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的發病原因及其診斷綜合預防措施

黃鱔的發病原因及其診斷綜合預防措施

(一)黃鱔的發病原因

黃鱔生活在水體環境中,在野生狀態下,有極強的生命力和活力,這是自然長期進化和適應的結果,但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不可能完全模擬黃鱔自然生活環境,在人工高密度養殖時,許多潛在的不適應和水體因素以及相互的影響是引起黃鱔生病的原因,也就是說,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黃鱔還是容易發病。總的來說,黃鱔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發病的原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條件不適宜

黃鱔養殖起步較晚,系統的技術資料刊載不多,養殖生產中有相當一部分養殖者對黃鱔的生態習性瞭解甚少,因此,在規劃、設計和建池時沒有考慮防治鱔病的特殊要求。如選址不當,取用水源水質不好,灌排系統不暢,或沒有獨立的進排水道,生產中容易造成一池發病多池感染,再如人工養殖條件下,不少單位和個人設計的水泥池、磚池、網箱定標水位太深或太淺。太深時,黃鱔上下活動頻繁,體能消耗過大,體表黏液分泌失調,易感染髮病,同時也不利於黃鱔呼吸、生長;深度太淺時,尤其是夏季易造成水錶面溫度長時間偏高,而導致黃鱔攝食量下降,甚至死亡,秋季易發生溫度長時間偏高,而導致黃鱔攝食量下降,甚至死亡,秋季易發生溫差過大而擾亂了黃鱔的正常生理機能,降低免疫力,常導致黃鱔“感冒”或大批暴病死亡;網箱養殖時,網箱中培植的水草過少,或根本沒有水草,不利於黃鱔穴(隱)居和調控水溫,亦是導致黃鱔養殖失敗的原因之一。

(2)消毒不徹底或未消毒

黃鱔養殖生產中的消毒應包括鱔種、水體、餌料消毒等。一是鱔種未經選擇和消毒,無論是自繁的鱔種,還是從市場上購買來的鱔種均可能帶有致病菌、寄生蟲、病毒等,即使是健壯的鱔種也難免有一些病原體寄生,一旦條件適宜,便大量繁殖而引起發病。所以,放養前必須進行嚴格消毒。在市場上購買的鱔種常有鉤釣的、體表明顯傷殘或體質消瘦的,最好在買時就予以剔除。二是養殖水體的消毒,包括放養前的消毒和日常消毒。放養前水體消毒對於養殖新區、老區均不例外,尤其是養殖多年的鱔池(或水域),放養前沒有進行消毒或消毒不徹底,是導致黃鱔發病的一個原因。隨著集約化養殖水平的提高,在高密度養鱔池中,黃鱔的大量排洩物和死鱔的屍體的分解,這會導致產生危害黃鱔的微生物和一些病害中的中間宿主的繁衍,如平時不經常對水體消毒,則是造成自身汙染的必然結果。三是投喂新鮮的動物性餌料(如螺、蚌肉、小魚、蜘蛛等)時,往往是未經消毒處理而直接投喂,這增加了有害生物對黃鱔的危害機會。食場或投喂點內常有殘餘餌料,如不及時清除,其變質腐敗後為病原體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水溫高、吃食旺季、疾病流行季節最易發生這種情況。

(3)密度過高,規格不一

首先是鱔種運輸密度過高,裝運時間過長,在裝運途中,鱔種群體集中擠壓,如不能適時處理,黃鱔體表的黏液聚積發酵,使容器中的水溫急速上升,鱔體體表黏液的防禦功能遭到破壞,有害致病菌急速感染,往往造成黃鱔人池後數天內大批死亡,有的死亡率高達100%。其次,是飼養密度過高使黃鱔長時間處在應急狀態之下,黃鱔分泌黏液的速度加快,若不及進換水或換水有死角時,同樣會引發黃鱔生病死亡。再次,目前養鱔生產中,不僅放養鱔種密度很高,且鱔種來源不一,大小懸殊,這容易引起互相咬傷而發生細菌或黴菌感染。

(4)投餌不當

投餌過多、不足或突然改變餌料品種,均會導致鱔病發生。投餌量特別是劣質餌料或是新鮮動物餌料過量,易使水質惡化,促使有害病菌大量繁殖;投餌不足時,黃鱔經常處於飢餓狀態,黃鱔雖極耐飢餓,完全由飢餓死亡的情況很少,但容易導致互相殘食,引起外傷,從而降低抗病能力。黃鱔食性特別,以最開始投喂的餌料為理想食品,習慣投喂後,如突然改變餌料品種,將導致黃鱔吃食很少或不吃食,單一餌料投喂亦不能滿足黃鱔的營養、生長需要,容易引起某種營養成分缺乏,導致黃鱔消瘦乏力,遊動緩慢,常常滯留洞外,嚴重時更能引起生病或衰竭而死。

(5)有害物質的進入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人口增加,如不注意環境保護,工廠中有毒廢水、農田中的農藥、生活汙水大量流人養殖水體及自身防治鱔病過量的用藥等,均會引起鱔中毒、畸變,甚至不明原因的大批死亡。一般新建水泥池脫鹼處理不完全、消毒時過量用藥或時間過長、稻田防治病害用藥無選擇或方法不當,均易引起中毒,或引起富集而影響黃鱔的商品質量。

(二)鱔病的綜合預防措施

黃鱔生活在水中,在實際養殖生產中,黃鱔發病之初往往難以發現,一旦發病症狀明顯,再進行治療,不但操作比較麻煩,而且會給養殖生產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黃鱔發病以後,病鱔一般沒有食慾,藥餌難被病鱔服用,在養殖水體中潑灑藥物也並非萬能,投藥餌或撥灑藥液治療,實質上只是挽救養殖群體中沒有發病或病情甚輕的黃鱔。所以,要減少鱔病發生和提高養鱔產量,一定要貫徹“全面預防,積極治療”的方針,採取“無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於治”的對策,在預防措施上,既要注意消滅病原,切斷傳染途徑,又要在提高黃鱔抗病力上下功夫,即採取綜合性預防措施,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1.鱔池的設計和網箱的設置必須符合防病要求

選址建場(池)首先考慮水源、水質均應滿足生產需要,做到進水方便,換水徹底,建有獨立給排水系統。養殖區域的確定同時要考慮年度水位、流量的變化不宜過大,以微流為最好。池深或網箱深度量40~ 50釐米為宜,過深、過淺(池塘套養除外)都不利於黃鱔棲息、生長。

2.藥物消毒,定期預防

(1)養殖環境消毒

在養殖過程中有黃鱔自身排洩物的汙染,還有外界的多方汙染,使水環境不斷出現惡質化,因此要定期消毒。新老鱔池、稻田、池塘、網箱設置區等養殖水體每年均應進行徹底消毒,每立方米用漂白粉20 克或生石灰 100 克或溴氯海因0.5 克,也可用2.5-5克高錳酸鉀沖洗鱔池,待藥性消失後投放鱔種。已經發生過鱔病的池,最好替換底泥,以杜絕細菌性疾病的發生。

(2)鱔體消毒

黃鱔的苗、種、親鱔只要放入另一水體就要消毒。購進挑選後的鱔种放養前必須消毒,通常用2%~ 3%的鹽水浸洗10分鐘或用0.7毫克/升的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浸浴’5~10分鐘,可有效殺滅大部分寄生蟲和致病菌,具體浸洗時間可視水溫高低、黃鱔的忍受程度而增減。並嚴格檢查,發現病蟲害的堅決剔除。

(3)餌料消毒

動物性鮮活(或冷藏的)餌料可用鹽水浸泡,養殖過程中定期用10毫克/升漂白粉對食場、用具消毒,可起到較好的預防效果。

(4)工具消毒

養鱔中所用的工具要定期消毒,每週2-3次。用食鹽5%浸洗30分鐘,或用漂白粉5%浸洗20分鐘。發病池的用具要單獨使用,或經嚴格消毒後使用。

3.加強春、秋季管理

夏季當水溫超過30℃時,黃鱔處於不適狀態,尤其是窪塘、網箱內必須栽植一定密度的水草,既有利於夏季遮陰降溫,又有利於黃鱔隱居、棲息,悶熱暴雨天氣應適時加註新鮮水,秋季午前適量換水降溫,換水也應注意溫差不宜超過5℃,有條件時,夏、秋兩季可用遮陽網栽植絲瓜、扁豆、葡萄等遮光降溫,為黃鱔創造最佳生長條件。

4.根據養殖模式確定適宜放養密度

一般鱔苗培育宜選用小水泥池,水深10-20釐米,池中養些浮水植物,每擴放入孵出的鱔苗800-1 000尾,每飼養一個月後分疏密度一半,3個月即可進入成鱔養殖。成鱔養殖過程中,要求放養規格整齊,有條件也可分2-3個不同規格梯度飼養,防止大小懸殊而自殘。池養或網箱養殖時,規格以25-50 克/尾為好,一般每擴放養1.5-3 千克,飼養條件好的或微流水養鱔放養密度增加到 5-6千克或更高。放養後兩天不打洞或停留在水草上面的應撿出,稻田養鱔每畝以放養l 200-2 000尾為宜。

5.嚴格控制有害物質進入養殖水體

除了防止水源汙染外,應注意控制自身汙染。餌料投喂應掌握好用量,鱔種培育時堅持“四定”原則,投喂量以鱔魚體重的6%-7%全池遍灑,以免群集爭食造成生長不勻;鱔魚養殖時,重點根據水溫、天氣和餌料質量等靈活掌握,日投喂量可控制在黃鱔體重的1%-6%,鮮活餌料投喂量為鱔總重的10%-20%,及時撈去殘餌,保持水質良好;用藥消毒或治療鱔病時,應準確計算,不能過量;水稻防治病蟲害時,應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配製的藥液應在水稻葉面干時噴霧,粉劑應在水稻葉面有露珠時噴灑,避免藥液(粉)落入水中,用藥後及時換水,儘量降低水中藥液濃度,避免黃鱔發生藥害。

(三)鱔病的診斷

診斷黃鱔疾病的方法很多,在實際生產中,目檢是檢查鱔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目檢也就是用肉眼觀察診斷,根據病鱔的攝食、活動情況,結合其體內外特徵變化,綜合考慮,做出判斷。常見鱔病的發病部位主要在體表和內臟,目檢能直接觀察到病狀和寄生蟲情況。為了有效地治療鱔病,首先要對鱔病進行正確的檢查和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這是在治療中收到較好效果的最重要的一環。診斷鱔病的步驟和方法如下。

1.現場調查

到現場詳細瞭解黃鱔生長的表現和周圍環境情況和操作方法,是正確診斷鱔病的重要一環。患了病的黃鱔,體質瘦弱,體色變黑,活動較緩慢,離群獨遊。有的黃鱔在池中表現出不安狀態,上躥下跳,急劇狂遊;有的黃鱔群集沿池邊狂遊打圈;有的相互纏繞等各種現象,甚至有死鱔出現。這就要了解寄生蟲的侵襲或水中所含有害物質的狀況,瞭解水質變化的原因,瞭解飼養管理情況。黃鱔發病與飼養管理不善有關。比如施肥量過大,商品餌料質量較差,投餌量過多等,都容易引起水質變化,產生缺氧,引起黃鱔死亡。

2.肉眼檢查

及時從鱔池中撈出病鱔或剛死的黃鱔,按順序從頭部、嘴角、眼睛、體表、鱔尾等仔細觀察。從體表上很容易看到一些大型病原體,如水黴。用肉眼看不到的病原體,就需要根據其病狀來鑑別。如鱔體發青黑色,口腔充血,肛門紅腫突出,大多是腸炎病。鱔體外表局部發炎出血,出現黃豆或蠶豆大小的紅斑,嚴重時表皮呈漏斗狀小窩,體表明顯出血,表皮腐爛,是赤皮病。肉眼檢查時應注意:有時病鱔的症狀往往有幾種病一起併發。所以,在肉眼檢查時,應仔細檢查,認真分析。

3.腸道檢查

解剖鱔體,取出腸道,從前腸剪至後腸,首先觀察糞便中是否有寄生蟲,然後用水將食物和糞便沖洗乾淨,如發現腸道全部或部分充血,呈紫紅色,則為腸炎病。

4.鏡檢

鏡檢是在肉眼可見的病變部位作進一步的檢查。一般是根據目檢時所確定的病變部位進行。在此基礎上,進行全面檢查。小魚體表可直接用顯微鏡檢查;大魚則從病變部取少量組織或黏液,可加少量的普通水,如是內臟組織則需用0.85%的生理鹽水,再蓋上蓋玻片,並稍加壓平,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在沒有顯微鏡的情況下,可用倍數較高的放大鏡,一般需要多檢查幾個不同點的組織。肉眼看不見的病原體須用顯微鏡才能查出結果。農戶應將剛死的病鱔全部用溼布包好,迅速找附近的水產科教和技術推广部門診斷。

黃鱔的發病原因及其診斷綜合預防措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