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意見領袖胡適被罵的背後

1962 年 2 月 24 日,胡適在臺灣去世,他生前為自己做的小結關鍵詞就是“捱罵”——“我捱了四十年的罵,從來不生氣,並且歡迎之至”。的確如此,胡適出道以來就不斷捱罵,而且不斷獲得新的罵名,乃至1949 年後更是被罵為“列強走狗”、“人民的敵人”……

一個公眾人物捱罵不可怕,被罵的人可以依然故我。然而,可怕的是, 在謾罵聲中,不僅屬於公眾人物那本真的東西被顛覆了,汙名化了,而且由公眾人物所承載與傳播的那些有價值的思想、理念與精神也被顛倒黑白,搞得面目全非了。

胡適如何迴應責罵他的人呢?他說:“我受了十餘年的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得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得太過火,反損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如果罵我而使罵者有益, 便是我間接於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願捱罵。如有人說吃胡適一塊肉可以延壽一年半年,我也一定情願自己割下來送給他,並且祝福他。”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意見領袖胡適被罵的背後


胡適情願捱罵,以至於以偏激思想著稱的李敖說:“胡適先生走進了地獄。”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理性知識分子卻認為胡適所倡導、堅持和信仰的那些精神為人們指引了一個心靈的天堂。

胡適(1891—1962),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學家、 文學家、哲學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也是第一位提倡白話文、新詩的學者,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胡適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 年他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另外,他還擁有驚人的 36 個博士頭銜。

海歸的胡適博士剛一回國就聲譽鵲起、名滿華夏,隨之就開始被人罵了。當時有人大罵新文化運動,將陳獨秀與胡適放在一起罵:“陳匪獨秀胡適之,看你倆往哪跑?”青年毛澤東在談及言論方面對他影響最大的兩個人時,胡適之是放在陳獨秀之前的。

當時,胡適被罵主要是有人覺得他的個人主義味道太重了。學術可言“兼容幷包”,政治豈能“思想自由”?有人批評道,個人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人生觀。胡適反脣相譏說這是個大笑話。難道社會主義國家裡就可以不用充分發展個人的才能了嗎?在社會主義國家裡,就用不著有獨立自由思想的個人了嗎?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意見領袖胡適被罵的背後


五四時,知識分子最時髦的便是大談“主義”,胡適卻潑他們一身冷水, 由此引來“問題與主義”的大論戰,胡適認為:我們不去研究人力車伕的生計,卻去高談主義;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 卻去高談自由戀愛;不去研究南北問題如何解決,卻去高談無政府主義。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用現在流行的話就是“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他認為,凡是有價值的思想,都是從這個那個具體的問題下手的。這就是實踐出真知的樸素道理。而在當時,卻被批判為“個人自由主義”,遭到李大釗等人的口誅筆伐。

胡適的理想國是什麼樣的呢?曾經首倡“二十年不談政治”的他, 到了 1922 年,開始改變不關注政治的初衷,因為他看到了陳炯明在廣東的聯省自治搞得風生水起,正契合他漸進式改良主義的思想。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意見領袖胡適被罵的背後


陳炯明作為中華民國時期廣東的軍政領袖,畢生堅持聯省自治的政治主張,致力於以和平協商的方式統一中國,陳炯明要將廣東建設為模範省,他所推行的縣級自治、司法獨立、裁兵減政、大辦教育等等改革措施,都令胡適等公共知識分子眼前一亮,大加讚賞。

這一年,丁文江與胡適共同起草的《我們的政治主張》,提出“好政府主義”。他們心目中的“好政府”概念基本就是陳炯明所搞的聯省自治。比如“充分運用政治的機關為社會全體謀充分的福利”,“充分容納個人的自由,愛護個性的發展”,“要求一個憲政的政府”,“公開的政府”等等,都是陳炯明正在一項一項精心落實的施政綱領與改革措施。

然而,就在胡適等社會精英群體對陳炯明聲援支招的同時,孫中山和陳炯明的政見矛盾卻激化了,“六一六事件”使陳炯明這個摸著憲政石頭過河的改革先行者成為“千古罪人”,而他的“模範省”理想,如一江春水向東流。中國又一次失去通過一省自治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實現憲政共和的大好機會。對此,胡適雖在北方隔岸觀火,卻發表文章認為,孫文是在搞“倒行逆施”。胡適改良主義的泡影也就此破滅了!胡適先生這位當時的意見領袖,一直敢於批評有權勢的人,其思想言論較為超前,曾屢次被人罵作“胡說”。

1929 年,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的代表陳德徵,在國民黨“三全大會” 上提交了一份《嚴厲處置反革命分子案》的提案,提出法院審理政治犯太重證據,使“反革命分子”漏網,主張有中央黨部的證明,就可以定罪。針對這一有違法治的提案,胡適嚴詞批評:我們要一個約法來規定政府的權限。過此權限,便是“非法行為”;我們要一個約法來規定人民的“身體、自由及財產”的保障,有侵犯這法定的人權的,人民都可以控告。

隨即陳德徵回了一篇名為《胡說》的文章,斥責胡適不懂得黨,不懂得主義,不懂得法律,不容“胡說博士”來胡說。胡適看了《胡說》批道:可憐陳德徵,生平只知有三民主義,只知有黨治。胡適歷來崇尚以個人自由為起點,以民主憲政為基石,推動社會進步,看到所謂“黨治” 有墮落到法西斯的傾向,甚為失望。

他寫出《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一文刊載在《新月》上,直接叫板國民黨:“其一,國民黨當國,一切法令公文,都用文言,不用國語;其二, 國共合作,造就絕對專制,使思想言論完全失了自由,上帝可以否認,而孫中山不許批評,禮拜可以不做,而總理遺囑不可不讀……”。

胡適“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毫不客氣地指出,國民黨登臺執政以後, “他們天天摧殘思想自由,壓迫言論自由,妄想做到思想的統一。殊不知統一的思想只是思想的僵化,不是謀思想的變化”。他甚至不留一點情面,直接指出“國民政府所代表的國民黨是反動的”。

1929 年 4 月,胡適發表《人權與約法》,直接批評孫中山,否定國民黨的既定國策;10 月,又發表《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再批孫中山和蔣介石。不久又將文章結集為《人權論集》公開出版,並在序言中說: “我們所要建立的是批評國民黨和批評孫中山的自由。上帝我們尚且可以批評,何況國民黨與孫中山!”胡適接連不斷的尖銳批評,令國民黨政府大為難堪和頭痛。

這期間,在胡適劈頭蓋臉地執著批評下,國民黨確有不少改進。比如胡適要求國民黨廢除一切“鬼話文”,公文法令改用國語,次年,教育部就通令全國實行國語教育,通令本身用的就是白話文。再比如,胡適堅決反對訓政以及搞武裝暴力,指出:“暴力革命帶來的,必然是暴力專制政府”,對此,國民黨答應儘快結束訓政,實行憲政。

胡適以後再接再厲,更是大談特談政治,發表了批判國民黨的一系列文章,這些文章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政治思想史上最有價值的文章。胡適去世後被國民黨人稱為“文化聖人”,與這一期間批評國民黨的文章有著密切關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