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劉斌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上古人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寤生(鄭莊公)。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聖,如張堯、張禹、張湯、黃舜、周昌等;有的崇尚英武雄健,如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紅巾軍將領李武等;有的追求長生長壽,如漢元帝時期宮廷畫師毛延壽、西漢名將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趙萬年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取名講究清高雅緻,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將軍劉牢之等,這個“之”與先秦時期虞國的宮之奇、晉國的介之推、鄭國的燭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虛詞,不含實際意義。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許多人時髦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上古人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寤生(鄭莊公)。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聖,如張堯、張禹、張湯、黃舜、周昌等;有的崇尚英武雄健,如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紅巾軍將領李武等;有的追求長生長壽,如漢元帝時期宮廷畫師毛延壽、西漢名將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趙萬年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取名講究清高雅緻,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將軍劉牢之等,這個“之”與先秦時期虞國的宮之奇、晉國的介之推、鄭國的燭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虛詞,不含實際意義。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許多人時髦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


古人的名,多數情況下是由長輩給取的,屈原在《離騷》中自敘:“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意思就是說,父親端詳我氣度斐然,便賜予我貞祥的美名。據《周禮》載:“婚生三月而加名”,意即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取名,但也有本人取名或改名的情況,例如《漢樂府•陌上桑》曰:“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元朝末年有個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是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有一文人想取笑他,給他改名為“士誠”,張士誠還以此名沾沾自喜,卻不知典故出自《孟子》的“士,誠小人也”之句,因而貽笑方家。

就一般情況而言,先秦時如果是兄弟和姐妹較多,常常在名字前加伯(孟)、仲、叔、季以別長幼,如伯夷、叔齊、仲尼、季路等。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皆用“常”,第三字同從“水”旁。此外作為名,一般只有兩個音節和一個音節兩種情形。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上古人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寤生(鄭莊公)。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聖,如張堯、張禹、張湯、黃舜、周昌等;有的崇尚英武雄健,如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紅巾軍將領李武等;有的追求長生長壽,如漢元帝時期宮廷畫師毛延壽、西漢名將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趙萬年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取名講究清高雅緻,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將軍劉牢之等,這個“之”與先秦時期虞國的宮之奇、晉國的介之推、鄭國的燭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虛詞,不含實際意義。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許多人時髦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


古人的名,多數情況下是由長輩給取的,屈原在《離騷》中自敘:“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意思就是說,父親端詳我氣度斐然,便賜予我貞祥的美名。據《周禮》載:“婚生三月而加名”,意即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取名,但也有本人取名或改名的情況,例如《漢樂府•陌上桑》曰:“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元朝末年有個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是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有一文人想取笑他,給他改名為“士誠”,張士誠還以此名沾沾自喜,卻不知典故出自《孟子》的“士,誠小人也”之句,因而貽笑方家。

就一般情況而言,先秦時如果是兄弟和姐妹較多,常常在名字前加伯(孟)、仲、叔、季以別長幼,如伯夷、叔齊、仲尼、季路等。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皆用“常”,第三字同從“水”旁。此外作為名,一般只有兩個音節和一個音節兩種情形。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


“字”是在男女成年後才取,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尊重,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限於有身份的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禮記•曲禮》說,男子20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故有“表字”之說。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字和名在意義上相關連,如屈原名平字原,顏回名回字子淵,趙雲名雲字子龍;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亮與孔明、飛與鵬舉意義皆相近;有的字和名為同義詞,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再如東漢時張衡字平子,彌衡字正平,宋代詩人陸游字務觀,秦觀字少遊,他們名字中的衡與平、觀與遊都是同義詞;有的字和名為反義詞,如曾黜字皙,《說文》:“黜,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宋代朱熹字符晦,元代趙孟俯字子昂,他們的名字中,熹與晦、俯(俯)與昂都是反義詞;有的字和名相輔相成,如東漢梁鴻字伯鸞,西晉陸機字士衡,鴻與鸞是兩種為人稱道的鳥,機與衡是北斗中的兩顆星。再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因“補”過才能“無咎”。也有的字取於典故或成語,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字偉長,取自《孔叢子》中“非不偉其體幹也”;曹操字孟德,出自《荀子》中“夫是之謂德操”;元末戲曲家高明字則誠,來自《禮記》“誠則明矣”之句;清初文人錢謙益字受之,用《尚書》中“謙受益”的典故。還有的字取於排行,如管夷吾字仲,範睢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上古人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寤生(鄭莊公)。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聖,如張堯、張禹、張湯、黃舜、周昌等;有的崇尚英武雄健,如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紅巾軍將領李武等;有的追求長生長壽,如漢元帝時期宮廷畫師毛延壽、西漢名將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趙萬年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取名講究清高雅緻,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將軍劉牢之等,這個“之”與先秦時期虞國的宮之奇、晉國的介之推、鄭國的燭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虛詞,不含實際意義。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許多人時髦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


古人的名,多數情況下是由長輩給取的,屈原在《離騷》中自敘:“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意思就是說,父親端詳我氣度斐然,便賜予我貞祥的美名。據《周禮》載:“婚生三月而加名”,意即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取名,但也有本人取名或改名的情況,例如《漢樂府•陌上桑》曰:“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元朝末年有個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是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有一文人想取笑他,給他改名為“士誠”,張士誠還以此名沾沾自喜,卻不知典故出自《孟子》的“士,誠小人也”之句,因而貽笑方家。

就一般情況而言,先秦時如果是兄弟和姐妹較多,常常在名字前加伯(孟)、仲、叔、季以別長幼,如伯夷、叔齊、仲尼、季路等。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皆用“常”,第三字同從“水”旁。此外作為名,一般只有兩個音節和一個音節兩種情形。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


“字”是在男女成年後才取,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尊重,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限於有身份的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禮記•曲禮》說,男子20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故有“表字”之說。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字和名在意義上相關連,如屈原名平字原,顏回名回字子淵,趙雲名雲字子龍;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亮與孔明、飛與鵬舉意義皆相近;有的字和名為同義詞,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再如東漢時張衡字平子,彌衡字正平,宋代詩人陸游字務觀,秦觀字少遊,他們名字中的衡與平、觀與遊都是同義詞;有的字和名為反義詞,如曾黜字皙,《說文》:“黜,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宋代朱熹字符晦,元代趙孟俯字子昂,他們的名字中,熹與晦、俯(俯)與昂都是反義詞;有的字和名相輔相成,如東漢梁鴻字伯鸞,西晉陸機字士衡,鴻與鸞是兩種為人稱道的鳥,機與衡是北斗中的兩顆星。再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因“補”過才能“無咎”。也有的字取於典故或成語,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字偉長,取自《孔叢子》中“非不偉其體幹也”;曹操字孟德,出自《荀子》中“夫是之謂德操”;元末戲曲家高明字則誠,來自《禮記》“誠則明矣”之句;清初文人錢謙益字受之,用《尚書》中“謙受益”的典故。還有的字取於排行,如管夷吾字仲,範睢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



古人的號

“號”是別稱,又稱“別號”,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但是專門用來表示尊稱的“號”並不常見。唐宋以後理學盛行,繁文褥節越來越多,本來對他人稱“字”已經是表示尊敬,但文人墨客依據《周禮》講的“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在對人的稱呼上也大做文章,於是比“字”更表恭敬的“號”逐漸流行起來。這樣,一個人的稱呼除了名和字以外往往還有號,尤其是一些文人更是如此,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蘇軾號東坡居士。宋代以後,取號更成為時髦,由於“號”既可自取,也可贈送,所以隨意性和可變性較大,以至許多文人的別號多達十幾個、幾十個,如元代的倪鎮、明代的傅山、朱耷等。有的人別號為後人熟知,反倒淹沒本名,如鄭板橋、章太炎等。別號中常見“居士”“山人”,藉以表示使用者的清高;有的取意頗深,如歐陽修晚號“六一居士”,即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還有他本人一老翁,是謂“六一”;陸游憂世憤俗,權貴們譏其不守禮法,於是自號“放翁”;南宋畫家鄭思肖宋亡後自號“所南”“木穴國人”(木穴合而為宋),表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明末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以“八大”連寫似“哭”似“笑”,又非“哭”非“笑”,寓“哭笑不得”之意,藉以抒發胸中明亡的苦悶。直到近代以後,文人用號之風才大為減少。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上古人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寤生(鄭莊公)。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聖,如張堯、張禹、張湯、黃舜、周昌等;有的崇尚英武雄健,如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紅巾軍將領李武等;有的追求長生長壽,如漢元帝時期宮廷畫師毛延壽、西漢名將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趙萬年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取名講究清高雅緻,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將軍劉牢之等,這個“之”與先秦時期虞國的宮之奇、晉國的介之推、鄭國的燭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虛詞,不含實際意義。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許多人時髦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


古人的名,多數情況下是由長輩給取的,屈原在《離騷》中自敘:“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意思就是說,父親端詳我氣度斐然,便賜予我貞祥的美名。據《周禮》載:“婚生三月而加名”,意即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取名,但也有本人取名或改名的情況,例如《漢樂府•陌上桑》曰:“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元朝末年有個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是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有一文人想取笑他,給他改名為“士誠”,張士誠還以此名沾沾自喜,卻不知典故出自《孟子》的“士,誠小人也”之句,因而貽笑方家。

就一般情況而言,先秦時如果是兄弟和姐妹較多,常常在名字前加伯(孟)、仲、叔、季以別長幼,如伯夷、叔齊、仲尼、季路等。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皆用“常”,第三字同從“水”旁。此外作為名,一般只有兩個音節和一個音節兩種情形。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


“字”是在男女成年後才取,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尊重,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限於有身份的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禮記•曲禮》說,男子20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故有“表字”之說。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字和名在意義上相關連,如屈原名平字原,顏回名回字子淵,趙雲名雲字子龍;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亮與孔明、飛與鵬舉意義皆相近;有的字和名為同義詞,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再如東漢時張衡字平子,彌衡字正平,宋代詩人陸游字務觀,秦觀字少遊,他們名字中的衡與平、觀與遊都是同義詞;有的字和名為反義詞,如曾黜字皙,《說文》:“黜,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宋代朱熹字符晦,元代趙孟俯字子昂,他們的名字中,熹與晦、俯(俯)與昂都是反義詞;有的字和名相輔相成,如東漢梁鴻字伯鸞,西晉陸機字士衡,鴻與鸞是兩種為人稱道的鳥,機與衡是北斗中的兩顆星。再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因“補”過才能“無咎”。也有的字取於典故或成語,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字偉長,取自《孔叢子》中“非不偉其體幹也”;曹操字孟德,出自《荀子》中“夫是之謂德操”;元末戲曲家高明字則誠,來自《禮記》“誠則明矣”之句;清初文人錢謙益字受之,用《尚書》中“謙受益”的典故。還有的字取於排行,如管夷吾字仲,範睢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



古人的號

“號”是別稱,又稱“別號”,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但是專門用來表示尊稱的“號”並不常見。唐宋以後理學盛行,繁文褥節越來越多,本來對他人稱“字”已經是表示尊敬,但文人墨客依據《周禮》講的“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在對人的稱呼上也大做文章,於是比“字”更表恭敬的“號”逐漸流行起來。這樣,一個人的稱呼除了名和字以外往往還有號,尤其是一些文人更是如此,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蘇軾號東坡居士。宋代以後,取號更成為時髦,由於“號”既可自取,也可贈送,所以隨意性和可變性較大,以至許多文人的別號多達十幾個、幾十個,如元代的倪鎮、明代的傅山、朱耷等。有的人別號為後人熟知,反倒淹沒本名,如鄭板橋、章太炎等。別號中常見“居士”“山人”,藉以表示使用者的清高;有的取意頗深,如歐陽修晚號“六一居士”,即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還有他本人一老翁,是謂“六一”;陸游憂世憤俗,權貴們譏其不守禮法,於是自號“放翁”;南宋畫家鄭思肖宋亡後自號“所南”“木穴國人”(木穴合而為宋),表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明末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以“八大”連寫似“哭”似“笑”,又非“哭”非“笑”,寓“哭笑不得”之意,藉以抒發胸中明亡的苦悶。直到近代以後,文人用號之風才大為減少。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李白號青蓮居士


作為帝王,還有諡號、廟號、尊號、年號之稱。諡號據稱是對死者生前事蹟和品德的概括,其實不盡然。諡號蓋始於周,王力先生把諡號分為三類:其一是表揚的,如文、武、景、昭、成、康、乎、桓;其二是批評的,如靈、煬、厲等;其三是表示同情的,如哀、愍、懷等。諡號不僅帝王有,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也要由朝廷賦予諡號,如齊桓公、秦穆公、晉靈公、魏安釐王、宣成侯(霍光)、忠武侯(諸葛亮)、文忠公(歐陽修)等。

廟號是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以名號。廟號始於殷代,如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武丁稱高宗。從漢代起,一般說來,每個朝代的第一個帝王稱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後嗣君稱太宗、世宗等,如漢高祖的廟號是太祖高皇帝,漢文帝稱太宗孝文皇帝,漢武帝則稱世宗孝武皇帝,再如唐玄宗、宋太祖等等。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趙匡胤的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尊號可以奉上好幾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詞。

年號是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始於漢武帝,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例如漢武帝即位初年號稱建元,後曾改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等,宋徽宗即位時年號稱建中靖國,後改為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等。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上古人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寤生(鄭莊公)。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聖,如張堯、張禹、張湯、黃舜、周昌等;有的崇尚英武雄健,如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紅巾軍將領李武等;有的追求長生長壽,如漢元帝時期宮廷畫師毛延壽、西漢名將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趙萬年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取名講究清高雅緻,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將軍劉牢之等,這個“之”與先秦時期虞國的宮之奇、晉國的介之推、鄭國的燭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虛詞,不含實際意義。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許多人時髦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


古人的名,多數情況下是由長輩給取的,屈原在《離騷》中自敘:“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意思就是說,父親端詳我氣度斐然,便賜予我貞祥的美名。據《周禮》載:“婚生三月而加名”,意即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取名,但也有本人取名或改名的情況,例如《漢樂府•陌上桑》曰:“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元朝末年有個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是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有一文人想取笑他,給他改名為“士誠”,張士誠還以此名沾沾自喜,卻不知典故出自《孟子》的“士,誠小人也”之句,因而貽笑方家。

就一般情況而言,先秦時如果是兄弟和姐妹較多,常常在名字前加伯(孟)、仲、叔、季以別長幼,如伯夷、叔齊、仲尼、季路等。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皆用“常”,第三字同從“水”旁。此外作為名,一般只有兩個音節和一個音節兩種情形。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


“字”是在男女成年後才取,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尊重,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限於有身份的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禮記•曲禮》說,男子20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故有“表字”之說。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字和名在意義上相關連,如屈原名平字原,顏回名回字子淵,趙雲名雲字子龍;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亮與孔明、飛與鵬舉意義皆相近;有的字和名為同義詞,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再如東漢時張衡字平子,彌衡字正平,宋代詩人陸游字務觀,秦觀字少遊,他們名字中的衡與平、觀與遊都是同義詞;有的字和名為反義詞,如曾黜字皙,《說文》:“黜,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宋代朱熹字符晦,元代趙孟俯字子昂,他們的名字中,熹與晦、俯(俯)與昂都是反義詞;有的字和名相輔相成,如東漢梁鴻字伯鸞,西晉陸機字士衡,鴻與鸞是兩種為人稱道的鳥,機與衡是北斗中的兩顆星。再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因“補”過才能“無咎”。也有的字取於典故或成語,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字偉長,取自《孔叢子》中“非不偉其體幹也”;曹操字孟德,出自《荀子》中“夫是之謂德操”;元末戲曲家高明字則誠,來自《禮記》“誠則明矣”之句;清初文人錢謙益字受之,用《尚書》中“謙受益”的典故。還有的字取於排行,如管夷吾字仲,範睢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



古人的號

“號”是別稱,又稱“別號”,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但是專門用來表示尊稱的“號”並不常見。唐宋以後理學盛行,繁文褥節越來越多,本來對他人稱“字”已經是表示尊敬,但文人墨客依據《周禮》講的“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在對人的稱呼上也大做文章,於是比“字”更表恭敬的“號”逐漸流行起來。這樣,一個人的稱呼除了名和字以外往往還有號,尤其是一些文人更是如此,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蘇軾號東坡居士。宋代以後,取號更成為時髦,由於“號”既可自取,也可贈送,所以隨意性和可變性較大,以至許多文人的別號多達十幾個、幾十個,如元代的倪鎮、明代的傅山、朱耷等。有的人別號為後人熟知,反倒淹沒本名,如鄭板橋、章太炎等。別號中常見“居士”“山人”,藉以表示使用者的清高;有的取意頗深,如歐陽修晚號“六一居士”,即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還有他本人一老翁,是謂“六一”;陸游憂世憤俗,權貴們譏其不守禮法,於是自號“放翁”;南宋畫家鄭思肖宋亡後自號“所南”“木穴國人”(木穴合而為宋),表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明末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以“八大”連寫似“哭”似“笑”,又非“哭”非“笑”,寓“哭笑不得”之意,藉以抒發胸中明亡的苦悶。直到近代以後,文人用號之風才大為減少。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李白號青蓮居士


作為帝王,還有諡號、廟號、尊號、年號之稱。諡號據稱是對死者生前事蹟和品德的概括,其實不盡然。諡號蓋始於周,王力先生把諡號分為三類:其一是表揚的,如文、武、景、昭、成、康、乎、桓;其二是批評的,如靈、煬、厲等;其三是表示同情的,如哀、愍、懷等。諡號不僅帝王有,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也要由朝廷賦予諡號,如齊桓公、秦穆公、晉靈公、魏安釐王、宣成侯(霍光)、忠武侯(諸葛亮)、文忠公(歐陽修)等。

廟號是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以名號。廟號始於殷代,如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武丁稱高宗。從漢代起,一般說來,每個朝代的第一個帝王稱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後嗣君稱太宗、世宗等,如漢高祖的廟號是太祖高皇帝,漢文帝稱太宗孝文皇帝,漢武帝則稱世宗孝武皇帝,再如唐玄宗、宋太祖等等。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趙匡胤的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尊號可以奉上好幾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詞。

年號是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始於漢武帝,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例如漢武帝即位初年號稱建元,後曾改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等,宋徽宗即位時年號稱建中靖國,後改為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古人還有綽號,綽號一般是對人的性格、特長或生理特點等等的刻畫和形容,如《水滸》中108人都有綽號,再如春秋時百里奚稱“五羖大夫”,唐朝李義府稱“笑中刀”“李貓”,宋代宰相王珪在位十多年,除“取旨、領旨、傳旨”外,不干他事,人稱“三旨相公”等等。

除上而外,史籍上還常以其他方式來代替人名,楚莊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歸納為七種方式:有以地名代人名,如東漢孔融稱孔北海,唐代韓愈稱韓昌黎,柳宗元稱柳河東、柳柳州,宋代王安石稱王臨川,蘇轍稱蘇欒城等;有以官爵名代人名,如漢代班超稱班定遠,蔡邕稱蔡中郎,魏晉時嵇康稱嵇中散,唐代杜甫稱杜工部等;有的在姓前加形容詞稱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指漢代的戴德、戴聖叔侄),大謝小謝(指南朝的謝靈運、謝惠連兄弟),老杜小杜(指唐代的杜甫、杜牧)等;還有以排行代人名者,如唐詩中《送元二使西安》《答王十二》《問劉十九》《送裴十八圖南》《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等,再如稱宋代的秦觀為秦七、歐陽修為歐九、黃庭堅為黃九等。

古人的自稱、互稱與避諱

古人在相互言談或書札交往中,凡需要自稱時,出於禮節往往用謙稱或卑稱,較為常見的有“鄙人”“不才”“不肖”“不佞”等。“鄙人”即所謂鄙俗之人,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識見淺陋,如《南史•蒯恩傳》:“恩盤自謙損,與人語,常呼位官,自稱鄙人。”“不才”即不成才之人,表示自己無才無能,如《左傳•成公三年》:“臣不才,又誰敢怨?”“不肖”即不賢而不能繼承先祖德行之人,如歸有光《祭外舅魏光祿文》:“重以不肖,連蹇困頓。”“不佞”與“不才”意義相近,也是表示無才能,如《戰國策•趙策二》:“不佞寢疾,不能驅走。”

謙稱中還有臣、僕、妾等詞,這些詞本是殷周時對奴僕的稱呼,後來被用作自謙之詞。一般男子自稱臣與僕,女子自稱妾。如司馬遷《報任安書》中說:“僕非敢為也。”《孟子•梁惠王下》:“臣聞郊關之內。”《孔雀東南飛》:“君當作盤石,妾當作蒲葦。”帝王諸侯也有謙稱,一般稱“不穀”“孤”“寡”,《老子》曰:“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不穀即不善之意,如《左傳•哀公六年》:“不穀雖不德。”至於“孤、寡”則為歷代侯王習稱,以至“孤家寡人”成為帝王的專門自稱。

與謙稱和卑稱相反,古人在稱呼對方時,往往用尊稱。最早的尊稱是“父”,古文字中的“父”像以手持火形,蓋指司火的長者,以後遂成為男子的尊稱,如後人稱孔子為尼父,周王稱呂尚(姜太公)為尚父,項羽尊范增為亞父。古時常用的尊稱還有公、子、先生、執事等,如陳勝、吳廣對起義的戍卒說:“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當斬。”《孟子•滕文公上》:“子之君將行仁政。”《孟子•告子下》:“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文選•楊修答臨淄侯箋》:“又嘗親見執事握牘持筆,有所造作。”朝廷中也有一些專用的尊稱,如下稱君王為上、陛下、殿下、閣下,君王稱臣下為卿、愛卿等。此外,有些應用範圍很廣的尊稱,如“足下”“君”等,既可以指職位很高的人,又可以稱普通的人。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上古人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寤生(鄭莊公)。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聖,如張堯、張禹、張湯、黃舜、周昌等;有的崇尚英武雄健,如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紅巾軍將領李武等;有的追求長生長壽,如漢元帝時期宮廷畫師毛延壽、西漢名將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趙萬年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取名講究清高雅緻,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將軍劉牢之等,這個“之”與先秦時期虞國的宮之奇、晉國的介之推、鄭國的燭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虛詞,不含實際意義。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許多人時髦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


古人的名,多數情況下是由長輩給取的,屈原在《離騷》中自敘:“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意思就是說,父親端詳我氣度斐然,便賜予我貞祥的美名。據《周禮》載:“婚生三月而加名”,意即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取名,但也有本人取名或改名的情況,例如《漢樂府•陌上桑》曰:“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元朝末年有個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是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有一文人想取笑他,給他改名為“士誠”,張士誠還以此名沾沾自喜,卻不知典故出自《孟子》的“士,誠小人也”之句,因而貽笑方家。

就一般情況而言,先秦時如果是兄弟和姐妹較多,常常在名字前加伯(孟)、仲、叔、季以別長幼,如伯夷、叔齊、仲尼、季路等。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皆用“常”,第三字同從“水”旁。此外作為名,一般只有兩個音節和一個音節兩種情形。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


“字”是在男女成年後才取,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尊重,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限於有身份的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禮記•曲禮》說,男子20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故有“表字”之說。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字和名在意義上相關連,如屈原名平字原,顏回名回字子淵,趙雲名雲字子龍;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亮與孔明、飛與鵬舉意義皆相近;有的字和名為同義詞,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再如東漢時張衡字平子,彌衡字正平,宋代詩人陸游字務觀,秦觀字少遊,他們名字中的衡與平、觀與遊都是同義詞;有的字和名為反義詞,如曾黜字皙,《說文》:“黜,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宋代朱熹字符晦,元代趙孟俯字子昂,他們的名字中,熹與晦、俯(俯)與昂都是反義詞;有的字和名相輔相成,如東漢梁鴻字伯鸞,西晉陸機字士衡,鴻與鸞是兩種為人稱道的鳥,機與衡是北斗中的兩顆星。再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因“補”過才能“無咎”。也有的字取於典故或成語,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字偉長,取自《孔叢子》中“非不偉其體幹也”;曹操字孟德,出自《荀子》中“夫是之謂德操”;元末戲曲家高明字則誠,來自《禮記》“誠則明矣”之句;清初文人錢謙益字受之,用《尚書》中“謙受益”的典故。還有的字取於排行,如管夷吾字仲,範睢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



古人的號

“號”是別稱,又稱“別號”,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但是專門用來表示尊稱的“號”並不常見。唐宋以後理學盛行,繁文褥節越來越多,本來對他人稱“字”已經是表示尊敬,但文人墨客依據《周禮》講的“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在對人的稱呼上也大做文章,於是比“字”更表恭敬的“號”逐漸流行起來。這樣,一個人的稱呼除了名和字以外往往還有號,尤其是一些文人更是如此,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蘇軾號東坡居士。宋代以後,取號更成為時髦,由於“號”既可自取,也可贈送,所以隨意性和可變性較大,以至許多文人的別號多達十幾個、幾十個,如元代的倪鎮、明代的傅山、朱耷等。有的人別號為後人熟知,反倒淹沒本名,如鄭板橋、章太炎等。別號中常見“居士”“山人”,藉以表示使用者的清高;有的取意頗深,如歐陽修晚號“六一居士”,即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還有他本人一老翁,是謂“六一”;陸游憂世憤俗,權貴們譏其不守禮法,於是自號“放翁”;南宋畫家鄭思肖宋亡後自號“所南”“木穴國人”(木穴合而為宋),表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明末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以“八大”連寫似“哭”似“笑”,又非“哭”非“笑”,寓“哭笑不得”之意,藉以抒發胸中明亡的苦悶。直到近代以後,文人用號之風才大為減少。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李白號青蓮居士


作為帝王,還有諡號、廟號、尊號、年號之稱。諡號據稱是對死者生前事蹟和品德的概括,其實不盡然。諡號蓋始於周,王力先生把諡號分為三類:其一是表揚的,如文、武、景、昭、成、康、乎、桓;其二是批評的,如靈、煬、厲等;其三是表示同情的,如哀、愍、懷等。諡號不僅帝王有,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也要由朝廷賦予諡號,如齊桓公、秦穆公、晉靈公、魏安釐王、宣成侯(霍光)、忠武侯(諸葛亮)、文忠公(歐陽修)等。

廟號是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以名號。廟號始於殷代,如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武丁稱高宗。從漢代起,一般說來,每個朝代的第一個帝王稱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後嗣君稱太宗、世宗等,如漢高祖的廟號是太祖高皇帝,漢文帝稱太宗孝文皇帝,漢武帝則稱世宗孝武皇帝,再如唐玄宗、宋太祖等等。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趙匡胤的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尊號可以奉上好幾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詞。

年號是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始於漢武帝,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例如漢武帝即位初年號稱建元,後曾改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等,宋徽宗即位時年號稱建中靖國,後改為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古人還有綽號,綽號一般是對人的性格、特長或生理特點等等的刻畫和形容,如《水滸》中108人都有綽號,再如春秋時百里奚稱“五羖大夫”,唐朝李義府稱“笑中刀”“李貓”,宋代宰相王珪在位十多年,除“取旨、領旨、傳旨”外,不干他事,人稱“三旨相公”等等。

除上而外,史籍上還常以其他方式來代替人名,楚莊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歸納為七種方式:有以地名代人名,如東漢孔融稱孔北海,唐代韓愈稱韓昌黎,柳宗元稱柳河東、柳柳州,宋代王安石稱王臨川,蘇轍稱蘇欒城等;有以官爵名代人名,如漢代班超稱班定遠,蔡邕稱蔡中郎,魏晉時嵇康稱嵇中散,唐代杜甫稱杜工部等;有的在姓前加形容詞稱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指漢代的戴德、戴聖叔侄),大謝小謝(指南朝的謝靈運、謝惠連兄弟),老杜小杜(指唐代的杜甫、杜牧)等;還有以排行代人名者,如唐詩中《送元二使西安》《答王十二》《問劉十九》《送裴十八圖南》《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等,再如稱宋代的秦觀為秦七、歐陽修為歐九、黃庭堅為黃九等。

古人的自稱、互稱與避諱

古人在相互言談或書札交往中,凡需要自稱時,出於禮節往往用謙稱或卑稱,較為常見的有“鄙人”“不才”“不肖”“不佞”等。“鄙人”即所謂鄙俗之人,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識見淺陋,如《南史•蒯恩傳》:“恩盤自謙損,與人語,常呼位官,自稱鄙人。”“不才”即不成才之人,表示自己無才無能,如《左傳•成公三年》:“臣不才,又誰敢怨?”“不肖”即不賢而不能繼承先祖德行之人,如歸有光《祭外舅魏光祿文》:“重以不肖,連蹇困頓。”“不佞”與“不才”意義相近,也是表示無才能,如《戰國策•趙策二》:“不佞寢疾,不能驅走。”

謙稱中還有臣、僕、妾等詞,這些詞本是殷周時對奴僕的稱呼,後來被用作自謙之詞。一般男子自稱臣與僕,女子自稱妾。如司馬遷《報任安書》中說:“僕非敢為也。”《孟子•梁惠王下》:“臣聞郊關之內。”《孔雀東南飛》:“君當作盤石,妾當作蒲葦。”帝王諸侯也有謙稱,一般稱“不穀”“孤”“寡”,《老子》曰:“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不穀即不善之意,如《左傳•哀公六年》:“不穀雖不德。”至於“孤、寡”則為歷代侯王習稱,以至“孤家寡人”成為帝王的專門自稱。

與謙稱和卑稱相反,古人在稱呼對方時,往往用尊稱。最早的尊稱是“父”,古文字中的“父”像以手持火形,蓋指司火的長者,以後遂成為男子的尊稱,如後人稱孔子為尼父,周王稱呂尚(姜太公)為尚父,項羽尊范增為亞父。古時常用的尊稱還有公、子、先生、執事等,如陳勝、吳廣對起義的戍卒說:“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當斬。”《孟子•滕文公上》:“子之君將行仁政。”《孟子•告子下》:“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文選•楊修答臨淄侯箋》:“又嘗親見執事握牘持筆,有所造作。”朝廷中也有一些專用的尊稱,如下稱君王為上、陛下、殿下、閣下,君王稱臣下為卿、愛卿等。此外,有些應用範圍很廣的尊稱,如“足下”“君”等,既可以指職位很高的人,又可以稱普通的人。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劉安在《淮南子》中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作“驚”。


避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它規定對帝王、聖人及尊長不得直稱其名,而要採取其他方法稱呼。從《左傳》的記載來看,周代雖有避諱,但尚無完備的制度。有人以為秦漢時避諱制度已臻完備,其實秦漢時代的諱制並不嚴密,如秦始皇的父親名子楚,李斯在《諫逐客書》中並不諱“楚”字;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在《左傳》中作“啟蟄”,劉安在《淮南子》中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作“驚”;司馬遷在《史記》中卻或避或犯,且在《景帝本紀》中直書“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竟不避當朝皇帝漢武帝的諱。

避諱是宗法制度的產物,也是極權政治的產物,從避諱的種類上來講,主要有避國諱、避家諱和避先聖諱三種。國諱是指避當朝皇帝及其父、祖的名諱,這是臣民甚至皇帝本人也必須遵循的,如漢高祖名劉邦,《論語•微子》原文是:“何必去父母之邦。”但漢石經殘碑改作“何必去父母之國”,將“邦”改為“國”。家諱是指在家族內部避父、祖的名諱,如唐代詩人李賀因避父名“晉肅”之諱而不能考“進士”,宋代蘇軾的祖父名序,其父在文章中改“序”為“引”,蘇軾為人作序時又改用“敘”。另外,族外之人在與之交往時,也要注意尊重別人的家諱。先聖諱是指避上古時代所謂聖人的諱,如宋大中祥符年間規定“禁文字斥用黃帝名號故事”,金代有“臣庶民犯古帝王而姓復同者禁之,周公、孔子之名亦令迴避”的規定。此外,在官場上還有一種不成制度的“憲諱”,即下屬官吏為逢迎討好而避長官的名諱。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上古人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寤生(鄭莊公)。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聖,如張堯、張禹、張湯、黃舜、周昌等;有的崇尚英武雄健,如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紅巾軍將領李武等;有的追求長生長壽,如漢元帝時期宮廷畫師毛延壽、西漢名將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趙萬年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取名講究清高雅緻,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將軍劉牢之等,這個“之”與先秦時期虞國的宮之奇、晉國的介之推、鄭國的燭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虛詞,不含實際意義。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許多人時髦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


古人的名,多數情況下是由長輩給取的,屈原在《離騷》中自敘:“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意思就是說,父親端詳我氣度斐然,便賜予我貞祥的美名。據《周禮》載:“婚生三月而加名”,意即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取名,但也有本人取名或改名的情況,例如《漢樂府•陌上桑》曰:“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元朝末年有個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是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有一文人想取笑他,給他改名為“士誠”,張士誠還以此名沾沾自喜,卻不知典故出自《孟子》的“士,誠小人也”之句,因而貽笑方家。

就一般情況而言,先秦時如果是兄弟和姐妹較多,常常在名字前加伯(孟)、仲、叔、季以別長幼,如伯夷、叔齊、仲尼、季路等。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皆用“常”,第三字同從“水”旁。此外作為名,一般只有兩個音節和一個音節兩種情形。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


“字”是在男女成年後才取,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尊重,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限於有身份的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禮記•曲禮》說,男子20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故有“表字”之說。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字和名在意義上相關連,如屈原名平字原,顏回名回字子淵,趙雲名雲字子龍;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亮與孔明、飛與鵬舉意義皆相近;有的字和名為同義詞,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再如東漢時張衡字平子,彌衡字正平,宋代詩人陸游字務觀,秦觀字少遊,他們名字中的衡與平、觀與遊都是同義詞;有的字和名為反義詞,如曾黜字皙,《說文》:“黜,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宋代朱熹字符晦,元代趙孟俯字子昂,他們的名字中,熹與晦、俯(俯)與昂都是反義詞;有的字和名相輔相成,如東漢梁鴻字伯鸞,西晉陸機字士衡,鴻與鸞是兩種為人稱道的鳥,機與衡是北斗中的兩顆星。再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因“補”過才能“無咎”。也有的字取於典故或成語,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字偉長,取自《孔叢子》中“非不偉其體幹也”;曹操字孟德,出自《荀子》中“夫是之謂德操”;元末戲曲家高明字則誠,來自《禮記》“誠則明矣”之句;清初文人錢謙益字受之,用《尚書》中“謙受益”的典故。還有的字取於排行,如管夷吾字仲,範睢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



古人的號

“號”是別稱,又稱“別號”,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但是專門用來表示尊稱的“號”並不常見。唐宋以後理學盛行,繁文褥節越來越多,本來對他人稱“字”已經是表示尊敬,但文人墨客依據《周禮》講的“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在對人的稱呼上也大做文章,於是比“字”更表恭敬的“號”逐漸流行起來。這樣,一個人的稱呼除了名和字以外往往還有號,尤其是一些文人更是如此,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蘇軾號東坡居士。宋代以後,取號更成為時髦,由於“號”既可自取,也可贈送,所以隨意性和可變性較大,以至許多文人的別號多達十幾個、幾十個,如元代的倪鎮、明代的傅山、朱耷等。有的人別號為後人熟知,反倒淹沒本名,如鄭板橋、章太炎等。別號中常見“居士”“山人”,藉以表示使用者的清高;有的取意頗深,如歐陽修晚號“六一居士”,即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還有他本人一老翁,是謂“六一”;陸游憂世憤俗,權貴們譏其不守禮法,於是自號“放翁”;南宋畫家鄭思肖宋亡後自號“所南”“木穴國人”(木穴合而為宋),表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明末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以“八大”連寫似“哭”似“笑”,又非“哭”非“笑”,寓“哭笑不得”之意,藉以抒發胸中明亡的苦悶。直到近代以後,文人用號之風才大為減少。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李白號青蓮居士


作為帝王,還有諡號、廟號、尊號、年號之稱。諡號據稱是對死者生前事蹟和品德的概括,其實不盡然。諡號蓋始於周,王力先生把諡號分為三類:其一是表揚的,如文、武、景、昭、成、康、乎、桓;其二是批評的,如靈、煬、厲等;其三是表示同情的,如哀、愍、懷等。諡號不僅帝王有,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也要由朝廷賦予諡號,如齊桓公、秦穆公、晉靈公、魏安釐王、宣成侯(霍光)、忠武侯(諸葛亮)、文忠公(歐陽修)等。

廟號是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以名號。廟號始於殷代,如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武丁稱高宗。從漢代起,一般說來,每個朝代的第一個帝王稱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後嗣君稱太宗、世宗等,如漢高祖的廟號是太祖高皇帝,漢文帝稱太宗孝文皇帝,漢武帝則稱世宗孝武皇帝,再如唐玄宗、宋太祖等等。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趙匡胤的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尊號可以奉上好幾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詞。

年號是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始於漢武帝,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例如漢武帝即位初年號稱建元,後曾改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等,宋徽宗即位時年號稱建中靖國,後改為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古人還有綽號,綽號一般是對人的性格、特長或生理特點等等的刻畫和形容,如《水滸》中108人都有綽號,再如春秋時百里奚稱“五羖大夫”,唐朝李義府稱“笑中刀”“李貓”,宋代宰相王珪在位十多年,除“取旨、領旨、傳旨”外,不干他事,人稱“三旨相公”等等。

除上而外,史籍上還常以其他方式來代替人名,楚莊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歸納為七種方式:有以地名代人名,如東漢孔融稱孔北海,唐代韓愈稱韓昌黎,柳宗元稱柳河東、柳柳州,宋代王安石稱王臨川,蘇轍稱蘇欒城等;有以官爵名代人名,如漢代班超稱班定遠,蔡邕稱蔡中郎,魏晉時嵇康稱嵇中散,唐代杜甫稱杜工部等;有的在姓前加形容詞稱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指漢代的戴德、戴聖叔侄),大謝小謝(指南朝的謝靈運、謝惠連兄弟),老杜小杜(指唐代的杜甫、杜牧)等;還有以排行代人名者,如唐詩中《送元二使西安》《答王十二》《問劉十九》《送裴十八圖南》《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等,再如稱宋代的秦觀為秦七、歐陽修為歐九、黃庭堅為黃九等。

古人的自稱、互稱與避諱

古人在相互言談或書札交往中,凡需要自稱時,出於禮節往往用謙稱或卑稱,較為常見的有“鄙人”“不才”“不肖”“不佞”等。“鄙人”即所謂鄙俗之人,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識見淺陋,如《南史•蒯恩傳》:“恩盤自謙損,與人語,常呼位官,自稱鄙人。”“不才”即不成才之人,表示自己無才無能,如《左傳•成公三年》:“臣不才,又誰敢怨?”“不肖”即不賢而不能繼承先祖德行之人,如歸有光《祭外舅魏光祿文》:“重以不肖,連蹇困頓。”“不佞”與“不才”意義相近,也是表示無才能,如《戰國策•趙策二》:“不佞寢疾,不能驅走。”

謙稱中還有臣、僕、妾等詞,這些詞本是殷周時對奴僕的稱呼,後來被用作自謙之詞。一般男子自稱臣與僕,女子自稱妾。如司馬遷《報任安書》中說:“僕非敢為也。”《孟子•梁惠王下》:“臣聞郊關之內。”《孔雀東南飛》:“君當作盤石,妾當作蒲葦。”帝王諸侯也有謙稱,一般稱“不穀”“孤”“寡”,《老子》曰:“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不穀即不善之意,如《左傳•哀公六年》:“不穀雖不德。”至於“孤、寡”則為歷代侯王習稱,以至“孤家寡人”成為帝王的專門自稱。

與謙稱和卑稱相反,古人在稱呼對方時,往往用尊稱。最早的尊稱是“父”,古文字中的“父”像以手持火形,蓋指司火的長者,以後遂成為男子的尊稱,如後人稱孔子為尼父,周王稱呂尚(姜太公)為尚父,項羽尊范增為亞父。古時常用的尊稱還有公、子、先生、執事等,如陳勝、吳廣對起義的戍卒說:“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當斬。”《孟子•滕文公上》:“子之君將行仁政。”《孟子•告子下》:“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文選•楊修答臨淄侯箋》:“又嘗親見執事握牘持筆,有所造作。”朝廷中也有一些專用的尊稱,如下稱君王為上、陛下、殿下、閣下,君王稱臣下為卿、愛卿等。此外,有些應用範圍很廣的尊稱,如“足下”“君”等,既可以指職位很高的人,又可以稱普通的人。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劉安在《淮南子》中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作“驚”。


避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它規定對帝王、聖人及尊長不得直稱其名,而要採取其他方法稱呼。從《左傳》的記載來看,周代雖有避諱,但尚無完備的制度。有人以為秦漢時避諱制度已臻完備,其實秦漢時代的諱制並不嚴密,如秦始皇的父親名子楚,李斯在《諫逐客書》中並不諱“楚”字;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在《左傳》中作“啟蟄”,劉安在《淮南子》中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作“驚”;司馬遷在《史記》中卻或避或犯,且在《景帝本紀》中直書“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竟不避當朝皇帝漢武帝的諱。

避諱是宗法制度的產物,也是極權政治的產物,從避諱的種類上來講,主要有避國諱、避家諱和避先聖諱三種。國諱是指避當朝皇帝及其父、祖的名諱,這是臣民甚至皇帝本人也必須遵循的,如漢高祖名劉邦,《論語•微子》原文是:“何必去父母之邦。”但漢石經殘碑改作“何必去父母之國”,將“邦”改為“國”。家諱是指在家族內部避父、祖的名諱,如唐代詩人李賀因避父名“晉肅”之諱而不能考“進士”,宋代蘇軾的祖父名序,其父在文章中改“序”為“引”,蘇軾為人作序時又改用“敘”。另外,族外之人在與之交往時,也要注意尊重別人的家諱。先聖諱是指避上古時代所謂聖人的諱,如宋大中祥符年間規定“禁文字斥用黃帝名號故事”,金代有“臣庶民犯古帝王而姓復同者禁之,周公、孔子之名亦令迴避”的規定。此外,在官場上還有一種不成制度的“憲諱”,即下屬官吏為逢迎討好而避長官的名諱。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陳壽作《三國志》,為避晉司馬懿諱,將東漢幷州刺史張懿改作“張壹”。


避諱的具體方法,主要有改字、空字、缺筆三種方法。

改字 就是遇有君王及尊者的名改用其他字代替,這種方法始於秦漢,歷代不廢。改字中用以替代的字,有的是音近的字,如司馬遷撰作《史記》,因其父名“談”,所以把書中的“趙談”改為“趙同”,把“李談”改為“李同”;陳壽作《三國志》,為避晉司馬懿諱,將東漢幷州刺史張懿改作“張壹”;遼代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改女真作“女直”。有的是意近的字,如東晉人為避晉文帝司馬昭諱,改王昭君為“王明君”,把漢人作的《昭君》曲改為《明君》曲;而楊家將中的楊延昭,本名延朗,因避趙匡胤始祖玄朗諱,改名延昭。有的是意同的字,如漢文帝名恆,後人避諱改為“常”,將恆山也改為“常山”;唐高宗名治,後人改治為“理”,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把“治亂不知”寫成“理亂不知”。再如秦始皇名政,雲夢睡虎地秦簡《語書》中,幾處“正”字都寫作“端”,如“以矯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當然避諱的方法也有其他一些情況,這裡就不再一一贅敘。

因避諱而改字使得古籍上一些人名、地名、書名較為混亂,極易引起誤解。如為避漢武帝劉徹諱,秦漢之際的蒯徹被改名為“蒯通”;宋朝時的文彥博,其先人本姓“敬”,後晉時因避高祖石敬瑭諱,其曾祖父改姓“文”,後漢時又複姓“敬”。再如號稱六朝古都的建康,本名建業,《三國志•吳主傳》載:“秋九月,權遷都建業。”晉元帝司馬睿都建業時,因避晉愍帝司馬鄴諱,改名“建康”。今湖北天門縣原名景陵縣,雍正四年,胤禛為避其父玄燁的陵墓名(景陵),詔令改景陵縣為“天門”縣。唐代司馬一職原本稱“治中”,唐高宗李治為避其諱,下令“改諸州治中為司馬”,於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為“江州司馬青衫溼”。唐代司馬貞作《史記索隱》一書,為避李世民諱,將《世本》這本書稱為《系本》。清代刻印前代古書,凡是觸犯本朝避諱的字一一追改,如康熙皇帝名玄燁,“玄”諱改為“元”,“燁”諱改為“煜”。

空字 是將所諱之字空而不書,或作某、或作□、或直書“諱”。例如,司馬遷撰《史記》,避景帝劉啟諱,在《孝文本紀》中寫到:“元年正月,子某最長,純厚慈仁,請建以為太子。”這裡的某即指劉啟。唐人撰《隋書》,避李世民諱,將王世充寫為“王 充”,致使《隋書》在翻刻過程中誤將“王 充”連寫成“王充”。南朝沈約撰《宋書》紀傳劉宋史,對劉宋帝王名多以“諱”替代,如“永初元年八月,西中郎將、荊州刺史宜都王諱進號鎮西將軍”,這裡的“諱”,指晉文帝劉義隆。許慎作《說文解字》對當朝安帝劉祜及上至光武帝劉秀之名,皆作“上諱”,避而不書,更不釋其形音義,現在能在《說文》中見到這些字,蓋為後學者所補。清段玉裁注《說文》,避玄燁、弘曆諱,以“元”代“玄”,以“宏”代“弘”,並加空圍“□”,今版《說文解字注》已作回改,故避諱之舉不復見。

缺筆 一般是對所避之字的最後一筆不書,這種現象始於唐代。例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時,“世”寫作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上古人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寤生(鄭莊公)。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聖,如張堯、張禹、張湯、黃舜、周昌等;有的崇尚英武雄健,如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紅巾軍將領李武等;有的追求長生長壽,如漢元帝時期宮廷畫師毛延壽、西漢名將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趙萬年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取名講究清高雅緻,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將軍劉牢之等,這個“之”與先秦時期虞國的宮之奇、晉國的介之推、鄭國的燭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虛詞,不含實際意義。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許多人時髦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


古人的名,多數情況下是由長輩給取的,屈原在《離騷》中自敘:“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意思就是說,父親端詳我氣度斐然,便賜予我貞祥的美名。據《周禮》載:“婚生三月而加名”,意即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取名,但也有本人取名或改名的情況,例如《漢樂府•陌上桑》曰:“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元朝末年有個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是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有一文人想取笑他,給他改名為“士誠”,張士誠還以此名沾沾自喜,卻不知典故出自《孟子》的“士,誠小人也”之句,因而貽笑方家。

就一般情況而言,先秦時如果是兄弟和姐妹較多,常常在名字前加伯(孟)、仲、叔、季以別長幼,如伯夷、叔齊、仲尼、季路等。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皆用“常”,第三字同從“水”旁。此外作為名,一般只有兩個音節和一個音節兩種情形。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


“字”是在男女成年後才取,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尊重,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限於有身份的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禮記•曲禮》說,男子20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故有“表字”之說。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字和名在意義上相關連,如屈原名平字原,顏回名回字子淵,趙雲名雲字子龍;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亮與孔明、飛與鵬舉意義皆相近;有的字和名為同義詞,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再如東漢時張衡字平子,彌衡字正平,宋代詩人陸游字務觀,秦觀字少遊,他們名字中的衡與平、觀與遊都是同義詞;有的字和名為反義詞,如曾黜字皙,《說文》:“黜,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宋代朱熹字符晦,元代趙孟俯字子昂,他們的名字中,熹與晦、俯(俯)與昂都是反義詞;有的字和名相輔相成,如東漢梁鴻字伯鸞,西晉陸機字士衡,鴻與鸞是兩種為人稱道的鳥,機與衡是北斗中的兩顆星。再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因“補”過才能“無咎”。也有的字取於典故或成語,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字偉長,取自《孔叢子》中“非不偉其體幹也”;曹操字孟德,出自《荀子》中“夫是之謂德操”;元末戲曲家高明字則誠,來自《禮記》“誠則明矣”之句;清初文人錢謙益字受之,用《尚書》中“謙受益”的典故。還有的字取於排行,如管夷吾字仲,範睢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



古人的號

“號”是別稱,又稱“別號”,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但是專門用來表示尊稱的“號”並不常見。唐宋以後理學盛行,繁文褥節越來越多,本來對他人稱“字”已經是表示尊敬,但文人墨客依據《周禮》講的“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在對人的稱呼上也大做文章,於是比“字”更表恭敬的“號”逐漸流行起來。這樣,一個人的稱呼除了名和字以外往往還有號,尤其是一些文人更是如此,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蘇軾號東坡居士。宋代以後,取號更成為時髦,由於“號”既可自取,也可贈送,所以隨意性和可變性較大,以至許多文人的別號多達十幾個、幾十個,如元代的倪鎮、明代的傅山、朱耷等。有的人別號為後人熟知,反倒淹沒本名,如鄭板橋、章太炎等。別號中常見“居士”“山人”,藉以表示使用者的清高;有的取意頗深,如歐陽修晚號“六一居士”,即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還有他本人一老翁,是謂“六一”;陸游憂世憤俗,權貴們譏其不守禮法,於是自號“放翁”;南宋畫家鄭思肖宋亡後自號“所南”“木穴國人”(木穴合而為宋),表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明末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以“八大”連寫似“哭”似“笑”,又非“哭”非“笑”,寓“哭笑不得”之意,藉以抒發胸中明亡的苦悶。直到近代以後,文人用號之風才大為減少。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李白號青蓮居士


作為帝王,還有諡號、廟號、尊號、年號之稱。諡號據稱是對死者生前事蹟和品德的概括,其實不盡然。諡號蓋始於周,王力先生把諡號分為三類:其一是表揚的,如文、武、景、昭、成、康、乎、桓;其二是批評的,如靈、煬、厲等;其三是表示同情的,如哀、愍、懷等。諡號不僅帝王有,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也要由朝廷賦予諡號,如齊桓公、秦穆公、晉靈公、魏安釐王、宣成侯(霍光)、忠武侯(諸葛亮)、文忠公(歐陽修)等。

廟號是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以名號。廟號始於殷代,如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武丁稱高宗。從漢代起,一般說來,每個朝代的第一個帝王稱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後嗣君稱太宗、世宗等,如漢高祖的廟號是太祖高皇帝,漢文帝稱太宗孝文皇帝,漢武帝則稱世宗孝武皇帝,再如唐玄宗、宋太祖等等。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趙匡胤的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尊號可以奉上好幾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詞。

年號是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始於漢武帝,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例如漢武帝即位初年號稱建元,後曾改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等,宋徽宗即位時年號稱建中靖國,後改為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古人還有綽號,綽號一般是對人的性格、特長或生理特點等等的刻畫和形容,如《水滸》中108人都有綽號,再如春秋時百里奚稱“五羖大夫”,唐朝李義府稱“笑中刀”“李貓”,宋代宰相王珪在位十多年,除“取旨、領旨、傳旨”外,不干他事,人稱“三旨相公”等等。

除上而外,史籍上還常以其他方式來代替人名,楚莊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歸納為七種方式:有以地名代人名,如東漢孔融稱孔北海,唐代韓愈稱韓昌黎,柳宗元稱柳河東、柳柳州,宋代王安石稱王臨川,蘇轍稱蘇欒城等;有以官爵名代人名,如漢代班超稱班定遠,蔡邕稱蔡中郎,魏晉時嵇康稱嵇中散,唐代杜甫稱杜工部等;有的在姓前加形容詞稱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指漢代的戴德、戴聖叔侄),大謝小謝(指南朝的謝靈運、謝惠連兄弟),老杜小杜(指唐代的杜甫、杜牧)等;還有以排行代人名者,如唐詩中《送元二使西安》《答王十二》《問劉十九》《送裴十八圖南》《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等,再如稱宋代的秦觀為秦七、歐陽修為歐九、黃庭堅為黃九等。

古人的自稱、互稱與避諱

古人在相互言談或書札交往中,凡需要自稱時,出於禮節往往用謙稱或卑稱,較為常見的有“鄙人”“不才”“不肖”“不佞”等。“鄙人”即所謂鄙俗之人,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識見淺陋,如《南史•蒯恩傳》:“恩盤自謙損,與人語,常呼位官,自稱鄙人。”“不才”即不成才之人,表示自己無才無能,如《左傳•成公三年》:“臣不才,又誰敢怨?”“不肖”即不賢而不能繼承先祖德行之人,如歸有光《祭外舅魏光祿文》:“重以不肖,連蹇困頓。”“不佞”與“不才”意義相近,也是表示無才能,如《戰國策•趙策二》:“不佞寢疾,不能驅走。”

謙稱中還有臣、僕、妾等詞,這些詞本是殷周時對奴僕的稱呼,後來被用作自謙之詞。一般男子自稱臣與僕,女子自稱妾。如司馬遷《報任安書》中說:“僕非敢為也。”《孟子•梁惠王下》:“臣聞郊關之內。”《孔雀東南飛》:“君當作盤石,妾當作蒲葦。”帝王諸侯也有謙稱,一般稱“不穀”“孤”“寡”,《老子》曰:“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不穀即不善之意,如《左傳•哀公六年》:“不穀雖不德。”至於“孤、寡”則為歷代侯王習稱,以至“孤家寡人”成為帝王的專門自稱。

與謙稱和卑稱相反,古人在稱呼對方時,往往用尊稱。最早的尊稱是“父”,古文字中的“父”像以手持火形,蓋指司火的長者,以後遂成為男子的尊稱,如後人稱孔子為尼父,周王稱呂尚(姜太公)為尚父,項羽尊范增為亞父。古時常用的尊稱還有公、子、先生、執事等,如陳勝、吳廣對起義的戍卒說:“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當斬。”《孟子•滕文公上》:“子之君將行仁政。”《孟子•告子下》:“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文選•楊修答臨淄侯箋》:“又嘗親見執事握牘持筆,有所造作。”朝廷中也有一些專用的尊稱,如下稱君王為上、陛下、殿下、閣下,君王稱臣下為卿、愛卿等。此外,有些應用範圍很廣的尊稱,如“足下”“君”等,既可以指職位很高的人,又可以稱普通的人。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劉安在《淮南子》中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作“驚”。


避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它規定對帝王、聖人及尊長不得直稱其名,而要採取其他方法稱呼。從《左傳》的記載來看,周代雖有避諱,但尚無完備的制度。有人以為秦漢時避諱制度已臻完備,其實秦漢時代的諱制並不嚴密,如秦始皇的父親名子楚,李斯在《諫逐客書》中並不諱“楚”字;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在《左傳》中作“啟蟄”,劉安在《淮南子》中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作“驚”;司馬遷在《史記》中卻或避或犯,且在《景帝本紀》中直書“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竟不避當朝皇帝漢武帝的諱。

避諱是宗法制度的產物,也是極權政治的產物,從避諱的種類上來講,主要有避國諱、避家諱和避先聖諱三種。國諱是指避當朝皇帝及其父、祖的名諱,這是臣民甚至皇帝本人也必須遵循的,如漢高祖名劉邦,《論語•微子》原文是:“何必去父母之邦。”但漢石經殘碑改作“何必去父母之國”,將“邦”改為“國”。家諱是指在家族內部避父、祖的名諱,如唐代詩人李賀因避父名“晉肅”之諱而不能考“進士”,宋代蘇軾的祖父名序,其父在文章中改“序”為“引”,蘇軾為人作序時又改用“敘”。另外,族外之人在與之交往時,也要注意尊重別人的家諱。先聖諱是指避上古時代所謂聖人的諱,如宋大中祥符年間規定“禁文字斥用黃帝名號故事”,金代有“臣庶民犯古帝王而姓復同者禁之,周公、孔子之名亦令迴避”的規定。此外,在官場上還有一種不成制度的“憲諱”,即下屬官吏為逢迎討好而避長官的名諱。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陳壽作《三國志》,為避晉司馬懿諱,將東漢幷州刺史張懿改作“張壹”。


避諱的具體方法,主要有改字、空字、缺筆三種方法。

改字 就是遇有君王及尊者的名改用其他字代替,這種方法始於秦漢,歷代不廢。改字中用以替代的字,有的是音近的字,如司馬遷撰作《史記》,因其父名“談”,所以把書中的“趙談”改為“趙同”,把“李談”改為“李同”;陳壽作《三國志》,為避晉司馬懿諱,將東漢幷州刺史張懿改作“張壹”;遼代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改女真作“女直”。有的是意近的字,如東晉人為避晉文帝司馬昭諱,改王昭君為“王明君”,把漢人作的《昭君》曲改為《明君》曲;而楊家將中的楊延昭,本名延朗,因避趙匡胤始祖玄朗諱,改名延昭。有的是意同的字,如漢文帝名恆,後人避諱改為“常”,將恆山也改為“常山”;唐高宗名治,後人改治為“理”,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把“治亂不知”寫成“理亂不知”。再如秦始皇名政,雲夢睡虎地秦簡《語書》中,幾處“正”字都寫作“端”,如“以矯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當然避諱的方法也有其他一些情況,這裡就不再一一贅敘。

因避諱而改字使得古籍上一些人名、地名、書名較為混亂,極易引起誤解。如為避漢武帝劉徹諱,秦漢之際的蒯徹被改名為“蒯通”;宋朝時的文彥博,其先人本姓“敬”,後晉時因避高祖石敬瑭諱,其曾祖父改姓“文”,後漢時又複姓“敬”。再如號稱六朝古都的建康,本名建業,《三國志•吳主傳》載:“秋九月,權遷都建業。”晉元帝司馬睿都建業時,因避晉愍帝司馬鄴諱,改名“建康”。今湖北天門縣原名景陵縣,雍正四年,胤禛為避其父玄燁的陵墓名(景陵),詔令改景陵縣為“天門”縣。唐代司馬一職原本稱“治中”,唐高宗李治為避其諱,下令“改諸州治中為司馬”,於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為“江州司馬青衫溼”。唐代司馬貞作《史記索隱》一書,為避李世民諱,將《世本》這本書稱為《系本》。清代刻印前代古書,凡是觸犯本朝避諱的字一一追改,如康熙皇帝名玄燁,“玄”諱改為“元”,“燁”諱改為“煜”。

空字 是將所諱之字空而不書,或作某、或作□、或直書“諱”。例如,司馬遷撰《史記》,避景帝劉啟諱,在《孝文本紀》中寫到:“元年正月,子某最長,純厚慈仁,請建以為太子。”這裡的某即指劉啟。唐人撰《隋書》,避李世民諱,將王世充寫為“王 充”,致使《隋書》在翻刻過程中誤將“王 充”連寫成“王充”。南朝沈約撰《宋書》紀傳劉宋史,對劉宋帝王名多以“諱”替代,如“永初元年八月,西中郎將、荊州刺史宜都王諱進號鎮西將軍”,這裡的“諱”,指晉文帝劉義隆。許慎作《說文解字》對當朝安帝劉祜及上至光武帝劉秀之名,皆作“上諱”,避而不書,更不釋其形音義,現在能在《說文》中見到這些字,蓋為後學者所補。清段玉裁注《說文》,避玄燁、弘曆諱,以“元”代“玄”,以“宏”代“弘”,並加空圍“□”,今版《說文解字注》已作回改,故避諱之舉不復見。

缺筆 一般是對所避之字的最後一筆不書,這種現象始於唐代。例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時,“世”寫作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宋真宗趙恆諱,“恆”寫作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上古人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寤生(鄭莊公)。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聖,如張堯、張禹、張湯、黃舜、周昌等;有的崇尚英武雄健,如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紅巾軍將領李武等;有的追求長生長壽,如漢元帝時期宮廷畫師毛延壽、西漢名將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趙萬年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取名講究清高雅緻,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將軍劉牢之等,這個“之”與先秦時期虞國的宮之奇、晉國的介之推、鄭國的燭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虛詞,不含實際意義。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許多人時髦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


古人的名,多數情況下是由長輩給取的,屈原在《離騷》中自敘:“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意思就是說,父親端詳我氣度斐然,便賜予我貞祥的美名。據《周禮》載:“婚生三月而加名”,意即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取名,但也有本人取名或改名的情況,例如《漢樂府•陌上桑》曰:“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元朝末年有個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是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有一文人想取笑他,給他改名為“士誠”,張士誠還以此名沾沾自喜,卻不知典故出自《孟子》的“士,誠小人也”之句,因而貽笑方家。

就一般情況而言,先秦時如果是兄弟和姐妹較多,常常在名字前加伯(孟)、仲、叔、季以別長幼,如伯夷、叔齊、仲尼、季路等。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皆用“常”,第三字同從“水”旁。此外作為名,一般只有兩個音節和一個音節兩種情形。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


“字”是在男女成年後才取,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尊重,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限於有身份的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禮記•曲禮》說,男子20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故有“表字”之說。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字和名在意義上相關連,如屈原名平字原,顏回名回字子淵,趙雲名雲字子龍;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亮與孔明、飛與鵬舉意義皆相近;有的字和名為同義詞,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再如東漢時張衡字平子,彌衡字正平,宋代詩人陸游字務觀,秦觀字少遊,他們名字中的衡與平、觀與遊都是同義詞;有的字和名為反義詞,如曾黜字皙,《說文》:“黜,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宋代朱熹字符晦,元代趙孟俯字子昂,他們的名字中,熹與晦、俯(俯)與昂都是反義詞;有的字和名相輔相成,如東漢梁鴻字伯鸞,西晉陸機字士衡,鴻與鸞是兩種為人稱道的鳥,機與衡是北斗中的兩顆星。再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因“補”過才能“無咎”。也有的字取於典故或成語,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字偉長,取自《孔叢子》中“非不偉其體幹也”;曹操字孟德,出自《荀子》中“夫是之謂德操”;元末戲曲家高明字則誠,來自《禮記》“誠則明矣”之句;清初文人錢謙益字受之,用《尚書》中“謙受益”的典故。還有的字取於排行,如管夷吾字仲,範睢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



古人的號

“號”是別稱,又稱“別號”,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但是專門用來表示尊稱的“號”並不常見。唐宋以後理學盛行,繁文褥節越來越多,本來對他人稱“字”已經是表示尊敬,但文人墨客依據《周禮》講的“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在對人的稱呼上也大做文章,於是比“字”更表恭敬的“號”逐漸流行起來。這樣,一個人的稱呼除了名和字以外往往還有號,尤其是一些文人更是如此,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蘇軾號東坡居士。宋代以後,取號更成為時髦,由於“號”既可自取,也可贈送,所以隨意性和可變性較大,以至許多文人的別號多達十幾個、幾十個,如元代的倪鎮、明代的傅山、朱耷等。有的人別號為後人熟知,反倒淹沒本名,如鄭板橋、章太炎等。別號中常見“居士”“山人”,藉以表示使用者的清高;有的取意頗深,如歐陽修晚號“六一居士”,即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還有他本人一老翁,是謂“六一”;陸游憂世憤俗,權貴們譏其不守禮法,於是自號“放翁”;南宋畫家鄭思肖宋亡後自號“所南”“木穴國人”(木穴合而為宋),表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明末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以“八大”連寫似“哭”似“笑”,又非“哭”非“笑”,寓“哭笑不得”之意,藉以抒發胸中明亡的苦悶。直到近代以後,文人用號之風才大為減少。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李白號青蓮居士


作為帝王,還有諡號、廟號、尊號、年號之稱。諡號據稱是對死者生前事蹟和品德的概括,其實不盡然。諡號蓋始於周,王力先生把諡號分為三類:其一是表揚的,如文、武、景、昭、成、康、乎、桓;其二是批評的,如靈、煬、厲等;其三是表示同情的,如哀、愍、懷等。諡號不僅帝王有,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也要由朝廷賦予諡號,如齊桓公、秦穆公、晉靈公、魏安釐王、宣成侯(霍光)、忠武侯(諸葛亮)、文忠公(歐陽修)等。

廟號是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以名號。廟號始於殷代,如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武丁稱高宗。從漢代起,一般說來,每個朝代的第一個帝王稱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後嗣君稱太宗、世宗等,如漢高祖的廟號是太祖高皇帝,漢文帝稱太宗孝文皇帝,漢武帝則稱世宗孝武皇帝,再如唐玄宗、宋太祖等等。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趙匡胤的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尊號可以奉上好幾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詞。

年號是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始於漢武帝,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例如漢武帝即位初年號稱建元,後曾改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等,宋徽宗即位時年號稱建中靖國,後改為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古人還有綽號,綽號一般是對人的性格、特長或生理特點等等的刻畫和形容,如《水滸》中108人都有綽號,再如春秋時百里奚稱“五羖大夫”,唐朝李義府稱“笑中刀”“李貓”,宋代宰相王珪在位十多年,除“取旨、領旨、傳旨”外,不干他事,人稱“三旨相公”等等。

除上而外,史籍上還常以其他方式來代替人名,楚莊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歸納為七種方式:有以地名代人名,如東漢孔融稱孔北海,唐代韓愈稱韓昌黎,柳宗元稱柳河東、柳柳州,宋代王安石稱王臨川,蘇轍稱蘇欒城等;有以官爵名代人名,如漢代班超稱班定遠,蔡邕稱蔡中郎,魏晉時嵇康稱嵇中散,唐代杜甫稱杜工部等;有的在姓前加形容詞稱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指漢代的戴德、戴聖叔侄),大謝小謝(指南朝的謝靈運、謝惠連兄弟),老杜小杜(指唐代的杜甫、杜牧)等;還有以排行代人名者,如唐詩中《送元二使西安》《答王十二》《問劉十九》《送裴十八圖南》《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等,再如稱宋代的秦觀為秦七、歐陽修為歐九、黃庭堅為黃九等。

古人的自稱、互稱與避諱

古人在相互言談或書札交往中,凡需要自稱時,出於禮節往往用謙稱或卑稱,較為常見的有“鄙人”“不才”“不肖”“不佞”等。“鄙人”即所謂鄙俗之人,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識見淺陋,如《南史•蒯恩傳》:“恩盤自謙損,與人語,常呼位官,自稱鄙人。”“不才”即不成才之人,表示自己無才無能,如《左傳•成公三年》:“臣不才,又誰敢怨?”“不肖”即不賢而不能繼承先祖德行之人,如歸有光《祭外舅魏光祿文》:“重以不肖,連蹇困頓。”“不佞”與“不才”意義相近,也是表示無才能,如《戰國策•趙策二》:“不佞寢疾,不能驅走。”

謙稱中還有臣、僕、妾等詞,這些詞本是殷周時對奴僕的稱呼,後來被用作自謙之詞。一般男子自稱臣與僕,女子自稱妾。如司馬遷《報任安書》中說:“僕非敢為也。”《孟子•梁惠王下》:“臣聞郊關之內。”《孔雀東南飛》:“君當作盤石,妾當作蒲葦。”帝王諸侯也有謙稱,一般稱“不穀”“孤”“寡”,《老子》曰:“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不穀即不善之意,如《左傳•哀公六年》:“不穀雖不德。”至於“孤、寡”則為歷代侯王習稱,以至“孤家寡人”成為帝王的專門自稱。

與謙稱和卑稱相反,古人在稱呼對方時,往往用尊稱。最早的尊稱是“父”,古文字中的“父”像以手持火形,蓋指司火的長者,以後遂成為男子的尊稱,如後人稱孔子為尼父,周王稱呂尚(姜太公)為尚父,項羽尊范增為亞父。古時常用的尊稱還有公、子、先生、執事等,如陳勝、吳廣對起義的戍卒說:“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當斬。”《孟子•滕文公上》:“子之君將行仁政。”《孟子•告子下》:“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文選•楊修答臨淄侯箋》:“又嘗親見執事握牘持筆,有所造作。”朝廷中也有一些專用的尊稱,如下稱君王為上、陛下、殿下、閣下,君王稱臣下為卿、愛卿等。此外,有些應用範圍很廣的尊稱,如“足下”“君”等,既可以指職位很高的人,又可以稱普通的人。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劉安在《淮南子》中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作“驚”。


避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它規定對帝王、聖人及尊長不得直稱其名,而要採取其他方法稱呼。從《左傳》的記載來看,周代雖有避諱,但尚無完備的制度。有人以為秦漢時避諱制度已臻完備,其實秦漢時代的諱制並不嚴密,如秦始皇的父親名子楚,李斯在《諫逐客書》中並不諱“楚”字;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在《左傳》中作“啟蟄”,劉安在《淮南子》中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作“驚”;司馬遷在《史記》中卻或避或犯,且在《景帝本紀》中直書“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竟不避當朝皇帝漢武帝的諱。

避諱是宗法制度的產物,也是極權政治的產物,從避諱的種類上來講,主要有避國諱、避家諱和避先聖諱三種。國諱是指避當朝皇帝及其父、祖的名諱,這是臣民甚至皇帝本人也必須遵循的,如漢高祖名劉邦,《論語•微子》原文是:“何必去父母之邦。”但漢石經殘碑改作“何必去父母之國”,將“邦”改為“國”。家諱是指在家族內部避父、祖的名諱,如唐代詩人李賀因避父名“晉肅”之諱而不能考“進士”,宋代蘇軾的祖父名序,其父在文章中改“序”為“引”,蘇軾為人作序時又改用“敘”。另外,族外之人在與之交往時,也要注意尊重別人的家諱。先聖諱是指避上古時代所謂聖人的諱,如宋大中祥符年間規定“禁文字斥用黃帝名號故事”,金代有“臣庶民犯古帝王而姓復同者禁之,周公、孔子之名亦令迴避”的規定。此外,在官場上還有一種不成制度的“憲諱”,即下屬官吏為逢迎討好而避長官的名諱。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陳壽作《三國志》,為避晉司馬懿諱,將東漢幷州刺史張懿改作“張壹”。


避諱的具體方法,主要有改字、空字、缺筆三種方法。

改字 就是遇有君王及尊者的名改用其他字代替,這種方法始於秦漢,歷代不廢。改字中用以替代的字,有的是音近的字,如司馬遷撰作《史記》,因其父名“談”,所以把書中的“趙談”改為“趙同”,把“李談”改為“李同”;陳壽作《三國志》,為避晉司馬懿諱,將東漢幷州刺史張懿改作“張壹”;遼代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改女真作“女直”。有的是意近的字,如東晉人為避晉文帝司馬昭諱,改王昭君為“王明君”,把漢人作的《昭君》曲改為《明君》曲;而楊家將中的楊延昭,本名延朗,因避趙匡胤始祖玄朗諱,改名延昭。有的是意同的字,如漢文帝名恆,後人避諱改為“常”,將恆山也改為“常山”;唐高宗名治,後人改治為“理”,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把“治亂不知”寫成“理亂不知”。再如秦始皇名政,雲夢睡虎地秦簡《語書》中,幾處“正”字都寫作“端”,如“以矯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當然避諱的方法也有其他一些情況,這裡就不再一一贅敘。

因避諱而改字使得古籍上一些人名、地名、書名較為混亂,極易引起誤解。如為避漢武帝劉徹諱,秦漢之際的蒯徹被改名為“蒯通”;宋朝時的文彥博,其先人本姓“敬”,後晉時因避高祖石敬瑭諱,其曾祖父改姓“文”,後漢時又複姓“敬”。再如號稱六朝古都的建康,本名建業,《三國志•吳主傳》載:“秋九月,權遷都建業。”晉元帝司馬睿都建業時,因避晉愍帝司馬鄴諱,改名“建康”。今湖北天門縣原名景陵縣,雍正四年,胤禛為避其父玄燁的陵墓名(景陵),詔令改景陵縣為“天門”縣。唐代司馬一職原本稱“治中”,唐高宗李治為避其諱,下令“改諸州治中為司馬”,於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為“江州司馬青衫溼”。唐代司馬貞作《史記索隱》一書,為避李世民諱,將《世本》這本書稱為《系本》。清代刻印前代古書,凡是觸犯本朝避諱的字一一追改,如康熙皇帝名玄燁,“玄”諱改為“元”,“燁”諱改為“煜”。

空字 是將所諱之字空而不書,或作某、或作□、或直書“諱”。例如,司馬遷撰《史記》,避景帝劉啟諱,在《孝文本紀》中寫到:“元年正月,子某最長,純厚慈仁,請建以為太子。”這裡的某即指劉啟。唐人撰《隋書》,避李世民諱,將王世充寫為“王 充”,致使《隋書》在翻刻過程中誤將“王 充”連寫成“王充”。南朝沈約撰《宋書》紀傳劉宋史,對劉宋帝王名多以“諱”替代,如“永初元年八月,西中郎將、荊州刺史宜都王諱進號鎮西將軍”,這裡的“諱”,指晉文帝劉義隆。許慎作《說文解字》對當朝安帝劉祜及上至光武帝劉秀之名,皆作“上諱”,避而不書,更不釋其形音義,現在能在《說文》中見到這些字,蓋為後學者所補。清段玉裁注《說文》,避玄燁、弘曆諱,以“元”代“玄”,以“宏”代“弘”,並加空圍“□”,今版《說文解字注》已作回改,故避諱之舉不復見。

缺筆 一般是對所避之字的最後一筆不書,這種現象始於唐代。例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時,“世”寫作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宋真宗趙恆諱,“恆”寫作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清世宗胤禛諱,“胤”寫作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上古人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寤生(鄭莊公)。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聖,如張堯、張禹、張湯、黃舜、周昌等;有的崇尚英武雄健,如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紅巾軍將領李武等;有的追求長生長壽,如漢元帝時期宮廷畫師毛延壽、西漢名將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趙萬年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取名講究清高雅緻,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將軍劉牢之等,這個“之”與先秦時期虞國的宮之奇、晉國的介之推、鄭國的燭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虛詞,不含實際意義。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許多人時髦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


古人的名,多數情況下是由長輩給取的,屈原在《離騷》中自敘:“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意思就是說,父親端詳我氣度斐然,便賜予我貞祥的美名。據《周禮》載:“婚生三月而加名”,意即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取名,但也有本人取名或改名的情況,例如《漢樂府•陌上桑》曰:“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元朝末年有個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是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有一文人想取笑他,給他改名為“士誠”,張士誠還以此名沾沾自喜,卻不知典故出自《孟子》的“士,誠小人也”之句,因而貽笑方家。

就一般情況而言,先秦時如果是兄弟和姐妹較多,常常在名字前加伯(孟)、仲、叔、季以別長幼,如伯夷、叔齊、仲尼、季路等。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皆用“常”,第三字同從“水”旁。此外作為名,一般只有兩個音節和一個音節兩種情形。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


“字”是在男女成年後才取,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尊重,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限於有身份的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禮記•曲禮》說,男子20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故有“表字”之說。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字和名在意義上相關連,如屈原名平字原,顏回名回字子淵,趙雲名雲字子龍;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亮與孔明、飛與鵬舉意義皆相近;有的字和名為同義詞,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再如東漢時張衡字平子,彌衡字正平,宋代詩人陸游字務觀,秦觀字少遊,他們名字中的衡與平、觀與遊都是同義詞;有的字和名為反義詞,如曾黜字皙,《說文》:“黜,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宋代朱熹字符晦,元代趙孟俯字子昂,他們的名字中,熹與晦、俯(俯)與昂都是反義詞;有的字和名相輔相成,如東漢梁鴻字伯鸞,西晉陸機字士衡,鴻與鸞是兩種為人稱道的鳥,機與衡是北斗中的兩顆星。再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因“補”過才能“無咎”。也有的字取於典故或成語,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字偉長,取自《孔叢子》中“非不偉其體幹也”;曹操字孟德,出自《荀子》中“夫是之謂德操”;元末戲曲家高明字則誠,來自《禮記》“誠則明矣”之句;清初文人錢謙益字受之,用《尚書》中“謙受益”的典故。還有的字取於排行,如管夷吾字仲,範睢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



古人的號

“號”是別稱,又稱“別號”,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但是專門用來表示尊稱的“號”並不常見。唐宋以後理學盛行,繁文褥節越來越多,本來對他人稱“字”已經是表示尊敬,但文人墨客依據《周禮》講的“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在對人的稱呼上也大做文章,於是比“字”更表恭敬的“號”逐漸流行起來。這樣,一個人的稱呼除了名和字以外往往還有號,尤其是一些文人更是如此,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蘇軾號東坡居士。宋代以後,取號更成為時髦,由於“號”既可自取,也可贈送,所以隨意性和可變性較大,以至許多文人的別號多達十幾個、幾十個,如元代的倪鎮、明代的傅山、朱耷等。有的人別號為後人熟知,反倒淹沒本名,如鄭板橋、章太炎等。別號中常見“居士”“山人”,藉以表示使用者的清高;有的取意頗深,如歐陽修晚號“六一居士”,即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還有他本人一老翁,是謂“六一”;陸游憂世憤俗,權貴們譏其不守禮法,於是自號“放翁”;南宋畫家鄭思肖宋亡後自號“所南”“木穴國人”(木穴合而為宋),表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明末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以“八大”連寫似“哭”似“笑”,又非“哭”非“笑”,寓“哭笑不得”之意,藉以抒發胸中明亡的苦悶。直到近代以後,文人用號之風才大為減少。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李白號青蓮居士


作為帝王,還有諡號、廟號、尊號、年號之稱。諡號據稱是對死者生前事蹟和品德的概括,其實不盡然。諡號蓋始於周,王力先生把諡號分為三類:其一是表揚的,如文、武、景、昭、成、康、乎、桓;其二是批評的,如靈、煬、厲等;其三是表示同情的,如哀、愍、懷等。諡號不僅帝王有,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也要由朝廷賦予諡號,如齊桓公、秦穆公、晉靈公、魏安釐王、宣成侯(霍光)、忠武侯(諸葛亮)、文忠公(歐陽修)等。

廟號是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以名號。廟號始於殷代,如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武丁稱高宗。從漢代起,一般說來,每個朝代的第一個帝王稱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後嗣君稱太宗、世宗等,如漢高祖的廟號是太祖高皇帝,漢文帝稱太宗孝文皇帝,漢武帝則稱世宗孝武皇帝,再如唐玄宗、宋太祖等等。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趙匡胤的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尊號可以奉上好幾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詞。

年號是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始於漢武帝,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例如漢武帝即位初年號稱建元,後曾改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等,宋徽宗即位時年號稱建中靖國,後改為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古人還有綽號,綽號一般是對人的性格、特長或生理特點等等的刻畫和形容,如《水滸》中108人都有綽號,再如春秋時百里奚稱“五羖大夫”,唐朝李義府稱“笑中刀”“李貓”,宋代宰相王珪在位十多年,除“取旨、領旨、傳旨”外,不干他事,人稱“三旨相公”等等。

除上而外,史籍上還常以其他方式來代替人名,楚莊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歸納為七種方式:有以地名代人名,如東漢孔融稱孔北海,唐代韓愈稱韓昌黎,柳宗元稱柳河東、柳柳州,宋代王安石稱王臨川,蘇轍稱蘇欒城等;有以官爵名代人名,如漢代班超稱班定遠,蔡邕稱蔡中郎,魏晉時嵇康稱嵇中散,唐代杜甫稱杜工部等;有的在姓前加形容詞稱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指漢代的戴德、戴聖叔侄),大謝小謝(指南朝的謝靈運、謝惠連兄弟),老杜小杜(指唐代的杜甫、杜牧)等;還有以排行代人名者,如唐詩中《送元二使西安》《答王十二》《問劉十九》《送裴十八圖南》《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等,再如稱宋代的秦觀為秦七、歐陽修為歐九、黃庭堅為黃九等。

古人的自稱、互稱與避諱

古人在相互言談或書札交往中,凡需要自稱時,出於禮節往往用謙稱或卑稱,較為常見的有“鄙人”“不才”“不肖”“不佞”等。“鄙人”即所謂鄙俗之人,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識見淺陋,如《南史•蒯恩傳》:“恩盤自謙損,與人語,常呼位官,自稱鄙人。”“不才”即不成才之人,表示自己無才無能,如《左傳•成公三年》:“臣不才,又誰敢怨?”“不肖”即不賢而不能繼承先祖德行之人,如歸有光《祭外舅魏光祿文》:“重以不肖,連蹇困頓。”“不佞”與“不才”意義相近,也是表示無才能,如《戰國策•趙策二》:“不佞寢疾,不能驅走。”

謙稱中還有臣、僕、妾等詞,這些詞本是殷周時對奴僕的稱呼,後來被用作自謙之詞。一般男子自稱臣與僕,女子自稱妾。如司馬遷《報任安書》中說:“僕非敢為也。”《孟子•梁惠王下》:“臣聞郊關之內。”《孔雀東南飛》:“君當作盤石,妾當作蒲葦。”帝王諸侯也有謙稱,一般稱“不穀”“孤”“寡”,《老子》曰:“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不穀即不善之意,如《左傳•哀公六年》:“不穀雖不德。”至於“孤、寡”則為歷代侯王習稱,以至“孤家寡人”成為帝王的專門自稱。

與謙稱和卑稱相反,古人在稱呼對方時,往往用尊稱。最早的尊稱是“父”,古文字中的“父”像以手持火形,蓋指司火的長者,以後遂成為男子的尊稱,如後人稱孔子為尼父,周王稱呂尚(姜太公)為尚父,項羽尊范增為亞父。古時常用的尊稱還有公、子、先生、執事等,如陳勝、吳廣對起義的戍卒說:“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當斬。”《孟子•滕文公上》:“子之君將行仁政。”《孟子•告子下》:“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文選•楊修答臨淄侯箋》:“又嘗親見執事握牘持筆,有所造作。”朝廷中也有一些專用的尊稱,如下稱君王為上、陛下、殿下、閣下,君王稱臣下為卿、愛卿等。此外,有些應用範圍很廣的尊稱,如“足下”“君”等,既可以指職位很高的人,又可以稱普通的人。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劉安在《淮南子》中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作“驚”。


避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它規定對帝王、聖人及尊長不得直稱其名,而要採取其他方法稱呼。從《左傳》的記載來看,周代雖有避諱,但尚無完備的制度。有人以為秦漢時避諱制度已臻完備,其實秦漢時代的諱制並不嚴密,如秦始皇的父親名子楚,李斯在《諫逐客書》中並不諱“楚”字;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在《左傳》中作“啟蟄”,劉安在《淮南子》中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作“驚”;司馬遷在《史記》中卻或避或犯,且在《景帝本紀》中直書“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竟不避當朝皇帝漢武帝的諱。

避諱是宗法制度的產物,也是極權政治的產物,從避諱的種類上來講,主要有避國諱、避家諱和避先聖諱三種。國諱是指避當朝皇帝及其父、祖的名諱,這是臣民甚至皇帝本人也必須遵循的,如漢高祖名劉邦,《論語•微子》原文是:“何必去父母之邦。”但漢石經殘碑改作“何必去父母之國”,將“邦”改為“國”。家諱是指在家族內部避父、祖的名諱,如唐代詩人李賀因避父名“晉肅”之諱而不能考“進士”,宋代蘇軾的祖父名序,其父在文章中改“序”為“引”,蘇軾為人作序時又改用“敘”。另外,族外之人在與之交往時,也要注意尊重別人的家諱。先聖諱是指避上古時代所謂聖人的諱,如宋大中祥符年間規定“禁文字斥用黃帝名號故事”,金代有“臣庶民犯古帝王而姓復同者禁之,周公、孔子之名亦令迴避”的規定。此外,在官場上還有一種不成制度的“憲諱”,即下屬官吏為逢迎討好而避長官的名諱。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陳壽作《三國志》,為避晉司馬懿諱,將東漢幷州刺史張懿改作“張壹”。


避諱的具體方法,主要有改字、空字、缺筆三種方法。

改字 就是遇有君王及尊者的名改用其他字代替,這種方法始於秦漢,歷代不廢。改字中用以替代的字,有的是音近的字,如司馬遷撰作《史記》,因其父名“談”,所以把書中的“趙談”改為“趙同”,把“李談”改為“李同”;陳壽作《三國志》,為避晉司馬懿諱,將東漢幷州刺史張懿改作“張壹”;遼代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改女真作“女直”。有的是意近的字,如東晉人為避晉文帝司馬昭諱,改王昭君為“王明君”,把漢人作的《昭君》曲改為《明君》曲;而楊家將中的楊延昭,本名延朗,因避趙匡胤始祖玄朗諱,改名延昭。有的是意同的字,如漢文帝名恆,後人避諱改為“常”,將恆山也改為“常山”;唐高宗名治,後人改治為“理”,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把“治亂不知”寫成“理亂不知”。再如秦始皇名政,雲夢睡虎地秦簡《語書》中,幾處“正”字都寫作“端”,如“以矯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當然避諱的方法也有其他一些情況,這裡就不再一一贅敘。

因避諱而改字使得古籍上一些人名、地名、書名較為混亂,極易引起誤解。如為避漢武帝劉徹諱,秦漢之際的蒯徹被改名為“蒯通”;宋朝時的文彥博,其先人本姓“敬”,後晉時因避高祖石敬瑭諱,其曾祖父改姓“文”,後漢時又複姓“敬”。再如號稱六朝古都的建康,本名建業,《三國志•吳主傳》載:“秋九月,權遷都建業。”晉元帝司馬睿都建業時,因避晉愍帝司馬鄴諱,改名“建康”。今湖北天門縣原名景陵縣,雍正四年,胤禛為避其父玄燁的陵墓名(景陵),詔令改景陵縣為“天門”縣。唐代司馬一職原本稱“治中”,唐高宗李治為避其諱,下令“改諸州治中為司馬”,於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為“江州司馬青衫溼”。唐代司馬貞作《史記索隱》一書,為避李世民諱,將《世本》這本書稱為《系本》。清代刻印前代古書,凡是觸犯本朝避諱的字一一追改,如康熙皇帝名玄燁,“玄”諱改為“元”,“燁”諱改為“煜”。

空字 是將所諱之字空而不書,或作某、或作□、或直書“諱”。例如,司馬遷撰《史記》,避景帝劉啟諱,在《孝文本紀》中寫到:“元年正月,子某最長,純厚慈仁,請建以為太子。”這裡的某即指劉啟。唐人撰《隋書》,避李世民諱,將王世充寫為“王 充”,致使《隋書》在翻刻過程中誤將“王 充”連寫成“王充”。南朝沈約撰《宋書》紀傳劉宋史,對劉宋帝王名多以“諱”替代,如“永初元年八月,西中郎將、荊州刺史宜都王諱進號鎮西將軍”,這裡的“諱”,指晉文帝劉義隆。許慎作《說文解字》對當朝安帝劉祜及上至光武帝劉秀之名,皆作“上諱”,避而不書,更不釋其形音義,現在能在《說文》中見到這些字,蓋為後學者所補。清段玉裁注《說文》,避玄燁、弘曆諱,以“元”代“玄”,以“宏”代“弘”,並加空圍“□”,今版《說文解字注》已作回改,故避諱之舉不復見。

缺筆 一般是對所避之字的最後一筆不書,這種現象始於唐代。例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時,“世”寫作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宋真宗趙恆諱,“恆”寫作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清世宗胤禛諱,“胤”寫作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再如宋高宗趙構紹興八年的《世說新語》,遇玄朗、弘殷、敬、匡胤、恆、桓等字皆缺末筆。當然,也有在今天看來不是缺末筆者,如避孔子諱,“丘”寫作


"

◆文 / 劉斌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號是四個不同的概念。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稱號,是某一群人的族號;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名是某人在社會上使用的特稱或符號 ;號則是某人的別稱。此外,古人還有取“字”一說,“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今天我們講的“以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氏”,實際上等於上古時期所講的“姓”,姓與氏的合一,那是秦漢以後的事,在先秦時期兩者是有區別的。從姓氏的產生來說,“姓”的起源比較古老,一旦形成就基本穩定。“氏”相對“姓”來說是後起的,並且會因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變更,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漢代以後,姓與氏一般不加區分,趨於合一。再從二者的作用來看,也不相同。《資治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意味著“姓”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別婚姻”的,而“氏”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明貴賤”的。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今天我們講名字,通常僅指人名,但古人卻是名、字分開,有的人還有號。名、字、號其實都是人的名稱,不過取用時有所不同。每一個人必須有名,但不一定有字和號,而有字號者則必然有名。“名”一般是由長輩來取,“字”多數情況下也出於長輩,從名字中往往可以體現長輩對子女的意願或期望;“號”則多是本人所起,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操,而不受家族或行輩的制約。

古人的姓與氏

姓,大概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的姓遠不止百家,顧炎武根據《春秋》,考得22個姓,這大致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一些情況。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貴族沒落,不少還淪為奴隸,這時,用以“別貴賤”的氏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而平民也漸次由無姓到有姓,姓與氏合二為一。東漢時應劭在作《風俗通•姓氏篇》時,羅列了500個左右的姓,北宋時期錢塘無名氏作《百家姓》,收錄了502個姓,但南宋時鄭樵統計當時的姓,已經多達1745個。清代張澍對“姓”的考查結果是5129個,建國後閆福卿編撰過一部《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錄5730個姓。其中單字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和五字姓12個。有專家認為,現代常用的姓大約400個左右。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這可能暗示先民曾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是,“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由此隱約可見母姓的血緣關係。最初的“姓”如何發生,文獻不足證,很難詳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圖騰,但據《國語•晉語》載,傳說“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之後,其眾子散居各地,分為若干姓。

古人最初確定姓的緣由或者說姓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對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崇拜,例如姬、姜、娰、媯等;二是以封國與官爵為姓,如齊、楚、司徒、司馬、王、侯等;三是以祖先族號與諡號為姓,如夏、商、周、文、武、穆、康等;四是以出生與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東郭、南、百里、巫、卜等;五是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等;六是自然界景物為姓,例如江、河、風、雲、金、石等。一般說來,同姓者同出一源,但也並非有人所說的那麼絕對。因為古代常有改姓的情況,例如有的是因為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有因避諱避禍而改姓,如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另如明代黃子澄的後代因避“靖難”之禍而改姓“田”;也有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原因而改者,如漢朝時諸縣的“葛”姓遷陽都後,為區別於當地葛姓而稱“諸葛”,北魏孝文帝時改“拓跋”姓為“元”等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動物或植物為姓,如馬、牛、龍、羊、梅、柳、李、葉。


姓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古代是男女婚姻的一大原則,它對於貴族婦女來說尤為重要。據王力先生的研究,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等。若出嫁以後則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予以區別: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如齊姜、晉姬、秦贏、國姜等;二是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芮姜、息媯、江羋等;三是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棠姜(棠公妻,棠是邑名)等;四是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如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等。

每個人的姓是在出生前就確定好了的,在貴族階層女子也只稱姓,無論生前死後、婚前嫁後,不管怎樣稱呼,必須帶上姓;但是男子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一般認為,氏是姓的分支,帶有父系氏族社會的時代烙印。古人命氏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而言,命氏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諸侯以受封國名為氏,如虞氏、夏氏、周氏等。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則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公子啡,字子駟,其子稱公孫夏,公孫夏之子則稱駟氏。也有以父字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歸父,字子家,其後則稱子家氏。卿大夫及其後裔有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範氏、知氏,齊國的崔氏、盧氏、鮑氏;2.有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巫氏、士氏、卜氏、祝氏、陶氏、籍氏、司馬氏、司空氏、中行氏、樂正氏;3.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門氏、北郭氏、南宮氏、百里氏、柳下氏;4.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莊辛(楚莊王之後,莊為諡號)。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


這裡有兩點應當指出,一是氏是可變的,有時還變化得比較頻繁,一個貴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其稱謂就更加複雜多變。如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大夫,在《左傳》中就有九種稱謂:會、季氏、武子、士會、士季、隨會、隨武子、範會、範武子。稱謂中的士、隨、範是氏;士,是以其祖先職官為氏;隨、範是以先後受封的采邑為氏;會為名,季為排行,武為諡號。再如戰國時原系衛國公室子孫的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二是婦女稱謂中的氏與這裡所談的氏不是一回事,如姬氏、媯氏、姜氏,這個氏是加於姓之下,與先秦古籍中的母氏、舅氏、伯氏的氏用法相當。

古人的名與字

姓與氏是公共的,名與字是個人的稱謂。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時辰相關,如商王太乙、仲壬、盤庚、武丁、帝辛等;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黑臀、黑肱、寤生(鄭莊公)等。但東周以後取名越來越講究,魯桓公六年,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大夫申繻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即“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據《左傳•桓公二年》載,晉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為仇,另一取名為成師,晉大夫師服就此大發議論,認為取這樣的名不合乎禮,是國家大亂的預兆。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上古人取名一般很樸素,有的與生理特徵或其他事件有關,如春秋時寤生(鄭莊公)。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聖,如張堯、張禹、張湯、黃舜、周昌等;有的崇尚英武雄健,如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紅巾軍將領李武等;有的追求長生長壽,如漢元帝時期宮廷畫師毛延壽、西漢名將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趙萬年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取名講究清高雅緻,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書法家王羲之,畫家顧愷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將軍劉牢之等,這個“之”與先秦時期虞國的宮之奇、晉國的介之推、鄭國的燭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虛詞,不含實際意義。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許多人時髦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


古人的名,多數情況下是由長輩給取的,屈原在《離騷》中自敘:“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意思就是說,父親端詳我氣度斐然,便賜予我貞祥的美名。據《周禮》載:“婚生三月而加名”,意即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取名,但也有本人取名或改名的情況,例如《漢樂府•陌上桑》曰:“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元朝末年有個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是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有一文人想取笑他,給他改名為“士誠”,張士誠還以此名沾沾自喜,卻不知典故出自《孟子》的“士,誠小人也”之句,因而貽笑方家。

就一般情況而言,先秦時如果是兄弟和姐妹較多,常常在名字前加伯(孟)、仲、叔、季以別長幼,如伯夷、叔齊、仲尼、季路等。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皆用“常”,第三字同從“水”旁。此外作為名,一般只有兩個音節和一個音節兩種情形。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漢代之後逐漸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輩關係,如宋代蘇軾、蘇轍兄弟共享偏旁“車”。


“字”是在男女成年後才取,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尊重,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限於有身份的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禮記•曲禮》說,男子20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字與名相表裡,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故有“表字”之說。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字和名在意義上相關連,如屈原名平字原,顏回名回字子淵,趙雲名雲字子龍;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亮與孔明、飛與鵬舉意義皆相近;有的字和名為同義詞,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再如東漢時張衡字平子,彌衡字正平,宋代詩人陸游字務觀,秦觀字少遊,他們名字中的衡與平、觀與遊都是同義詞;有的字和名為反義詞,如曾黜字皙,《說文》:“黜,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宋代朱熹字符晦,元代趙孟俯字子昂,他們的名字中,熹與晦、俯(俯)與昂都是反義詞;有的字和名相輔相成,如東漢梁鴻字伯鸞,西晉陸機字士衡,鴻與鸞是兩種為人稱道的鳥,機與衡是北斗中的兩顆星。再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而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因“補”過才能“無咎”。也有的字取於典故或成語,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字偉長,取自《孔叢子》中“非不偉其體幹也”;曹操字孟德,出自《荀子》中“夫是之謂德操”;元末戲曲家高明字則誠,來自《禮記》“誠則明矣”之句;清初文人錢謙益字受之,用《尚書》中“謙受益”的典故。還有的字取於排行,如管夷吾字仲,範睢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取字很有講究,有的名和字為近義詞,如諸葛亮字孔明。



古人的號

“號”是別稱,又稱“別號”,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但是專門用來表示尊稱的“號”並不常見。唐宋以後理學盛行,繁文褥節越來越多,本來對他人稱“字”已經是表示尊敬,但文人墨客依據《周禮》講的“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在對人的稱呼上也大做文章,於是比“字”更表恭敬的“號”逐漸流行起來。這樣,一個人的稱呼除了名和字以外往往還有號,尤其是一些文人更是如此,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蘇軾號東坡居士。宋代以後,取號更成為時髦,由於“號”既可自取,也可贈送,所以隨意性和可變性較大,以至許多文人的別號多達十幾個、幾十個,如元代的倪鎮、明代的傅山、朱耷等。有的人別號為後人熟知,反倒淹沒本名,如鄭板橋、章太炎等。別號中常見“居士”“山人”,藉以表示使用者的清高;有的取意頗深,如歐陽修晚號“六一居士”,即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還有他本人一老翁,是謂“六一”;陸游憂世憤俗,權貴們譏其不守禮法,於是自號“放翁”;南宋畫家鄭思肖宋亡後自號“所南”“木穴國人”(木穴合而為宋),表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明末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以“八大”連寫似“哭”似“笑”,又非“哭”非“笑”,寓“哭笑不得”之意,藉以抒發胸中明亡的苦悶。直到近代以後,文人用號之風才大為減少。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李白號青蓮居士


作為帝王,還有諡號、廟號、尊號、年號之稱。諡號據稱是對死者生前事蹟和品德的概括,其實不盡然。諡號蓋始於周,王力先生把諡號分為三類:其一是表揚的,如文、武、景、昭、成、康、乎、桓;其二是批評的,如靈、煬、厲等;其三是表示同情的,如哀、愍、懷等。諡號不僅帝王有,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也要由朝廷賦予諡號,如齊桓公、秦穆公、晉靈公、魏安釐王、宣成侯(霍光)、忠武侯(諸葛亮)、文忠公(歐陽修)等。

廟號是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以名號。廟號始於殷代,如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武丁稱高宗。從漢代起,一般說來,每個朝代的第一個帝王稱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後嗣君稱太宗、世宗等,如漢高祖的廟號是太祖高皇帝,漢文帝稱太宗孝文皇帝,漢武帝則稱世宗孝武皇帝,再如唐玄宗、宋太祖等等。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趙匡胤的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尊號可以奉上好幾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詞。

年號是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始於漢武帝,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例如漢武帝即位初年號稱建元,後曾改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等,宋徽宗即位時年號稱建中靖國,後改為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等。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尊號是生前奉上的稱號,始於唐,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古人還有綽號,綽號一般是對人的性格、特長或生理特點等等的刻畫和形容,如《水滸》中108人都有綽號,再如春秋時百里奚稱“五羖大夫”,唐朝李義府稱“笑中刀”“李貓”,宋代宰相王珪在位十多年,除“取旨、領旨、傳旨”外,不干他事,人稱“三旨相公”等等。

除上而外,史籍上還常以其他方式來代替人名,楚莊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歸納為七種方式:有以地名代人名,如東漢孔融稱孔北海,唐代韓愈稱韓昌黎,柳宗元稱柳河東、柳柳州,宋代王安石稱王臨川,蘇轍稱蘇欒城等;有以官爵名代人名,如漢代班超稱班定遠,蔡邕稱蔡中郎,魏晉時嵇康稱嵇中散,唐代杜甫稱杜工部等;有的在姓前加形容詞稱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指漢代的戴德、戴聖叔侄),大謝小謝(指南朝的謝靈運、謝惠連兄弟),老杜小杜(指唐代的杜甫、杜牧)等;還有以排行代人名者,如唐詩中《送元二使西安》《答王十二》《問劉十九》《送裴十八圖南》《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等,再如稱宋代的秦觀為秦七、歐陽修為歐九、黃庭堅為黃九等。

古人的自稱、互稱與避諱

古人在相互言談或書札交往中,凡需要自稱時,出於禮節往往用謙稱或卑稱,較為常見的有“鄙人”“不才”“不肖”“不佞”等。“鄙人”即所謂鄙俗之人,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識見淺陋,如《南史•蒯恩傳》:“恩盤自謙損,與人語,常呼位官,自稱鄙人。”“不才”即不成才之人,表示自己無才無能,如《左傳•成公三年》:“臣不才,又誰敢怨?”“不肖”即不賢而不能繼承先祖德行之人,如歸有光《祭外舅魏光祿文》:“重以不肖,連蹇困頓。”“不佞”與“不才”意義相近,也是表示無才能,如《戰國策•趙策二》:“不佞寢疾,不能驅走。”

謙稱中還有臣、僕、妾等詞,這些詞本是殷周時對奴僕的稱呼,後來被用作自謙之詞。一般男子自稱臣與僕,女子自稱妾。如司馬遷《報任安書》中說:“僕非敢為也。”《孟子•梁惠王下》:“臣聞郊關之內。”《孔雀東南飛》:“君當作盤石,妾當作蒲葦。”帝王諸侯也有謙稱,一般稱“不穀”“孤”“寡”,《老子》曰:“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不穀即不善之意,如《左傳•哀公六年》:“不穀雖不德。”至於“孤、寡”則為歷代侯王習稱,以至“孤家寡人”成為帝王的專門自稱。

與謙稱和卑稱相反,古人在稱呼對方時,往往用尊稱。最早的尊稱是“父”,古文字中的“父”像以手持火形,蓋指司火的長者,以後遂成為男子的尊稱,如後人稱孔子為尼父,周王稱呂尚(姜太公)為尚父,項羽尊范增為亞父。古時常用的尊稱還有公、子、先生、執事等,如陳勝、吳廣對起義的戍卒說:“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當斬。”《孟子•滕文公上》:“子之君將行仁政。”《孟子•告子下》:“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文選•楊修答臨淄侯箋》:“又嘗親見執事握牘持筆,有所造作。”朝廷中也有一些專用的尊稱,如下稱君王為上、陛下、殿下、閣下,君王稱臣下為卿、愛卿等。此外,有些應用範圍很廣的尊稱,如“足下”“君”等,既可以指職位很高的人,又可以稱普通的人。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劉安在《淮南子》中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作“驚”。


避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它規定對帝王、聖人及尊長不得直稱其名,而要採取其他方法稱呼。從《左傳》的記載來看,周代雖有避諱,但尚無完備的制度。有人以為秦漢時避諱制度已臻完備,其實秦漢時代的諱制並不嚴密,如秦始皇的父親名子楚,李斯在《諫逐客書》中並不諱“楚”字;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在《左傳》中作“啟蟄”,劉安在《淮南子》中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作“驚”;司馬遷在《史記》中卻或避或犯,且在《景帝本紀》中直書“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竟不避當朝皇帝漢武帝的諱。

避諱是宗法制度的產物,也是極權政治的產物,從避諱的種類上來講,主要有避國諱、避家諱和避先聖諱三種。國諱是指避當朝皇帝及其父、祖的名諱,這是臣民甚至皇帝本人也必須遵循的,如漢高祖名劉邦,《論語•微子》原文是:“何必去父母之邦。”但漢石經殘碑改作“何必去父母之國”,將“邦”改為“國”。家諱是指在家族內部避父、祖的名諱,如唐代詩人李賀因避父名“晉肅”之諱而不能考“進士”,宋代蘇軾的祖父名序,其父在文章中改“序”為“引”,蘇軾為人作序時又改用“敘”。另外,族外之人在與之交往時,也要注意尊重別人的家諱。先聖諱是指避上古時代所謂聖人的諱,如宋大中祥符年間規定“禁文字斥用黃帝名號故事”,金代有“臣庶民犯古帝王而姓復同者禁之,周公、孔子之名亦令迴避”的規定。此外,在官場上還有一種不成制度的“憲諱”,即下屬官吏為逢迎討好而避長官的名諱。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陳壽作《三國志》,為避晉司馬懿諱,將東漢幷州刺史張懿改作“張壹”。


避諱的具體方法,主要有改字、空字、缺筆三種方法。

改字 就是遇有君王及尊者的名改用其他字代替,這種方法始於秦漢,歷代不廢。改字中用以替代的字,有的是音近的字,如司馬遷撰作《史記》,因其父名“談”,所以把書中的“趙談”改為“趙同”,把“李談”改為“李同”;陳壽作《三國志》,為避晉司馬懿諱,將東漢幷州刺史張懿改作“張壹”;遼代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改女真作“女直”。有的是意近的字,如東晉人為避晉文帝司馬昭諱,改王昭君為“王明君”,把漢人作的《昭君》曲改為《明君》曲;而楊家將中的楊延昭,本名延朗,因避趙匡胤始祖玄朗諱,改名延昭。有的是意同的字,如漢文帝名恆,後人避諱改為“常”,將恆山也改為“常山”;唐高宗名治,後人改治為“理”,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把“治亂不知”寫成“理亂不知”。再如秦始皇名政,雲夢睡虎地秦簡《語書》中,幾處“正”字都寫作“端”,如“以矯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當然避諱的方法也有其他一些情況,這裡就不再一一贅敘。

因避諱而改字使得古籍上一些人名、地名、書名較為混亂,極易引起誤解。如為避漢武帝劉徹諱,秦漢之際的蒯徹被改名為“蒯通”;宋朝時的文彥博,其先人本姓“敬”,後晉時因避高祖石敬瑭諱,其曾祖父改姓“文”,後漢時又複姓“敬”。再如號稱六朝古都的建康,本名建業,《三國志•吳主傳》載:“秋九月,權遷都建業。”晉元帝司馬睿都建業時,因避晉愍帝司馬鄴諱,改名“建康”。今湖北天門縣原名景陵縣,雍正四年,胤禛為避其父玄燁的陵墓名(景陵),詔令改景陵縣為“天門”縣。唐代司馬一職原本稱“治中”,唐高宗李治為避其諱,下令“改諸州治中為司馬”,於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為“江州司馬青衫溼”。唐代司馬貞作《史記索隱》一書,為避李世民諱,將《世本》這本書稱為《系本》。清代刻印前代古書,凡是觸犯本朝避諱的字一一追改,如康熙皇帝名玄燁,“玄”諱改為“元”,“燁”諱改為“煜”。

空字 是將所諱之字空而不書,或作某、或作□、或直書“諱”。例如,司馬遷撰《史記》,避景帝劉啟諱,在《孝文本紀》中寫到:“元年正月,子某最長,純厚慈仁,請建以為太子。”這裡的某即指劉啟。唐人撰《隋書》,避李世民諱,將王世充寫為“王 充”,致使《隋書》在翻刻過程中誤將“王 充”連寫成“王充”。南朝沈約撰《宋書》紀傳劉宋史,對劉宋帝王名多以“諱”替代,如“永初元年八月,西中郎將、荊州刺史宜都王諱進號鎮西將軍”,這裡的“諱”,指晉文帝劉義隆。許慎作《說文解字》對當朝安帝劉祜及上至光武帝劉秀之名,皆作“上諱”,避而不書,更不釋其形音義,現在能在《說文》中見到這些字,蓋為後學者所補。清段玉裁注《說文》,避玄燁、弘曆諱,以“元”代“玄”,以“宏”代“弘”,並加空圍“□”,今版《說文解字注》已作回改,故避諱之舉不復見。

缺筆 一般是對所避之字的最後一筆不書,這種現象始於唐代。例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時,“世”寫作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宋真宗趙恆諱,“恆”寫作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避清世宗胤禛諱,“胤”寫作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再如宋高宗趙構紹興八年的《世說新語》,遇玄朗、弘殷、敬、匡胤、恆、桓等字皆缺末筆。當然,也有在今天看來不是缺末筆者,如避孔子諱,“丘”寫作


中國古代姓名字號考略


縱觀歷代王朝的諱制或弛或密,諱制嚴密時如有違犯,輕則遭到輿論的譴責,重則丟官失第,甚至受到法律的嚴厲懲罰。例如《唐律疏議》規定,故意直呼皇帝之名者犯“大不敬”罪,即使無意中犯皇帝親族的諱,也要受到懲處。在諱制極盛的宋代,如果科舉考試中考生犯諱,就要被申斥黜落,斷送前程。諱制寬弛時,避諱有不避嫌名、不偏諱、已祧不諱之說。所謂嫌名,指與所諱之名音近或音同的字;偏諱是說所諱之名有兩個字,只諱其中的一個字;已祧不諱則是指隨著世系延續,禮所規定的天子祭七祖,超出七世的祖要遷入另外的廟堂,稱為“祧”,凡是已祧的祖諱可以不避。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