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老地名——最年輕的鄉鎮背後同樣有許多的老故事

湖口老地名——最年輕的鄉鎮背後同樣有許多的老故事

均橋鎮位於縣域中部,距縣城12公里。東連付壠鄉,南抵武山鎮,西接城山鎮,北鄰馬影鎮。以境內曹均橋而得名。轄區面積64平方公里,是我縣幅員最大的一個鎮。鎮政府駐均橋集鎮。

均橋鎮由原文橋鄉與江橋鄉合併組成。文橋鄉民國時分屬文橋、均橋、武山3鄉;解放初屬三區,分為文橋、埠堰、橫山等鄉。1958年組成文橋人民公社,1960年分為文橋、均橋2個公社。1964年將所轄文建大隊劃歸武山公社。1967年撤銷均橋公社,均橋公社及江橋公社所屬象山大隊併入文橋公社,1968年仍將文建大隊復歸文橋公社。1984年,改為文橋鄉。江橋鄉民國時分屬江橋、均橋、象山、蘭亭、源塘5鄉;解放初屬四區,分江橋、蘭亭、均橋等鄉。1958年組成江橋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江橋鄉。2002年,江橋鄉建制撤銷,全境併入文橋鄉(原江橋鄉政府駐地江家橋現為江橋集鎮)。2014年11月14日,撤銷文橋鄉建制,建均橋鎮。現轄均橋、文橋、文聯等19個行政村,217個自然村(不含搬遷合併數)。近年來,均橋鎮集鎮建設日新月異,一些老地名如麻布街、蘭亭嶺等漸漸遠離人們的視線,現走進均橋鎮,重拾起那過去了的往事和燦爛的歷史。

麻布街


湖口老地名——最年輕的鄉鎮背後同樣有許多的老故事


麻布街位於饒塘村麻布街謝家村處。據傳,麻布街原是古湖口境內一個很有名氣的小集鎮,又是古梟陽鎮通往鄱陽縣的驛道。漢代,古彭澤縣的麻布很出名。由於湖口苧麻、芋麻容易生長。當年的麻藤嶺、馬跡嶺漫山遍野麻林茂密,有充足的加工原料。那時人們以麻製品為衣服,麻布成為商品交易中最廣泛最主要的商品,漸漸就有了營銷麻布的街市了。

由於麻布街的麻布質量很好,遠近聞名,很多大戶人家和達官貴人,甚至是一方候王都在此進貨。相傳有一年,有位侯王去世後,他的靈櫺要經過麻布街,這條街上的老闆們,為了感謝王爺生前對麻布街貿易上的關照和恩惠,人們採用麻布鋪在百米長的街上,家家門前懸掛麻布燈籠和麻布孝幔,擺上香案,燃放鞭炮和土銃,全街民眾跪拜於地,哭聲一片,躬送這位王爺一路走好。據古縣誌記載,清道光丙戌年,邑職監梅佳植、附貢梅長照等捐銀建麻布街亭。梅佳植作記碑,後來,亭碑均廢。

現在的麻布街雖然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九景高速穿境而過,但是有關麻布街的故事猶在。那壠阪裡的殘瓦斷磚似乎向我們訴說著麻布街曾經的繁華,湖口不少姓氏宗譜中有他們祖先在麻布街活動及墓葬的記載,更加表明麻布街那時的繁榮。

蘭亭嶺


湖口老地名——最年輕的鄉鎮背後同樣有許多的老故事


蘭亭嶺位於蘭亭村,早期是個古集鎮,與東晉陶淵明作彭澤縣令的縣治較近。街道路面原為麻石條或青石板鋪就。蘭亭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明朝末年,一些儒生結文社,仿效王羲之“蘭亭集會”,在嶺上建座惜字亭,名“蘭亭”,故稱蘭亭嶺;另一說是此嶺甚高,過往的商人都在些歇腳、吃飯、休閒,人稱“懶人嶺”,後諧音蘭亭嶺。清代康熙年間建涼亭,以此地名稱“蘭亭”。

南唐置湖口縣,蘭亭嶺是一條茶馬古道的驛道,它是從縣城山口市(今三裡街)、小嶺至都昌、景德鎮、波陽等地的必經之路,經羅家渡到蘭亭嶺,過江家橋分舜德和流芳市(今流芳鄉),使茶葉、瓷器等重要商品互通有無。清時,曾在此設過郵差驛站。後來江、柳等姓氏的人來此建屋經商,漸成小集鎮。這時蘭亭嶺的學館、餐館等興盛起來。明清以來,蘭亭嶺的讀書習文的人較多,出了不少文化名人。如創立蘭亭詩社,出版詩集《蘭亭攬秀 》,延續著文風。蘭亭嶺有過光榮的歷史,至今讓蘭亭村人感到驕傲和自豪。1930年,剛成立的中共湖口縣委,全縣共設四個黨支部,其中中共蘭亭黨支部便是其中之一。1931年,紅軍上萬人攻打湖口縣城,就是從蘭亭嶺出發的,從南北港,途經羅家渡到小嶺。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主要的交通要道,是部隊的必經之路。當年新四軍在此開展活動,蘭亭村不少群眾加入革命隊伍。1987年,大型古裝電視系列劇《聊齋》曾在蘭亭老街取景。如今,老房大多被拆毀,曾經的風光難現。

曹均橋


湖口老地名——最年輕的鄉鎮背後同樣有許多的老故事


曹均橋,據湖口縣誌記載,明清時為縣內一鋪遞稱均橋鋪,地勢低窪,每遇汛期水漫如潮,東北二面一水圍繞,大小帆船經鄱陽湖至此停泊,商賈輻輳,貿易頗盛。景德鎮的瓷器、婺源的茶葉等重要商品從這裡銷往外地,因水陸通津,來往的腳力挑夫、商旅等在此落腳,漸漸有了飯店、作坊、屠宰鋪,是個繁華的小鬧市。到民國時有商鋪門店十餘家,漸漸成為重要的商品集貿市場。

據說,抗日時期,均橋的商人愛國,宣傳抵制日貨。後被日寇發現,偷襲曹均橋,燒燬均橋大半條街,許多商號紛紛外逃。上世紀50年代不少人在廢墟中挖到許多銀元,這都是日寇殘害商人留下的佐證。

解放後,曹均橋成為原均橋鄉政府所在地。當時南北港未做壩,帆船直達均橋,均橋成為水運碼頭,來往的船隻停泊於此。本地產的黃豆、棉花等物品經船運至各地或輻射至波陽田阪街、彭澤馬當鎮。

人民公社化後,工商業改造,均橋有了國營商店和公私合營商店。隨著景湖公路的擴建,商店開始遷到公路旁即曹大屋東邊高坡處。那裡有了國營商店、糧站、收花站,八十年代後還建了軋花廠。1988年,在均橋十字交通路口建了集貿市場,以商品批發為主,待到1998年洪災被廢棄。現今成為均橋鎮的新集鎮。

江家橋


湖口老地名——最年輕的鄉鎮背後同樣有許多的老故事


江橋,又名江家橋。明初江仲和在此架設木橋,人稱江家橋。據湖口縣誌記載:“江橋鎮一名江橋市,盛於道光、咸豐年間。水漲時,土人售豆,輻輳於此,帆輯往來,水落乃止。”那時江橋鎮是水運碼頭,官船商船來往不斷,因此,便利的水上交通活躍了江橋的商貿。那時江橋店鋪甚多,南北雜貨、染坊作坊等應有盡有。本地盛產黃豆,其豆製品馳名遠近,所制豆腐質嫩味美。

相傳,古彭澤縣縣令陶淵明常常輕裝簡從,微服私訪。一天中午,陶淵明路過江橋鎮,肚子有點餓,走進一家經營豆腐菜餚店鋪。他看見豆腐湯裡白裡透紅,蔥花點點,香味四溢,他也來一碗。吃完過後,問老闆娘那湯叫什麼名。老闆娘告訴他還沒取名,並向他討教。這時,陶淵明看看老闆娘,舉止端莊大方、年約三、四十光景,可惜臉上有點白麻,於是他很風趣地說:“就叫麻姑豆腐湯吧。”後來有人把這裡的麻姑豆腐湯編成兒歌:“麻姑豆腐湯,哪個都想嘗。價廉又物美,遠近把名揚。”從此麻姑豆腐就在江家橋叫開了。

二甲吳村


湖口老地名——最年輕的鄉鎮背後同樣有許多的老故事


二甲吳村位於蘭亭村。二甲吳村吳氏祖譜記載,二甲吳村原稱為西倉莊吳家,與吳氏先祖廷昌公幼子吳凌有關,因為他字西倉。天順六年壬午(1462年),吳凌移居離西倉莊約1公里處(現址)。次年,吳凌朝考時獲得功名二甲第二名,故稱為二甲吳村。說起來二甲吳村也是人才輩出。如吳庭芝登清光緒廿年甲午(1894年)恩科第二甲第六名進士,授職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人稱“吳太史”。吳庭芝的幼子吳哲夫宣統庚戌授師範科舉人,致力湖口教育,歷任縣參議員、教育科長等,創辦湖口第一所高等小學堂。吳溢唐光緒廿六年庚子(1900年)曾任職華陽巡政廳,賞五品頂戴,民國二年任江西鉛山縣知事(縣長)。村中原有系同治五年丙寅(1866年),為表彰吳中鶴、吳中鳳之妻雙雙守節欽賜的節孝牌樓一座,現已不存。60年代,二甲吳村創辦村級學校,名二甲小學,培養了不少人才。

城墩阪


湖口老地名——最年輕的鄉鎮背後同樣有許多的老故事


城墩阪位於景湖公路的銀珠山旁,方圓6平方公里。1983年6月,湖口縣赴文橋公社文物普查隊在景湖公路旁的銀珠山和城墩阪發現了磨製石器石錛、石刀、石磨棒,生活用陶殘件有鼎、豆、罐、盆、壺、蓋等,在房屋建築材料木骨泥牆紅燒土塊上,發現留有稻穀殼、稻草和木質柱棍印跡。據考證是新石器時代中期晚段,有一支新石器時代晚期原始先民,從長江南岸流泗史家橋遷徙到均橋鎮南境埠堰港西岸的銀珠山和城墩阪定居。因為有一條九曲港相環繞,它發源於武山,經文橋市鎮,繞古彭澤舊治西南,由南向北,經江橋市鎮,流入南港,爾後與北港水相會於城門山和穀子山前,流注於鄱陽湖。這裡丘陵起伏,沃野平川,加上湖港交織,農業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從發掘出的物品看出,那時的城墩阪和銀珠山已出現了稻作農業經濟,或以稻作農業為主、漁獵採集為輔的農業經濟時代。

文橋市


湖口老地名——最年輕的鄉鎮背後同樣有許多的老故事


文橋有兩座古石橋:大文橋在現文橋醫院北面。據史料記載,大文橋是宋淳熙年間建成;小文橋在劉百通至王貫村的堰港上,至今還在。明朝時,由彭蠡驛設置文橋鋪遞。明嘉靖年間,有一梅姓商人,號文橋,在橋旁經商,以商家名字而稱為文橋,加上文橋港可通鄱陽湖,出產的黃豆、黃花等均上船遠銷外地,隨後商賈輻輳,形成市鎮,稱文橋市,後以橋名稱文橋鎮。清朝在此建文橋亭,始設社倉,名文橋倉。據古縣誌記載:“文橋市,商賈輻輳。順治三年,毀於都昌‘土賊’,後漸復業。”至解放前文橋還有商店十幾家。1938年日寇侵佔縣城後,國民政府曾遷駐於此,後轉遷武山、都昌石埠澗。

文橋市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曾經流傳“張王不要誇,梅段真世家。”文橋人曹梅卿,曾與吳厚德、潘康全赴京演出青陽腔“三請賢”,而名噪一時。

解放後,文橋於1951年成立供銷合作社。上世紀60年代後,鄉辦工業有花炮廠、制匾廠等。改革開放初期,文橋鄉企業工具廠生產的工藝斧錘遠銷海外,文橋的鞭炮也在省內比較出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