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談|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

我生於新中國誕生的那一年——1949年。

1960年我考入楊浦區少年藝術學校舞蹈班,後又考入楊浦區戲曲學館滬劇班,從此與滬劇結下了不解之緣。學藝是艱苦的,條件遠不如今天。但領導和老師對我們學生的要求是做一個革命的文藝接班人,藝術上要文武兼備、一專多能。如果要說“不忘初心”,這恐怕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初的“初心”。在滬劇教材中除了加強唱腔訓練外,凌愛珍老團長特別強調要我們這批學生練武功,什麼翻跟斗、打把子、練身段一樣不能缺。第二年就排了武戲《白蛇傳·盜仙草》,我演白娘娘,戲中要走邊、開打、踢槍,最後還要從兩張桌子上倒扎虎翻下,然後一排前橋。系統學習傳統戲曲基本功的做法對演員非常有用,它為我日後的脫穎而出以及藝術上的精進提供了非常紮實的基礎。

我是愛華滬劇團培養的一名演員。愛華滬劇團的《紅燈記》1963年春節在紅都劇場首演,這是第一個出現在全國戲劇舞臺上的《紅燈記》,後來聞名全國的京劇《紅燈記》就移植改編自它。1964年11月,“愛華”的凌愛珍、袁濱忠、韓玉敏、凌大可、王育、徐德甫一行六人應邀赴京,並於當月6日晩上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觀摩學習中國京劇院的京劇《紅燈記》,當介紹京劇《紅燈記》移植於愛華滬劇團的滬劇劇本,他們是上海楊浦區屬的一個小劇團時,毛主席高興地說“哦?團小志氣大”,又接著說:“你們小劇團能搞出這麼個好戲是不容易的”。五十多年過去了,主席的話仍是我心中永遠的“初心”。

"

我生於新中國誕生的那一年——1949年。

1960年我考入楊浦區少年藝術學校舞蹈班,後又考入楊浦區戲曲學館滬劇班,從此與滬劇結下了不解之緣。學藝是艱苦的,條件遠不如今天。但領導和老師對我們學生的要求是做一個革命的文藝接班人,藝術上要文武兼備、一專多能。如果要說“不忘初心”,這恐怕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初的“初心”。在滬劇教材中除了加強唱腔訓練外,凌愛珍老團長特別強調要我們這批學生練武功,什麼翻跟斗、打把子、練身段一樣不能缺。第二年就排了武戲《白蛇傳·盜仙草》,我演白娘娘,戲中要走邊、開打、踢槍,最後還要從兩張桌子上倒扎虎翻下,然後一排前橋。系統學習傳統戲曲基本功的做法對演員非常有用,它為我日後的脫穎而出以及藝術上的精進提供了非常紮實的基礎。

我是愛華滬劇團培養的一名演員。愛華滬劇團的《紅燈記》1963年春節在紅都劇場首演,這是第一個出現在全國戲劇舞臺上的《紅燈記》,後來聞名全國的京劇《紅燈記》就移植改編自它。1964年11月,“愛華”的凌愛珍、袁濱忠、韓玉敏、凌大可、王育、徐德甫一行六人應邀赴京,並於當月6日晩上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觀摩學習中國京劇院的京劇《紅燈記》,當介紹京劇《紅燈記》移植於愛華滬劇團的滬劇劇本,他們是上海楊浦區屬的一個小劇團時,毛主席高興地說“哦?團小志氣大”,又接著說:“你們小劇團能搞出這麼個好戲是不容易的”。五十多年過去了,主席的話仍是我心中永遠的“初心”。

十日談|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1973年1月,上海市人民滬劇團與愛華滬劇團合併成立上海滬劇團(1982年改製為上海滬劇院),為了體現合併成果,殷功普團長決定《紅燈記》《沙家浜》兩個劇組的成員相互滲進,宣佈我擔任阿慶嫂一角。一個區級劇團的青年演員剛進國家劇院馬上得到一個女一號主角,這信任,當然也是一種考驗。自此以後,我一直在劇院的一線上演出排戲,一個戲接一個戲。1982年的一天,我領悟了黨組織的希望,打了入黨申請報告。1986年7月,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作為黨員的我,對自己的要求也不一樣了。1985年起,我先後擔任了一團團長、直屬團團長、浦東分院院長、馬莉莉文化工作室總經理、上海滬劇院副院長。在體制管理上我也作了嘗試,從計劃經濟的全額撥款到差額撥款,從自收自支到完全個人的自負盈虧,這中間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心裡清楚。欣慰的是每一次嘗試改革的同時又伴隨著一次次藝術上的收穫,讓我獲得了許多獎項。但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儘管很艱難,轉過身來卻不願意讓任何人看到我的傷感和軟弱,我把我的青春、我最寶貴的時光全部獻給了滬劇事業,直至今日我不後悔。我喜歡這樣一句話:“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2008年,我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滬劇)代表性傳承人。如今退休了,從劇場舞臺走下來的我又走向了更廣闊的社會大舞臺,進學校下社區作藝術講座,做評委,輔導群眾文藝,作為上海白玉蘭獎評委庫成員觀看演出參加座談,用學到的知識服務於社會、服務於老百姓是一件其樂無窮的大快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永遠激勵我去工作和生活。(馬莉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