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也是一種城市美

環境汙染 環境保護 經濟 法律 光明網 2017-06-16

日前環境保護部發布的《2017年中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報告》顯示,2016年相關部門共收到環境投訴119萬件,其中噪聲投訴52.2萬件,佔環境投訴總量的43.9%。各類環境噪聲投訴中,工業噪聲投訴佔10.3%,建築施工噪聲投訴佔50.1%。在建築施工噪聲投訴中,夜間施工噪聲投訴佔90.5%。(6月10日《人民日報》)

與大氣、水資源等常見環境汙染一樣,噪聲汙染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不良副產品。很顯然,在古時候,沒有工業、沒有汽車、沒有音響和喇叭,燈紅酒綠、夜夜笙歌也畢竟是少數,當然就少聞高分貝、持續不斷的噪聲。如今,機器的轟鳴聲、車輛的鳴笛聲、人群的喧譁聲、賣場的促銷聲……各種聲音相互交織、不絕於耳,即使到了夜間可能也不得安靜。燈火通明的工地也許依舊在施工,娛樂場所的鼓樂可能持續到天明,室外的馬路上時而響過風馳電掣的汽車嘯叫聲……總之要麼是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讓你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要麼隨時會有一陣噪聲在深夜“把你的耳朵叫醒”。

也許有人會說,這種狀況正是說明了現代都市的繁華、經濟生產的發達。確實,城市規模越大,經濟活動越頻繁,社會生活越熱鬧,各種聲源也就越多、越複雜,噪聲自然也就隨之而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可能放棄現代文明而回到遠古時代或偏居閉塞落後的一隅。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噪聲汙染的危害和治理的迫切性,不能單純為了經濟發展而犧牲安寧祥和的生活環境及人們的生活品質和身心健康。要知道,喧鬧並非現代都市的唯一特徵,安靜也是一種城市美;無節制的“熱鬧”並非最佳的生活狀態,鬧中有靜才是更理想的人居環境。

噪聲汙染的危害不容小覷,它不僅會給人們正常的工作生活帶來嚴重的困擾,長期處在噪聲環境下,還會給人們的身心造成顯著的危害,可能誘發多種生理、心理疾病。尤其是在社會壓力大、生活節奏快而睡眠質量亟待提高的今天,夜間噪聲汙染更是令人無法接受。這點從夜間建築施工噪聲投訴的多發就能看出。

正因為如此,在我國不僅有《環保法》,還有噪聲汙染防治法規。早在1997年,為防治環境噪聲汙染,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和人的和諧發展,我國就施行了《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這部法律對噪聲的界定標準、監督管理、各類噪聲的防治及法律責任均作出了相關規定。

然而,從環保部近日發佈的這份《2017年中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報告》來看,我國噪聲汙染狀況依然嚴重,公眾對此意見很大、投訴很多,噪聲汙染防治形勢仍很嚴峻。應當看到,儘管不可否認很多噪聲汙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現代社會發展、經濟繁榮的併發症,但是並不能認為對噪聲頑疾就是“此聲無計可消除”,就該心安理得、聽之任之。

事實上,噪聲汙染並非絕對伴隨著經濟騰飛而水漲船高,也非一定與城市規模和經濟發達程度成正比。否則,作為長三角大都市南京的晝間96.9%、夜間87.5%的聲環境達標率又是怎樣煉成的?可見,事在人為,噪聲汙染治理同樣可以大有作為。

聲環境狀況事關公眾幸福指數和城市文明水平,只要各地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在思想上重視,完全可以通過聲環境規劃統籌、聲汙染系統防控,多管齊下、綜合施策,最大限度減輕消除噪聲汙染,讓人民睡得更香,住得更安靜、更舒適。

(作者為安徽公務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