軍給“衡陽”、“沙家店”二艦記集體二等功,支隊長張先軍海軍大校也因此在8月升職為舟山基地副司令員,此後一路官運亨通,官至南海艦隊副司令員,“衡陽”艦得以一掃“國防-24”號事故後的陰霾之氣,作為人民海軍戰史上少數有戰果的中型軍艦被載入史冊,它的自我救贖終於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被“衡陽”艦和“沙家店”艦俘虜的特務全部移交上海市司法機關處理。1965年12月13日,對錶現較好的陳爾昌等8人宣佈寬大釋放的決定,其中3人釋放回蘇、浙原籍,5人釋返臺灣。“文化大革命”期間,戰俘政策遭破壞,1970年4月,對在押的58名武裝特務,處以死刑8名,無期徒刑5名,有期徒刑45名(另有6人在押期間因病、自殺死亡)。1975年9月21日,市高級人民法院裁決,將判刑在押的50名武裝特務全部釋放。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71年5月至1973年9月,4艘成都級拆除魚雷發射管,加裝SY-1型雙聯裝反艦導彈1座,並安裝了導彈攻擊雷達、指揮和控制設施等,成為人民海軍第一批導彈護衛艦,也是當時我國在東南沿海最主要的水面打擊力量。當時臺灣國民黨海軍從美國獲得了大批退役驅逐艦,改稱“陽”字號,普遍都有6門美製127毫米炮的強大火力。如果進行炮戰的話,任何一艘人民海軍的中型軍艦都會落在下風,但裝備了導彈以後,“陽”字號艦就只有捱打的份兒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成都艦

就在改裝後不久,1974年1月19日,南越海軍突然炮擊在西沙群島巡邏的南海艦隊掃雷艦和獵潛艇,雖然在噸位、火力上佔了絕對優勢,但卻反被中國海軍擊敗,損失炮艦一艘,侵佔的3個西沙島嶼也被我國乘機收復,可謂是偷雞不著蝕把米。但是由於雙方實力懸殊,海戰打得很艱苦,最初參戰的4艘艦艇都受傷不輕,傷亡也很大,向南海艦隊增援在所難免。

就在西沙海戰的當天,海軍司令部緊急下令,護衛艦第十八大隊立即南下,支援南海艦隊執行輪戰任務,20日為最後啟程期限。

當時“貴陽”號正在廠裡進行例常大修,東海艦隊確定“昆明”、“成都”、“衡陽”三艦組成編隊南下,為了爭取時間,決定不按慣例繞道走西太平洋,而是直接從臺灣海峽的捷徑南下。第六支隊緊急進行了圖上作業,仔細研究臺灣海峽的水文氣象和敵情動態,確定了各種情況的處置方案和航渡中的作戰原則。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58年5月29日,同樣是在演習中,珍珠港西北16海里處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刺魚”(Stickleback,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50噸,滿載排水量2460噸)號潛艇在緊急下潛時,由於電機值勤部門的錯誤操作,馬達全部停機,艇首開始縱傾,艇長只得命令緊急上浮。但浮出海面的潛艇並迅速地順著海流向護航驅逐艦“銀盃”(Silverstein,1945年建,2100噸)號飄去,最後不出意外的被一無所知的驅逐艦撞個正著,首蓄電池艙和中央操縱室之間的水密隔壁被破壞。雖然裂口被堵住了,但是下潛過程中造成的艇首縱傾並沒有消除,所以潛艇仍然緩慢地下沉。在救援過程中,發現由於相撞時空氣系統遭到破壞,柴油機沒有空氣無法啟動,因此營救是不可能的,最後只得讓潛艇沉入3000米的深海。

從以上兩起事故可以看出,相撞事故雖然原因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本質是相同的,就是人禍。

“國防-24”號事故的原因也是如此,演習指揮員和犧牲的艇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指揮演習的代理大隊長髮現潛艇沒有在自己規定的海區運動,而命令水面艦艇在潛艇起浮點附近停車漂泊是十分錯誤的,是造成此次事故最主要也是最終的原因。而根據對潛艇殘骸的勘驗,“國防-24”號潛艇在軍事條例的操作上也非常地粗糙、懈怠和大意。潛艇上浮時,艦橋撞上了衡陽艦的右舷,整個艦橋被橫向“拉掉”,就像突然揭去一個硬痂一樣,潛艇被撕開了一個血淋淋的致命創口。而由於第二道水密門沒關,二艙、三艙、四艙的水密門都沒關好,海水長驅直入,以至於潛艇迅速下沉,當時如果水密門每道都是緊鎖的,悲劇也許不會發生。而張艇長如果能在潛望深度先觀察海面的話,則悲劇肯定不會發生——“衡陽”艦事後去船塢檢查,發現被撞的“傷口”在右舷鍋爐房下部,創面也就20釐米左右,相當於兩個拳頭大小,有一個明顯的“凹塘”,專家斷言:如果當時“國防-24”號再低行20釐米左右,也就和“衡陽”艦擦底而過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71年的成都號護衛艦

而這一切背後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指揮水面艦艇和潛艇綜合演練的代理大隊長只是“昆明”艦的艦長,他從來沒有指揮一支編隊攻防的經驗,屬於臨時受命指揮,所以才會犯下那樣的錯誤。而另外兩艘護衛艦就更離譜,四名艦長和政委統統不在,指揮軍艦的都是臨時“代理”的實習艦長,都沒有獨立指揮一艘軍艦的經驗!

原來當時正值“反右傾”高潮,軍隊強調要“反透右傾”,因此指揮官們在政治高壓下,紛紛撂下部隊,撂下為“解放臺灣”而積極準備的演習,上岸去批判“彭、黃”(彭德懷、黃克誠)的資產階級軍事路線去了,其中,第十八大隊的一些幹部還是“反右傾”的對象,必須在會上作出“深刻檢討”以求“過關”。於是,整支護衛艦隊的靈魂幾乎全都不在崗位,這才是悲劇的真正根源所在。而被網文稱為罪魁禍首的“衡陽”艦,其實是並沒有什麼責任的,它只是遵令行事而已。

但是,幾十條戰友生命的重負並不是那麼容易卸下的,“衡陽”艦把這種沉重的心理包袱一直背到了六十年代。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號護衛艦

從1962年開始,臺灣國民黨當局出臺了一個“政治登陸”的方案,即派遣小股武裝特務長時間、多批次、多方向對沿海地區進行襲擾破壞,1962年下半年,小股武裝特務襲擾掀起了高潮,製造臺灣海峽緊張局勢。其目的是造成“反攻大陸”聲勢,擴大其政治影響,以鼓舞臺灣民心士氣,穩定內部。這種方式所需的人力、物力不多,即使失敗多次,也不會影響大局,如果成功一次,就可以對內對外大肆宣傳撈取政治資本。這樣海軍的巡邏任務就變得日益繁重起來,1962年7月,第十八大隊南下浙江南部樂清灣備戰,這一年有三股武裝特務在福建和廣東海面被殲滅,不過大概是知道蘇浙海面人民海軍大艦雲集,“水太燙”,所以躍躍欲試的“成都”級4艦一直都是在平安無事中度過。

而且由於特務輸送船噸位小,火力弱,一旦發現,海軍都是派護衛艇之類的小型艦艇前往截擊,中型軍艦出擊並取得戰果的僅僅只有一次,而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終於讓“衡陽”號給撞上了。

1964年7月8日晚19時,特務輸送船“滿慶盛”、“滿慶升”號,船員29人,運載國民黨情報局“江蘇省反共救國軍19縱隊1支隊”武裝特務51人,攜帶著無後坐力炮、火箭筒、輕重機槍等各種武器和炸藥、放火用的汽油,偽裝成日本漁船以逃避海上偵察,由臺灣淡水港啟航北上。一路上遠離大陸海岸隱蔽航行,實行無線電靜默,發現漁船便進行規避,企圖選擇海軍防禦較薄弱的蘇北沿海海面實施突擊襲擾,抓一把就走。

也許正是特務船鬼鬼祟祟的行為,反而引起了人民海軍的注意。海軍司令部得到情報後估計敵船可能到舟山嵊泗地區外圍島嶼,或是江蘇啟東縣呂泗港至射陽河口一帶偷登襲擾,便立即通報東海艦隊,命令正在舟山海區訓練的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8年8月進駐鹽河鄉獺山碼頭,轄第16、17、18護衛艦大隊;支隊長張先軍,政委趙宏博,參謀長聶奎聚;十八大隊大隊長石湧,參謀長張韻)“衡陽”號護衛艦、在蘇北海區巡邏的“長沙”護衛艦及執行掃雷任務的舟山基地掃雷艦大隊“長辛店”、“沙家店”掃雷艦(屬於前文曾經提到的6605型掃雷艦)擔負捕殲該股武裝特務的作戰任務。北海艦隊也派出獵潛艇“膠州”、“通州”、“溫州”、“泰州”號到達指定海區待機,配合行動。11時15時31分,2艘敵船到達北緯32度45分、東經122度42分後,突然轉向,朝呂泗方向航行。東海艦隊判斷敵可能於20時左右抵達呂泗港外,趁12日2時高潮換乘登陸。遂命令距離敵艦較近的“衡陽”艦、“沙家店”艦採取捷徑航向高速接敵,其它艦艇擔任堵截。同時通報海區確有兩艘日本漁輪作業,強調要注意識別,避免發生涉外事件。

11日19時03分,正在呂泗港外約30海里處巡邏的“衡陽”艦在距離11海里處發現兩個可疑目標向東北方向行駛,隨即發出識別信號,未獲回答,後鳴炮示警,該目標一邊回答:“我是日本漁船”,一邊分頭向南北兩面逃竄。

但是由機帆船改裝過來的特務船哪裡跑得過軍艦呢,“衡陽”艦很快逼近其中一艘,雖然有發現時兩船相隔較遠,沒有下網,不像漁船,其發現軍艦後又立刻滅燈高速逃走,拒不回答發出的識別信號等可疑之處,但是為了萬無一失,避免誤擊,“衡陽”艦還是打開探照燈照射,仔細識別。

結果發現船舷漆有日本國旗和“慶盛丸”字樣,但仔細辨認發現油漆很新,與船身其它部分的油漆不一樣;而且字跡新舊不一,間隔不等,字體不正;經反覆觀察,確認就是上級通報的“滿慶盛”號特務船。這時只要一聲令下,武裝到牙齒的“衡陽”艦完全可以用炮火將敵船頃刻間撕成碎片,但是為了抓活的,21時,“衡陽”艦再次鳴炮警告,並進行喊話勸其投降,敵船根本沒有回話,繼續逃跑。

23時15分,“衡陽”艦開始用37毫米炮攻擊,敵船駕駛臺和船身當即中彈起火,被迫停車。“衡陽”艦的水兵又喊話:“不要跟著匪首送死,要活命的站到後甲板去!”不久,只見敵船上越來越多的人向後甲板移動。有的匍匐著身子,有的頭上頂著臉盆和被子,有的手裡搖晃著白手帕。不一會,後甲板上聚集了一堆人,人群中豎起一根竿子,上面搖晃著一條白短褲。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艦緩緩地迫近敵船,準備跳幫。十名戰士在副艦長唐文福指揮下,端著衝鋒槍,飛身躍上敵船。這時,敵船突然響起槍聲,一個特務開槍射擊,隨即被水兵們的還擊打死,他就是監送這股特務的指揮官陳復新。其他特務大多本來就是因為應徵漁船船員而被臺灣情報局騙來的,此刻群龍無首,更加沒有了抵抗的心思。唐文福躍上敵船駕駛臺,居高臨下,指揮戰士們搜艙捉俘虜。班長施守清帶著水兵衝進艙裡,把躲在艙裡的特務一個個搜了出來。

本來按照陶勇司令員的想法,應該把“滿慶盛”拖回上海吳淞港展覽,可惜因為我軍沒怎麼活捉過敵船,經驗不足,”衡陽”拖帶被俘的“滿慶盛”時也沒有注意航速過快的問題,導致後者水線附近的破口進水太多,最終沉沒在崇明外海。真可謂成也高速,“敗”也高速。

另一艘塗有“慶升丸”字樣的“滿慶升”號沒有多久也被“沙家店”艦追上,經兩次喊話和鳴炮警告後依舊繼續北逃。11日22時38分,“沙家店”艦對其水線以上部位開始射擊,敵船中彈起火,火光下,特務們擠擠撞撞地擁塞在後甲板上,慌亂不堪。“沙家店”艦靠上敵船,戰士葉龍宇、丁國成跳上敵船,將特務押上“沙家店”艦。不久,敵船彈藥艙爆炸,船身猛烈震動起來,最終在燃燒中於12日零時38分沉沒。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昆明艦

此次戰鬥是反襲擾作戰中唯一使用大艦的一次戰鬥,擊沉國民黨特務船l艦,俘獲l艘。斃敵少校大隊長陳復新以下8名,俘敵少校支隊長陳爾昌以下72名。我僅一名戰士負輕傷,消耗37毫米炮彈240發。“衡陽”艦士兵施守清立一等功;海軍給“衡陽”、“沙家店”二艦記集體二等功,支隊長張先軍海軍大校也因此在8月升職為舟山基地副司令員,此後一路官運亨通,官至南海艦隊副司令員,“衡陽”艦得以一掃“國防-24”號事故後的陰霾之氣,作為人民海軍戰史上少數有戰果的中型軍艦被載入史冊,它的自我救贖終於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被“衡陽”艦和“沙家店”艦俘虜的特務全部移交上海市司法機關處理。1965年12月13日,對錶現較好的陳爾昌等8人宣佈寬大釋放的決定,其中3人釋放回蘇、浙原籍,5人釋返臺灣。“文化大革命”期間,戰俘政策遭破壞,1970年4月,對在押的58名武裝特務,處以死刑8名,無期徒刑5名,有期徒刑45名(另有6人在押期間因病、自殺死亡)。1975年9月21日,市高級人民法院裁決,將判刑在押的50名武裝特務全部釋放。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71年5月至1973年9月,4艘成都級拆除魚雷發射管,加裝SY-1型雙聯裝反艦導彈1座,並安裝了導彈攻擊雷達、指揮和控制設施等,成為人民海軍第一批導彈護衛艦,也是當時我國在東南沿海最主要的水面打擊力量。當時臺灣國民黨海軍從美國獲得了大批退役驅逐艦,改稱“陽”字號,普遍都有6門美製127毫米炮的強大火力。如果進行炮戰的話,任何一艘人民海軍的中型軍艦都會落在下風,但裝備了導彈以後,“陽”字號艦就只有捱打的份兒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成都艦

就在改裝後不久,1974年1月19日,南越海軍突然炮擊在西沙群島巡邏的南海艦隊掃雷艦和獵潛艇,雖然在噸位、火力上佔了絕對優勢,但卻反被中國海軍擊敗,損失炮艦一艘,侵佔的3個西沙島嶼也被我國乘機收復,可謂是偷雞不著蝕把米。但是由於雙方實力懸殊,海戰打得很艱苦,最初參戰的4艘艦艇都受傷不輕,傷亡也很大,向南海艦隊增援在所難免。

就在西沙海戰的當天,海軍司令部緊急下令,護衛艦第十八大隊立即南下,支援南海艦隊執行輪戰任務,20日為最後啟程期限。

當時“貴陽”號正在廠裡進行例常大修,東海艦隊確定“昆明”、“成都”、“衡陽”三艦組成編隊南下,為了爭取時間,決定不按慣例繞道走西太平洋,而是直接從臺灣海峽的捷徑南下。第六支隊緊急進行了圖上作業,仔細研究臺灣海峽的水文氣象和敵情動態,確定了各種情況的處置方案和航渡中的作戰原則。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貴陽艦

20日下午,三艦從舟山基地啟航,並實行燈火管制和無線電靜默,要求煙囪不準冒火星,電報只抄收不發。由於不準使用雷達,所以導航只能由沿海各雷達站測定編隊艦位後,再以密碼通報艦隊來進行。為保障18大隊安全南下,海軍福建基地也組織了32艘艦艇、多個岸炮和高炮營以及十多個觀通站執行警戒保障任務,嚴陣以待。

21日下午16時,編隊到達臺灣海峽附近,炮彈上膛,隨時準備應付突發狀況。晚21時需,編隊順利通過國民黨軍隊控制的東引島,島上守軍全無察覺。接著從馬祖列島以東14海里處駛入臺灣海峽,下半夜駛過金門島海域。22日拂曉,經過一夜高速航行,編隊終於順利穿越臺灣海峽,並於23日17時30分到達湛江,加入南海艦隊建制,這是人民海軍水面艦艇首次通過臺灣海峽。

"

1959年12月1日,波光粼粼的茫茫東海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的三艘護衛艦和潛艇第二十二支隊的兩艘潛艇正在舟山群島普陀山附近的朱家尖以東海面進行對潛搜索和攻擊訓練。

這次訓練是從11月24日開始的,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上午9時35分,擔任“靶目標”的“國防-24”號潛艇開始下潛;半個小時後,三艘護衛艦按照訓練計劃開始搜索,俗話所稱的“貓捉老鼠”開始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蘇聯M-201號潛艇,與發生事故的人民海軍國防-24號潛艇同型

訓練程序是由護衛艦艦組成橫隊,第一次由西往東搜索攻擊;第二次由北往南搜索攻擊;第三次由南向北搜索攻擊。時間很長,凡是玩過《獵殺潛航》這個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潛艇躲避反潛艦艇的搜索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體貼入微的設計者在遊戲中設定了一個可以數十倍速度加快時間流逝的功能,這也使得遊戲玩起來可以不那麼枯燥。但是真實的軍隊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於是,訓練從上午一直繼續到了午後,無論是水面上的獵人還是水下的殺手都感到很疲憊了,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圓滿完成,訓練即將結束。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與國防-24號同型的蘇聯潛艇指揮塔

13時55分,下達了演習停止命令後的第十八大隊代理大隊長看到“衡陽”號護衛艦尚在轉向,立即告其現應停車。“衡陽”艦隨即發信號回答:“明白了,我已停車”。而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艦則向海面上投了3個手榴彈,利用爆炸來通知潛艇可以上浮了——一種很原始的通信手段。潛艇具體在水下什麼位置,三艘護衛艦都不清楚,而聽到信號的“國防-24”號潛艇也僅僅能通過爆炸聲知道“昆明”艦的位置,而不清楚另外兩艘護衛艦的位置。

三艘護衛艦都關閉了動力,在海面上輕輕地隨波漂泊著。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潛艇指揮塔前面的45毫米炮

“國防-24”號潛艇也在緩緩地上浮,因為覺得這是一次再正常也不過的上浮,再加上疲倦,所以艇長張明龍上尉並沒有謹慎地上浮到潛望深度先行觀察,而是直接下達了浮上水面的決定——潛艇將在到達水面前排空壓載水艙,隨之產生的巨大浮力會促使潛艇輕輕地“跳”出水面——然後,就可以回港了,這是全體艇員的想法。

14時05分,“衡陽”艦突然感到艦體有震動,隨即水兵們在右舷發現了寬1米、長20米的氣泡和油跡,並立即把這個不詳的預兆報告了“昆明”艦。在隨後的時間裡,“國防-24”號潛艇與指揮部失去了所有的聯絡。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國防-24”號殘骸,其指揮塔和大半個艇身已經脫離,可見事故之慘烈

三艘護衛艦開始焦急地在油跡附近海面搜索一切信息,很快, “成都”艦水兵發現了海面上的一個漂浮物。20分鐘後,小舢舨靠近漂浮物,原來那是潛艇的呼救浮標。呼救浮標是圓形浮物,下面有一根鋼纜與潛艇連接,裡面有一部電話,援救人員可以經過它與失事潛艇通話,瞭解水下情況。同時它也標示失事潛艇的水下位置,有助於求援船隻打撈。

14時40分,“昆明”艦靠近了失事浮標,但是電話不通。當“衡陽”艦舢板靠上浮標時,發現浮標已經移位,繩索已斷,當即撈起浮標,大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國防-24”號潛艇已經失事!

一時間,大小59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奔向出事海區。但這是天公不作美——西北風驟然增到8級,更不幸的是,那個呼救浮標不知為什麼斷開了,在浪濤中上下翻滾。

浮標纜繩斷開,就無法標示潛艇的位置。重新測位需要時間,這一意外情況,把尋找潛艇的工作向後推遲了。68小時後,人們才在4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國防-24”號潛艇的殘骸,包括艇長張明龍、副艇長王明新、航海長金作印、代理政委張前衝在內的全艇38名官兵只有輪機軍士長王發全一人生還。1960年2月13日,“國防-24”號被分段打撈出水,重新組裝後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警示著一代又一代的潛艇兵們。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

“國防-24”號潛艇是一艘M級小型潛艇,原為蘇聯海軍M-279號潛艇。該級艇設計於1933年,是蘇聯首次使用焊接技術的潛艇,因為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非常適合蘇聯這樣領土跨度太大、幾支艦隊被分割開來的國家,所以受到青睞,一共建造了141艘,在二戰中損失了33艘。

M-279屬於1940年設計的最後一個改進型號XV型,水面排水量281噸,水下排水量351噸;長50.5米,寬4.4米,吃水2.81米;動力系統為2臺600馬力柴油機,輔助動力為2臺218馬力電動機,燃油92噸,兩組蓄電池組,每組60個MS型蓄電池;水面航速15.5節,水下航速7.9節,水面續航力4500英里/8節,水下續航力85英里/2節;下潛深度60米,極限深度70米,下潛時間35秒;自持力15天,極限自持力22天,水下極限生存時間48小時;武器為艇艏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攜帶量4枚,無再裝填能力,1門21-K型45毫米甲板炮,炮彈200發;編制32人。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M級XV型潛艇線圖

XV型在二戰中僅有4艘完工,所以戰後繼續建造,共建造了57艘,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M-279於1950年10月12日在列寧格勒第196廠開工,1951年2月10日下水,6月9日竣工,7月9日用鐵路運到海參崴,編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春,該艇行駛到青島移交給人民海軍,更名為“國防-24”號,舷號204,後來改為418。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海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新中國在1953年6月4日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簡稱六四協定),轉讓蘇式輕型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獵潛艇等軍用艦艇的設計、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1955—1958年,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的圖紙和提供的設備,在蘇聯派來的設計專家組和建造專家組指導下,陸續建造了4艘蘇聯50型(СКР проекта 50,西方稱為里加級)護衛艦,中國代號6601型,西方稱為成都級(其實稱為昆明級更合適,因為該級艦的首艦是昆明號)。“衡陽”號1956年3月開工,是該級最後一艘開工的,但是於1958年7月驗收完畢,比姊妹艦“貴陽”號提前了一個月,所以最終舷號定為207,比“貴陽”號的208靠前。第一任艦長王明亮,不久轉任政委,龔進仁接任艦長,副艦長安立群(後晉升為海軍少將)。所有4艘成都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7年6月4日組建,當時只有首艦“昆明”號一艘,代理大隊長費慶令),列為戰備值班部隊。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蘇聯稱為50型巡邏艦

這是一種對海攻擊力較強,具有一定反潛與防空能力的近海多用途小型戰艦,通長甲板船型,總長96.6米,水線長86米,型寬10.2米,水線寬9.6米,型深2.9米,吃水2.8米;標準排水量1054噸,滿載排水量1186噸;動力為兩臺高壓蒸汽輪機,總功率20030匹馬力,最高航速28節,續航力2200海里/14.5節;配備有蘇制АУБ-34УСМ-А型100毫米單管主炮3門,АУВ-11М型37毫米雙聯裝高射機關炮兩座,ТТА-53-50型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以及МБУ-600型250毫米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器2座,БМБ-2型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左右舷各有水雷滑軌一條,可攜帶水雷26顆,並有各種型號的警戒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偵察雷達、敵我識別器、聲納、射擊指揮儀等各種電子設備;編制190人。建造時因為50型護衛艦是設計用於寒帶,而成都級在東海艦隊服役,溫度較高,所以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裝,包括加裝噴淋管、電風扇,加大通風管路風量等。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彩色二視圖

船廠在建造“衡陽”和“貴陽”時,在吸取了前兩艘的經驗基礎上,改由船臺分3個總段建造,並採用預舾裝及設備安裝和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工藝。也就是將傳統的碼頭、船內的舾裝作業提前到分段、總段上船臺前進行的一種舾裝方法,使舾裝的高空作業平地做,外場作業內場做,仰裝作業俯裝做,從而減少了碼頭、船內多工種的混合作業,並使勞動條件得到改善、質量提高、建築週期縮短。

“成都”級高達28節的航速更為那些曾在護衛艦部隊服役的老海軍們津津樂道。有前輩回憶,隨老式護衛艦出港時,看到港池裡的“成都”級還在往艦上搬運物資,誰料出海還沒幾個小時,只見身後的海平面上突然浮現起那個熟悉的艦影,並迅速變大、超車、揚長而去......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里加級護衛艦線圖

從“衡陽”號的引進年代我們可以看出,和“國防-24”號一樣,都是當時人民海軍最新銳的裝備,技術性能比當時人民海軍的絕對主力、北海艦隊的4艘蘇制鞍山級驅逐艦都要更勝一籌。如果說後者是拱衛京畿的四大金剛,那麼前者就是坐鎮東南的定海神針。其人員素質也自不必說,都是一時之選的精英。那麼,精兵強將加上先進裝備,為什麼還會發生那樣不可思議的事故呢?

無獨有偶,就在“國防-24”號事故之前數年,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也發生了兩起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撞事故。

1955年3月,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距基地紐波特東南65海里處進行演習。潛艇“魔鬼魚”(Diablo,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7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號在潛望鏡深度開始上浮。由於領航員計算失誤,它正好在護航驅逐艦“塔伯勒”(Tabberer,1943年建,2110噸)號的下方,結果使得自己被驅逐艦撞開了一個約8米大的裂口,海水通過裂口湧入艙內。比“國防-24”號幸運的是它撞的是比較平緩的船底,雖然艦橋和潛望鏡損壞,但總的來說對艇體結構的破壞並不嚴重,因此在搶修堵漏下得以生還。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58年5月29日,同樣是在演習中,珍珠港西北16海里處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刺魚”(Stickleback,1944年建,標準排水量1550噸,滿載排水量2460噸)號潛艇在緊急下潛時,由於電機值勤部門的錯誤操作,馬達全部停機,艇首開始縱傾,艇長只得命令緊急上浮。但浮出海面的潛艇並迅速地順著海流向護航驅逐艦“銀盃”(Silverstein,1945年建,2100噸)號飄去,最後不出意外的被一無所知的驅逐艦撞個正著,首蓄電池艙和中央操縱室之間的水密隔壁被破壞。雖然裂口被堵住了,但是下潛過程中造成的艇首縱傾並沒有消除,所以潛艇仍然緩慢地下沉。在救援過程中,發現由於相撞時空氣系統遭到破壞,柴油機沒有空氣無法啟動,因此營救是不可能的,最後只得讓潛艇沉入3000米的深海。

從以上兩起事故可以看出,相撞事故雖然原因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本質是相同的,就是人禍。

“國防-24”號事故的原因也是如此,演習指揮員和犧牲的艇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指揮演習的代理大隊長髮現潛艇沒有在自己規定的海區運動,而命令水面艦艇在潛艇起浮點附近停車漂泊是十分錯誤的,是造成此次事故最主要也是最終的原因。而根據對潛艇殘骸的勘驗,“國防-24”號潛艇在軍事條例的操作上也非常地粗糙、懈怠和大意。潛艇上浮時,艦橋撞上了衡陽艦的右舷,整個艦橋被橫向“拉掉”,就像突然揭去一個硬痂一樣,潛艇被撕開了一個血淋淋的致命創口。而由於第二道水密門沒關,二艙、三艙、四艙的水密門都沒關好,海水長驅直入,以至於潛艇迅速下沉,當時如果水密門每道都是緊鎖的,悲劇也許不會發生。而張艇長如果能在潛望深度先觀察海面的話,則悲劇肯定不會發生——“衡陽”艦事後去船塢檢查,發現被撞的“傷口”在右舷鍋爐房下部,創面也就20釐米左右,相當於兩個拳頭大小,有一個明顯的“凹塘”,專家斷言:如果當時“國防-24”號再低行20釐米左右,也就和“衡陽”艦擦底而過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71年的成都號護衛艦

而這一切背後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指揮水面艦艇和潛艇綜合演練的代理大隊長只是“昆明”艦的艦長,他從來沒有指揮一支編隊攻防的經驗,屬於臨時受命指揮,所以才會犯下那樣的錯誤。而另外兩艘護衛艦就更離譜,四名艦長和政委統統不在,指揮軍艦的都是臨時“代理”的實習艦長,都沒有獨立指揮一艘軍艦的經驗!

原來當時正值“反右傾”高潮,軍隊強調要“反透右傾”,因此指揮官們在政治高壓下,紛紛撂下部隊,撂下為“解放臺灣”而積極準備的演習,上岸去批判“彭、黃”(彭德懷、黃克誠)的資產階級軍事路線去了,其中,第十八大隊的一些幹部還是“反右傾”的對象,必須在會上作出“深刻檢討”以求“過關”。於是,整支護衛艦隊的靈魂幾乎全都不在崗位,這才是悲劇的真正根源所在。而被網文稱為罪魁禍首的“衡陽”艦,其實是並沒有什麼責任的,它只是遵令行事而已。

但是,幾十條戰友生命的重負並不是那麼容易卸下的,“衡陽”艦把這種沉重的心理包袱一直背到了六十年代。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號護衛艦

從1962年開始,臺灣國民黨當局出臺了一個“政治登陸”的方案,即派遣小股武裝特務長時間、多批次、多方向對沿海地區進行襲擾破壞,1962年下半年,小股武裝特務襲擾掀起了高潮,製造臺灣海峽緊張局勢。其目的是造成“反攻大陸”聲勢,擴大其政治影響,以鼓舞臺灣民心士氣,穩定內部。這種方式所需的人力、物力不多,即使失敗多次,也不會影響大局,如果成功一次,就可以對內對外大肆宣傳撈取政治資本。這樣海軍的巡邏任務就變得日益繁重起來,1962年7月,第十八大隊南下浙江南部樂清灣備戰,這一年有三股武裝特務在福建和廣東海面被殲滅,不過大概是知道蘇浙海面人民海軍大艦雲集,“水太燙”,所以躍躍欲試的“成都”級4艦一直都是在平安無事中度過。

而且由於特務輸送船噸位小,火力弱,一旦發現,海軍都是派護衛艇之類的小型艦艇前往截擊,中型軍艦出擊並取得戰果的僅僅只有一次,而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終於讓“衡陽”號給撞上了。

1964年7月8日晚19時,特務輸送船“滿慶盛”、“滿慶升”號,船員29人,運載國民黨情報局“江蘇省反共救國軍19縱隊1支隊”武裝特務51人,攜帶著無後坐力炮、火箭筒、輕重機槍等各種武器和炸藥、放火用的汽油,偽裝成日本漁船以逃避海上偵察,由臺灣淡水港啟航北上。一路上遠離大陸海岸隱蔽航行,實行無線電靜默,發現漁船便進行規避,企圖選擇海軍防禦較薄弱的蘇北沿海海面實施突擊襲擾,抓一把就走。

也許正是特務船鬼鬼祟祟的行為,反而引起了人民海軍的注意。海軍司令部得到情報後估計敵船可能到舟山嵊泗地區外圍島嶼,或是江蘇啟東縣呂泗港至射陽河口一帶偷登襲擾,便立即通報東海艦隊,命令正在舟山海區訓練的護衛艦第六支隊第十八大隊(1958年8月進駐鹽河鄉獺山碼頭,轄第16、17、18護衛艦大隊;支隊長張先軍,政委趙宏博,參謀長聶奎聚;十八大隊大隊長石湧,參謀長張韻)“衡陽”號護衛艦、在蘇北海區巡邏的“長沙”護衛艦及執行掃雷任務的舟山基地掃雷艦大隊“長辛店”、“沙家店”掃雷艦(屬於前文曾經提到的6605型掃雷艦)擔負捕殲該股武裝特務的作戰任務。北海艦隊也派出獵潛艇“膠州”、“通州”、“溫州”、“泰州”號到達指定海區待機,配合行動。11時15時31分,2艘敵船到達北緯32度45分、東經122度42分後,突然轉向,朝呂泗方向航行。東海艦隊判斷敵可能於20時左右抵達呂泗港外,趁12日2時高潮換乘登陸。遂命令距離敵艦較近的“衡陽”艦、“沙家店”艦採取捷徑航向高速接敵,其它艦艇擔任堵截。同時通報海區確有兩艘日本漁輪作業,強調要注意識別,避免發生涉外事件。

11日19時03分,正在呂泗港外約30海里處巡邏的“衡陽”艦在距離11海里處發現兩個可疑目標向東北方向行駛,隨即發出識別信號,未獲回答,後鳴炮示警,該目標一邊回答:“我是日本漁船”,一邊分頭向南北兩面逃竄。

但是由機帆船改裝過來的特務船哪裡跑得過軍艦呢,“衡陽”艦很快逼近其中一艘,雖然有發現時兩船相隔較遠,沒有下網,不像漁船,其發現軍艦後又立刻滅燈高速逃走,拒不回答發出的識別信號等可疑之處,但是為了萬無一失,避免誤擊,“衡陽”艦還是打開探照燈照射,仔細識別。

結果發現船舷漆有日本國旗和“慶盛丸”字樣,但仔細辨認發現油漆很新,與船身其它部分的油漆不一樣;而且字跡新舊不一,間隔不等,字體不正;經反覆觀察,確認就是上級通報的“滿慶盛”號特務船。這時只要一聲令下,武裝到牙齒的“衡陽”艦完全可以用炮火將敵船頃刻間撕成碎片,但是為了抓活的,21時,“衡陽”艦再次鳴炮警告,並進行喊話勸其投降,敵船根本沒有回話,繼續逃跑。

23時15分,“衡陽”艦開始用37毫米炮攻擊,敵船駕駛臺和船身當即中彈起火,被迫停車。“衡陽”艦的水兵又喊話:“不要跟著匪首送死,要活命的站到後甲板去!”不久,只見敵船上越來越多的人向後甲板移動。有的匍匐著身子,有的頭上頂著臉盆和被子,有的手裡搖晃著白手帕。不一會,後甲板上聚集了一堆人,人群中豎起一根竿子,上面搖晃著一條白短褲。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衡陽”艦緩緩地迫近敵船,準備跳幫。十名戰士在副艦長唐文福指揮下,端著衝鋒槍,飛身躍上敵船。這時,敵船突然響起槍聲,一個特務開槍射擊,隨即被水兵們的還擊打死,他就是監送這股特務的指揮官陳復新。其他特務大多本來就是因為應徵漁船船員而被臺灣情報局騙來的,此刻群龍無首,更加沒有了抵抗的心思。唐文福躍上敵船駕駛臺,居高臨下,指揮戰士們搜艙捉俘虜。班長施守清帶著水兵衝進艙裡,把躲在艙裡的特務一個個搜了出來。

本來按照陶勇司令員的想法,應該把“滿慶盛”拖回上海吳淞港展覽,可惜因為我軍沒怎麼活捉過敵船,經驗不足,”衡陽”拖帶被俘的“滿慶盛”時也沒有注意航速過快的問題,導致後者水線附近的破口進水太多,最終沉沒在崇明外海。真可謂成也高速,“敗”也高速。

另一艘塗有“慶升丸”字樣的“滿慶升”號沒有多久也被“沙家店”艦追上,經兩次喊話和鳴炮警告後依舊繼續北逃。11日22時38分,“沙家店”艦對其水線以上部位開始射擊,敵船中彈起火,火光下,特務們擠擠撞撞地擁塞在後甲板上,慌亂不堪。“沙家店”艦靠上敵船,戰士葉龍宇、丁國成跳上敵船,將特務押上“沙家店”艦。不久,敵船彈藥艙爆炸,船身猛烈震動起來,最終在燃燒中於12日零時38分沉沒。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昆明艦

此次戰鬥是反襲擾作戰中唯一使用大艦的一次戰鬥,擊沉國民黨特務船l艦,俘獲l艘。斃敵少校大隊長陳復新以下8名,俘敵少校支隊長陳爾昌以下72名。我僅一名戰士負輕傷,消耗37毫米炮彈240發。“衡陽”艦士兵施守清立一等功;海軍給“衡陽”、“沙家店”二艦記集體二等功,支隊長張先軍海軍大校也因此在8月升職為舟山基地副司令員,此後一路官運亨通,官至南海艦隊副司令員,“衡陽”艦得以一掃“國防-24”號事故後的陰霾之氣,作為人民海軍戰史上少數有戰果的中型軍艦被載入史冊,它的自我救贖終於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被“衡陽”艦和“沙家店”艦俘虜的特務全部移交上海市司法機關處理。1965年12月13日,對錶現較好的陳爾昌等8人宣佈寬大釋放的決定,其中3人釋放回蘇、浙原籍,5人釋返臺灣。“文化大革命”期間,戰俘政策遭破壞,1970年4月,對在押的58名武裝特務,處以死刑8名,無期徒刑5名,有期徒刑45名(另有6人在押期間因病、自殺死亡)。1975年9月21日,市高級人民法院裁決,將判刑在押的50名武裝特務全部釋放。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1971年5月至1973年9月,4艘成都級拆除魚雷發射管,加裝SY-1型雙聯裝反艦導彈1座,並安裝了導彈攻擊雷達、指揮和控制設施等,成為人民海軍第一批導彈護衛艦,也是當時我國在東南沿海最主要的水面打擊力量。當時臺灣國民黨海軍從美國獲得了大批退役驅逐艦,改稱“陽”字號,普遍都有6門美製127毫米炮的強大火力。如果進行炮戰的話,任何一艘人民海軍的中型軍艦都會落在下風,但裝備了導彈以後,“陽”字號艦就只有捱打的份兒了。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成都艦

就在改裝後不久,1974年1月19日,南越海軍突然炮擊在西沙群島巡邏的南海艦隊掃雷艦和獵潛艇,雖然在噸位、火力上佔了絕對優勢,但卻反被中國海軍擊敗,損失炮艦一艘,侵佔的3個西沙島嶼也被我國乘機收復,可謂是偷雞不著蝕把米。但是由於雙方實力懸殊,海戰打得很艱苦,最初參戰的4艘艦艇都受傷不輕,傷亡也很大,向南海艦隊增援在所難免。

就在西沙海戰的當天,海軍司令部緊急下令,護衛艦第十八大隊立即南下,支援南海艦隊執行輪戰任務,20日為最後啟程期限。

當時“貴陽”號正在廠裡進行例常大修,東海艦隊確定“昆明”、“成都”、“衡陽”三艦組成編隊南下,為了爭取時間,決定不按慣例繞道走西太平洋,而是直接從臺灣海峽的捷徑南下。第六支隊緊急進行了圖上作業,仔細研究臺灣海峽的水文氣象和敵情動態,確定了各種情況的處置方案和航渡中的作戰原則。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貴陽艦

20日下午,三艦從舟山基地啟航,並實行燈火管制和無線電靜默,要求煙囪不準冒火星,電報只抄收不發。由於不準使用雷達,所以導航只能由沿海各雷達站測定編隊艦位後,再以密碼通報艦隊來進行。為保障18大隊安全南下,海軍福建基地也組織了32艘艦艇、多個岸炮和高炮營以及十多個觀通站執行警戒保障任務,嚴陣以待。

21日下午16時,編隊到達臺灣海峽附近,炮彈上膛,隨時準備應付突發狀況。晚21時需,編隊順利通過國民黨軍隊控制的東引島,島上守軍全無察覺。接著從馬祖列島以東14海里處駛入臺灣海峽,下半夜駛過金門島海域。22日拂曉,經過一夜高速航行,編隊終於順利穿越臺灣海峽,並於23日17時30分到達湛江,加入南海艦隊建制,這是人民海軍水面艦艇首次通過臺灣海峽。

人民海軍第一代“衡陽”號護衛艦的救贖

加裝反艦導彈後的衡陽艦

到達湛江後不久,成都級三艦進行了SY-1型反艦導彈的試射,包括單發、雙發齊射、雙艦編隊齊射等科目,至此艦上改裝的導彈系統才算正式地完成了測試,形成了戰鬥力。由此也可以看出這次轉移的倉促和危險性。但是海軍方面也是無可奈何,成都級已經是當時能夠拿得出手的最好軍艦了。3月10日,“衡陽”等三艦在西沙進行了一次“示威性”的巡邏,戰敗後本來就心驚膽戰的南越海軍再也沒敢進行挑釁。相對於當時南海周邊國家的海軍而言,成都級的裝備水平的確是相當先進的,也就無怪其能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擔當人民海軍的主力了。

1980年代初,海軍艦艇的舷號進行調整,4艘艦的舷號由205~208依次改為505~508。1986年8月1日,“衡陽”艦改名為“西昌”。1989年,我國在永署礁建立聯合國海洋觀測站,“西昌”艦再一次隨編隊前往護航,逼退干擾建站工作的越方艦隻。

時光荏苒,隨著大批的新型軍艦陸續加入人民海軍,“西昌”艦終於到了離開的時候,於1993年退出了現役。數十年如一日地海疆驅馳,想來她離去的時候已經不再有遺憾。對“國防-24”號的愧疚和負罪感,也應該早已經被洶湧的波濤洗刷殆盡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