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前HRD:打通“價值鏈管理”是高管的必修課'

"

企業存在的價值是創造顧客,而創造顧客的價值鏈管理,就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主鏈條。

華為公司的“價值鏈管理”為眾人所知,講的是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

準確來說,這個並不是華為的創造,而是受彼得德魯克的管理實踐的原型影響。放到華為的實踐之後,如何去理解這三個關鍵詞?

"

企業存在的價值是創造顧客,而創造顧客的價值鏈管理,就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主鏈條。

華為公司的“價值鏈管理”為眾人所知,講的是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

準確來說,這個並不是華為的創造,而是受彼得德魯克的管理實踐的原型影響。放到華為的實踐之後,如何去理解這三個關鍵詞?

華為前HRD:打通“價值鏈管理”是高管的必修課

作為管經營的CEO、管人力資源的CHO、管財務的CFO、管研發的CTO、管市場的CMO等核心高層,想打通企業經營的“價值鏈管理”,需要先回答好這三個問題。

1、價值創造

創造價值的原點在哪裡?誰來創造價值?

對企業而言,為什麼創造價值?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落到你的經營管理體系裡面。

比如,如何引出我們的績效目標?目標解碼的起點在哪裡?也就是說,組織績效管理的起源在哪個地方?

這是整個績效管理裡面最重要的一點。

我們做績效管理,很多時候是沉浸在“法”和“器”上面,而忽視了“道”的層面。

比如,考核表格怎麼設計,表格裡面的內容怎麼填,考核的流程是怎麼樣的,考核的比例應該怎麼分佈,我們總是沉浸在這些工作中,如果領導問你一句:你為什麼幹這個事?你為什麼要這樣變?又回答不出來。

在華為公司,始終倡導“以客戶為中心”並且能夠真正落到管理體系中去!創造的價值一定是為客戶創造價值。而在績效管理的實踐操作中,華為公司也是從客戶價值主張解碼到經營要素,最後落到績效管理體系中去。

有了起點之後,你能不能從起點走到員工個體的績效目標上去?也就是說,你的目標是否能夠清晰地傳遞下去?

這就是從戰略制定到戰略解碼的組織績效管理,到個人的績效管理,這樣一個層層分解的過程,我們如何去保持它分解的有效性。

最後,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要跟蹤管理,不讓它偏離方向。

思考誰在為你創造價值的時候,這個“誰”由哪些要素組成?

生產要素有資本,有老闆,有員工,等等。那麼這些生產要素裡面,你讓哪個成為你最重要的生產要素?

如果是資本方,那資本的投資就是你的第一生產要素;如果你認為高效員工是你的第一生產要素,就通過高效員工來構建你的核心競爭力。

這個就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在你的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上,你就有不同的選擇。在華為,高效員工是第一生產要素。

2、價值評價

評價結果還是評價過程?導向什麼?

相當多的企業在價值評價上面,只是把評價的結論作為輸出的結果;還有一種,是把產出結果的過程作為評價的要素。

這兩種不同的選擇,一定會帶來價值分配理念的差異。

比如說有的是強調行為過程,他的付薪理念可能採用能力付薪,職稱付薪,學歷付薪等等。

有的是隻關注結果,不關注行為過程,你幹多少我就給多少,其他的不管。

華為恰恰是進行了一個“中庸”,我們首先是要關注你產出的結果,同時要關注你產生結果的關鍵行為過程。

通過這兩者共同的關注,一方面是對你的努力過程和你的努力結果進行一個綜合的評價,進行價值分配。

其實,更重要的不是價值分配,而是實現關鍵結果的行為過程中,如何保證方向正確,不要出現大的偏差。這就確保方向大致正確的戰略能夠得到有效執行。

所以華為有一個很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執行力特別強。

當然執行力強有好處也壞處。

好處是什麼?一旦定了戰略方向之後,大家就往那個方向進攻,像狼一樣地往前衝,突破城牆口,佔領陣地。

壞處是什麼?壞處就是如果方向不是那麼準確的時候,企業衰落會更快。所以我們強調既要關注結果,又要關注實現結果的關鍵行為過程。

這個時候我們的價值評價就必須要有導向了。人力資源幫企業落地績效文化的時候,就要思考評價的導向是什麼,評價的內容要素是什麼,評價誰。

評價的導向,用最後的結果來反過來檢驗,看是不是一致,是不是支撐了公司的核心文化價值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迴歸檢驗。

3、價值分配

分給誰?如何分?

我們剛開始做人力資源的時候,對價值分配的理解就是分錢。華為今天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即綜合激勵體系的建設。

誰是分配的價值對象?如何給他們分?

華為經常倡導要給火車頭加滿油,誰是你的火車頭?你的工資部分、獎金部分和你的長期激勵部分,在你的價值分配導向上面,各自有什麼樣的牽引方向?

這些一定是有差異的。

比如說工資部分,華為的工資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外部的競爭力的問題;

第二,當期的激勵和保留的問題;

第三,內部的公平性。

獎金部分,最重要的是對你當期績效的認可,但我們要形成一個“掙獎金”的文化,獎金是你自己給自己掙的,不是公司分給你的。所以華為就把過去的分獎金的機制改成了現在的獲取分享制

長期激勵部分,不是因為你有良好的績效貢獻,我就一定要給你長期激勵,它跟獎金和工資是不一樣的。除了價值共享,更重要的是尋找華為的同路人,能夠跟華為未來走得更長更遠,這就是華為文化不被稀釋的原因。

在這幾個激勵要素上面,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貢獻的導向。

- END -

如果您在價值鏈管理中遇到問題,歡迎向我們諮詢。

Tips:

我們特別邀請了本文分享者李嶽洲老師,在9月20-21日當面分享《向華為學習:激活組織的績效激勵設計》。

  • 績效管理:從戰略解碼到組織績效,從組織績效到個人績效
  • 激勵管理:工資包與獎金包管理、長期激勵

李老師擁有20年華為工作經驗,擔任華為營銷線和產品線幹部部部長,主導了華為多個人力資源變革項目,是為數不多全程參與華為人力資源體系構建的專家。退休後被返聘為華為公司管理顧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