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一書院

散步於黃河岸邊,東行三百餘米,抬頭見高臺,近則見千佛洞三字,遂登臨。

山峰下,見一仿古新立碑,蓋言康熙帝曾來此。山下仰望,巖壁有古今書法眾多。

拾級而上,見千佛洞大門緊閉,繼續前行。

榮河書院,映入眼簾。

初見時有點納悶:明明在黃河岸邊,為什麼叫榮河書院呢?

原來,府谷又名府州,府州在宋代政和年間被賜名為“榮河郡”,所以叫榮河書院。這是一座清朝建築,在高臺上俯瞰,古色古香的書院坐北向南,避風向陽,依山傍水,絕對是一塊讀書的好去處。

書院位於府州城大南門下。始建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70)。舊時為府谷培養學生應試科舉的最高學府,整個書院大體分為三層,呈梯級形狀順山勢次第攀高,中間相互貫通。上、中、下三進院落,佔地面積3500平米,建築面積666.6平米,其中有上院書院大門、正廳、東耳房、西耳房、東廂房、西廂房;中院會議室、宿舍;下院三孔窯洞、學堂及文星閣、天橋等。繁茂的樹枝中間有一些已經乾枯,最高一層的屋脊幾與城門上的垛口持平,但難掩節節向上攀高枝和“唯有讀書高”的封建思想。

黃河岸邊一書院

書院南臨黃河,長橋如虹,魁星樓巍然而立,“榮河聽濤”現已成為府谷勝景。

眼前的黃河河道狹小、流水脈脈。穿越到大清,定然是:黃河之水天上來,至此東流不復回。胸中鬥志頓生,或潑墨揮毫,激揚文字,洋洋灑灑;或拔劍四顧,金鉤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寧做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揮斥方遒,那是戰鬥的年代,更多的是和平時光,所以還是靜下心來好讀書。掩卷沉思,難免百思不得其解,學而不思則罔,不如放下書本,走下臺階,來到千佛洞,磕念彌陀,參禪悟道,心中迷惑得到疏通後,繼續學習,不至於思而不學則殆喲。

榮河書院,名不見經傳,比起那應天書院(河南商丘睢陽區南湖畔)、嶽麓書院(湖南長沙嶽麓山)、白鹿洞書院(江西九江廬山)、嵩陽書院(河南鄭州登封嵩山)四大書院,無論是名望還是壯觀,真是判若雲泥。然而,這種遠可觀黃河,近可就佛寺的地方,對一個書生來說,讀書思考,開闊胸襟,天下似乎獨此一處。

黃河岸邊一書院

讀書於此,幸甚至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