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了,孕婦外陰竟然會發生靜脈曲張!該怎麼預防?

劉佳懷孕8個多月了,在醫院檢查腹中胎兒一切正常,眼看著就要當媽媽了,可最近身體出現了異樣。最近她開始下肢浮腫,走路感覺很沉重;還有皮膚瘙癢,抽痛的症狀,晚上更加明顯。更讓佳佳覺得痛苦的是,大便一直很好的她,開始便祕,還有痔瘡了;麻煩還不斷出現,前天她早上去洗手間上廁所,感覺外陰有點腫脹還有點癢,她用手一摸,嚇了一跳,怎麼外陰有硬塊,她趕緊拿鏡子往下面照一下,發現外陰有些紅腫小疙瘩,她心裡一緊張:“我難道是得了腫瘤嗎?!”

怪了,孕婦外陰竟然會發生靜脈曲張!該怎麼預防?

懷著緊張的心情,劉佳第二天找到了楊瑞青大夫,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聽了劉佳講述後,楊瑞青大夫判斷她極有可能是靜脈曲張,經過檢查後,楊瑞青大夫說:“不是什麼腫瘤,是靜脈曲張,問題不大但一定要注意護理。”接著楊瑞青大夫還檢查時還發現她腿上也隱約可見可見蚯蚓般的條狀物,呈現出青色,形狀突出,在腿上蜿蜒而行,果然不光是隱私部位,連她的腿上也出現了靜脈曲張,劉女士驚訝而羞澀的問:“我聽說過靜脈曲張,都在腿上,這怎麼會長到外陰部啊?!”

楊瑞青大夫告訴劉佳靜脈曲張對孕婦來說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處理不當也會有風險發生。今天楊瑞青大夫就這方面的問題給大家詳細解答一下,並提醒廣大孕媽媽們,也要注意預防懷孕婦期間靜脈曲張的發生,或一旦發生靜脈曲張,要學會自我護理並及時就診。

楊瑞青大夫答疑一:

什麼是孕婦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即靜脈腫脹,一般發生於腿部,但也可能發生在外陰或其它部位。靜脈曲張的症狀是:靜脈在接近皮膚表面的地方凸出且彎曲,呈紫色或藍色。靜脈曲張患者時而感到腿部發沉,疼痛,患處皮膚有發癢、抽痛和灼熱感,且症狀往往在夜晚加重。若平時站立過久,病症也會加重。懷孕期間,女性的下肢和外陰部靜脈曲張是常見的現象,靜脈曲張往往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而逐漸加重,越是妊娠晚期,靜脈曲張越厲害,經產婦比初產婦更為常見而且嚴重。

根據研究統計,約有1/3的孕婦會產生嚴重程度不等的下肢靜脈曲張或微血管擴張。而且在懷孕時期,曲張的靜脈不只出現在雙腿,在身體其它部位,例如頸部及會陰部也可能會出現。

楊瑞青大夫答疑二:

孕婦靜脈曲張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

1. 懷孕時體內荷爾蒙改變:增加的黃體素造成血管壁擴張,再加上懷孕時全身血流量會增加,使得原本閉合的靜脈瓣膜分開,造成靜脈血液的逆流。

2. 胎兒和增大的子宮壓迫血管:胎兒和子宮隨孕期的增加而變大,壓迫骨盆腔靜脈和下腔靜脈,使得下肢血液迴流受阻,造成靜脈壓升高,曲張的靜脈也會越來越明顯。

3. 家族遺傳或孕期過重:有家族遺傳傾向,血管先天靜脈瓣膜薄弱而閉鎖不全,或是孕期體重過重等,都是靜脈曲張的高危險群。

楊瑞青大夫答疑三:

孕婦發生靜脈曲張怎麼辦?

1.抬高下肢。每天睡眠時,可用枕頭適當墊高雙腿,以促進下肢的血液迴流。

2.每天起床前,可用彈力繃帶由上向下纏到膝部,使之壓迫淺靜脈而不至於擴張。或穿長筒彈力襪,壓迫下肢靜脈,減少其充血,擴張血管減少淤滯。

3.按摩小腿常用手法有:

擠壓小腿:孕婦坐在靠背椅上,腿伸直放在矮凳上,丈夫拇指與四指分開放在孕婦小腿後面,由足跟向大腿方向按摩擠壓小腿,講血液向心髒方向推進。

搓揉小腿:孕婦坐姿如上,丈夫將兩手分別放在孕婦小腿兩側,有踝向膝關節搓揉小腿肌肉,幫助靜脈血迴流。孕婦分娩後,下肢靜脈曲張多能自愈。

怪了,孕婦外陰竟然會發生靜脈曲張!該怎麼預防?

5. 遠離酒精。飲用含有酒精的飲料和酒水,會加劇靜脈曲張的程度。

6.做適度的運動。慢走、游泳和孕婦學習班在懷孕期間都是不錯的選擇,但要避免過度的有氧運動、蹬自行車和慢跑,因為這些會增強腿部靜脈的壓力,使問題加重。

7.避免高溫。高溫易使血管擴張,加重病情。

8.多做深呼吸。深呼吸能促進循環,也可能避免和幫助治療靜脈曲張。儘量每天保持雙腳抬高超過臀部的姿勢大約10分鐘,深深地吸氣,慢慢使肺部充滿氣體。

9、外陰靜脈曲張要及時就醫。外陰靜脈曲張常伴有陰道和子宮頸靜脈爐張,若不採取措施,臨產時胎寶貝的頭經過時易發生靜脈破裂出血。

楊瑞青大夫答疑四:

準媽媽如何預防靜脈曲張發生?

1、管好體重!不僅是準媽媽體重,胎兒體重也要保持在理想範圍內,如果超重,會增加身體的負擔,提高靜脈曲張發生率。

2、避免久坐,在孕中期和孕晚期,要減輕工作量並且避免長期一個姿勢站立或仰臥。坐時兩腿避免交疊,以免阻礙靜脈的迴流,坐位工作時每隔半小時起身休息、活動;

3、步行鍛鍊。每天至少半小時以上,步行時小腿肌肉泵的擠壓可以促進下肢的靜脈血液迴流;

4、左側臥位。懷孕中後期,左側臥位有助於減輕增大的子宮對腹腔內深靜脈的壓迫;

怪了,孕婦外陰竟然會發生靜脈曲張!該怎麼預防?

5,在家裡幹家務活,不要提重物,重物會加重身體對下肢的壓力。

6,穿寬鬆的衣服,衣服、腰帶、鞋子都不可過緊,最好穿低跟鞋。

怪了,孕婦外陰竟然會發生靜脈曲張!該怎麼預防?

7,晚上睡覺的時候,最好採用左側臥位。這樣有利於下腔靜脈的血液循環,減輕靜脈曲張的症狀。睡覺時,可用毛巾或被子墊在腳下面。方便血液迴流,減少腿部壓力。

8、應摒棄傳統的產後"坐月子"的陋習,產後早期下床活動下肢,曲伸踝關節,方法是:雙腳尖不動,抬腳跟,如此反覆鍛鍊,可以調動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加速下肢靜脈血的流速,有利於下肢靜脈的迴流。

9、避免便祕問題,懷孕期間很容易會便祕,但你應該要避免,因為便祕容易導致痔瘡或靜脈曲張。多攝取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如果你的便祕很嚴重,諮詢你的醫生。

怪了,孕婦外陰竟然會發生靜脈曲張!該怎麼預防?

楊瑞青大夫答疑五:

靜脈曲張對胎兒和準媽媽危害大嗎?

說到這裡,準媽最關心的可能就靜脈曲張是否會對胎兒或母體造成健康影響了。根據研究發現,孕期靜脈曲張並不會造成孕婦及胎兒全身性循環系統的障礙,但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之下,如果有下肢靜脈壓痛、發熱、紅腫等情況(下肢血栓性靜脈炎或深部靜脈栓塞),或同時合併有發燒、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等情形,有可能是下肢靜脈的血栓流至肺部,造成肺部靜脈栓塞,這些情況都需要迅速就醫;個別孕婦會併發外陰靜脈曲張及痔瘡形成,分娩之際胎頭通過產道時,易造成曲張的靜脈破裂而發生大出血。

楊瑞青大夫溫馨提示

靜脈曲張雖然在有些孕婦身上發生,但也可防可治,大部分情況下沒有什麼問題,只要加強自我護理就可以慢慢恢復,但有些孕婦如出現呼吸異常或患者處破潰、出血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就診,最關鍵的是發現有靜脈曲張時應及時就醫,而有靜脈曲張的孕婦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婦產醫院,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才能確保孕婦的生產安全和胎兒的順利降生!

作者:楊瑞青大夫,時光婦兒醫院主任醫師

相關推薦

推薦中...