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稀礦寶藏:被譽為“工業黃金”,成為戰略儲備

來源:時事面對面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資源國、消費國、出口大國。稀土被素有“工業黃金”之稱,據權威機構統計的數據,中國以36%的稀土資源,滿足世界稀土資源85%的需求。而“三稀”礦產是未來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這些稀有礦源以其獨特的性能,對推動我國產業鏈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三大稀礦寶藏:被譽為“工業黃金”,成為戰略儲備

三稀礦是稀土、稀有和稀散資源的統稱,這些礦產將是未來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主要用於航空航天、導彈火箭、原子能、半導體、電子技術、特種鋼材、超級合金、軍工等眾多領域,是關乎國家命脈所必需的金屬材料,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三大稀礦寶藏:被譽為“工業黃金”,成為戰略儲備

上世紀50年代,中國就將稀土定位為戰略資源,因為當時發現少,稀土確實是被作為一種稀缺性資源。從1998年開始,國家啟動稀土產品出口配額制度,但中國稀土低價出口的局面並沒有得到扭轉,2005年前後,稀土價格低至每公斤16元,被媒體戲稱為“比豬肉還便宜”。近年來,我國進一步對稀土是一種“稀缺資源”的認識,對三稀礦的開採都有一套完整的指標。

三大稀礦寶藏:被譽為“工業黃金”,成為戰略儲備

截止2009年底,我國已經查明稀土資源儲量達8396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36%。而稀土之所以帶土字,主要因為稀土元素的英文帶土字。不過,雖然稀土不是土,但也是來自於“泥土”,稀土也可以改善土壤的性能,從而提高作物的產量。

三大稀礦寶藏:被譽為“工業黃金”,成為戰略儲備

2015年中國稀土礦產品產量10.5萬噸,佔世界的85%,生產的稀土永磁材料、發光材料、儲氫材料、拋光材料等均佔世界的70%以上;消費量6.5萬噸,佔世界的65.0%;出口量3.5萬噸,佔世界的90%。

2016年,廣西地質隊發現一特大型稀土礦床,圈定了16個稀土礦體,資源總量可供年產達200萬噸,礦石連續開採在100年以上。該礦普查成果被中國地質學會評為2016年度“十大地質找礦成果”。

三大稀礦寶藏:被譽為“工業黃金”,成為戰略儲備

該項目於2011年開展普查工作,於2015年6月提交成果報告。共圈定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體16個,探獲一批工業稀土礦資源量,達到特大型稀土礦床規模。此次新發現的稀土礦床,將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將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

三大稀礦寶藏:被譽為“工業黃金”,成為戰略儲備

2019年,我國制定了今年第一批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計劃。2019年度第一批稀土總量控制計劃按2018年度指標的50%下達,分別為60000噸、57500噸。其中離子型稀土礦指標9575噸,巖礦型稀土礦指標50425噸。第一批鎢精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49835噸。

三大稀礦寶藏:被譽為“工業黃金”,成為戰略儲備

稀土資源以輕稀土為主,最有國家戰略的“工業黃金”,重稀土資源佔比不到1%。其稀土資源分佈集中,具有“北輕南重”的特點,輕稀土礦主要分佈在內蒙古包頭、四川涼山等地區,重稀土礦主要分佈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等南方地區。經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預測資源潛力3.6億噸,主要分佈在四川、內蒙古、廣東、江西老等地。

三大稀礦寶藏:被譽為“工業黃金”,成為戰略儲備

我國稀有金屬資源較為豐富,查明資源儲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鋯、鉿、銫資源短缺,國內需求主要依靠進口。稀散不金屬在地殼中的明顯低於稀土、稀有金屬和“大金屬”,甚至要低幾個數量級,但並不是絕對不能富集。

三大稀礦寶藏:被譽為“工業黃金”,成為戰略儲備

在世界高科技產業鏈的運用中,三稀礦更是發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的核心資源。未來國際資源競爭,將從大宗支柱礦產轉向三稀礦產,讓三稀是支撐我國佔領科技和經濟制高點的關鍵資源。

三大稀礦寶藏:被譽為“工業黃金”,成為戰略儲備

然而,隨著工業化的不斷深入,全球對“工業黃金”資源也在不斷下降,主要礦區資源加速衰減。採富棄貧、採易棄難、資源浪費等問題突出。有的礦區還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汙染等情況,甚至形成部分山體滑坡、河道堵塞、突發性環境汙染等事件。

總之,三稀元素的物理、化學特點決定了其工業應用的廣闊前景;三稀元素的地球化學特點決定了其資源評價和開採開發的獨特性;三稀資源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轉方式調結構,提高國際競爭力”方面的獨特地位。國家為了保護和合理開發優勢礦產資源,2019年繼續對稀土礦、鎢礦實行開採總量控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