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年中“最凶險”的34天來了,這幾類人千萬注意'

"

來源:人民日報

對於怕熱的小夥伴來說,那真的是盼望著盼望著,終於熬過了三伏天。可能很多人已經準備迎接秋高氣爽的秋天啦。

但先別忙著放鬆,前腳剛出伏,又迎來了最為“凶險”的34天,也就是8月21日(出伏)到9月23日(秋分)。

在這段時間內,晝夜溫差起伏很大,在忽冷忽熱的強刺激下,最容易誘發潛伏在體內的幾大“殺手”。

到底什麼是“秋老虎”?為什麼說這34天如此凶險?今天我們就來見識一下。

為什麼說這34天如此凶險?

“秋老虎”是指立秋以後短時間的天氣回熱現象。

這時候的天氣因連日晴朗、日射強烈、氣溫回升,就像一隻霸道的老虎一樣,讓人們炎熱難耐,所以稱為“秋老虎”。

秋老虎的到來多是由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逐步南移,同時向北抬引起的,雖然是秋天,但天氣依然很悶熱。

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不同地區的秋老虎表現有所不同。

這段時間,空氣會比較乾燥,陽光充足,早晚溫度不是很熱,但此時天氣容易多變。

秋老虎都有什麼天氣特徵?

1.晝夜溫差大

一天中的氣溫跨度最大可能到10度左右,晝夜溫差較大,最受影響的就是心腦血管系統了,尤其是血壓的變化會比較大。

2.空氣乾燥

初秋的氣候乾燥,容易讓人出現皮膚乾燥、眼乾裂、毛髮乾枯、小便赤黃、大便乾結、口鼻乾燥以及乾咳等症狀。

3.過敏原較多

這段時間是許多細菌、病毒的繁殖期,呼吸及消化系統疾病會普遍增多。

哪些疾病最容易高發?

1.心腦血管疾病

天氣悶熱,人體大量出汗,導致體內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增高。

此外,冷熱環境交替,容易引起血壓較大的波動,兩者共同作用容易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如腦溢血等)的發作風險。

尤其本身心腦血管不好的體弱人群和老年人群,需要多加註意。

2.中暑

一是天氣悶熱,人體水分流失較多。

二是人們在心理上容易“忽視”,認為不是炎炎夏天不會中暑。

三是,早晚氣溫變化較大,部分人穿衣物較多,容易引起中暑。

3.過敏

“秋老虎”季節是皮膚及呼吸道過敏的好發季節。

空氣乾燥,使得皮膚比較乾燥敏感,更加容易對過敏物質產生過敏。

此外,空氣中的各種花粉、灰塵顆粒等過敏原增加,容易引發易過敏人群的呼吸道過敏。

4.感冒、肺炎

悶熱的天氣適宜細菌、病毒的繁殖以及冷熱交替的環境,加上人體免疫系統在這段時間裡比較“低迷”,容易引發感冒。

此外,肺炎也是這段時間的高發病之一。家長應及時給孩子接種流感疫苗。

5.咳嗽、扁桃體炎

空氣比較乾燥,使得嗓子及鼻子“發乾”,容易引起乾咳(一般痰比較少)。

此外,這段時間扁桃腺也最容易受細菌、病毒感染而引起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常伴有高燒、頭痛、咽喉痛等,多有因疼痛而無法吞嚥的情況。

6.腹瀉

“秋老虎”這段時間,人體消化功能比較弱,自身對氣候交替的適應能力尚未調整好,因此,腹瀉、腸炎等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容易高發。

特別是,孩子出現嚴重腹瀉時,更要引起家長重視,及時就醫。

7.“秋愁”現象

許多人在入秋之初精神上會“萎靡”。

這是因為,入秋之後陰雨連綿,人體內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褪黑素和人的睡眠有關,會引起人的嗜睡慾望,此外,腎上腺素等的分泌也會受到抑制。

因此,人體細胞就會偷懶,情緒低沉消極,出現“秋愁”現象。

這種氣象變化導致的人體不適,在醫學上稱為“氣象過敏症”,主要表現為抑鬱、焦慮,血壓升高、頭痛眩暈、注意力不集中等。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麼?

1.穿透氣性好的衣服,避免散熱不及時導致中暑。

2.夜間出行散步注意保暖,從比較燥熱的室外進入到空調間時,最好是帶個口罩或是乾淨的衛生紙捂住口鼻。

3.多喝水,每天主動定量飲入一些水分,白天應有4-6次的排尿次數,尿色呈淺黃色,每次200-250 ml尿量。

4.進行適當的鍛鍊,運動量不宜過大,可以慢跑、散步、太極拳等。

5.調起作息,增加睡眠時間幫助身體更好適應季節的更換。

6.健康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建議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少吃高熱量及難消化的肉食。

秋老虎來襲

千萬別放鬆警惕哦!

來源:科普中國,本文專家:復旦大學醫學博士 汪小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