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生產設施遭遇無人機攻擊。美國認為伊朗是此次襲擊的背後主使,但伊朗對這一指控予以否認。9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暗示將對伊朗發動攻擊,“美國已經準備好了,槍已上膛”。但16日特朗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又改口稱“我是個不希望戰爭的人。我不希望與任何人開戰,但我們的準備比任何人都充分。”然而,剛過了一天,美國副總統彭斯又重提特朗普“槍已上膛”的話。一時間,美國對伊朗的態度越發令人捉摸不定。

如果美國最終採取軍事行動,會是怎樣一種情景?《福布斯》雜誌網站刊發了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馬克·坎西亞(Mark Cancian)的文章,整合數任美國總統在類似情況下所採取的行動,總結出美國對伊朗軍事迴應可能採取的五種選擇。

1.加強沙特城市和石油設施周圍的防空力量

防禦潛在的類似攻擊可以避免對伊朗採取直接進攻,這是最不挑釁的做法。沙特已經擁有較全面的防空能力,但是他們還需要防衛大面積的領土。美國可能會派出另一組“愛國者”導彈系統作為援助,還可能增設雷達以加強警戒。

但一個根本問題在於,美國的“愛國者”和沙特的“鷹”反導系統(Hawk)可以抵禦飛機,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抵禦彈道導彈,卻無法抵禦無人機。報道稱,美國正在研發防禦無人機威脅的系統,但還未投入實際使用。該系統在未來軍售中或能獲得機遇,但目前無濟於事。

長期以來,美國總是派遣防空部隊前往熱點地區,通過防禦性的姿態來顯示決心。

2.對伊朗軍事設施發動導彈襲擊

如果美國這麼做,它將利用其飛機或海軍艦艇攜帶的遠程導彈打擊伊朗的軍事目標,如機場和海軍港口設施等。美國曾經對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基地組織採取這種措施。特朗普本人在2017年曾下令使用導彈襲擊敘利亞軍事目標。

採取這種方式的優勢是可以使伊朗明白,繼續挑釁是要付出代價的,又不會長期陷入軍事行動中;缺點是這將造成伊朗方面的人員傷亡,並越過使用軍事力量的紅線。此外,也無法確定一次打擊能否讓伊朗改變做法。

3.對包括伊朗民用基礎設施在內的目標大範圍發射導彈、進行空襲

這些襲擊不僅僅針對軍事目標,還將針對指揮與控制機構如伊朗國防部,或者更有可能針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部。此外,空襲還將打擊關鍵的民用基礎設施,如發電系統、橋樑和通信網絡。其目的是威脅軍方和文職官員,並對伊朗人民施加壓力。

4.組織一次長時間的空襲

一次長時間的空襲可能會包含數次或者數組打擊,持續時間達數天甚至數週。儘管前三種選擇已經能夠表明美國的政治立場,這一選擇的目的在於削弱伊朗的軍事能力,迫使伊朗進行談判。

在這一情況下,航母可以為飛機提供部分基地,但考慮到作戰的多種需求(電子戰、空中加油、偵察)以及打擊的廣泛性,一些飛機將需要陸上基地。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都可能提供此類基地。

1999年,美國在塞爾維亞屈服前對其實施了持續79天的空襲,時長遠超預期。事實上,歷史上這類空襲並不太受到支持,因為美國的領導層和民眾都傾向於保持低調。

5.對伊朗實行隔離與封鎖

這種選擇兼具侵略性和被動性。

美國可能會檢查進出伊朗水域的船隻,以查驗貨物是否違反制裁,甚至可能封鎖伊朗港口。這一方案是侵略性的,因為伊朗的經濟將受到威脅;這一方案也是被動的,因為伊朗將不得不首先採取行動。嚴格的封鎖會威脅伊朗政權的穩定。但報道指出,鑑於美國政府的鷹派人物約翰·博爾頓已不再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因而美國採取對伊朗實施隔離與封鎖措施的可能性似乎有所降低。

報道稱,美國的盟友和夥伴參與上述5種行動的可能性似乎不高。北約方面確實對伊朗感到不安,但也同時指責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從而煽動了危機。英國也開始含糊其辭。海灣國家可能會參與,但考慮到伊朗的力量和地理接近性,它們對採取直接行動會有顧忌,它們更願意以提供援助和基地的方式間接參與行動。

報道指出,除了這五種選擇外,還有更激進的方案,比如奪取伊朗位於波斯灣的島嶼。美國早有此類行動的計劃,但目前這種可能性很小。

《福布斯》雜誌網站文章認為,特朗普是否會採用上述某一個選項還尚不明確,其實他始終極其不願意動用武力,不願冒風險捲入衝突。分析指出,特朗普的底線似乎是避免美國出現人員傷亡,而目前為止,伊朗一直小心地避免造成任何美國人員的傷亡。

馬克·坎西亞認為,美國目前有能力在該地區發動第二、三種選項中的有限打擊,因為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正部署於該地區。但要實行第一、四、五種選項,美國則需要增強力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