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
"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都說人間有五味“酸甜苦辣鹹”,您用它形容人生的感受可以,但形容人的味覺彷彿不準確。因為五味之說來自於中醫,傳統的說法是“酸苦甘辛鹹”。有人說甘就是甜、辛就是辣,甘甜、辛辣嘛!也有人說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甭管怎麼說吧,我們的舌頭能感受到的,也就這麼多了吧?要說五味之中最受歡迎的,應該數甜了吧?因為甜能給人帶來幸福感、滿足感。這甜味兒的主要來源是糖,而普通的糖是一種調味料,比如白糖、紅糖、冰糖……,這些一般不作為常用的食品直接食用。於是人們為了追求這種幸福感,把糖與其他食材結合,加工成了各種糖塊兒作為零食,像什麼硬糖、軟糖、水果糖、奶糖、酥糖、花生糖,對了還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用的糖瓜兒也得算,品種太多了數不過來。為了省事兒,人們把這種糖塊兒也簡稱為糖。不知道您聽說過沒有,中國有三大名糖,很榮幸、老北京的酥糖位列其中(另外兩種是上海奶糖和廣州水果糖)。


"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都說人間有五味“酸甜苦辣鹹”,您用它形容人生的感受可以,但形容人的味覺彷彿不準確。因為五味之說來自於中醫,傳統的說法是“酸苦甘辛鹹”。有人說甘就是甜、辛就是辣,甘甜、辛辣嘛!也有人說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甭管怎麼說吧,我們的舌頭能感受到的,也就這麼多了吧?要說五味之中最受歡迎的,應該數甜了吧?因為甜能給人帶來幸福感、滿足感。這甜味兒的主要來源是糖,而普通的糖是一種調味料,比如白糖、紅糖、冰糖……,這些一般不作為常用的食品直接食用。於是人們為了追求這種幸福感,把糖與其他食材結合,加工成了各種糖塊兒作為零食,像什麼硬糖、軟糖、水果糖、奶糖、酥糖、花生糖,對了還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用的糖瓜兒也得算,品種太多了數不過來。為了省事兒,人們把這種糖塊兒也簡稱為糖。不知道您聽說過沒有,中國有三大名糖,很榮幸、老北京的酥糖位列其中(另外兩種是上海奶糖和廣州水果糖)。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北京酥糖歷史悠久,一向享有盛名,它不僅是孩子們的零食,大人們也常把它作為茶點,歷來受到人們的歡迎,也得到過不少歷史名人的讚譽,享有:“茶罷一塊糖,咽而即消爽,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譽,因此北京酥算是北京地區傳統名點之一。北京酥的生產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再往前追溯就更早了。因為酥糖是從花生糖演變而來的,據傳早在公元前的戰國時期,我國便已出現花生糖。由於當時戰火不斷,人們迫不得已到處逃避、遠離戰火。在逃難的過程中,為了方便攜帶,有錢的人家就將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再切成小塊兒,這就是花生糖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花生糖,十二三世紀,花生糖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也就是說,我國是花生糖和酥糖的發源地。提起北京酥糖,相信上點兒歲數的朋友一定對它印象深刻,也搭上那時候零食沒那麼多,這幾乎是當年孩子們最幸福的味道了。早先的酥糖是沒有“皮”的,就是熬製好了之後切成塊兒,後來出了那種帶皮兒的,叫大蝦酥或叫紅蝦酥。大蝦酥、大蝦酥、大蝦酥,那位說你老叨叨它幹嘛?我這不是回味呢嗎?


"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都說人間有五味“酸甜苦辣鹹”,您用它形容人生的感受可以,但形容人的味覺彷彿不準確。因為五味之說來自於中醫,傳統的說法是“酸苦甘辛鹹”。有人說甘就是甜、辛就是辣,甘甜、辛辣嘛!也有人說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甭管怎麼說吧,我們的舌頭能感受到的,也就這麼多了吧?要說五味之中最受歡迎的,應該數甜了吧?因為甜能給人帶來幸福感、滿足感。這甜味兒的主要來源是糖,而普通的糖是一種調味料,比如白糖、紅糖、冰糖……,這些一般不作為常用的食品直接食用。於是人們為了追求這種幸福感,把糖與其他食材結合,加工成了各種糖塊兒作為零食,像什麼硬糖、軟糖、水果糖、奶糖、酥糖、花生糖,對了還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用的糖瓜兒也得算,品種太多了數不過來。為了省事兒,人們把這種糖塊兒也簡稱為糖。不知道您聽說過沒有,中國有三大名糖,很榮幸、老北京的酥糖位列其中(另外兩種是上海奶糖和廣州水果糖)。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北京酥糖歷史悠久,一向享有盛名,它不僅是孩子們的零食,大人們也常把它作為茶點,歷來受到人們的歡迎,也得到過不少歷史名人的讚譽,享有:“茶罷一塊糖,咽而即消爽,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譽,因此北京酥算是北京地區傳統名點之一。北京酥的生產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再往前追溯就更早了。因為酥糖是從花生糖演變而來的,據傳早在公元前的戰國時期,我國便已出現花生糖。由於當時戰火不斷,人們迫不得已到處逃避、遠離戰火。在逃難的過程中,為了方便攜帶,有錢的人家就將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再切成小塊兒,這就是花生糖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花生糖,十二三世紀,花生糖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也就是說,我國是花生糖和酥糖的發源地。提起北京酥糖,相信上點兒歲數的朋友一定對它印象深刻,也搭上那時候零食沒那麼多,這幾乎是當年孩子們最幸福的味道了。早先的酥糖是沒有“皮”的,就是熬製好了之後切成塊兒,後來出了那種帶皮兒的,叫大蝦酥或叫紅蝦酥。大蝦酥、大蝦酥、大蝦酥,那位說你老叨叨它幹嘛?我這不是回味呢嗎?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想想還真是好多年沒吃到正經的大蝦酥了(別問我“不正經”的大蝦酥是什麼味兒)。您說大蝦酥真的能吃出蝦的味道嗎?也不是,剛才那首詩裡不是說了嗎:“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早先的酥糖裡面有桂花(古人好像特別喜歡桂花味兒,很多北京傳統糕點裡都加桂花),後來多用花生和芝麻,這能吃出蝦味兒來嗎?還真記不得了。好像是因為它“長得”像蝦所以才叫大蝦酥,紅蝦酥好像也因為糖紙是紅色兒的吧?只記得大蝦酥圓滾滾的“身材”,兩頭像捏口兒一樣封住,奶白色身體上一道兒一道的花紋兒,看起來確實像蝦;咬開脆甜的糖衣,裡面是層次分明的餡兒,這餡兒一般就是花生、芝麻與糖混合熬製的;當然大蝦酥並不是僅北京有,但北京酥區別於其他地區酥糖的一大特點是:餡兒里加了“二八醬”,老北京人您都懂吧(就是芝麻醬)?味道嘛?怎麼形容呢?我覺得“崩焦酥脆”不足以形容,還得加上糯與甜,外皮薄而不軟、脆而不硬,餡兒是甜而不膩、酥而不粘,嚼起來細膩不粘牙、甜糯不膩口,吃完嘴裡絕無殘渣,真得說是滿口生香。


"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都說人間有五味“酸甜苦辣鹹”,您用它形容人生的感受可以,但形容人的味覺彷彿不準確。因為五味之說來自於中醫,傳統的說法是“酸苦甘辛鹹”。有人說甘就是甜、辛就是辣,甘甜、辛辣嘛!也有人說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甭管怎麼說吧,我們的舌頭能感受到的,也就這麼多了吧?要說五味之中最受歡迎的,應該數甜了吧?因為甜能給人帶來幸福感、滿足感。這甜味兒的主要來源是糖,而普通的糖是一種調味料,比如白糖、紅糖、冰糖……,這些一般不作為常用的食品直接食用。於是人們為了追求這種幸福感,把糖與其他食材結合,加工成了各種糖塊兒作為零食,像什麼硬糖、軟糖、水果糖、奶糖、酥糖、花生糖,對了還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用的糖瓜兒也得算,品種太多了數不過來。為了省事兒,人們把這種糖塊兒也簡稱為糖。不知道您聽說過沒有,中國有三大名糖,很榮幸、老北京的酥糖位列其中(另外兩種是上海奶糖和廣州水果糖)。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北京酥糖歷史悠久,一向享有盛名,它不僅是孩子們的零食,大人們也常把它作為茶點,歷來受到人們的歡迎,也得到過不少歷史名人的讚譽,享有:“茶罷一塊糖,咽而即消爽,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譽,因此北京酥算是北京地區傳統名點之一。北京酥的生產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再往前追溯就更早了。因為酥糖是從花生糖演變而來的,據傳早在公元前的戰國時期,我國便已出現花生糖。由於當時戰火不斷,人們迫不得已到處逃避、遠離戰火。在逃難的過程中,為了方便攜帶,有錢的人家就將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再切成小塊兒,這就是花生糖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花生糖,十二三世紀,花生糖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也就是說,我國是花生糖和酥糖的發源地。提起北京酥糖,相信上點兒歲數的朋友一定對它印象深刻,也搭上那時候零食沒那麼多,這幾乎是當年孩子們最幸福的味道了。早先的酥糖是沒有“皮”的,就是熬製好了之後切成塊兒,後來出了那種帶皮兒的,叫大蝦酥或叫紅蝦酥。大蝦酥、大蝦酥、大蝦酥,那位說你老叨叨它幹嘛?我這不是回味呢嗎?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想想還真是好多年沒吃到正經的大蝦酥了(別問我“不正經”的大蝦酥是什麼味兒)。您說大蝦酥真的能吃出蝦的味道嗎?也不是,剛才那首詩裡不是說了嗎:“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早先的酥糖裡面有桂花(古人好像特別喜歡桂花味兒,很多北京傳統糕點裡都加桂花),後來多用花生和芝麻,這能吃出蝦味兒來嗎?還真記不得了。好像是因為它“長得”像蝦所以才叫大蝦酥,紅蝦酥好像也因為糖紙是紅色兒的吧?只記得大蝦酥圓滾滾的“身材”,兩頭像捏口兒一樣封住,奶白色身體上一道兒一道的花紋兒,看起來確實像蝦;咬開脆甜的糖衣,裡面是層次分明的餡兒,這餡兒一般就是花生、芝麻與糖混合熬製的;當然大蝦酥並不是僅北京有,但北京酥區別於其他地區酥糖的一大特點是:餡兒里加了“二八醬”,老北京人您都懂吧(就是芝麻醬)?味道嘛?怎麼形容呢?我覺得“崩焦酥脆”不足以形容,還得加上糯與甜,外皮薄而不軟、脆而不硬,餡兒是甜而不膩、酥而不粘,嚼起來細膩不粘牙、甜糯不膩口,吃完嘴裡絕無殘渣,真得說是滿口生香。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由於早年間北京酥糖是比較高級的食品,多為士大夫階層享有,甚至端上宮廷的餐桌,起碼兒也是有錢人家才能吃得著,後來就比較普及了。解放前,一些店鋪和作坊用小孩兒形狀的銅模加工酥糖,因此北京人常叫它為“小孩兒酥”。如今您上網搜索一下,網絡上多給出的答案是“小孩兒酥”是徐州特產,咱不知道、也不必追究哪裡出現的早,總之老北京人印象當中的小孩兒酥還是北京產的。解放後公私合營,幾十傢俬人糖作坊合併成立北京第一食品廠,“小孩兒酥”成了這個廠的名品。至於紅蝦酥,好像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研製出來的,自問世以來迅速“紅”遍北京,“紅”遍全國,並很快成為出口產品,暢銷國際市場,有的外商稱讚道:“北京的紅蝦酥,不僅美國的王牌——金絲酥比不了,其他國家的酥糖也比不了。”


"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都說人間有五味“酸甜苦辣鹹”,您用它形容人生的感受可以,但形容人的味覺彷彿不準確。因為五味之說來自於中醫,傳統的說法是“酸苦甘辛鹹”。有人說甘就是甜、辛就是辣,甘甜、辛辣嘛!也有人說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甭管怎麼說吧,我們的舌頭能感受到的,也就這麼多了吧?要說五味之中最受歡迎的,應該數甜了吧?因為甜能給人帶來幸福感、滿足感。這甜味兒的主要來源是糖,而普通的糖是一種調味料,比如白糖、紅糖、冰糖……,這些一般不作為常用的食品直接食用。於是人們為了追求這種幸福感,把糖與其他食材結合,加工成了各種糖塊兒作為零食,像什麼硬糖、軟糖、水果糖、奶糖、酥糖、花生糖,對了還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用的糖瓜兒也得算,品種太多了數不過來。為了省事兒,人們把這種糖塊兒也簡稱為糖。不知道您聽說過沒有,中國有三大名糖,很榮幸、老北京的酥糖位列其中(另外兩種是上海奶糖和廣州水果糖)。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北京酥糖歷史悠久,一向享有盛名,它不僅是孩子們的零食,大人們也常把它作為茶點,歷來受到人們的歡迎,也得到過不少歷史名人的讚譽,享有:“茶罷一塊糖,咽而即消爽,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譽,因此北京酥算是北京地區傳統名點之一。北京酥的生產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再往前追溯就更早了。因為酥糖是從花生糖演變而來的,據傳早在公元前的戰國時期,我國便已出現花生糖。由於當時戰火不斷,人們迫不得已到處逃避、遠離戰火。在逃難的過程中,為了方便攜帶,有錢的人家就將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再切成小塊兒,這就是花生糖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花生糖,十二三世紀,花生糖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也就是說,我國是花生糖和酥糖的發源地。提起北京酥糖,相信上點兒歲數的朋友一定對它印象深刻,也搭上那時候零食沒那麼多,這幾乎是當年孩子們最幸福的味道了。早先的酥糖是沒有“皮”的,就是熬製好了之後切成塊兒,後來出了那種帶皮兒的,叫大蝦酥或叫紅蝦酥。大蝦酥、大蝦酥、大蝦酥,那位說你老叨叨它幹嘛?我這不是回味呢嗎?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想想還真是好多年沒吃到正經的大蝦酥了(別問我“不正經”的大蝦酥是什麼味兒)。您說大蝦酥真的能吃出蝦的味道嗎?也不是,剛才那首詩裡不是說了嗎:“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早先的酥糖裡面有桂花(古人好像特別喜歡桂花味兒,很多北京傳統糕點裡都加桂花),後來多用花生和芝麻,這能吃出蝦味兒來嗎?還真記不得了。好像是因為它“長得”像蝦所以才叫大蝦酥,紅蝦酥好像也因為糖紙是紅色兒的吧?只記得大蝦酥圓滾滾的“身材”,兩頭像捏口兒一樣封住,奶白色身體上一道兒一道的花紋兒,看起來確實像蝦;咬開脆甜的糖衣,裡面是層次分明的餡兒,這餡兒一般就是花生、芝麻與糖混合熬製的;當然大蝦酥並不是僅北京有,但北京酥區別於其他地區酥糖的一大特點是:餡兒里加了“二八醬”,老北京人您都懂吧(就是芝麻醬)?味道嘛?怎麼形容呢?我覺得“崩焦酥脆”不足以形容,還得加上糯與甜,外皮薄而不軟、脆而不硬,餡兒是甜而不膩、酥而不粘,嚼起來細膩不粘牙、甜糯不膩口,吃完嘴裡絕無殘渣,真得說是滿口生香。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由於早年間北京酥糖是比較高級的食品,多為士大夫階層享有,甚至端上宮廷的餐桌,起碼兒也是有錢人家才能吃得著,後來就比較普及了。解放前,一些店鋪和作坊用小孩兒形狀的銅模加工酥糖,因此北京人常叫它為“小孩兒酥”。如今您上網搜索一下,網絡上多給出的答案是“小孩兒酥”是徐州特產,咱不知道、也不必追究哪裡出現的早,總之老北京人印象當中的小孩兒酥還是北京產的。解放後公私合營,幾十傢俬人糖作坊合併成立北京第一食品廠,“小孩兒酥”成了這個廠的名品。至於紅蝦酥,好像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研製出來的,自問世以來迅速“紅”遍北京,“紅”遍全國,並很快成為出口產品,暢銷國際市場,有的外商稱讚道:“北京的紅蝦酥,不僅美國的王牌——金絲酥比不了,其他國家的酥糖也比不了。”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咱們國家實行改革開放,隨著這幾十年的發展,如今可以用“商品極大豐富”來形容了吧?特別是孩子們的各種零食(當然零食不一定只屬於孩子),除了“琳琅滿目”我實在找不出別的詞兒了。好比您去誰家串門兒,想給孩子帶點兒零食,都不知道買點兒什麼好。甚至說您帶孩子去超市裡選,怕是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吃點兒什麼好!太多了,太多了也就不稀罕了,不像過去了,大人從兜裡掏出兩塊糖塞在手心兒裡,那是孩子們極大的驚喜,要不然只有過年或誰家結婚才吃得到。


"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都說人間有五味“酸甜苦辣鹹”,您用它形容人生的感受可以,但形容人的味覺彷彿不準確。因為五味之說來自於中醫,傳統的說法是“酸苦甘辛鹹”。有人說甘就是甜、辛就是辣,甘甜、辛辣嘛!也有人說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甭管怎麼說吧,我們的舌頭能感受到的,也就這麼多了吧?要說五味之中最受歡迎的,應該數甜了吧?因為甜能給人帶來幸福感、滿足感。這甜味兒的主要來源是糖,而普通的糖是一種調味料,比如白糖、紅糖、冰糖……,這些一般不作為常用的食品直接食用。於是人們為了追求這種幸福感,把糖與其他食材結合,加工成了各種糖塊兒作為零食,像什麼硬糖、軟糖、水果糖、奶糖、酥糖、花生糖,對了還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用的糖瓜兒也得算,品種太多了數不過來。為了省事兒,人們把這種糖塊兒也簡稱為糖。不知道您聽說過沒有,中國有三大名糖,很榮幸、老北京的酥糖位列其中(另外兩種是上海奶糖和廣州水果糖)。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北京酥糖歷史悠久,一向享有盛名,它不僅是孩子們的零食,大人們也常把它作為茶點,歷來受到人們的歡迎,也得到過不少歷史名人的讚譽,享有:“茶罷一塊糖,咽而即消爽,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譽,因此北京酥算是北京地區傳統名點之一。北京酥的生產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再往前追溯就更早了。因為酥糖是從花生糖演變而來的,據傳早在公元前的戰國時期,我國便已出現花生糖。由於當時戰火不斷,人們迫不得已到處逃避、遠離戰火。在逃難的過程中,為了方便攜帶,有錢的人家就將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再切成小塊兒,這就是花生糖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花生糖,十二三世紀,花生糖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也就是說,我國是花生糖和酥糖的發源地。提起北京酥糖,相信上點兒歲數的朋友一定對它印象深刻,也搭上那時候零食沒那麼多,這幾乎是當年孩子們最幸福的味道了。早先的酥糖是沒有“皮”的,就是熬製好了之後切成塊兒,後來出了那種帶皮兒的,叫大蝦酥或叫紅蝦酥。大蝦酥、大蝦酥、大蝦酥,那位說你老叨叨它幹嘛?我這不是回味呢嗎?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想想還真是好多年沒吃到正經的大蝦酥了(別問我“不正經”的大蝦酥是什麼味兒)。您說大蝦酥真的能吃出蝦的味道嗎?也不是,剛才那首詩裡不是說了嗎:“細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早先的酥糖裡面有桂花(古人好像特別喜歡桂花味兒,很多北京傳統糕點裡都加桂花),後來多用花生和芝麻,這能吃出蝦味兒來嗎?還真記不得了。好像是因為它“長得”像蝦所以才叫大蝦酥,紅蝦酥好像也因為糖紙是紅色兒的吧?只記得大蝦酥圓滾滾的“身材”,兩頭像捏口兒一樣封住,奶白色身體上一道兒一道的花紋兒,看起來確實像蝦;咬開脆甜的糖衣,裡面是層次分明的餡兒,這餡兒一般就是花生、芝麻與糖混合熬製的;當然大蝦酥並不是僅北京有,但北京酥區別於其他地區酥糖的一大特點是:餡兒里加了“二八醬”,老北京人您都懂吧(就是芝麻醬)?味道嘛?怎麼形容呢?我覺得“崩焦酥脆”不足以形容,還得加上糯與甜,外皮薄而不軟、脆而不硬,餡兒是甜而不膩、酥而不粘,嚼起來細膩不粘牙、甜糯不膩口,吃完嘴裡絕無殘渣,真得說是滿口生香。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由於早年間北京酥糖是比較高級的食品,多為士大夫階層享有,甚至端上宮廷的餐桌,起碼兒也是有錢人家才能吃得著,後來就比較普及了。解放前,一些店鋪和作坊用小孩兒形狀的銅模加工酥糖,因此北京人常叫它為“小孩兒酥”。如今您上網搜索一下,網絡上多給出的答案是“小孩兒酥”是徐州特產,咱不知道、也不必追究哪裡出現的早,總之老北京人印象當中的小孩兒酥還是北京產的。解放後公私合營,幾十傢俬人糖作坊合併成立北京第一食品廠,“小孩兒酥”成了這個廠的名品。至於紅蝦酥,好像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研製出來的,自問世以來迅速“紅”遍北京,“紅”遍全國,並很快成為出口產品,暢銷國際市場,有的外商稱讚道:“北京的紅蝦酥,不僅美國的王牌——金絲酥比不了,其他國家的酥糖也比不了。”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咱們國家實行改革開放,隨著這幾十年的發展,如今可以用“商品極大豐富”來形容了吧?特別是孩子們的各種零食(當然零食不一定只屬於孩子),除了“琳琅滿目”我實在找不出別的詞兒了。好比您去誰家串門兒,想給孩子帶點兒零食,都不知道買點兒什麼好。甚至說您帶孩子去超市裡選,怕是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吃點兒什麼好!太多了,太多了也就不稀罕了,不像過去了,大人從兜裡掏出兩塊糖塞在手心兒裡,那是孩子們極大的驚喜,要不然只有過年或誰家結婚才吃得到。


老北京的“小孩兒酥”,還有多少人記得它?


後來有一段時間,也不知道是冒牌兒的還是怎麼著,有的大蝦酥、紅蝦酥皮特厚、餡兒特少,還硬得咬不動,恨不得拿錘子砸,砸碎了擱碗裡搗,搗成面兒用開水沏著喝(有這工夫兒直接沏白糖好不好呢,跟它費這個勁幹嘛?),味道也是光甜不香,而且甜的齁兒人,或許這就是那種“不正經”的味道吧!再後來,零食多了,我們也長大了,“小孩兒酥”不知不覺的遠離了視線,也許偶爾趕上誰發喜糖能看見一兩塊兒北京酥糖,打開嚐嚐,彷彿不是記憶中的味道,也不知是它變了,還是我們變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