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血壓超過這條“警戒線”,警惕妊高症!7類人尤其要注意

結婚生子,都被認為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尤其對於女性而言。在過往,由於醫學條件的落後,孕產婦的死亡率相當高,所以大家也說生孩子的女人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當然,隨著醫學條件的進步,孕產婦死亡率已經大大降低。截止去年年底,我國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8.3/10萬。

目前,導致孕產婦死亡的原因中,子癇佔據著前列。子癇,是妊高症中的一種分類。據統計,我國妊高症的發病率在5%-12%之間,可能每10個人裡面有一人面臨著妊高症。孕期出現妊高症正確應對,採用合理的措施預防子癇的發生,對於母嬰健康尤其重要。鑑於這種情況,家庭醫生在線特採訪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溫濟英(專家預約),帶領各位育齡女性全面瞭解妊高症。

孕期血壓超過這條“警戒線”,警惕妊高症!7類人尤其要注意

什麼是妊高症?

妊高症是一種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醫學上,妊高症的全稱是叫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其分類包括妊娠期合併慢性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合併子癇前期。在妊娠20周後,孕婦體檢測量血壓,出現收縮壓(上壓)超過140mmHg、舒張壓(下壓)超過90mmHg,都可診斷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而在高血壓的基礎上,出現肝臟、腎臟、神經系統等其他器官損害時,稱為子癇前期或子癇前期重度。在子癇前期的基礎上,如果出現抽搐則是子癇。

如果懷孕之前沒有出現高血壓症狀,妊娠20周後才有血壓值異常,一般產後12周顆恢復正常;而對於已經存在慢性高血壓疾病的患者,其懷孕後即可診斷為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如果出現尿蛋白、血小板減少等其他器官損傷的情況,會被診斷為慢性高血壓合併子癇前期。

什麼女性容易得妊高症?

溫濟英主任表示,目前妊高症的發病原因尚未清楚,被認為是多通道、多因素和多機制的疾病。而根據以往的臨床經驗,以下幾類女性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人群:

1、高齡產婦,年紀超過40歲懷孕的女性;

2、肥胖婦女,體重指數BMI大於35(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平方數【m²】);

3、之前懷孕時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4、家族親姐妹、媽媽得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5、本人有糖尿病、腎病、免疫性疾病等疾病;

6、雙胎妊娠,懷雙胞胎的孕婦;

7、生育間隔較長(大於10年)。

孕期血壓超過這條“警戒線”,警惕妊高症!7類人尤其要注意

妊高症對於母嬰有什麼影響?

理清了妊高症的概念,實際上大家也就明白妊高症不僅僅是高血壓這麼簡單,因為它對於母嬰都是具有生命威脅的。

對孕婦的影響:妊高症的病理基礎是全身小血管的痙攣,在這種情況除了引起高血壓,孕婦全身其他的臟器功能都可能受到影響。比如肝臟、腎臟、顱內神經系統,會出現頭痛、蛋白尿、噁心、嘔吐、上腹不適等情況,嚴重影響妊娠期的健康質量,還可能面臨子癇、大出血、DIC等直接導致孕婦死亡的併發症。此外,有研究表示,有過妊高症病史的女性是遠期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也就是說懷孕時出現妊高症,將來出現高血壓、冠心病的風險會更高。

對胎兒的影響:在母體出現妊高症的情況下,血管痙攣會使流向胎盤的血液量減少,這個時候胎兒的生長髮育也會出現受到限制,包括胎盤的功能受到影響,宮內營養不足,宮內缺氧導致其生長髮育的受限;早產、死胎的風險較大,胎兒出生後也容易出現腦癱。

育齡女性如何應對妊高症?

妊高症發病率高,來勢洶洶,且威脅極大。鑑於以上種種情況,為了保證孕期的健康,女性在懷孕前後都應該做好妊高症的應對措施。

▽篩查危險因素,做好預防

首先,女性需要對自己的情況有充分的瞭解,高齡、肥胖婦女、妊高症病史、家族史、慢性基礎疾病、雙胎妊娠、生育間隔較長都是妊高症的高危因素。針對高危因素的女性,溫濟英主任建議,在準備懷孕的時候就要注意控制體重,膳食注意合理的營養搭配,同時加上注意合理的運動。此外,每天服用鈣劑1-1.5g;在妊娠13周到16周開始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到妊娠晚期,能夠有效預防妊高症發生。

而對於原先孕前已經發生高血壓的孕婦,合併妊娠後首先要詳細檢查、評估所有的器官是否適合繼續妊娠,在繼續妊娠的情況下,需要用降壓藥把血壓控制,預防子癇前期的發生。

孕期血壓超過這條“警戒線”,警惕妊高症!7類人尤其要注意

▽若出現妊高症,應及時控制症狀

當出現妊高症,病情發展是比較複雜而迅速的,此時一定要按照醫生的建議以及規定的時間進行產檢,如果需要服藥或者住院都應該配合醫護人員。在生活中,應該注意保證充足的休息,如果睡眠質量不佳,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鎮靜藥物;其次,控制體重非常重要,飲食上避免高鹽、高脂、高糖食物,病情不嚴重的情況下可適當活動。

1、僅僅是高血壓,及時吃藥,密切監護

當發現僅僅是血壓升高,沒有出現其他器官併發症的時候,一般處理的措施就是叮囑孕婦好好休息,定期監測血壓。如果血壓出現升高可用降壓藥。

而關於妊高症的用藥的,溫濟英主任表示,孕期用藥都是十分小心的,很多妊高症的媽媽擔心自己有高血壓,如果吃是否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呢?對此,溫濟英主任表示,降壓藥的種類有很多種,但是用於治療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降壓藥都是通過大量臨床的實踐和多年的實踐,它對胎兒是沒有影響的。比如硝苯地平,這是鈣通道的拮抗劑;拉貝洛爾,是α受體和β受體阻斷劑。如果醫生經過診斷認為孕婦有必要服用降壓藥,要及時按量服用,只有血壓降下來胎兒在宮內才能健康安慰,如果不及時控制血壓越來越高會出現胎兒的併發症,也可能沒辦法繼續妊娠。

對於妊娠期合併慢性高血壓,如果病情在干預後沒有進一步發展,醫生會密切監護孕婦情況,可以繼續妊娠到足月。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後期還是其他器官的併發症發生的可能。

2、出現子癇前期與子癇怎麼辦?

如果出現子癇前期,因為孕婦會出現較多身體不適的症狀,這個時候醫生會要求保證休息,給予解痙、鎮靜、降壓的治療措施。這種情況同樣需要密切監護,尋找最佳的分娩點,在一定時候終止妊娠。輕度子癇前期,肝腎心肺、神經系統功能無嚴重的併發症,會盡量期待到37周。

但是,如果病情一旦發展成子癇,就說明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神經系統的併發症,一般經過處理情況穩定後,終止妊娠。溫濟英主任表示,目前在實施規律的產檢後,子癇的發生率非常低,關鍵是在發現子癇前期的時候能夠及時控制,規律保健。不過仍然存在有極個別的孕婦不規律產檢或者之前檢查沒有發現出現子癇前期,就突然出現子癇。子癇一旦發生,搶救就是爭分奪秒的事情,一定要及時呼救120送到醫院,第一次抽搐結束後,應注意保持孕婦呼吸道的通暢,同時給予支持療法,時刻監護,用鎮靜藥物預防再次抽搐,也要注意降壓。

▽產後可能還有有遺留問題,需密切監護

1、產後留意血壓值:溫濟英主任提醒,妊高症產婦產後三天仍然是子癇發生的高危風險期,仍然需要多加註意。如果三天後血壓依然高,應該及時服用降壓藥。出院後一週回醫院複查。大多數情況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在產後12周,患者的血壓或尿蛋白都會恢復到正常。如果相應的指標沒有恢復到正常要提醒慢性高血壓或腎臟方面的疾病,這個時候需要按照內科醫生的指導進一步處理。

2、注意每年體檢:因前面提到妊高症病史遠期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建議每年應該注意身體的檢查,早期發現身體異常。

3、二胎的間隔:妊高症患者的妊娠間隔其實與其他女性一致,都認為在一年以上,18個月左右是比較好的。但是對於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產後隨訪,如果準備生二胎時顯示高血壓,需要將血壓控制好再備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