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命案卻漂白身份,陝西版“孫小果”案也該一查到底|新京報快評

華陰 新京報 陝西 熊培雲 法律 楊晨 刑法 新京報評論 2019-06-25
涉命案卻漂白身份,陝西版“孫小果”案也該一查到底|新京報快評

法治社會容不下任何“孫小果”。實現滿滿的司法正義,既需要依法處理眼前事,也應妥善解決好“存量問題”。

涉命案卻漂白身份,陝西版“孫小果”案也該一查到底|新京報快評

2019年6月14日,被害人楊戰平的母親陳花娃正在清掃街道,補貼家用。新京報記者 韓茹雪 攝

文 |楊晨

又見翻版“孫小果案”,這回案件發生在陝西華陰。

據新京報報道,1999年8月,陝西華陰市街頭髮生一起一死兩傷的打鬥事件,當地警方只將其中1人列為命案嫌疑人,其餘5人十幾年來未被追究刑事責任。在受害者家屬的持續舉報下,2016年至2017年,6名參與者陸續歸案,但涉案的劉天成一審僅以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二審更改判為“判三緩四”,理由是“一貫表現良好”。可據調查,劉在華陰市開設多個賭博廳、手下豢養幾十名打手“小弟”。

目前,此案已得到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關注,公安機關正在加緊偵查此案。

一個涉命案的人,數十年來活動於案發當地,沒有得到應有的嚴懲;當地公安系統內部疑似有人幫助其改換身份證號、“漂白身份”;其開設賭博廳、夥同他人打砸,卻被評定為“一貫表現良好”獲緩刑……這起看似簡單的打架鬥毆案件,從調查取證、辦案程序再到量刑、網上追逃,諸多環節存在的“瑕疵”顯然太過醒目,難免引發海量質疑。

涉命案卻漂白身份,陝西版“孫小果”案也該一查到底|新京報快評

圖為劉天成。受訪者供圖

同樣的涉黑背景,同樣的身份被漂白,同樣的涉嫌命案,十幾年未被追責,也難怪劉天成會被稱為陝西版“孫小果”。回看這起案件,在“巧妙”利用司法漏洞、逃避法律制裁上,該案也給人“似曾相識”之感。

比如,孫小果初犯強姦案後,年齡“改小”輕判。劉天成年齡也曾由1979年改為1981年,儘管有關村民證實,劉天成“是1979年出生的,錯不了”,可他卻順利改了年齡,還稱年齡是登記失誤。而他案發17年後“投案自首”情節獲得法院的從輕、減輕判決,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又如,已經蹲進監獄的孫小果,是利用不存在的“發明”達到了減刑的目的。劉天成則是利用賠償受害人親屬取得諒解書,連牢房都不用坐。

問題是,劉天成涉嫌的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犯罪,因為社會危害性嚴重,此類犯罪的起刑點就在10年以上,根據最高法《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就算取得被害人諒解,減少基準刑很難超過50%。而緩刑必須是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對劉天成適用緩刑顯然不合適。

就像孫小果案的背後隱藏著相助的“貴人”那樣,劉天成能輕鬆逃避法律的制裁,情況也不簡單:他能修改身份證件“漂白身份”,能在法定量刑幅度以下輕判,且適用緩刑,如果沒有“神助攻”,恐怕憑藉名不副實的“一貫表現良好”,很難過審查關。而當地住戶反映“劉天成居住的是華陰市檢察院家屬樓”、“這種樓並不對外公開售賣”,似乎提供了暗合許多人想象的解釋。

法治社會容不下任何“孫小果”。實現滿滿的司法正義,既需要依法處理眼前事,也應妥善解決好“存量問題”。

如今,在媒體輿論的高度關注下,中央督導組介入調查,孫小果案已取得進展。在此情勢下,陝西“孫小果”案也不妨乘勢發力,針對“司法漏洞”順藤摸瓜、徹查到底,讓事實真相大白於天下,讓不法分子接受應得懲罰,還受害者及其親屬以公道。

□楊晨(學者)

編輯:孟然 校對:盧茜

新京報·新聲代第一屆中學生寫作創造營啟動!

寫作即創造。那寫作何為?是為了“用文字醃製時間,煮字療飢”,還是“坐在浴缸裡橫渡大西洋”?我們認為,寫作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而年輕世代的所思、所見與所寫,尤其值得被看見。

你有火種,我有采火盆。作為國內最好的原創內容平臺,我們啟動了此次活動只要你是中學生、能來參加活動,我們送你C位出道!

大賽將分三輪,最終選出30名創造營的學員,獲得最後的夏令營資格。劃重點!這是一次公益性活動,全程不收取任何報名費與評審費,學員參加夏令營的食宿全包!

夏令營期間,我們將開設專業的寫作訓練班,由熊培雲、蔣方舟、楊慶祥等大咖親自授課;寫作夏令營期間,學員作品還將有機會刊登在新京報各大內容平臺,包括新京報報紙、APP、公號,並實現全平臺分發,讓你的作品得到百萬、千萬加的曝光。一塊送上的,還有榮譽證書、神祕禮包。

點擊此處或下方“閱讀原文”,直接進入報名頁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